公立医院改革总结.12.1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成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为前提和目标,因地制宜,积极进取,各项改革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成效,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活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实现了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目标。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确保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全流程设计、全方位配套、法人实体运作、政府有效监管”的思路,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和模式。
一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成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医改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医改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合力突破,确保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各级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改办公室,确定了专门的信息人员。为进一步加强医改数据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有序推动医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13年1月17日县医院、中医院、妇幼站各自成立了医改办公室,安排了医改信息联络员,进一步规范了数据报送行为,统一了数据报送口径,防止 了数出多门。
三是院长公开选拨,增强公立医院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公开聘用、任期期限、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奖励约束机制,对县医院、县中医院缺额的副院长实行公开选拔,使医院的领导干部选用真正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使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机制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是严格推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院长及医院中层管理人员、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责,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医院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推行院务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夯实基础、整合资源,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
把全面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有效整合县镇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县医院、县中医院世行项目基本完成。在建的5.12灾后重建两个世行项目中,成县人民医院世行贷款新建(搬 迁)项目住院部楼(10层)和门诊楼(6层)项目主体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室内电施和水暖管网施工、内部地板砖铺设、外墙粉刷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吊顶等装修工程,室外配套工程施工中锅炉房主体已完工,其他附属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成县中医院世行贷款业务楼建设项目已竣工。以上两个项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1至12月全县共选派4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外医疗卫生机构参加县级骨干 医师、县级中医骨干医师培训,培训时间1年,其中省外3人,省级1人。
三是全面加强县镇一体化管理。结合我县实际,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推进县镇卫生管理一体化,选派8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轮流坐诊带教,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了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双向转诊、共同发展,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统筹协调、完善制度
一是是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2011年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础上,从2012年1月起,率先在全县推行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所有药品零差率销售。今年1-12月,县级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 3703.1万元,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使得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大幅缓解。
二是加快完善药品购销管理制度。在县级医院全部实行网上采购,将药品采购、销售等相关工作纳入平台统一监管,实现了药品采购、销售等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使药品配送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
三是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使用纳入县级公立医院年度考核,新农合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报销目录。在各医疗单位设立宣传栏、电子大屏幕,统一设置药品零差率销售监督牌,向社会公示基本药物价格,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积极探索、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 一是参合率稳步提升。2013年度全县确认农业人口 216233人,参合农民209942人(包括“计生两户”16255人;七种医疗救助对象10902人),参合率97.09%。
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2013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4908人,参保率100%。
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提高。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参加基本保险1754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71.24%以上。
五、完善制度、绩效考核,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从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入手,着力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实施岗位管理制度。按照省市医改精神及要求,医院的人员管理模式逐步从原来的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了“因需设岗、合理设岗”的原则。
二是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坚持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人用人。
三是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工资的70%作为岗位工资根据考勤结果固定发放,30%作为绩效工资,按照“双百”考核制,以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予以发放,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六、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修订完善了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根据服务特点选择适宜病种,制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10种,对确诊符合临床路径的入院病人,一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考评、病历点评,实现了质量、费用的环节 控制和终末控制,有效避免了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降低了医疗费用。
二是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的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和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及药物使用等诊疗行为,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及时转发了《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与各医疗单位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分级管理制度,严把抗菌药物品规、数 量,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完善医师处方权限和药师调剂资格,强化临床用药质量控制,收到良好成效。
四是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抓手,优化门诊流程、简化就医手续、改善门诊设施,极大地缩短了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对发生车祸、突发卫生事件等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先救治后结算,畅通“绿色通道”;实行“无假日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设立医药费用查询,推行平均住院费用、大型设备检查等项目院内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是深化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积极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科室”创建活动。
七、以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为重点,推动中医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我县进一步加强了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卫生局有中医药管理科,县卫生监督所有中医药监督科,县疾控中心有中医科;县级医疗机构住 院部各科室均建立了重症监护室,开展了中西医共同参与的抢救业务。县医院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各临床科室,在西医科室建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开展中医药服务,住院部内二病区设中医病床15张,占全院病床总数280张的5.4%;落实了西医科室中药消费量、中医科短期治疗人次及康复治疗量等考核指标,逐步建立了西医科室与中医科室的协作机制。中医院肿瘤专科系中国扶贫基金会“天使工程”资助项目,脑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和“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结石病专科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重点中医药专科”,现开设有内、外、骨伤、妇、儿、针灸等10个二级临床科室,急诊、脑病、心血管病、肝病、糖尿病等14个三级临床科室,创立了中风病、输液反应等病的全新系统诊疗体系。
二是全面落实中医药费用报销相关政策。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报销享受新农合优惠政策。2011年我县再次降低住院采取中医药治疗报销起付线和提高报销比例,从2013年1月1日起,参合农民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销起付线在原来降低20%的基础上再降低30%,参合农民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费用(除自费药品),省市医院报销比例再提高20%,县乡两级医院90%报销。
三是认真开展西学中活动,注重中医药师带徒传承教学。县级医疗机构狠抓了门诊中医药治疗率和住院中医药治疗率,号召、鼓励西医人员学习运用中医,县乡医疗机构每月对临床科室中医处方量、诊疗量进行考核。今年我县狠抓了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全县21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弟82名,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18名师傅带31名徒弟的任务。其中:全省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赵斌从中医院及全 县基层医疗单位带徒22人,中医院9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27人,县医院6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18人,乡村医疗单位5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15人,建立并实施了中医药师承教育考核制度。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彰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院改革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快完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断减轻患者负担。二是加快完善财政补偿政策,在投入机制上促进和保障改革的平稳运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深化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与协作,采取“上下联动、分区包片、以点带面”的办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四是进一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中医药医保倾斜政策,在推行现有单病种定额付费的基础上,推进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门诊统筹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五是加快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加大惠民、便民、利民措施推行力度,真正把医疗卫生事业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
成县卫生局 2013年12月16日
榆中县中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医院医疗工作实际,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以多元化办医为......
XX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结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紧密结合XX区卫生工作实际,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以鼓励多元化办医为主要......
现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1) 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四种具体模式:①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
2010年2月23日下午,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主要内容:一是完善公立医院服务......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卫生局按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举全系统之力,坚定不移地落实改革措施,顺利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