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三阶段工作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策略
曹东智
【关键词】提问、召唤、动员、互动、聚合力量、学习的机会、热情、实质、效率、猜测、合作探究、策略,开放性问题、发展自我、思维、拓展、探究和讨论价值。
【提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中操作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了学习效率。假设型问题,既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会合作探究。利用学生旧知迁移到新知上的错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发散型问题小组合作的设计,和生活实际联系煅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以探求问题的各种答案。即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的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引导学生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提问是课堂上的一种召唤、动员,是集体活动中引起互动的一种聚合力量。它提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发展,可以使学生得以表现,流露情感、锻炼表达。一个问题可以为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发表意见创造机会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如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下几种好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中操作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了学习效率。例:《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小组合作分食品,出示课件:12根棒棒糖,6小袋蛋黄派,9个橘子,如果将这些食品分结3位客人,怎样分,同学们想不想当小主人,也来分分食品,请各小组分别选一种食品分一分,可以按照课件出示的问题来合作,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的分法,请今天的记录员把小组合作结果记下来,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①你们组选什么?②你们拿多少个分给几个人?每人几个?③怎样列算式?④你们是怎么想的?这样创设情景小组合作操作学习是在探索中学习的。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力保障,这样学到的知识学生记得牢,用得活,同时这个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也充分挖掘了学生不同个体的资源。有利于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假设型问题,既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会合作探究。例如: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生:(自信)有。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说圆心直径半径,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学生答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想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实在没啥研究了,别急老师还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对大家研究有所帮助。
三、利用学生旧知迁移到新知上的错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例:师:电脑出示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我量了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厘米,底边的一条也是5厘米,算式7×5=35厘米。生:我量了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厘米,高是4厘米,算式7×4=28厘米。师:同学们,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会有两个答案,到底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才是正确的呢?老师十分善于把握住学生心里的脉搏,由于长期与少年儿童共同学习,对于孩子遇到一个数学问题会怎么想,怎么做,也能估计得到因此,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前,设计出这样一个有利于学生避免错误的小组合作问题进行合作。
四、发散型问题小组合作的设计,和生活实际联系煅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以探求问题的各种答案。例:夏季过去了,饮料还不是那么走俏,各家商店纷纷去招促销。大家看,这是他们所做的打折广告。鲜果饮料:大瓶(1000毫升)10元 小瓶(200毫升)2元,甲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乙店:一律九折,丙店:累计消费30元,八折优惠。老师要求同学分四次去购买:第一次买一大瓶和小瓶,第二次买一小瓶,第三次买三大瓶饮料,第四次班级开联欢会,给35位同学每人准备200毫升的饮料。请同学们设计购买方案,想一想用怎样的策略去买最合算,现在分四人小组设计购买方案。这一类型小组合作问题设计,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数学是有用的。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具备的数学知识背景与数学活动经验也各异,不同的运用思维的方式不同,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学生分四次购买饮料,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能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学好数学是必需的。数学只有与学生的生活与实践相联系,才能体现重要、真实、与精彩。
五、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的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引导学生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例: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教师设计一道习题“同学们,请你们想办法求出一个不规则土豆的体积”。小组合作这个问题,方法一用学过的方法用一个正方体容器盛上一些水,画一道记号再完全浸泡土豆,求出水上升的高,再用园底面积×水升高的高度就可以求出土豆的体积,这是老师教过,好像这个问题比较浅,其实学生又说出方法二,可以用一些像皮泥把土豆包起来,再捏成长方体,然后把土豆掏出来,捏成一个小长方体用大长方体的体积一小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方法三,先切一个1立方厘米大小的土豆块,称出它的重量,假设为A克,称出整个土豆的质量,假设为B克,然后用B÷A就可以求出土豆的体积。教师看来不起眼小组合作的设计,没有想到会开出那么美丽的结论,学生真是一个个小精灵,老师的小组学习合作好问题设计,是学生思维起飞的点火器。
小组合作内容的设计有多种方式。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精彩的小组合作内容的设计,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如何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围绕问题的解决来进行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分工与合作、学会交往,在交流中获得认知的发展和情感的提升。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⑴问题要有价值,使学生感兴趣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要尽可能与他们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让学生觉得“问题值得”讨论,并愿意讨论。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研究,不要提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⑵问题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每种答案的背后有不同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时,才能为学生的辩论提供可能。在辩论中,学生要想让自己的意见被别人接受,就会不断地搜集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还要找出别人的“缺陷”,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便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⑶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期”理论,我国教师形象地将之比喻为“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最近发展区内,换言之是要介于学生的现在发展水平和在别人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问题太简单,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层,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即使合作学习也解决不了,不仅达不到学习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所谓适中难度的问题应该是单个学生不能解决或很难解决而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⑷问题要有层次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的差异,成长环境与生活经验的不同,即使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层次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提出符合个性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历经解决问题的过程。
⑸问题要有探索性
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问题的解决,更在于组员之间共同探索、挖掘出问题的深刻内涵,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组员在相互启发、共同思考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思考能力。
课题《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习惯培养研究》第三阶段总结 (2014.9 -----2014.10)执笔:姜红艳本阶段主要是总结归纳阶段,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通过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总结出学......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三阶段小结我校科研课题——《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从2013年2月开始,2013年6月止,现已结束。一学期以来......
株洲县南阳桥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总结整改落实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取得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的关键阶段。为了......
克旗卫生监督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总结我所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开展以来,紧密结合工作的实际,牢牢把握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解决问题与创新......
格宜镇翠华完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总结 二0一0年一月十二日格宜镇翠华完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三阶段工 作 总 结根据学校《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