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海口市第一中学德育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中德育工作总结”。
海口一中:与时俱进 育人为本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6-11-08 阅读次数:1438
与时俱进 育人为本
——海口市第一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海口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1年4月。1991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中国名校”之一,2002年被海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海南省首批普通高中一级学校”。几年来,我校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海南省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海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海口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海口市文明单位”、“海口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海口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先进集体”、“海口市无毒学校”、海口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海口晚报、海口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我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
一、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先导,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搞好德育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德育的首要地位在学校教育中能不能落实的问题。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全方位地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德育工作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开放的大德育格局。
领导重视。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马向阳同志担任组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德育处、团委是具体执行部门。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德育专题会,马向阳校长每学期都为全校学生作2—3场传统文化教育讲座,每月定期召开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各班班长会议及校团委委员、学生会干部会议,每学期定期对师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教育考察归来,马向阳校长都举办专题讲座,介绍有关国家的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大家树立开放的大德育观,以进一步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要求。“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现任领导班子重德治和团队作风是有口皆碑的,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精神,为学校新时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统一思想。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认真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引导和教育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和落实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关己;同时,把德育纳入教职工考核中,把教职工能否在教学、工作中落实好德育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聘任的重要依据。
健全制度。在新的形势下,面对道德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学校更需要科学合理的德育制度去约束和维护,更需要进行各项道德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更需要培养学生对德育制度和德育规范的尊重。因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我校全面修订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课堂常规考试制度、图书馆规则)、生活管理制度(卫生清洁制度、教室管理规则)、学生的礼貌常规和品德测评制度等,使学校德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整合资源。我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校党委、校长—德育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德育工作处、校团委、学生会—党支部、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家庭: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社会:社区、居委会—关工委—军民、警民共建点—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指导—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德育资源等,形成德育工作强大合力。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讲座,定期邀请家长来校听课,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定期家访,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协助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先后邀请博士后朱东海、王永胜,作家符江,市刑侦支队政委莫小平,市交警支队赵宝林等,给全校学生作德育专题报告。
科研引领。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德育专题研讨会,至今已连续召开了十一届。每次德育专题研讨会都有明确的主题,如“在激励的氛围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对策”、“与学生沟通的艺术”、“关爱学生,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等。通过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探讨德育工作的新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学校真正的品质和灵魂,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以一中53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提出“让校园成为一个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圣园和成长乐园”的校园文化设计思路,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倡导文化育人,博采中西文明,创建宽松、自然、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开展师生读书学习活动,倡导“在学习中读书,在读书中工作”,读书成为学校的一种风气,使读书成为师生的习惯,创建学习化的校园。
我校每年举办校园文化周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八届。其内容不断丰富,具体分五大板块:(1)红色文化:参观革命故地,与老战士座谈,博士后讲座,校友访谈,近现代史讲座;(2)绿色文化:文化长廓,教室文化设计,名言警句征集,初高中校区规划展示,花草树木种养;(3)学术文化:三场名家讲座,课堂教学开放日,青年教师精品课展示,学生书库建设,《椰蕾》文化;(4)科技与网络文化:科普知识比赛,科技论文、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5)艺术与体育文化:“青春之歌”合唱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辩论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比赛,电影配音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师生拔河比赛,篮球足球友谊赛,教职工排球赛等。校园文化周活动,富有特色和创意,弘扬先进文化,展示学生个性和特长。“在一中,浓浓的文化气息弥漫着整个校园”。这是慕名参加文化周活动的市民、家长的共同感慨。
几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把中华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革命传统作为重点,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举行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开展“国旗下三分钟演讲”活动,推选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依据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演讲;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与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开展“尊师重教”、特困生捐助以及“亲情对话”、“孝敬日”等活动,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做起。学习校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立志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这是我校德育的一大亮点。成就卓著的华裔科学家、校友蒙如玲,现为美国德州超导中心首创七人团队之一。作为资深科学家,蒙女士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出资10万元设立基金奖励母校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现已有4名优秀教师和12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基金奖励。
继承和弘扬我校优良校风,组织高一新生参观校史展,请校友讲学校不断发展的历程,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融榜样垂范、故事启迪、行为指导、情感陶冶、问题讨论于一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校史、校训,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精神的内涵。
在课外活动中,广泛开设了英语、电脑、艺术等特色课,开办了广播站、《椰蕾报》、文学社、运动队、合唱团、管乐队、英语俱乐部、舞蹈俱乐部以及武术、篮球、足球、排球等社团,在德育处和团委的宏观指导进行自我管理,自觉开展活动,定期举办了学校田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读书竞赛、足球赛、朗诵比赛、百科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比赛、班级特色展示、文明教室评比等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展示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为校园文化增添亮点。
三、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强化德育实践活动,解决“知”和“行”统一问题,是当前提高德育实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校始终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学校德育的突出位置,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军训活动。与海南省军区直工处联合建立“海口一中少年军校”,每年8月组织全校高一新生接受8天的军事化训练,组织序列按部队编制,严格按《军训计划》进行规范教育和训练,主要内容有军事科学、国防知识教育和队列训练、军营参观等。军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了身体素质,加深了军民鱼水情。每当军训结束,校园里一派学生与教官洒泪挥别的动人景象。
综合实践活动。这项实践活动的立意是利用放假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落实高中新课程计划。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密切了与社会的联系,体验了劳动者的纯朴品质和生存压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高二(1)班王政同学的《学校整体改造调查》、高二(12)班集体的《海口市污水处理调查》等社会实践论文获海口市一等奖。高二
(12)班胡捷同学的《海口市交通状况调查》在《海南日报》发表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在全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上,我校高二年级的“生活与语文”、高一年级的“学习与社会”等成果,赢得了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综合实践活动走在全市最前列。
社会服务岗位实践。配合有关部门,坚持开展争当“义务小交警”、“青年志愿者”和争做“文明市民”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进行调研,每年都有近三千人次参加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生活实践的一个区域、一条街道、一个活动点、一项任务。在校门两侧设立海口一中“青年志愿者岗”,由学生上岗值勤,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并对广大市民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义务小交警”们在值勤过程中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成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
“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我校师生中传诵着这样一句话:“把你的善良存进人间的银行,将来你不但拥有快乐,还会拥有善良与真诚的利息。”1998年学校设立“特困生基金会”,全校师生每人每月自愿向我校“特困生基金会”捐献一元零花钱,至今已捐助了300多名优秀的特困生。林珏副校长从1997年9月开始资助屯昌县南吕镇六根小学二年级的梁春同学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詹晶同学高位截瘫,班里同学自觉抬着她上楼下楼,进进出出,一抬就是6年!2003年,她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的期望,以7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2004年,我校全体师生特别向身患重病的原高二(8)班的朱文武同学和高二(1)班的吴玉琳同学捐款近3万元。全校师生为我们的对口帮扶学校——城西中学,一次性捐献了5410本书籍、1100本作业本和一批文具用品。高二⑺班郑世光同学在给学校的一封感谢信中道出了真情:“学校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有什么能比这鼓舞更温暖人心?有什么能比这关爱更有力量!” 校园内互助友爱蔚然成风。多年来,捐助活动在我校已成为道德生活的组成部分,像呼吸一样成为一种道德需求和自觉。我们希望捐助活动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受助者,而首先应是捐助者本人在捐助活动中受到爱的教育,体验到爱的付出是人类最大的最高尚的享受和幸福,进而将付出内化为自觉。如今,无论哪位师生获奖,都会首先想到为“特困生基金会”献上一片爱心。事实证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体现在知识、技能方面,更体现在人格特色的培养,体现在学生的意志、习惯、品质的培养上,这使我校德育工作更具内涵、更为深刻。
校园“文明礼仪岗”和节假日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坚持每月1次文明教室评比,坚持每周班级量化评比并公布,坚持每周班级板报评比,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着装发型、出勤、佩戴校徽等情况。坚持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和学生国旗下讲话活动,坚持开展每月一次“孝敬日”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自我体验和感受,发现闪光点,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使遵规守纪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主题班会及团队活动,开设“班级特色展示”橱窗。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形式。各班在每星期一都坚持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形式进行主题班会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唱主角,用小品、讨论、辩论等形式,广泛开展“五爱”、“五心”及纪律、安全、禁毒等教育。
“成长心连心”、“亲情对话”“孝敬日”活动。通过以上活动,构建起一个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心灵沟通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了海口市万名师生禁毒宣传大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启动仪式、“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社会教育的力量。
“青年党校”。在校党委领导下,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每月举办一次“青年党校”讲座,学校各党支部的主要干部分别负责2—3个学生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团结在党旗下,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以师德教育为根本,全面建设德育工作队伍
依据有关师德规范,我校建立并实施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细则、实施办法以及教师学习、培训、奖惩等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加强师德实践环节。一是在教学岗位上践行师德规范。开展“争当学生满意的好老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实践活动,教师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日积月累,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和作风。同时,课堂教学评价中,增加了师德的权重比例,全面强化实践环节,强调“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到”。二是在班主任岗位上践行师德规范。马向阳校长提出“让班主任工作成为最让人羡慕的工作”,并在具体的评职称、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把师德师表形象要求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倡导“德育无小事,事事都关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形成无形的人魅格力。三是在师德活动中体验探究。举办校园师德论坛,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月”、师德演讲、师德征文、“师德标兵”评比、师德宣誓等活动,对师表形象、师德内容等进行情感体验和探究。以每年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德育研讨会为载体,每年都特别设有师德主题发言,相互交流经验,畅谈自己的师德实践体验。同时,开展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等,教师把自己的师德实践经验提炼成案例材料进行交流。四是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师德规范教育。以海口市首届教工运动会、每周一升旗仪式活动、爱心捐助、元旦文艺晚会等活动为载体,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总结,深化提炼,寓师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广大教职工。五是在培训中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全面实施了教师“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和“五个一工程”,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培训、高中新课程培训,深入开展“创优”、“评优”活动,落实“师带徒”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在考核上,改革考核评介内容,在教职工考核中适当加大了师德考评的权重;每年度定期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考核评价,记入教师个人档案,并与晋级、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挂钩,对在师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对象实行一票否决;建立评选表彰制度,每个教师节都组织开展了评优评先活动,设立师德形象奖,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在管理监督上,突出“管、实、导、评”四个字,加强学校自身对师德建设的日常管理;成立了师德师风监督小组,结合行风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开展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和评议;通过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征求大家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和看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几年来,我校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6人,有5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有高级教师46人、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出国进修归来的英语教师4人、外籍英语教师2人。2004年,林珏副校长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和“海口市师德标兵”。在一中,“学生已经融进了我们老师的生命,成为老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老师深刻地认识到,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基本的师德要求;更懂得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体现了师德的实质和精髓。
五、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形式
思路创新。几年来,我校坚持开放的大德育工作思路,以育人为本,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并前瞻性地探讨新课改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工作思路的不断创新,保障了我校德育工作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活动创新。一是积极推动形象化教育。我校以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爱心捐助、讲座、参观、竞赛、征文、图片展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学生受到了生动直观的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争当“义务小交警”、“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三是探讨新课改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实行年级主管负责制、导师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四是广泛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我校长期坚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文明礼仪岗”、军训等活动。同时,我校开展了“献爱心捐助”活动,广大学生通过参与助残解困等活动,获得了助人为乐的情感体验。五是强化学生自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主题班会、“文明礼仪岗”等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内化道德规范。途径创新。一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性。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和广大市民、家长参与教育活动,通过双向交流、服务和监督等,提高教育的实际成效。二是与学校的相互渗透性。我们要求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引导教师关心和参与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德育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学校德育工作谈看法、提建议。三是科研指导的前瞻性。以“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为基础,开展以“新课程、新德育”为主题专题研讨会,马向阳校长为全体教师和家长代表作的“新课程下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林珏副校长作“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等专题讲座,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举办了德育案例评比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17篇,案例式德育研讨开全市先河;在海口市首届德育论坛活动中,我校获论坛论文一等奖5篇,为全市之最,并在论坛上进行交流。
我校德育工作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特别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及指导下,取得了一些应有的成绩,暂时走在了兄弟学校的前头。但这离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我们将进一步认真领会、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树立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首的理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与时俱进,使我校德育工作再创佳绩。
海口市义龙中学德育工作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实施《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立志......
春风化雨育桃李,德育工作结硕果—高州市根子第一中学近年德育工作总结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创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中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在学校统一安排部署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动力,以提高学生文明素质为重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凝心聚......
中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接下来是本站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篇一:本学期,我校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上级精神,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