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教文体局工作总结_区教体局工作总结10篇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9 03:29: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婺城区教文体局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区教体局工作总结10篇”。

婺城区教文体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立足创新,全面推进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一、教育工作

(一)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义务教育指标名列前茅。全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达99.9%以上,三残儿童入学率99.1%,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2、初中学业考试成绩突出。2006年初中学业考试全区总分平均分594.07,位于全市前列。金华一中录取分数线——婺城719分、金东716分、开发711分;比金东区高3分,比开发区高8分。金华二中录取分数线——婺城712分、金东709分、开发709分;比金东区、开发区高3分。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8%,其中初中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比例为80.2%。

3、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金华四中、金华五中、金师附小、环城小学通过开展各级教育科研活动,在教育教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综合实力。站前小学在国家级小学生作文现场比赛中,有6个同学获得一等奖,在区运动会上总分、金牌总数均列小学组第一。青春中学社会政治学科教师施江舟,北苑小学英语教师顾雪飞,环城小学思想与社会学科教师邵虹参加全国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城乡结对,支教送教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升了婺城教育的整体水平。本年度创建金华市示范小学3所,“绿色学校”省级2所,市级6所,区级5所。至今,全区省教育强乡镇16个,省标准化学校28所,省文明学校3所,省示范性学校7所,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所,省绿色学校6所,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1所。

(二)职幼教育凸现新的亮点

1、招生工作难中求进。今年初中毕业生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二,可是职校的招生人数却达5000人(其中实验中学4000人),实验中学与九峰职校继续保持发展规模和办学水平,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的旗帜。

2、职业教育不断创新。今年11月6日,召开了区首届“校企合作人才交流洽谈会”,全区前23强企业和我区职业学校共同参与,为职校生到本地企业就业提供了绿色通道,该举措深受企业和学校的赞誉。实验中学投入650多万元,对烹饪、机电、饭店与管理等专业进行重点装备。九峰职校克服困难抓住机遇,重点投入,该校的数控基地评为省级示范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实验中学的饭店与管理和九峰职校的农业综合开发专业被评为市级示范性专业。更为突出的是,我区首批山区扶贫班127名学生到琅琊中学、九峰职校享受全免学费、代管费、住宿费的待遇,使山区农民深切感受到政府的阳光雨露。今年又招生105名学生享受全免待遇,这是一项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举措,该举措写进了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

3、幼儿教育快速发展。全区幼儿入园率达98%,已有省示范性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7所。示范性群体已基本形成。目前已有12个乡镇建起了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的建园率达到70.6%。

(三)教师队伍建设富有成效

1、一批新秀脱颖而出。2006年,我区共评出区级教坛新秀92名,经局推荐,全区有24名教师参加了市教坛新秀评比,1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在浙江省第九批特级教师推荐评审中,我区郎建胜和童桂恒老师,顺利通过了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已由省人民政府下文公布。

2、“名师工程”成绩显著。目前,全区省级名校长培养对象4名,省级名师培养对象13名,市级名师培养对象44名,市级名校长培养对象14名。近年来引进特级教师6名,培养特级教师5名。

3、全面推广名师经验。为全面总结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由区教文体局和区特级教师协会共同组织编写了《浙中名特教师丛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其中4本专著已正式出版发行,还有6本专著在最后审核和印刷中。

(四)“四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1、“扩面工程”顺利完成。2006年,我区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扩面工程资助人数为3774人,其中高中183人,初中1249人,小学2342人,补助金额为79.59万元,其中高中21.24万元,初中28.05万元,小学30.30万元。

2、“爱心工程”得到落实。爱心营养餐工程中,享受营养餐学生为3178人,补助金额为31.72万元。

3、“食宿工程”进展顺利。在食宿工程中,2006年食宿改造项目24个,新扩建面积19700平方米,总投资1379万元,已有15个项目开工建设,有6个项目正在办理审批手续。

4、“提升工程” 有序开展。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第一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411人(初中181人、小学230人),第二批培训农村小学教师522人(初中210人、小学312人),全年共计933人。

(五)廉政文化进校园有声有色

1、廉政文化深入学校。我局把此项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努力拓展文化领域,把廉政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2、活动开展丰富多彩。上浮桥小学的“廉洁伴我成长”、“漫画展”、“廉政文艺专场”,金华四中的“给家长发廉政监督提示信”、“廉政征文比赛”,金华五中的“廉政家庭倡议书”,环城小学、金师附小的“班班唱起廉政歌”,北苑小学的廉政文化进校园书画笔会等活动丰富多彩。

3、廉政教育成效明显。我区的廉政教育工作受到市纪委、市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市纪委、市监察局主办的《纪检纵横》06年第三期刊登了上浮桥小学编写的治理商业贿赂的剧本《白居易怒打行贿人》,省纪委宣教信息第10期刊登《金华市婺城区扎实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报道,浙江法制报也作了报道。廉政文化进校园拍摄系列专题片准备在2007年1月在金华电视台“先锋广角”栏目播放。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1、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工作,把“课程改革与争创省教育强区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校长是课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使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努力改善教育装备。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2006年区财政投入600万元添置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劳、器材及图书资料。近年来,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和教育仪器设备配置,极大地改善了教育装备的条件。

3、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2006年12月,省课改实验区评估组到我区进行课改评估,通过听汇报、检查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在评估反馈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我区课改实验所取得的成果。

二、文化工作

(一)文化工作成绩喜人

1、强化服务农村意识。2006年,配合区委宣传部培育和建设优秀文化区5个,文化示范村30个,文化示范户30户,文明村20个,文明户占全区农户的20%以上;本系统组织开展送文艺下乡,送电影下乡125场次,为汤溪、雅畈等乡镇(街道)指导节目8个;指导新狮等3个乡镇(街道)图书室编档6次;为城西等7个乡镇(街道)送书12349册。

2、专业成果取得突破。编排了集体舞《开门红》、《快乐的绅士》,藏族舞蹈《火辣辣的情》等参加市元宵集体比赛获奖;创编了民俗舞蹈《斗牛》,为申报国家级项目打下基础;《婺剧保护与传统的对策研究》成为市政府立项课题;省市区获奖摄影作品:《光之韵》、《金友出山》、《雪中激情》;创作了竹马乡白竹村“诸葛文化”壁画,创作了廉政文艺作品《革命优良传统代代传》、《守门》。

3、艺术普查取得成果。在历时三年的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于今年六月通过省验收,获得各项资源共计72项(其中民间表演艺术51项,民间造型艺术20项,民俗类1项)。银坑木偶戏、王凤剪纸、金华山歌、根雕等项目进行录像,并且制成了DVD。

(二)大力促进文化市场发展

1、执法检查成效显著。一年来,先后开展了“扫黄打非”、“文化市场集中执法行动”、“反盗版百日行动”和校园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治理活动。共组织执法检查人数852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968家(次),查处各类违规经营单位55家,其中立案查处4家,现场处罚3家,罚款3.053万元,取缔黑网吧13个,无证游商27个,不健康大蓬演出团体5个。查缴违法音像制品3522张(盒),盗版书刊179968册,赌博功能游戏机6台,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规范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全区的文化市场良好率不断提高。

2、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我区共有许可项目7个,今年受理了32件,群众满意率100%。在接到申请后,能够在规定的时限内办好。积极为经济主体服务,能够主动地为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出谋划策。

3、发挥作用创建环境。发挥协会作用,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我区文化印刷行业召开了“一届二次会员大会”,组织会员赴上海、江苏等地多家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使各会员单位开阔眼界,进一步了解当今印刷包装设备新技术、新信息。

(三)大力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1、全力以赴抓好搬迁。一是九峰水库是省重点水利工程,处于大坝底下的陶寺村必须异地搬迁,而文物保护单位对忠烈祠异地搬迁须履行一系列法律程序,通过请示报批,同意陶寺忠列祠异地搬迁。我们克服各种困难,进行测绘,确定搬迁方案,争取主体工程在春节前完工。二是维修调查,对上境刘氏宗祠二期,百顺堂等文保单位和文保点都做了维修方案,先后进行维修,面积达3515平方米,预算经费89.3万元。

2、认真推荐积极申报。完成了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市政府进行了公布。推荐了14所文保点,市文广新局也进行了公布。

3、精品包装推陈出新。我们还进行了文物精品项目包装,如寺平村成为我区村庄整治和古建筑保护的典型。该村在古建筑群内,安装了50盏八角灯进行装饰亮化,拆除厅旁临时用房11户,夜间巡逻每一座古建筑。今年被市文广新局命名为“文物保护示范村”。在做好古建筑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了合理利用,自11月10日,“农家乐游”开游后,已接待上海团体游客3000多人次。

三、体育工作

(一)群众体育有了新的突破

1、努力争创体育强区。金华市召开创建体育强市动员大会后,我区立即行动起来,在分管区长、局长的带领下,组织有关人员到部分街道、乡镇进行了体育工作调研,对所有街道(社区)、乡镇(村)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创强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初步的创强计划。2007年,竹马乡争创省级体育强乡镇,白龙桥、汤溪等争创市级体育强乡镇,城中、城西等街道争创省级体育先进街道,城东、三江等街道争创市级体育先进街道,婺城区08年争创省级体育强区。

2、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区被确定为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区,试点项目30个,每个试点项目建设1个简易硬化篮球场,并配置一副篮球架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共需经费84万元(其中中央24万元,省补助30万元,区财政30万元),30个试点项目集中安排在争创体育强乡镇的竹马、白龙桥、汤溪的30个村庄整治村(其中竹马4个,白龙桥15个,汤溪11个)。11月份市体育局又安排我区健身路径18条(其中全额赠送4条,半额赠送14条),篮球架60付,我区也计划投入数万元,再购买乒乓球台60个,至年底,全区可增加篮球场90个、乒乓球台120个、健身路径18条,这将大大改变我区农村体育设施落后的状况,为农民开展健身活动提供较好的活动场所,为我区争创体育强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积极开展群体活动。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导,以“全民健身”为主题,利用社会资源,举办和参与了大量的全民健身活动,掀起了持续不断的全民健身热潮。3月份,举办了城区学校迎“三八”女教工登山比赛;5月份,我区组队参加了浙西片全民健身活动月展示活动,并获团体总分第五名;5月份还成功举办了婺城区第二届老年运动会(共有24支代表队750位运动员参加比赛);5月底6月初,城中街道、城西街道相继举办了综合性趣味运动会;5个街道和部分乡镇还组织老年人开展健步活动。6月下旬,区机关工委、教文体局、体总联合举办了区机关“先锋杯”迎“七一”羽毛球比赛,9月区财政局组织了职工拔河比赛;10月组织部、人事劳动局组队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篮球赛;11月成立了区党政班子篮球队,并以此为契机带领机关干部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全面推进我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全民健身”真正成为婺城百姓永恒的主题。

(二)全区竞技体育再创辉煌

1、体育比赛成绩优异。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市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在人力、物力、财力、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重点安排,确保两大赛事的顺利进行。在省运会上,我区共获金牌6.4枚,银牌10.5枚,铜牌26.5枚,总分710.5分,总分列全省88个县(市、区)第九名、金华市第一名。在市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共获金牌20枚、银牌20枚、铜牌25枚,总分731分,金牌总数、总分均列全市第一名。

2、成功举办各类比赛。婺城区第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四届飞人大赛、第三届体传校篮球比赛等。中小学生运动会是检验学校业余训练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区青少年竞技水平的真实体现,本届运动会共有58个代表队近千名运动员参加,共破26项区纪录,有15人达三级运动员标准,24人达少年级标准。飞人大赛共有56个代表队310名运动员参加,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等14个组别,比赛紧张激烈,安全有序,成绩优异,共有3人3次破大赛记录,2人达二级运动员标准,14人达三级运动员标准,7人达少年级运动员标准。

(三)学校体育有了新的进展

1、切实抓好教学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新《体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体育教育教学目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深入研究新标准,积极实施新标准,全面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新型、现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教学中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通过一系列教研、观摩、交流、论文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

2、努力构建特色学校。根据体传校的设置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鼓励学校积极申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至今,共申报省级体传校2所,市级体传校19所,区级体传校41所,金华五中、环城小学的篮球、实验中学的散打,九峰职校的跆拳道、金华九中的健美操、金师附小的游泳、站前小学的乒乓球、青春中学、新世纪学校、河盘桥小学的网球、东市街小学的足球等已形成学校各自的体育特色,通过一系列活动和竞赛,充分调动了师生们的运动积极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不断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从中也发现了一大批颇有发展潜质的苗子。目前,共向省级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4名,向市级运动队输送162名。

3、认真抓好测试工作。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全区有59所中小学参加了测试,中学组合格率达96%,良好率达37%。优秀率达20.7%,小学组合格率达96%,良好率达24.4%,优秀率达35.9%,06年测试工作已完成,有关数据正在统计中。同时,以站前青少年俱乐部为依托,大力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文化体育工作,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全区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婺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石鼓区教文体局文化工作总结(定稿)

石鼓区2011年文化工作总结石鼓区教文体局(2011年12月20日)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区文化工作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

石鼓区教文体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石鼓区教育文化体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2011年12月16日)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体育局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石鼓......

区教文体局工作思路

文章标题:区教文体局2007年工作思路区教文体局2007年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婺城区委四......

文体局工作总结

文体局工作总结**年文化体育局在师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中全会精神和师市党......

文体局工作总结

文体局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计划及文体意见建议在伊春市文化局、体育局的指导下,在党委和林业局的领导下,根据全年工作计划,结合文体工作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下载婺城区教文体局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婺城区教文体局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