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读写结合、落实语用研究”经验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写结合的有效性探究”。
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语用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读写结合,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循序渐进抓仿写;
二、由易到难练扩写、续写、改写另外,还可以根据阅读课文进行转换、补白、复述、串连、概括等方面的读写训练。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巧妙运用,均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读写结合 语用能力 提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读写结合,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1.循序渐进抓仿写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可以指导学生仿造、改造、创造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低年级学生可写一句比较完整的句子及总分句、关联句等,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如学习《称象》一课,让学生用“先┅┅再┅┅然后┅┅最后”等词语仿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做事过程。学生有的写“削苹果”、有的写“洗手帕”等,注意了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层次清楚。
中年级学生可模仿开头、结尾、片段描写,学写构段方式和常用修辞方法等,如学过《翠鸟》后,引导学生按总分的构段方式仿写一段话,学生有的写小动物的可爱姿态,有的写校园花坛的美丽景象,有的写课间活动的热闹场面等,连句成段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高年级学生可模仿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的文章,学习谋篇布局的方法和观察的顺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仿写训练,是完成“模仿→创造”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是写作的基础。
这篇文章是我教学了儿童诗两首《我想》后布置孩子仿写的诗歌:
我 想
我想把耳朵 我想把鼻子
安在大树上。种在土地里。
倾听风吹树叶的声音,闻春天的味道,欣赏大自然的歌唱。品小草的清香。
聆啊,聆—— 嗅啊,嗅——
聆听大地的诉说嗅出春天的芳香。
我想把头发 我想把我自己
接在树枝上。放到清澈的小溪里。
带着一串树叶,和鱼虾,结为好友,随着春风和石草,嬉戏玩闹。飘荡。
飘啊,飘——成为强壮的大螃蟹,飘到春姑娘的心里。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爬啊,爬——
爬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爬到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2.由易到难练扩写、续写、改写
将阅读与扩写、续写、改写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创造和发挥。从扩写、续写、改写一句话、一段话到一篇文章,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出来,这将使学生认知的范围和视野不断拓展,创造思维的空间进一步扩展,学生写作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的过程也将更有意义。
2.1 扩写训练。
由于表达的需要,课文中的某些情节有的写的相当简单,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加以扩展充实,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五年级下册的《桥》一课,有这样一部分:
突然,那桥哄得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如果老汉能喊,他能喊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
通过学生入情入境的想象,老汉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也深入理解了文本。
2.2 续写训练。
课文中的某些情节因表达需要,会省略、跳跃或戛然而止,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引导学生进行续写训练,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顺意续写。即顺延课文原意续写课文。如《凡卡》一文,只写着“乡下爷爷收”的信会到爷爷手里吗?可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凡卡寄信以后》,更深切地体会凡卡悲惨的命运。
(2)变意续写。即改变课文原意,生发出与课文内容相反的结果。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最后一句:“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文章的结尾让人感觉非常的遗憾,这也是孩子们不愿看到的结局。此时引导孩子想象二十年以后,小村庄的人会怎样做,小村庄会变成啥样,以《二十年后的小村庄》为题续写文章,孩子们的情绪高涨,创新思维活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改写训练。
改写以原文的思想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改变课文的表现形式,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是想象作文中较难的一种综合性练习,同时,又是一种更有效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手段。
(1)改变原文体裁。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诗词的思想和意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改写成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如《咏柳》诗,除了诗中提到的柳树外,还可以添加花、草、燕子、人物等,这就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春景图。再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一课,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儿童生活的快乐场景,把这一场景具体描绘下来,使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对原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同学们学习了剧本和相声以后,还可以把一般的文章改写成剧本或相声。
(2)改变原文人称和角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尝试变换原文人称和角色进行改写。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之后,引导学生以小金花的的身份描写和自愿军叔叔告别的场面,学习课文中采用的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方法。
另外,还可以根据阅读课文进行转换、补白、复述、串连、概括等方面的读写训练。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巧妙运用,均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读写结合评价策略研究》个人工作总结(2014下半年)海原县三河镇中心小学刘永霞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课题研究半年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
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摘要】: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一面是“写”的作用和意义在综合型语文教材或“文选”式教材中被严重忽略,而另一面却是中学课堂几乎没有真......
抓好读写结合奠定习作基础《梅花魂》教学反思读写结合是行之有效的传统作文教学经验,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挖掘......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法之三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余映潮434100——教学警语: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就是读写结合。语言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
小课题研讨:读写结合侯利娟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难点,往往是教师讲了又讲,可部分学生还是深感头疼,不知如何下手。今年任教了三年级语文,在教学中,也曾为孩子的作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