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和谐互动小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师生和谐互动”。
和谐教学 铸就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互动”阶段性小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被新课程理念所代替,语文课堂也逐渐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有了诸多可喜的变化,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我们更加尊重学生学情,营造民主的氛围,注重对话与交流,发展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课堂还是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往往是几个学垄断课堂,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光听不说,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小,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语言啰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语,弄得教师满头大汗满堂灌,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那么,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1.提供机会人人参与。每一个孩子都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都要不断学习、走入社会,所以不能够忽视任何一个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即使进度慢一些,耽误一些时间,也是很值得的,让每个孩子都体验,而且不断地体验,对于他这个“个体”而言,意义重大。刚开始的节奏慢一些没有关系,学生的能力提高后,就会又快又好了。
课堂上除了安排各种语文活动,师生、生生交流还是语文课的基本形式,怎么才能让学生“自主交流”?怎么让学生“愿意表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尊重”二字,课堂是表达思想的地方,是相互对话的场所,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孩子都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也是犯错误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发言多么幼稚,考虑多么片面,表达多么不清晰,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我们在对话的过程中,要更多地了解和接纳学生的想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老师总是“设一个圈套让学生来钻”,如果老师总是“预设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来猜”,如果老师总是“一言堂”,如果课堂总被那几个学生“霸占着”,那么,这样的对话就是“不平等对话”,就是“缺乏了尊重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怎么能够愿意表达呢? 2.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把答案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老师可以适当与孩子一起来说。如果问题的确有较大难度,老师可以适当引导、提示,把问题化解成几个细小些的短问题,便于学生回答。这样不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提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原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往往演绎成优生或部分中等生的“专场演出”,久而久之,导致差生面过大,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基础偏差,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可以先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他们每次回答完问题后,我们都应该积极鼓励。即使他们回答错了,我们也不要批评,而应该赞赏他们积极参与、勇敢发言的精神。这样,这些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表达
有的老师抱怨学生“不会说”,其实还是我们自身的方法太少。实际上,说话是要教的,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的“说”,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谁都会,但是说话的水平却参差不齐,老师要教的东西很多,说话的态度,说话的表情,说话的层次,说话时的身体语言。这都要经过训练,例如教学生评价别人,要告诉他先肯定别人的优点,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要引导他们学会分节概括再整体归纳;教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自信大方,有理有据,表达清晰„„年龄越低的孩子,越要“细化”,“分解开”、“反复练”、“教方法”。
三、改变模式,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条件
现在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特别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体授课这一传统的封闭形式,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这就要求要有开放的课堂教学和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小组合作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就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此外,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学生间的彼此了解。
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学生成功时,教师的“你真棒!”带给学生的是莫大的光荣;当学生失败时,教师的“我相信你能行的!”带给学生的是莫大的信心;当学生进步时,教师的“我发现你比以前更加优秀了!”带给学生的是最好的鼓励;当学生出错时,教师的“你真勇敢,下一次肯定会更好!”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莫大的信任。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只要运用好这些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功能。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一种发自学生内心的真诚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独特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多媒体的运用,关键在于课件。教师设计课件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一般来说,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字体要醒目,文字和背景着色要搭配合理,文字的出现可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内容,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声音可以渲染气氛,刺激注意力,但在应用时应注意声音的强度,一般宜采用舒缓的轻音乐动画要讲究新颖、适用;整体内容要尽量追求新颖,贴近鲜活的生活实际。
总之,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方法,都会提高学习效率,当然也一定能构建快乐和谐的高效课堂。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师生互动更加和谐,更好地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小学音乐课堂怎样进行师生有效的互动?一、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一代产物,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
师生互动的好处冉伟东“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
师生互动教学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生互动......
课堂的师生互动的方式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或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小到教儿童数手指,大到同学生一起参加社会活动。教师在教学过......
自主、合作,师生互动本节课是以新课标的一切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标准来设计的,尝试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本课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贴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