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活动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彝良县示范小学语文组教师赴昭通参加语文学科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执行新课程标准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12月16日校教导主任潘兰带领6位语文教师赴昭阳区第三小学参加昭通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现场指导与“同课异构”活动,这次活动为参与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
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于12月17日上午开始,分两个环节进行,上午观摩授课,下午评课探讨。通过参加两个环节的活动,大家对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三位授课教师上课的优点和不足都有了清晰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观摩授课情况
我们分别观摩了昭阳区三小孔凡玲老师、昭通市实验小学赵渝溪老师、山东济南的张莉老师讲授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爱如茉莉》,3节课,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从课堂效果来看,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与组合都有了科学的把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尽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
(一)授课教师的优点
1、授课教师有较强的教学技能
上课教师都表现出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个人综合素质强,并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渗透课标要求和理念。如赵渝溪老师的授课过程细致入微、设计科学合理、风格独特见长、形成了自已的严谨治学的教学特色;张莉老师教学思想转变较快,课上能落实语文课程的要求,尽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组织、指导、合作的作用体现得较好;孔凡玲老师注重了朗读训练的落实。
2、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有新的转变
通过这三节课,可看出授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3、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所谓“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
4、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这次活动中,三位教师使用多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授课教师不足之处
1、教师的角色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这样,上课时,老师和学
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会思维活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
2、有的教师对教材挖掘得不深不透,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每一环节的设计不明确,没有对每一环节的设计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学”,“为什么这样学”心中没数。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没有针对性和深度。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
3、没有彻底改变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预设轻生成的现象。课堂上教师的着眼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在预设的问题情境中不要急于将结论告知学生,应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中应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关注生成。
二、评课探讨情况
自由让智慧生长,不同观点的交锋,思想碰撞迸发的灵光,让讨论的气氛不断升温。评课探讨阶段,所有参与教师都分组对上午三位所授《爱如茉莉》一课进行专业评议,大家畅所欲言,熊燕老师说: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从文中品味细节、体会作者抒发感情方面做得好,让学生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感知,将文中的零散细节和学生的感悟整合为一首体现爱是什么的小诗。胡虹老师说:三位老师素养高,应变能力强,在教学教法上各有特点,教学中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在稳当中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许多老师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评课交流,通过评课探讨,参与老师都达成了共识: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 3
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异”中传递着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异”中完善教师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异”中增强因材施教的意识,丰富因材施教的能力储备。同课异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有效、高效提供了研讨的平台。
三、活动反思
“同课异构”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研活动形式。过去,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课程环境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此相反,新课程强调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教参也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余地,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不仅可以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也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这时,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是一个生搬硬套的执行者。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同课异构”正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的一个载体,它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课异构”不仅贴近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能使教师之间有一个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空间,不仅有利于校本教研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动,而且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融合,利于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同课异构”只是一个载体,核心是激发学员的内在潜能,张扬
个性,建构 “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同课异构,追求的是异中有同,同中求异。在同一主题的引领下,既有学员个体对文本的解读,也有小组共同的智慧结晶。同课异构,求大同,存小异。在许多问题的研讨中,大家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丰富我们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同课异构”注重践行与自悟。没有具体教材教法的指导,不执著固定模式的羁绊,学员们寻着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去感悟语文教学的真谛。前行的步伐并不轻松,然而,从试教失败的课堂走出,便有了经受磨砺的勇敢;对现场生成的急中生智,便有了对语文本真的自觉追寻;从选手们唇枪舌箭的辩论中,便有了自身教学理念的提升。亲历此次活动,让我们学员感受到最质朴、最根源的快乐,一种充实丰富、合作分享的快乐。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实践、去探索,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把读书、教学实践、反思渐渐养成一种学习方式,一种行为习惯。
四、今后工作建议
“同课异构”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比照、对比参读的机会。特别在与名师同课异构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和名师的教学相对应,与名师一起感悟文本的意义,感受语言的精彩,学习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建议学校多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与次类活动。
2011年12月25日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本期同课异构前两站到目前为止用六个字概括就是顺利、圆满、丰实。本次同课异构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三个“新”,新加盟一所学校,xx高中、新的活动方案,集中......
幸福中心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2012年3月28日、30日,我校分别组织开展了 “语文、数学两科“同课异构”研讨课。本次“同课异构”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旨在让不同的教......
仁怀市第六片区教研联盟2018年春季科学“同课异构”研讨活 动 总 结2018年5月25日在五马小学、后山小学两校及第六片区教研联盟各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科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