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离子反应总结”。
离子共存与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规律
离子共存: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SiO32-、AlO2-、S2O3SiO32-+2H+=H2 SiO3↓、AlO2-+H++H2O=Al(OH)3↓、S2O
32-
+
2-
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是因为
+2H=S↓+SO2↑+H2O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等;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HS-、CO32-、HCO3-、SO32-、HSO3-、ClO-、F-、CH3COO-、HCOO-、PO43-、Si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4+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2Fe3++ S2-=S↓+2Fe2+、2Fe3++3S2-=S↓+2Fe S↓。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32-、S2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2S2-+S2O32-+6H+=4S↓+3H2O不能共存。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和SCN-、C6H5O-,由于Fe3++SCN-+ [Fe(SCN)]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
+
+
2-(四)、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例如:Al3和HCO3-,Al3和CO32-,Al3和S,Al3和HS,Al3和AlO2-,Al3和C6H5O-,Fe3+
+
-
+
+和AlO2-,Fe3+和HCO3-,Fe3+和CO32-,NH4+和AlO2-等。如3AlO2-+Al3++6H2O=4Al(OH)3↓等。特别注意:NH4+和CO32-、NH4+和HCO3-、NH4+和CH3COO-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注意事项
1.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如: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
-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
2+,Fe(SCN)
2+
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③MnO4、NO3、Cr2O72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等要求。2.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
+
-件下发生3Fe2+NO3+4H=3Fe3+ + NO↑+2H2O而不能大量共存;I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
-
-不能大量共存;MnO4 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S2与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共存,但在酸--
-
-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
+OH大量共存。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
-
-HCO3+H=CO2↑+H2O。
(3)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克服非智力因素失分。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考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⑴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主。⑶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lx]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Ag、NO3、Cl
B.Ba2、Na、CO32、OH ++-
-
+
+
-
--+
C.Mg2、Ba2、OH、NOD.H、K、CO32、SO42 ++-
-
+
+
-
-
E.Al3、Fe3、SO42、Cl
F.K、H、NH4、OH ++-
-
+
+
+
-
2、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Ag、NO3、I
B.Mg2、NH4、NO3、Cl ++-
-
+
+
-
-
C.NH4、K、S2、Br
D.Zn2、Na、NO3、SO42 ++--
+
+
-
-
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HSO3、Cl
B.Na、Ba2、AlO2、NO3 ++-
--
+
+
-
-
C.NH4、K、Cl、NO
3D.K、Na、ClO、S2 ++-
+
+
-
-
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1)I、ClO、NO3、H
(2)K、NH4、HCO3、OH
(3)SO32、SO42、Cl、OH
(4)Fe3、Cu2、SO42、Cl ---
-
+
+
-
----+
+
+
-
-
(5)H、K、AlO2、HSO
3(6)Ca2、Na、SO42、CO
++-
-
+
+
-
-
A.(1)和(6)
B.(3)和(4)
C.(2)和(5)
D.(1)和(4)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NO3、AlOB.Na、Ca2、HCO3、HSO4 ++-
-
+
+
-
-
C.Cu2、K、NO3、OH
D.S2O32、Na、H、SO42 ++--
-
-
+
+
-
E.Fe3、Cl、SCN、K
F.Fe3、NH4、Cl、NO3 +-
+
+
+
-
-
G.Fe2、Cl、NO3、H
H.Na、Al3、SO42、HCO3 +--
+
+
+
-
-
6、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 Na2SO4 AlCl
3②NaHCO3
Ba(OH)
2H2SO
4③HCl NaAlO2
NaHSO4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有M、N两种溶液,各含下列14种离子的7种:Al3+、Cl-、Na+、K+、NO3-、OH-、S2-、MnO4-、Fe3+、AlO2-、CO32-、NH4+、SO42-、H+。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M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A、OH-、S2-、CO32-
B、MnO4-、SO42-、NO3-
C、Cl-、NO3-、SO42-
D、AlO2-、MnO4-、SO42-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是常见题型,能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掌握和理解。在分析离子方程式的错误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微粒存在形式错误。查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性气体、单质、氧化物是否写成化学式,酸式酸根离子是否表示正确。如HCO3-不能写成CO32-+H+等。(2)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离子的反应,又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
(3)方程式未配平:质量、电荷、电子得失守恒。查微粒总数及电荷数是否均配平,查参与反应的离子是否等量消去。
(4)物质组成配比错误。看反应物与产物的组成配比是否正确。如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Ba2++SO42-==BaSO4↓+ H2O,应写成2H++2OH-+Ba2++SO42-==BaSO4↓+ 2H2O。
在实际分析时一般考虑少量物质的组成配比,即少量物质电离出来的离子个数比必须符合化学式中的离子个数比。如将少量NaOH溶液滴入过量的Ca(HCO3)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OH-+Ca2++HCO3-==CaCO3↓+H2O;而过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a2++2HCO3-==CaCO3↓+2H2O+CO32-。再如将Ba(OH)2溶液滴入NaHSO4溶液的反应:①恰好显中性为Ba2++2OH-+2H++SO42-=== BaSO4↓+2H2O,恰好沉淀则为:Ba2++OH-+H++SO42-=== BaSO4↓+H2O。因此判断时必须要观察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比”、“滴加顺序”对反应方式或产物的影响。
(5)反应不能发生、产物不正确或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查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有些反应不能发生,若写成离子方程式当然是错误的。
②查反产物是否正确。由于发生的反应方向错误或者由于反应物量的不同导致产物不同。
③某些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的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与反应,不能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如浓硫酸与固体(如Cu、Fe、NaCl固体)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6)离子反应次序错误。当有多种离子间发生反应,必须考虑离子的反应次序,才能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如FeBr2中通入少量氯气,由于Fe2+的还原性大于Br-,所以氯气先与Fe2+反应;而FeI2中通入少量氯气,由于I-的还原性大于Fe2+,所以氯气先与I-反应,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不同。(7)符号表示错误。查符号“↓”、“↑”、“===”、“胶体”等是否写对、写齐。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B.C6H5ONa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C.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Br-+Cl2=Br2+2Cl-; D.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C6H5OH+ CO32-;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
2H++SO42-+Ba2++2OH-=BaSO4↓+2H2O B.碳酸钠与醋酸溶液反应: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 C.将1~2mL氯化铁饱和溶液加入到20 mL沸水中:
Fe3++3H2O
Fe(OH)3(胶体)+3H+
D.氢氧化铁与氢碘酸中和:Fe(OH)3+3H+=Fe3++3H2O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与明矾溶液以体积比3比2混合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
-B.Fe(OH)2溶于稀硝酸中
Fe(OH)2+3H+=Fe2++3H2O C.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
2H218O+2O22=4OH+18O2↑
-
-D.CuCl2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
Cu2++S2+2H2O=Cu(OH)2↓+H2S↑
-
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FeS固体与稀HNO3溶液混合FeS+2H=2Fe2+H2S↑
+
+B.NH4H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
H+SO42+Ba2+OH=BaSO4↓+H2O +-+
-C.Ca(Cl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D.等浓度等体积的Ca(H2PO4)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Ca2+H2PO4+OH=CaHPO4↓+H2O +--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SO2+2ClO+H2O=SO32+2HClO
-
-B.向K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所得溶液的pH=7
Ba2++2OH+2H++SO42=BaSO4↓+2H2O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
Ca2++2 HCO3+2OH=CaCO3↓+CO32+2H2O --
-D.112mL(S.T.P)Cl2通入10mL1mol/L的FeBr2溶液中
2Fe2++4Br+3Cl2=2Fe3++6Cl+2Br2 -
-
离子共存(彭英)在溶液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的问题是一种常考的选择题型,由于题中条件变化多端,共存情况复杂,往往使不少学生判断失误。其实,只要掌握好离子共存问题所包括的两部分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离子共存问题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离子共存问题总结离子共存问题总结一.“无色透明”条件型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
1. 复习重点(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中,„„”......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 离子共存一、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共存的本质。 2.掌握离子共存的判断依据。 3.应用离子共存进行离子检测。二、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