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实践线索总结_城市规划原理各类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8 04:34: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实践线索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市规划原理各类总结”。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实践之线索概要总结

1.19世纪末以前,城市规划实践、立法及理论探索是以工人居住及城市卫生为导向。

代表性事件包括三个:

规划理论设想:

欧文,在1817年给“解放制造业穷人文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新协和村”的理想居住社区计划。

傅立叶提出“法郎斯泰尔”的居住模式,即“法郎吉”设想,并付诸实践。

规划立法:

1848年英国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公共卫生法》严格意义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涉及城市问题的法案,对于后世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1868年,英国颁布《手工业者和劳工住房法》,其目的在于工人的住房问题。

规划实践:

1853年,奥斯曼开始着手巴黎改建,其目的包括:1.一个在节日时期令人赏心悦目的华丽街景。2.消除贫民窟。3.便于调动军队。4.加强商业中心与火车站的联系。一系列的建设改造使得巴黎成为资本主义城市的建设典范,其实质也是通过拆建的方式改善由于工业发展对城市带来的恶劣影响。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基于对产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的研究,形成了成体系的规划理论、规划法案以及规划实践工作。并着重于通过疏解、集中、功能分区等方式解决大城市的拥堵问题,并于战后开始广泛的实践,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理论的主流是——功能主义下的物质空间决定论。

规划理论: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丽亚·玛塔提出“线形城市“城市理论。

1889年,西特对西方传统城市设计方法及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进行了基础性研究(这一工作很类似于我们今天做的图典工作)。并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但由于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所以其书一出版就受到广泛的批判,但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物质空间决定论的瓦解,城市设计工作被人们逐步重视,其理论又被广泛称誉,并成为后世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1898年,霍华德出版《明天:走向真正的改革的平和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规划理论。田园城市理论是第一个体系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1904年,加尼耶提出工业城市的理论。1917年在其出版的《工业城市》的专著中阐述了他的设想,以功能分区解决城市问题的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

1915年,盖迪斯出版《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运动和文明之研究导论》盖迪斯阐述了他从区域看待城市的城市规划思想。盖迪斯还提出:调查—分析—规划的规划工作方法。1918年,沙利宁提出有机疏散理论。

1925年,勒·柯布西耶 在其出版的《明天的城市》(法语版原名为《城市规划》)中提出了现代城市的设想,他认为城市规划有以下几个原则:1、减少城市中心的拥挤;2、提高城市的密度;3、增加为出行服务的交通方式;4、增加公园和开放空间。

1929年,佩里(C·A·Perry)提出“邻里单位“理论。这是我国居住小区的原形。1932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提出系统论思想。

1933年召开第四届CIAM会议以“功能城市”为主题,通过了城市规划历史上重要的《雅典宪章》,城市四大功能被提出,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宪章中对现代城市规划提出五个基本原则:

1、合理的规划。

2、功能分离。

3、高层低密度。

4、排除历史与传统。

5、地区自立。雅典宪章奠定了战后物质空间决定论大行其道的基础。

规划实践:

1907年,芝加哥当地的一个商业俱乐部,委托波纳姆进行整个芝加哥的规划设计,至1909年,波纳姆发表“芝加哥总体城市规划”,这份规划被誉为第一份覆盖城市的“总体规划”。1918年,沙利宁提出有机疏散理论,并在其编制的大赫尔辛基规划中予以运用。

1923年,纽约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的、非政府的区域规划组织——区域规划委员会,该委员会研究编制了纽约的区域规划。该规划为后世区域规划构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蓝本。1944年,阿伯克隆比完成大伦敦规划。1949年,美国开始城市更新运动

1951年勒·布西耶完成了印度昌迪加尔的城市总体布局。1956年科斯塔完成巴西利亚总体规划。这两个城市被称之为功能主义和现代城市运动的经典产物。

规划立法:

1916年,15年发生的纽约“公平大厦”案件导致《纽约市区划条例决议》通过。1947年,英国颁布新的《城乡规划法》,这部法律为为英国战后的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建设管理奠定了基础。也是后世各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模版和基石。

3.20世纪中叶以后,规划界开始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和反思,形成了行为空间决定论,并对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城市建设带来的城市问题进行更正。

1951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创办“人类发展和聚居国际顾问总公司”,提出“人类聚居学”。1960年,凯文林奇发表《城市意象》一书,提出了城市五要素,即路径、区域、节点、标志和边界。

1961年,简雅各布出版《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现代主义思想下的城市规划进行了直接的批判,并认为在物质空间决定论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是一门“伪科学”。1964年英国颁布《东南部报告》,对之前的新城建设进行反思。1964年,《威尼斯宪章》又被称作《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1965年,亚历山大发表《城市并非树形》,指出了物质空间决定论忽视了人类社会复杂的交错关系。认为城市结构应该是网络状的。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市规划宪章,宪章对《雅典宪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肯定,也对近几十年规划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提出:“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同时强调:“在1933年的会议上,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而1977年,应当把城市中已经丧失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性重新统一起来.”

小结.自19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工作经历了早期探索,中期成型及后期批判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工作着重于解决城市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病问题,其重点集中于工人的住房和卫生问题。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19世纪末,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逐步成型,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形成以功能为导向的物质空间决定论,并于战后被广泛实践。20世纪中叶以后,学者对先前的规划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开始着手解决之前规划工作对城市带来的问题。正如《马丘比丘宪章》签定时,彼特森对现代城市规划及建设工作评价的那样,一代人的规划和建设,必然会成为下一代人的社会问题,所谓的“成绩”甚至是产生困难的根源所在。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一、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

城市规划理论小结

城市规划理论小结1.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2. 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

梳理城市规划理论

梳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作为一级学科的理论问题一门独立学科之所以成为独立学科,在于具有自己独立的核心理论。第三,在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问题更加复杂,不但面临着和美国......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课外读书笔记二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课外读书笔记二:名城保护与旧城更新的文化整合对策研究——以湖北荆州(江陵)为例 姓名:周皓学号:4102100122班级:10级城市规划1班日期:2014 04 14一:论文内容概述......

西方翻译理论课文总结文档

课文上的总结:1.The two dominant mode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seventies were those focused on primarily literary concerns: First, rej......

下载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实践线索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实践线索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