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工作年度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武汉市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工作
年 度 总 结
武汉市农业局空壳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2月22日
按照《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武办发„2009‟40号)精神、市委共建办《关于开展“四类”村整治工作考评检查的通知》(武建组办„2010‟9号)要求,结合市农业局《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结对共建指导工作方案》(武农„2010‟8号),市农业局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7个空壳村督导组在市农业局党组的直接指导下,深入黄陂、新洲、江夏、蔡甸、汉南五个区的288个空壳村,与驻村共建单位一同督促指导空壳村脱壳工作,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特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空壳村脱壳的基本情况
288个空壳村涉及到黄陂、新洲、江夏、蔡甸、汉南等五个区的45个乡(镇、街)。其中:黄陂区有18个乡(镇、街)112个空壳村;新洲区有11个乡(镇、街)94个空壳村;江夏区有11个乡(镇、街)55个空壳村;蔡甸区有3个乡(镇、街)21个空壳村;汉南区有2个乡(镇、街)6个空壳村。这里要说明的是288个空壳村中,江夏区五里界街仅有的牛山、何头咀、白湖、青山等4个空壳村于2010 1 年5月26日移交托管到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2010年,全市的空壳村均已制定了脱壳的年度发展规划,提交空壳村经济发展项目申报书共计304份。
全市2010年度脱壳的空壳村为177个,占空壳村总数的61.5%,整乡空壳村脱壳的乡(镇、街)为23个,占51.1%。其中:黄陂区脱壳村为82个,占73.2%,整乡空壳村脱壳的乡为11个,占61.11%;新洲区脱壳的村为36个,占38.3%,整乡空壳村脱壳的乡为4个,占36.4%;江夏区脱壳的村为39个,占70.9%,整乡空壳村脱壳的乡为6个,占54.6%;蔡甸区脱壳的村为15个,占71.4%,整乡空壳村脱壳的乡为1个,占33.3%;汉南区脱壳的村为5个,占83.3%,整乡空壳村脱壳的乡为1个,占50%。
预计2011年度全市脱壳的村为111个,涉及到全市的22个乡(镇、街)。分别为黄陂区7个乡(镇、街)的30个村;新洲区7个乡(镇、街)的58个村;江夏区5个乡(镇、街)的16个村;蔡甸区2个乡(镇、街)的6个村;汉南区1个乡(镇、街)的1个村。结对共建驻村帮扶工作中,驻村共建单位已与空壳村取得联系的为100%,驻村或进村帮扶的单位为251个,占87.15%;给予资金帮扶的单位为258个,占89.58%(详见附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加强督导。市农业局党组高度重视农村空壳村脱壳工作,第一时间制定了《空壳村结对共建指导工作方案》(武农„2010‟8号)和《指导工作的意见》(武 2 农文„2010‟19号),成立了市农业局空壳村工作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办公室,组建了7个空壳村督导工作专班,具体对口包区、乡、村,深入基层开展空壳村脱壳的督导工作,重点对各包片空壳村的发展规划与项目申报书的制定及申报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指导,工作中实行月月指导,年中督办,年末考评检查,使全市空壳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脱壳的177个空壳村中,空壳村年收入在5万-10万元的有171个;10万-20万元的有6个;最高的为15万元,如新洲区双柳街沙咀村、江夏区郑店街老屋胡村。
(二)推行“百村行动”,力求点面发展。6月9日,付明星局长在市农业局空壳村专题工作会议上,部署了空壳村脱壳的“百村行动计划”,重点强调发展“五个一批”(即一批农业模式创新试点村;一批有资源、无资金、可融资的村;一批大项目可以使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重点村;一批特色产业试点村;一批集体经济增长潜力快的村)。通过近半年的积极部署、推行和指导,不仅五个一批的“百村行动计划”取得了脱壳的成效,同时也达到了点面结合,同步发展的效应,更重要的是在年初预计完成122个空壳村脱壳的基础上,另有55个空壳村完成了脱壳达标的任务,增加了原计划值的45.1个百分点。
(三)依托规划、实施项目,狠抓落实。市农业局副局长、市农业局空壳村脱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杨玲同志要求市农业局空壳村脱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20日下发了《关于编制“空壳村”发展规划与项目申报的通知》,3 当月底收到284份村级发展规划和277份项目申报书,10月底累积收到304份项目申报书。近半年来,全局7个工作专班始终依托规划,以项目为抓手,深入区、乡、村指导工作,狠抓落实,达到了脱壳的目的。目前已将各区的发展规划、项目申报书编印成册,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及相关区委共建办,为力争两年完成空壳村脱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筹划培训,树立典型。按照付明星局长提出的“认真开展空壳村支部书记参加的以会代训的活动”要求,黄陂、新洲、江夏、蔡甸、汉南等5个区,以不同的形式,相继开展了共建单位和空壳村支部书记(或主任)参加的以会代训工作,重点在如何发展空壳村集体经济,怎样编制发展规划,如何因地制宜制定项目申报书,并在其形式、内容和申报程序上进行了培训,为脱壳工作理顺了思路,为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了框架,夯实了基础。全年共计培训达11场次,参加人员累积达500余人。在挖掘发展典型方面,市局各包片工作组一方面进行工作督导,一方面注重挖掘空壳村经济发展典型,全年总结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资产营运型。这一类型主要是盘活村集体的建设用地和闲置建筑,通过业主开发、农户参与、村集体入股,达到增加集体收入而脱壳的目的。如江夏区法泗镇卫东村利用1200㎡的闲置建筑物建精米加工厂,年获利7万元。二是资源开发型。主要是利用村集体的资源优势,引进业主开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如黄陂区的泥人王村(6万元)、椿树岗村(5万元);蔡甸区的彭新村(6.5万元);江夏区的三合村(6万元)、大罾 4 口村(6.5万元);汉南区的东江村(5万元)等都是利用村集体四荒地,改良开发后获得利益;三是农业深加工型。此类型主要是依托当地优势产业引进业主,发展农业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江夏区金口街西湖村和舒安乡贡如村分别开发精米深加工和红薯加工获利(分别为5万元和6万元)。四是专业合作社型。此类型主要是依托当地农民或能人组建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通过入股或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江夏区乌龙泉街民主村、舒安乡铜山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盈利5.5万元和5万元);汉南区的大咀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盈利5万元)。通过半年多的摸索与推广,以上四种发展模式基本上覆盖到全市288个空壳村予以推行,为早日脱壳铺平了基石。
(五)出台脱壳政策补贴,提升工作激情。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空壳村的脱壳进程,市农业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武农计„2010‟71号)文件,规定在2012年底前,凡空壳村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村,市财政将给予脱壳村一次性补贴2万元。由于政策补贴的出台,虽然奖补的金额不多,但大大的激发了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起到了空壳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的催化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江夏区委、区政府今年不仅出台了夏发„2010‟1号文件,对该区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空壳村,区政府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该区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万元的所有村,由区财政给予补贴到2万元,以保证其工作正常 5 运转,而且,又于今年12月中旬初已初步研究决定,拟从明年开始,将该区范围内年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由区财政补足5万元,以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化服务。这是全市各区仅有的一家示范先行区。
三、存在的问题
(一)驻村共建单位的帮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今年177个空壳村能够脱壳达标与驻村共建单位的经济帮扶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他们帮扶,就没有脱壳的可能,因此共建单位的帮扶为空壳村脱壳达标的确是功不可没。据统计,全市截止12月15日,结对共建单位与驻点村已联系的达到100%,驻村入户的帮扶单位达251个,给对口驻村的空壳村投入资金帮扶的单位达258家。凡是投入迅速,资金按预算全部到位的,空壳村脱壳达标的质量就高,经济发展是势头就好。如江夏区郑店街、乌龙泉街的共建单位帮扶资金及时金额到位,所以两街都是整街空壳村全部脱壳,且发展势头好。全市剩余的111个今年不能脱壳的空壳村,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帮扶资金的及时到位,影响了脱壳进度,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共建单位帮扶资金及时全额到位的力度。
(二)项目资金难落实,后期脱壳难度大。预计明年脱壳的111个空壳村,均已提交了脱壳的项目申报书,关键是帮扶的资金迄今难以落实到位,如江夏区金口街的洞山村原计划是今年可以脱壳达标的村,由于帮扶资金不能按原计划及时到位,就不能脱壳达标,像此类似的情况五个区均有很多实例,直接阻碍空壳村发展达标的进程。统计表明:明年 6 脱壳的村,大多数是无资金、无资产、无资源的空壳村,比起今年脱壳达标的村而言,可谓是脱壳难度大,驻村共建单位资金帮扶落实难。但只要积极引导和引进业主、加大和调整帮扶力度,重点进行流转改良后整体反包营利,脱壳达标也就能够实现。如果各区都能借鉴江夏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后期的难度也就迎难而解了。
(三)空壳村脱壳达标长效发展机制亟待探索。目前脱壳达标的177个空壳村和后期可能脱壳达标的111个空壳村,基本上都是以业主经营为主体,一旦业主经营不善,或抽跳走人,那么脱壳达标的空壳村将会复活成为空壳村,村集体经济就没有长效发展的保障机制。我们认为应该借鉴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这里应该肯定的是江夏区,不仅在空壳村脱壳达标的奖励上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而且在村集体经济长效发展保障机制上,也进行了商定,正准备明年付诸实施——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的将由区财政补足至5万元,保证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村集体经济长效发展。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督导与考评检查工作。进一步会同驻村结对共建单位,以区委、区政府为主体,乡(镇、街)共建办为抓手,依托区农业经管部门积极开展空壳村脱壳工作的督导,在市委共建办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开展2011年度空壳村脱壳工作阶段性的考评检查工作,提升空壳村发展项目的执行力和共建单位帮扶工作的决策力。
(二)推介典型模式,发挥优势效应。明年重点对111个空壳村,推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优势的典型模式,进一步帮扶空壳村早日摆脱困境,力争2011年度全部脱壳达标。
(三)组织脱壳村申报验收,发放财政补贴。按照武农计„2010‟71号文件要求,于2011年2月中旬至3月,会同市财政局相关处室,对2010年度脱壳的177个空壳村,进行达标验收,主要核实村集体收入凭证、往来账目等,并及时发放市财政一次性补贴,做到验收合格即补,不留死角,保持基层干部的工作激情不减。
附:
(一)工作汇总表
(二)空壳村脱壳达标的村名
执笔人:刘华柏
第1篇:武汉市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工作年度总结武汉市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工作年 度 总 结武汉市农业局空壳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2月22日按照《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
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全市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工作的意见按照《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武办发„2009‟40号)精神、市委共建办《关于开展......
XXXXXX关于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实施方案根据省、市、区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中共昆明市东川区委组织部文件关于做好集中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和推进村民小组活动场......
多措并举发展空壳村经济--黄陂区罗汉寺街徐洲村发展集体经济实例徐洲村位于黄陂区罗汉寺街西北部,全村2个自然湾,3个自然小组,现有农户145户,人口529人,总劳动力人数247人,拥有农......
市农业局召开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结对共建指导工作培训会3月17日,市农业局召开了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结对共建指导工作培训会,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以会代训,明确今年空壳村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