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考试经验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谈环评考试经验”。
两年磨一剑:个人环评案例总结
考了几年试,也考了几个小证,对写考试总结并不感兴趣,但环评不同,这是最让我感到心力交瘁、有心无力的一个考试,在查到案例87的时候,竟然有些热泪盈眶,感觉自己两年的努力终于圆满了,现写此小文,谨以此纪念考证的人生。
1、2015:2014年考完一建后,觉得2015年上半年可以再参加一个考试,上网选了半天,就选了环评。买书、准备,刚开始看书和看天书差不多,采取和一建的方式,看完书后就做真题,然后把真题一道道标注在书上,那标的多的地方就是重点,800题做了一点点,感觉就是对自己的打击,准确率一点点,干脆直接放弃。到2015年三月份时,开始复习。案例买了一本贾生元的红皮书,做了两遍,因为公共课投入了太多的时间,案例就是最后两个月的时候才花了较多时间。考试的时候才是最让我心力交瘁的时候,四门中三门公共课一门比一门让人无语,完全没有其他考试提前交卷的潇洒,拼命涂卡,才能按时交卷,而且没有一门有把握必过,案例反而是本次考试最轻松的一门,还提前了十几分钟交卷,也没感觉到那么累。考完我就对老婆说,过是没希望了,如果过三门,明年就继续,否则,再也不碰环评的边了。考完后,法规121,导则98,方法93,案例67,也是让人无语的很,三门公共课考完感觉差的很,反而低空飞过,感觉好点的案例,反而挂了,不过还算超出了预期,毕竟剩一门案例,2、2016:为了不重蹈覆辙,15年8月份就买了CG陈工的正版课件,然后有时间就陪着老婆去图书馆陪考一建,不过也看不进去,正式看书是在12月份陈工的案例班开课时,我是完完全全的跟着陈工的培训时间表来的,没有一次在线没听的,下面将我认为做的不错的几个地方分别总结一下。
1)时间利用:本人也是一个上班族,工作时紧时松,不能说上班时没有一点时间看书,但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上班就是看书去了,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本人在办公室放了一本2015年的红皮书和一套案例50,家里一本2016的红皮书和案例50,中午休息或者快下班时,大家聊天喝茶时看个一道两道,晚上或者周末值班时事情比较少的时候多看一会儿。周末在家时因为要送我的大女儿去跳舞、画画,就带上书,等女儿的时候就在旁边看。早上7:30要送女儿去上学,所以我基本是6点左右起床,洗漱完看个半个小时就要喊女儿起床上学去,晚上有课的时候就在线听杨工讲课,每次基本都到10点多了,听完疲倦的要死,根本没心情再看书。没课的时候基本晚上要看个一两个小时,周末因为两个小孩,不能像从前一样一去图书馆一天,除了大女儿有跳舞、画画课的时候要去陪,还要偶尔陪小女儿一下,所以时间段很不完整,在公共场合看书的时间段很多。我老婆对我的评价是这种场合也能看下书去,换她早不考了。但是基本上我开始准备案例后,每天都要抽一定的时间看书、做题,视事情的多少,来决定看书时间的长短,积累是很重要的。
2)培训班的利用:陈工培训的杨工讲课很好,视频通俗易懂,作业和重点的总结很系统,首先在线讲课一定要去听,因为第一遍的时候一般听不下去,有很多跟不上的地方,这个时候要仔仔细细的强迫自己跟着杨工听完,再后来自己反复听不懂得地方,有很多人喜欢自己听视频的时候加速,这样时间比较节省,我也习惯这样,但在线的第一次一定要听,后面的可以随便一些。实在不懂得地方先放下。我是在线听一遍后,接下来的几天或者周末一定再听一遍,把不懂得地方弄懂,试着做一下作业(声明一下,实际杨工的作业我也没有完成过,只是我要后来自己做一下,然后和杨工的答案对一下,实在不会的,就把杨工的答案抄一遍)。在基础班的课讲完后,我是按单元再听,听完一单元的,就开始做红皮书,在冲刺班开课前,我把红皮书实实在在的做了一遍,不会做的,就抄答案,会做的,自己写出来,然后和答案对比,包括杨工的答案,有时两个人的有冲突,就多在群里问,记下两人的共同点、不同点。冲刺班也是如此,听课、复习、然后试着写作业、记忆重点、再听课、做真题,如果基础班踏踏实实的做了,冲刺的时候感觉好多真题很容易,看到题答案就知道答案,但一定要自己写出来,哪怕吐了(呵呵)。再次重点申明一下,自己写很重要,有时感觉自己完全懂了真题答案是什么,但写出来是另外一种事,有时写出来自己都感觉别扭,所以说语言组织的锻炼很重要。群里有人晒用了41根笔,我没统计自己用的,但绝不会比41根少,当然我要换笔芯的,环保嘛,呵呵。还有一点,就是杨工说的重点的记忆,重点不记忆,答题的时候,你可能了解思路,知道如何答,但答出来的会显得不专业。我是将杨工的作业、冲刺班的总结以及历年真题中经常重复的考点全部背过的,这样碰到类似的题你会写的很从容。
3)选题:选题很重要,不说大家也知道,例如水利每年必考,准备时也都花大力气准备,但2015和2016的水利可不像前几年简单,我是每年都选,2015年是第一道选的,后来后悔死了,如果选了最后的检测题,唉,没有如果,2016我是最后实在没办法,选了水利。回到正题,我是这样选的,先总体看一遍案例正文后面的问题,自己擅长哪方面的自己要心里有数,我是首先选了啤酒,我觉得应该是2016年真题最简单的了,除了最后一小问污水处理方案有点难度,应该算送分题了;第二道我选的是垃圾焚烧,直观看问题比较简单,而且在做真题时正确率最高的就是社会区域类的,但开始做了才知道并不简单,前两道就是类比,但没有一定的生产常识很容易答错,许多条件隐藏在题干里,对比杨工讲的“精、气、神”发现条件是不完整的,第三小问是背诵,第四小问应该算是考后群里讨论争议最大的了,我是严格按照书上说的三个条件答了不确定,也是考后群里的一小部分和杨工答案相悖的。在这里说一下,虽然做的万分纠结,但还是把此题做完了,而且用时40分钟,严重超时,但选了就不要半途而废,2015我就有一道题都看完了,又重新选一道搞得答后面的题十分别扭,自己选的题,含着泪也要做完;第三道,选的最后一道污染类的题,选题的理由是污染类的题算是本人的强项吧,此题应该算是难度居中,唯一有陷阱的地方是第三问氨气净化的处理小时按10小时还是24小时,我在此前时间超时,为了赶时间,题只看了一遍,落进了陷阱,用的是24小时,所以审题很重要,一味抢时间也没有效果;第四道选的油气管道和联合站项目,因为杨工的作业中管道、油气的重点背的很熟,此题难度算是适中,但陷阱有两个,一个是隧道施工对洞顶植被的影响,看完题觉得肯定是有影响,让考生把对洞顶植被的影响写出来,又重点看了下关于隧道给出的各种条件,明确这就是个陷阱,一个是最后联合站油平衡,受垃圾焚烧的影响,我感觉本年度出题有点反着出的意思,特别把对洞顶植被影响的条件标了出来,还有联合站硫平衡的各个条件,明显有的无法计算,所以还算是成功把两个陷阱避开了去。这里强调的是我们按框架来记忆,按套路答题,但出题老师是狡猾滴,我在2015年的有道污染类题关于厂里的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后是否可以作为车间的专用处理系统就“成功”的跳了进去,所以今年答题的时候再紧张也叮嘱自己“小心”陷阱;第五道选啥?我首先看了第二道关于污染的题,但里面的有两个小问不是我的强项,我放弃了,第三道道路的沥青的特征污染因子我一点思路也没有,也放弃。就剩下两道,还是选了水利,虽然2015年可能就死在了水利上,但毕竟下的功夫最多的也是水利,心里想的是能得到平均分就好。2016水利的后两问应该是杨工经常强调的,但前两问就有点理论联系实际的意思了,并非把杨工讲的全写上去就可以了,要结合案例有重点的写。第一问我看完后,直觉就是取消B河的引水工程,虽然培训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这方面的练习,但还是按照我的直觉写了,考完和群友对答案时有人说某机构的现场培训有讲到此类实际环评报告,就是取消。所以说临场发挥也是考试的一部分,有时候运气也要有点吧。最后只能选第一道供水项目,此时时间只有不到二十分钟了,相当的紧张,但把题念完后,就骂自己傻蛋,竟然没有先选这道题,明显的是啤酒外最容易得分的题了。这道题除了第三问上清液的去向有点异议,考后群里对答案还是有共识的。此题答完后,老师马上收卷,走出考场还有点后悔,如果这道题有那问没得分才是这次考试的最大遗憾,幸运的是考试后看看杨工的答案,此题答得还算正常,应该说本次考试的最后十几分钟是得分率最高的了。
4)临场发挥:写此条并不是强调运气,而是答题时的思维,2016的题里陷阱不算少,应该有五六个吧,除了氨气净化的那个我跳了进去,其余的还算成功避过了,不能说满分,起码在及格分以上。平常复习时强调背诵,记忆答题的框架、思维、思路,甚至有飞翔飞、峰胜的把每种题的答几点都要写清楚,这对现在的环评考试可能会误导,尤其是遇到这种反常规的问题,例如隧道对洞顶植被的影响,如果按照隧道对洞顶、洞口植被的影响套,那就是跳进去,考后讨论时估计有一半跳了进去;还有垃圾焚烧的几道题,如果严格按照类比的条件来套,前两道就是不可以,但题干里有些隐藏的信息,有生产经验的考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些,最后一问关于垃圾固化的,杨工的答案认为理所当然的固化后含水率达标,但导则明确是三个条件,考试的时候我也纠结了半天,最后写了不能确定,标准答案是啥,我也不知道,但本题应该得分了,否则按我的得分不应该有这么高。强调一下考试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尤为重要,我答题的时候落笔前提醒自己再看一遍条件,前三道题我是这样做的,后面实在时间紧迫,强迫自己看一遍案例内容,就去做题,但做题时不由自主的会把本题的几个条件快速看一下,免得落入陷阱。习惯很重要吧,平时练习的时候多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最后要感谢陈工培训的杨工、还有其他各位老师,杨工的讲课、细心就不说了,大家都感受到了,群里每天无论多早、多晚都有老师在线解答各种疑问,这是其他培训机构无法做到的。最后,祝大家2017环评顺利通过。
环评师考试经验总结掌握熟悉和了解,了解透彻易过也。 导则标准和方法,出题基础莫看傻。 别说出题偏大纲,其实就在书里藏。 认真读书三回合,不信当年通不过。 现状调查评价全,方法......
一,概念1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2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
2018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大纲第一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需的法律法规......
我是第一次参加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以上是今年的考试分数,合格标准为120,90,90,72,正好四科全过。环评与建造师考试形式类似,实行2年四科滚动制,对于一个几个月前连啥叫......
环评考试心得 环评考试心得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生必看:非本专业考生的考试心得 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的就几条:一、心态调整是重点二、看书是根本三、眼耳手协同四、资料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