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存货复习小结_第四章小结与复习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8 00:53: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第四章 存货复习小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四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1、存货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所有权属于企业)

2、不属于存货:受托加工来料、受托代销商品。(所有权不属于企业)第二节 存货收发的计量

一、入账价值的确定 1.外购存货

一般包括:买价、采购费用(运杂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相关税费(价内:消费税、关税、资源税;价外:增值税)等。2.自制存货

制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 3.委托加工存货

实际耗用的材料物资+(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双方确认的价值-进项税额+相关税费 5.接受捐赠的存货

(1)捐赠方提供有关凭据

(2)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据,按类似商品市场价格

二、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及其应用

1.先进先出法

这种方法是假定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2.一次加权平均法

(1)平时对结存和发出只登记数量,到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用于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2)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存货结存余额+本期收入存货余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3.移动平均法

(1)每次购入存货时,计算平均单价,作为下次发出和结存存货的价格。

(2)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以前结存实际成本+本批收入存货实际成本)/(以前结存存货数

量+本批收入存货数量)

例1:在物价不断上涨时期,要使会计报表中的净收益最高,可采用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

例2: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企业,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使用企业:期末库存升高,当期损益增加。练习:1+1练习P6

4(六)

第三节 原材料

一、核算内容

1、原料、主料

2、外购的半成品

3、修理用备件

4、燃料

5、包装物

6、辅助材料

二、原材料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1、账户设置

(1)原材料(2)在途物资

2.材料收入的核算

(1)外购材料

①货款付清,同时收材料

借:原材料(买价+采购费用+相关税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款已付)

应付账款(款未付)

②单先到,货后到

借:在途物资(买价+采购费用+相关税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款已付)

应付账款(款未付)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③货先到,单后到

月底单据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月初用红字冲减月底的暂估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单到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④采购预付货款的方式 预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实际采购: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练习:

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5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款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60000元,装卸费20000元,途中保险费18000元。原材料运到后验收数量为4996吨,短缺4吨为合理损耗。计算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和单位成本。

2、1+1练习P6

5(七)⑤购料短缺与损耗的处理

A、定额内合理的损耗:计入采购成本 B、查明原因以前:待处理财产损溢

C、运输单位过失、保险公司赔偿:其他应收款 D、非常损失(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E、原因不明(归于管理不当):管理费用 ⑥购进免税农产品

借:原材料(收购价-收购价*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收购价*13%)

贷:库存现金等

⑦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材料(不可抵扣增值税)借:原材料(采购成本+进项税)

贷:库存现金等(2)自制材料 投入生产: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人工资)

银行存款等(相关费用支出)自制完成后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3.材料发出的核算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三、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1、账户设置

(1)原材料(计划成本)(2)材料采购(实际成本)(3)材料成本差异(差额)

2、原材料收入的核算

材料收入凭证:收料单、入库单和退料单。(1)外购材料的核算 ①单到,同时收料

1)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2)按计划成本验收入库并结转购入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②材料已到,账单未到,而未付款 1)月末账单仍未到: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下月初用红字冲回暂估账: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收到账单时: 按正常程序进行账务处理 ④入库时,发现材料短缺和毁损

1)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实际短缺)

贷:材料采购(实际短缺)2)查明原因后:

借:相关科目(其他应收款等)(实际短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实际短缺)(2)自制材料的核算 收到自制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贷:生产成本(实际成本)

5、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1)按计划成本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

在建工程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收入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率(正数):超支 差异率(负数):节约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率 3)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

在建工程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超支差异)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节约差异作相反会计分录

第四节 周转材料

主要包括: 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一、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1、概念

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工具物品,包括各种工具、器具、管理用具、玻璃器具,以及企业内部用于储存、保管商品而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2、核算特点

品种多 数量大 价值较低 使用年限较短 容易损坏 收发频繁 注:无需计提折旧,领用时摊销计入相应成本、费用。

3、账务处理

(1)一次摊销法

A、领用时:将其成本一次转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借:制造费用等相关会计科目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B、报废时:再将其残料价值冲减当月成本费用。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贷:制造费用等相关会计科目(2)分次摊销法

A、领用时:从低值易耗品“在用”转入“在库”。B、摊销时: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C、结转全部摊销额:从低值易耗品“摊销”转入“在用”。(3)五五摊销法

A、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B、报废时:再摊销其另一半,并转销其总成本。

二、包装物的核算

1、概念: 不包括:(1)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铁丝、铁皮等,应在“原材料—辅助材料”核算。

(2)用于储存和保管商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应按其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分别作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核算。

(3)单独列作企业商品产品的自制包装物,应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2、账务处理

(1)生产领用包装物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包装物

(3)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取得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包装物

(4)出租包装物

出租时: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包装物

收到押金和租金: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逾期不能收回包装物,没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将押金进行价税分离)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5)出借包装物

出借并结转成本时:借:销售费用

贷:包装物

报废时残料验收入库:借:原材料

贷:销售费用

第五节

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

一、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自制半成品)

委托加工半成品成本=材料成本+加工费+运费等相关费用

二、库存商品

(一)工业企业

1、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入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2、视同产成品(重点):

(1)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验收入库后(2)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验收入库后(3)准备出售的自制半成品

(4)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与合格商品分开记账)

3、账务处理

(1)产成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汇总相关成本)

(重点)代外单位制造修理完工入库代制品,应按加工成本入账。(受托代销商品)(2)产成品发出

已销售: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二)商品流通企业 进货费用的会计处理:

1、计入采购成本

2、先归集,期末根据存销情况分摊

3、金额较小,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销售费用”

第六节

委托加工物资

1、成本构成:

(1)发出加工物资实际成本(2)运费

(3)支付的加工费(4)应负担的相关税费

2、账务处理

(1)发出物资及支付运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发出物资成本+运费)

贷:原材料 等(发出物资成本)

银行存款(运费)(2)支付加工费、增值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加工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注:进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A、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非应税项目或免征增值税项目 B、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 C、小规模纳税人

(3)应缴纳的消费税(价内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①收回后直接销售)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以后环节抵扣)

(②收回后继续加工)

贷:银行存款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应纳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4)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支付的运杂费及入库 支付运杂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加工费)

贷:银行存款 收回委托加工物资: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包装物等

贷:委托加工物资(归集所有相关成本)(5)退回剩余物资 借:原材料 等

贷:委托加工物资

第七节

存货清查和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

(一)存货的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目的:

保护存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账实相符。

二、存货清查的时间:

定期和不定期。

三、存货清查的方法:

1、实地盘点法:主要采用

2、技术测量法:大堆、廉价、笨重物资

四、存货清查结果的报告:

“存货盘点报告表”(由盘点人员及仓库管理员签章)

五、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存货盘盈:

(1)原因:收发计量或核算上的错误(计入“管理费用”)(2)会计分录:

①批准前:

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财产损溢

②批准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盘亏:

(1)定额内自然损耗:(计入“管理费用”)▲(2)收发差错及管理不善:

(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赔偿后,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3)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

(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赔偿后,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注意:

除自然损耗外,存货非正常盘亏和毁损,进项税应转出。

(二)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

一、存货期末计价的方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二、可变现净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在变现能值多少钱)▲

三、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该存货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2、需要进行再加工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该存货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进一步加工成本-相关税费

3、已签订合同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该合同约定售价-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4、已签订合同需要进行再加工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该合同约定售价-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进一步加工成本

注:(1)一批存货中部分签订合同,部分未签订合同,其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应分开核算。

(2)若需要现加工的存货(如:原材料),是为生产特定产品所购,在计划期末该批存货账面价值时,应先计算该批存货所生产的产品是否贬值;若所生产的产品贬值则需要进一步计算该批存货(原材料)是否贬值,从而确定存货的期末账面价值。

四、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1、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结转已销售(生产领用)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等)

2、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可变现净值)

(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 ”余额=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结存成本+本期收入成本—本期发出成本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进一步加工成本)

(2)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本年“存货跌价准备”贷方发生额+本年“存货跌价准备”借方发生额

①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正数:(应补提)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②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负数:(应冲减)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注:(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 ”余额为计算结果为正数,而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算结果为负数,则表明该批存货价值已恢复一部分,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出的应冲减数)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 ”余额为计算结果为负数,则表明该批存货价值全部恢复,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至零为止,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上年末余额)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审计小结

存货的审计小结1、存货审计小结存货包括很多科目,以下仅讨论库存商品科目。1、库存商品在销售公司占极重要的地位,销售、应收货款的及时收回是保证企业现金流入、利润真正实现......

存货

存货企业对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进行会计处理时,该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应结转到( )。正确答案:C. “销售费用”科目甲公司2008 年12 月31 日库存配件200 套,每套配件......

存货

存货(一)第 一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2×14年初,A......

存货

存货一、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在途......

勾股定理复习小结

勾股定理知识小结一、知识结构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

下载第四章 存货复习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章 存货复习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