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小结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习第三周小结”。
实习小结
徐涛
图书配发部
图书配发部是物流中心最大的一个部门,工作中牵涉到的环节也最多,在图书配发部的最后一个星期里,我仍然收获了很多。
货架层高独特设计
物流中心货架层高并不一致,底下的A,B层层高比较高,一组有两个货位,货位空间大。中间的C,D层层高比较低,一组有三个货位,货位空间小。A,B层货位存放的图书品种少、每个品种数量多。C,D层的图书则相反。使上架具有针对性,减少一货多位的可能性。也有利于提高拣货效率:A,B层虽然要蹲下找书,但是货位内品种少;C,D层品种虽然多,但是不需要弯腰就能找书。
不过实际中我也发现在C,D层货位满了的情况下,即使是小数量的图书也会上到A,B层,这就违背了当初设计的初衷。这个问题也是我上次提到的高库存水平带来的问题之一。
另外系统中对于货位也有各种参数设置进行调整,如品种数、体积等。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设置能缓解高库存水平下的货位凌乱的问题。但是这就将另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何时调整以及怎么调整。这不仅需要对于整个库房目前的书籍贮存状态有全面的了解,使每个货位的库存平均,还需要对于未来的贮存状态有一个准确的预估,为图书进货的旺季腾出空间,为淡季压缩货位。
传送带拥堵
物流中心的传送带是单轨的,类似单行道。升降梯上下楼不能同时进行,有物流箱要上楼,下楼的物流箱就要等待,反之也一样。上楼的物流箱是需要上架的书,下楼的物流箱是要去打包台的书,在忙碌时势必有一路会堵塞。监控室发现了堵塞会及时向主管汇报,把物流箱搬下流水线缓解堵塞,但是起到的作用有限。而且久久读书人的配送以后也会交给物流中心来做,发货量将进一步增大。
我的想法是,把上楼和下楼的物流箱错时放上流水线。比如以一个小时作为一个周期,把这一小时简单地分为上楼时间和下楼时间,上楼时间流水线上只放上楼的物流箱,下楼时间流水线上只放下楼的物流箱。上楼的箱子数量按照当天翻理台的一小时工作总和,下楼的箱数按照当天拣货的工作量来算,按照两者之间的比例来划分这一个小时的上楼时间和下楼时间。不过这个方法也有其缺点:每天的翻理和拣货的工作量不稳定,比例可能每天都不同,需要调整;再者需要物流箱的暂存场地和把箱子搬上流水线的员工。比如上楼时间内,下楼的箱子需要场地堆放,并且到了下楼时间需要有人将箱子搬上流水线。
运输部
在后面的一个星期里,我开始了运输部的实习。在运输部第一个星期的实习中,我主要熟悉车队每天的运作流程。拼包节约成本
主管把签收单复核,也就是他们说的“圈单子”这个工作交给我来做。在圈单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运输数量的备注里,都有“原XX件”。简单来说把同一门店的几个小包件拼在一起做成一个大包。在和驾驶员结算运费的时候按照装车的件数计算,这样就降低了运费。门店退货登记
每天门店都会打电话给车队登记第二天的退货数量,车队会根据退货数量来安排第二天的派车。登记的信息有门店点名,店号,数量,单位(件,箱,音像),根据门店来电把这些信息登记到登记表上,个别门店可能还会要求更改信息,那么就需要在登记表上进行修改,等到快下班时再将登记表上的信息输入电脑系统。
这反映出了门店系统和物流系统信息不共通的缺点,门店的退货信息需要车队来录入系统,如果要修改也无法自己进行操作,要另外再通知车队进行修改。
见习小结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参加公安工作已近一年,在这充实有序的一年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公安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与警校的学习生活有着完全不同的体会,这一年......
见习小结为期一个星期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现在回头看这一人星期的见习生活,自己的确从中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来检测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如......
一、见习时间2011年7月18日至7月22日,我在XX制药厂参加了为期五天的认识见习活动.这次见习,我受益匪浅,现将此次见习总结如下:......
见习小结转眼间,俩个月的见习就匆匆过去,现在回想起来,每个科室的见习经历都有很深的印象,感慨颇多,收获颇丰。这其中既有自己对医疗工作及临床思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面对医疗......
见习小结教育见习已经结束,回顾快半个月的见习生活,感慨颇多。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见习对每一个准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我们师范生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的必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