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
a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a÷b=(b≠0)。
b除数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② 互质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 一般关系: 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五、通分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 倍数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② 互质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③ 一般关系: 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5、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6、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① 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②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11312344、= 0.5 0.20.75 0.0.0.6
0.8
244555513571110.125 0.375 0.625 0.875 0.0625 0.04 0.02 8888162550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第六单元 统计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它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2、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②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1、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 画图时注意:
一、描点
二、连线
三、标数据 ② 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2、打电话
已知人数依次 × 2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优化策略: 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
※为重点课文※16、世界儿童和平条约体现了全世界儿童渴望幸福、向往和平的真切愿望。刘玉玲代表中国儿童签署的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集聚美国纽约,共同签署了《世......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概念总结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第四单元练习卷姓名 班别一、填空。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 2.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为2.3.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选4篇)由网友“HEADHARD”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可能性16.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