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知识点总结_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7 20:48: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知识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必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的定义 2.焓变的意义

(1)符号

(2)单位

3.焓变产生原因

化学键断裂—— 热 化学键形成—— 热 放热反应(放热>吸热)△H 为“-” 或△H 放热)△H 为“+” 或△H >0 4.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常见的放热反应:(6个)

☆ 常见的吸热反应:(4个)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5条)

三、燃烧热 1.概念

2.注意事项(4条)①研究条件 ②反应程度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④研究内容

四、中和热 1.概念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什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的原因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

2.盖斯定律的应用 本章难点点拨:

难点一:焓变及其计算

难在:不能全面把握焓变要素,不能把方程与焓变对应 起来 难在:吸放与“+、-”,反应方向、状态变化与焓变的关系 解决规律小结:

1、方程加,焓变加,方程减,焓变减。

2、反应的向变符不符:方向不同,焓变变号。

3、质变对不对:反应前后物质不同,焓变值不同。

4、态变符不符:状态不同,焓变值不同。晶型不同,焓变不同。

5、量变配不配(焓变符号、焓变值、焓变单位):焓变值为按系数完全进行的值。对可逆反应是不可能完全反应的,但焓变数值是对应与方程系数完全反应的数据。

6、反应条件符不符:如燃烧热对应于101kPa、25℃

难点二:反应方向——(恒压条件下)焓变、熵变以及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难在:

1、ΔH和 ΔS的理解

2、反应方向判椐的理解和应用

ΔH-T ΔS

ΔH-T ΔS=0,反应达到平衡

ΔH-T 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易产生焓变正负、熵变正负、反应自发与否的片面关系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必修4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⑴ 定义 ⑵ 表示方法

⑶ 计算公式及单位 ⑷ 影响因素:

① 决定因素(内因)② 条件因素(外因)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① 反应物的浓度 ② 反应物的压强 ③ 反应物的温度 ④ 催化剂 3.注意事项(5条)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

2、化学平衡的特征

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① 影响规律

② 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平衡移动方向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三、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 及符号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什么 K值越小,说明什么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 K 表示什么意思

Q = K

表示什么意思 Q 〉K 表示什么意思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四、等效平衡

1、概念

2、分类

(1)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2)定温,定压的等效平衡

五、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的概念及符号、单位(2)什么叫做叫做熵增加原理

(3)同一物质,在气、液、固时的熵

2、反应方向判断依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判读依据为:

ΔH-TΔS〈0 ΔH-TΔS=0 ΔH-TΔS〉0

必修4 本章难点点拨

难点一: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和影响因素

难在: 大小比较,用活化能、有效碰撞理论解释 规律索引:

1、速率比等于系数比,相等;速率比高出系数比,速率大;速率比低于系数比,速率小

2、速率测量实验的原理:围绕测物质的浓度变化,围绕测反应时间。

3、用活化能、有效碰撞理论理解影响速率的因素必须要注意思路

难点二: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的定义、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难在:

1、化学平衡状态的识别

2、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转化率、产率计算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的定性定量解释

4、等效平衡 解题对策:

1、化学平衡的定义抓住“反向速率比等于系数比”的标志

2、理解平衡常数、转化率、产率的定义,注重在方程式中用变化量计算转变为用起始量和平衡量表达变化量进行计算的训练.3、定性定量解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加强训练,提高对这类知识的熟练程度。

4、理解等效平衡,务必理解清晰。

5、熟练掌握解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简单计算问题的模式——三阶段法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定义会区分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3、电离平衡的定义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 温度 ② 浓度

③ 同离子效应 ④ 其他外加试剂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酸、弱碱、水、强电解质、酸式盐

6、电离常数定于及表示方

7、影响因素: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① 水的离子积的定义

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③ 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因素

2、水电离特点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碱

②温度

③易水解的盐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

(2)pH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

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必修4

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1、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

2、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

3、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

4、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

5、溶液,稀释时pH如何变化

五、强酸(pH1)强碱(pH2)混和计算规律

1、若等体积混合 pH1+pH2=14

pH1+pH2≥15

pH1+pH2≤132、若混合后显中性

pH1+pH2=14

V酸:V碱 pH1+pH2≠14

V酸:V碱

六、酸碱中和滴定:

1、中和滴定的原理

2、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

① 仪器 ② 药品 ③ 步骤 ④ 试验过程

3、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七、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

2、水解的实质

3、盐类水解规律:

4、盐类水解的特点

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

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HSO4-

HSO3-、H2PO4-

HCO3-、HS-、HPO42-

7、双水解反应的定义

8、盐类水解的应用:

八、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基本原则:抓住溶液中微粒浓度必须满足的三种守恒关系: ①电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质子守恒

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

2、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

4、沉淀的溶解的方法

5、沉淀的转化:

6、溶度积(KSP)

① 定义 ② 表达式 ③ 影响因素: ④ 溶度积规则 QC(离子积)〉 KSP

QC

= KSP

QC 〈 KSP

本章难点点拨:

难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定性、定量)难在:

1、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要根据电离平衡常数或电离度计算,不容易。

2、水的离子积的理解

3、酸碱溶液中H +、OH-离子浓度较小时不能忽视水的电离。

4、c(H+)化pH、c(OH-)化pOH

必修4 解决方向:

+-

1、(H)、c(OH)→pH、pOH 思路的总结(1)先将浓度取负对数,再整理(2)先将浓度整理,再取负对数

-PH-POH(3)先将pH、pOH化为10、10 ,再整理。难点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物的转化 难在:

1、离子积与溶度度积的相对大小判断沉淀是溶解还是生成2、沉淀转化涉及多平衡计算与分析

处理方略:控制扩展与加深。本考点在历年高考中考察比重不大,但近两年的高考中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提高,故不排除会在此处开发题型。对此难点的挖掘要注意尺度,不可太深。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

2、组成条件

3、电子流向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5、正、负极的判断:

第二节

化学电池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为例

三、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定义

2、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3、燃料电池的优点

四、废弃电池的处理:回收利用 第三节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池定义: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也叫电解槽

2、电子流向:

(电源)负极

(电解池)阴极

(离子定向运动)电解质溶液

(电解池)阳极

(电源)正极

3、什么是阴阳极

4、电解CuCl2溶液的电极反应:

5、放电顺序:

阳离子放电顺序 ②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

2、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

3、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4、电镀应用之一:铜的精炼

阳极:

阴极:

电解质溶液:

6、电冶金(1)、电冶金:使矿石中的金属阳离子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钙、铝(2)、电解氯化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必修4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腐蚀的分类:

2、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的比较

3、金属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

5、电化学腐蚀的分类:

析氢腐蚀 ②

吸氧腐蚀

6、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

7、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

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2、改变金属结构:把金属制成防腐的合金

3、把金属与腐蚀性试剂隔开:电镀、油漆、涂油脂、表面钝化等

本章难点点拨:

高中化学中电化学的的试题,由于题材广、信息新、陌生度大,所以,大多数学生对这类试题感到难,而难在何处又十分迷茫。实际上这些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常见的几种考查题型如下:

题型一:新型电池“放电”时正极、负极的判断

知识基础:在Zn-Cu(稀硫酸)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作负极,较不活泼

2++-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作正极。负极:Zn-2e-―→Zn;正极:2H+2e―→H2↑。解题指导:

 新型电池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正极材料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负极材料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

题型二:新型电池“放电”时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知识基础:铅蓄电池[Pb-PbO2(H2SO4溶液)]电极反应的书写:

负极:①Pb-2e―→Pb2;②Pb2+SO2→PbSO4。把二者合起来,即负极4―

反应式:Pb-2e+SO2→PbSO4。4―

正极:PbO2得电子变为Pb2,①PbO2+2e+4H―→Pb2+2H2O;Pb2跟SO2

4+

结合生成PbSO4,②Pb2+SO2→PbSO4。把二者合起来,即正极反应式:PbO2+2e+4H+4―

SO2→PbSO4+2H2O。4―

总反应式=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即:PbO2+Pb+4H+2SO24===2PbSO4

+2H2O。

解题指导:首先分析物质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再考虑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否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对于较为复杂的电极反应,可以利用总反应—较简单一极电极反应式=较复杂一极电极反应式的方法解决。题型三:新型电池“充电”时阴极、阳极的判断

知识基础:充电的实质就是把放电时发生的变化再复原的过程。如铅蓄电池:必修4 解题指导:首先应搞明白原电池放电时的正、负极,再根据电池充电时,阳极接正极,阴极接负极的原理,进行分析。

题型四:新型电池充、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

知识基础: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如Zn-Cu(稀H2SO4)电池中:

H移向Cu极;SO24移向Zn极。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符合带电微粒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解题指导:首先应分清电池是放电还是充电;再判断出正、负极或阴、阳极,进而即可确定离子的移动方向。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3、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原电池,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经过对简单原电池装置的优化,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学习中体验并享受探究带来的快乐,感受化学世......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教师用书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说明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

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教师教学用书说明 目录绪言 说明 教学建议 教学资源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说明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作业本参考答案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受化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焓变(一) l .△H=E1-E2 放 2.D 3.B 4.D 5.B 6.D 7.C 8.A 9.A 10.C 11.A 12.B 13.2H2(g)+O2(g)===2H2O(l) △H=-22.4QkJ......

下载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