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_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7 19:30: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县**中学

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几年来,**中学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这一任务,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积极、稳妥、务实的态度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不小变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现在,将我校新课程实施开展的基本情况、取得的一些成绩、存在的困难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立高级中学,2007年8月建成。学校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23名,教职工112名。学校占地总面积34286平方米。

(二)学校发展现状

一是推进素质教育,内化办学思想。**中学塑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秉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恪守“路就在脚下”的校训,树立“文明守纪、惜时博学”的校风,实践“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努力培养“道德素质与身心素质兼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兼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兼容,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兼具”的中学生。

二是**中学在追求中发展,在拼搏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逐

年提高。2007年以前高考上线率不足70 %,2014年高考上线率达95.8%,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三是上级党政关心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在2007年学校建设初具规模后,国家先后又投资1000余万元,为**中学建设了食堂、男女生宿舍、科技楼和厕所、洗浴综合小楼等项目。2011年在上海人民的大力援建下,投资300余万元,为**中学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和观礼台,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

四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07年学校教师84人,在校生人数800余名。截止目前,教职工112名,在校生1323名,较2007年教师增加30名,学生增加400余名。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师徒结对和业务培训等活动,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五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学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开展了对办学模式、课程改革、学校德育体系、教材教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大力开展了“观摩课”“公开课”“同课异构”“调研课”等教研活动,举办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听评课”“如何撰写教研论文”等讲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了教师的教研经验。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果

(一)以科学办学理念为引领,营造优良育人氛围

1、以“路就在脚下”为指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始终坚持 “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所有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持“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

想脉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立足于、服务于、指向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但传授知识,培养品行不是包办,而是要给学生指引方向,授以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走。培养的学生才是独立自主的学生,才是有创造力的学生,也只有是独立自主、有创造力的学生才是有前途的学生,也正是国家的需要。

2、以“文明守纪,惜时博学”为目标,创造育人环境 我们办学的理念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首要标准就应该是文明守纪,而后才是广博的学识。也只有培养这样的学生才能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成为我们国家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在不遗余力的时时处处教导学生做文明守纪人,惜时博学者。也只有在校园内形成这样的共识,这种氛围才能够感染每个人。

3、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目的,创良好校风育人 学校工作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工作无闲人,人人育人。每位教师都应明确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完善素质,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才能使整个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威力。我们的话才会有说服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富实效。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但要做学生知识上的老师,更要做道德上的楷模。

情感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注重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切实做到关爱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要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情感上、学业上的困难。

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人品,工作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管理与教育寓于其中,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学生多些“关爱”,少点“淡漠”;多些“宽容”,少点“说教”;多些“倾听”,少点“厌烦”;多些“激励”,少点“刺激”。才能形成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的良好而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构建了三个层次的培训网络。一是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新课程理念培训班。二是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由先学一步的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和援疆专家作辅导讲座,主要是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具体学科领域进行专题研讨。三是集体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由教务处、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研究方向进行自学。到目前为止,我校参加国培计划的共有9人;参加上海对口骨干教师培训有9人;参加自治区级及地区级培训的教师共有17人。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坚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我校已连续三年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促研,以研促教,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大批青年教师收益于这一活动,走向了喀什地区教学大赛的舞台,快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3、坚持开展青年教师高考真题模拟演练

每年高三毕业班的教师在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业务水平检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35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要做一套高考试题,每人不得少于10套,并且做出卷面分析。这种活动的开展避免了教师在各级各类的业务水平考试中不及格的现象发生,从而促使了青年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营造了浓郁的研究氛围。

4、实施“青蓝工程”与示范课制度

学校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传、帮、带”手把手给青年教师传授。开展“青蓝工程”,加快了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教师担任示范课教师,利用教研周上示范课起到了很好的专业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

目前,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已涌现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地区教学能手5名,地区级课堂优秀教师11人。

5、重视交流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推进“充电工程”,抓住一切机会,让教师到疆内外进修学习,继续“充电”。我校在疆内与叶城二中四中、麦盖提二中、疏附二中、伽师二中、四十五团中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学校,共享了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疆外,和天津杨柳青一中,上海市蒲行中学结成了“友好兄弟学校”互通教研成果。这些活动使我校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1、改革教学方式,强力推行高效课堂

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改革总是要打破传统,总会遇到重重阻力,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不再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倾听者、引导者和高级合作伙伴;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听任别人往里装东西。简言之,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来。

2、认真开展公开课

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使得“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成为老师们新的工作方式和职业生活方式,培养一批学者型教师。具体来说,一要充分利用导师制,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二要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组织校内示范课、教育论文比赛等活动。高级教师的示范课扎实有效地推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改变,教学方式有新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开课之后进行认真的评课,每位评课教师认真提出优点和不足,大家共同研究,好的做法共享,共同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我校在推行新课改的同时狠抓教师的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由于近年来办学规模扩张过快,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是快速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坚持“集体备

课,资源共享”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程度地优化现有教师资源,共同提高,形成合力。我校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在每一章讲课之前,首先由备课组长根据大纲考纲的要求,将这一章的知识要点、考点、重难点知识体系、注意事项等向本学科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拿出讲课方案,付诸教学。第二,高三复习过程中,由备课组长牵头实行集体备课。第三,每一节公开课由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指导授课教师的教学。实行集体备课效率很好。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实行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

(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

1、抓住关键环节,迸一步强化教学日常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校级领导全部实行年级承包制,全员实行问责制。

2、认真落实“抓高

三、促高

二、稳高一”的思想,把高中毕业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铸造学校的形象品牌。通过狠抓高

一、高二年级的基础教学工作,提高早读和晚自习辅导效益,积极发扬团队精神,切实抓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坚持月考制度,认真做好成绩分析,强化高三学生理想前途教育,激励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3、加强课题研究,切实推动教育教学科研化

我校教师除每年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以外,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1年以来,我校有27名班主任参与了题为《提升班主任工作智慧的策略研究》的县级德育课题研究,已于2011年底结题;我们有23位老师参与了《建立**中学教研活动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的县级课题研究,已于2011年底结题,并结集了11万字的《课例研究集》,老师们在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领域里进行研究,有力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13年,**中学有23人次,教学和德育论文发表在疆内和疆外的刊物上。

(五)建立课程评价机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分制是高中课改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大变化。按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44学分,方可毕业。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初步建立了多元评价管理机制,为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我们一是成立了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制定了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使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系列化。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改革是艰辛的,但唯有改革,学校才会发展。在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事业发展方面

1、学校经费短缺,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高中学费相对偏低,办学困难。如今物价飞速上涨,办学成本急速增大,而我校

自2013年秋季至今,实行高中免费教育,高中按每生每学期600元划拨,住校生每生200元每学期由县财政解决,与自治区2007年制定收费标准:高中学费每生每学期600元,计划外生学费每生每学期2300元,住宿费每生每学期300元的标准相较,学校计划外学生费用没有收取,加之县财政解决住校生费用存在困难,实行免费高中教育后,学校收取的经费不增加反而下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加之学校连年进行必须的附属设施建设,学校始终没有闲余资金,学校自身再无力改善办学条件。教学方面,在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情况下,每年学校教师还有外派学习、生病生育、内派管理等情况,导致教学工作结构性缺员,按财经制度,超课时费又不能发放,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得不到回报,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同时,我校的后勤、宿舍工作量大,需要聘请临时工,财务制度不能支付临时工工资,学校聘请临时工困难,学校后勤工作无法保障。

2、办学条件投入不足,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目前学校的经费只能满足学校基本运转,在改善学校办学设备和办公条件上显得能力不足,如我校图书室缺口很大。一是无书架等设施。二是藏书缺口极大。仅学生藏书量,以每生35本计,我校应有45000册,现实际藏书不足10000册。实验室实验器材及药品严重短缺,只能部分完成演示实验。没有配备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没有办公网络系统及校园广播设施,等等。这些极大的阻碍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满足不了人民对教育的需求。

3、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人

居环境不占优势,教师待遇又低,不易留住人才,出现高中教师跳槽、辞职的现象,导致连年招聘,还缺老师的问题。况且我校有多名教师工资是县财政发放,出现一校两资的现象,从面导致教师思想有波动、有情绪,这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体制机制方面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与高考的冲突,还没有完全转变育人理念,无论是学生、社会对高考总是特别重视的,而高考是重视分数的,是需要讲究应试的,这和新课程对于素质教育的追求在事实上是有矛盾的。面对我校学生实际状况,我校努力挖掘学生音乐、美术、体育特长,并在近几年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能探索出一条完全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成才之路。

(三)教育管理方面

学校规范性建设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要继续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完善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学校的有些工作做了,理念也新,思路也对,但没有坚持到底。

(四)课改方面

新课程理念与现实规章的冲突。例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要走出课堂与社会、自然接触。但现实的有关安全责任等规定却使学校难以实行。

部分老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老教师由于年龄因素、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缺乏职业紧迫感、危机感和压力感,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明显不足,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研究不到位,未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开拓创新精神欠缺,课改步子迈得不大。

四、对策建议

1、加强薄弱高中建设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在着力增加优质义务教育的同时,与加强薄弱普通高中学校的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尽量缩小校际差距,跟上时代发展,最终达到各校教学条件、教学设施的规范化。希望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中学的发展,能为**中学进一步提供援建。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高中师资结构。在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关键所在,要推进高中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落后地区教师待遇,解决教师进编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高中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的制度,优化师资结构,确保高中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2、核定教师配臵比例,统一标准调配,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及其学科结构教师,以解决教师队伍超编,部分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调配一些艺术、体育以及实验课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和教具,以确保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3、在学生人才培养机制上,学校应制订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战略,改革机制,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4、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完善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更要加大工作的执行力度,要把“亮点”培植、放大,形成学校的工作特色,全面实施“人本+制度”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5、进一步革新教师教学理念,重视教职工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提高工作。

经过几年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实现了常态、可持续、有内涵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实施带来的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许多,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总之,我们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更新理念,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强化管理,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拼搏进取,全面和谐发展,为开创我校发展的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县**中学 2015年4月13日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

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綦江区骑龙小学2012-2013学年度 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共国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

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稳步提高学生受教育水平——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听课侧记 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 庞业伟 自从2003年开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涌......

问城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问城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新课改实施2年来,我们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全力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大家对此次新课改......

下载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