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所科研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市农科所工作总结”。
农林科技学院2010年科研工作总结
2010年农林科技学院在学校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搞科研,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更新观念,适应形势,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本院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科研工作任务。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2010年我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40项,上年接转28项,今年新增12项,其中,省科技厅立项2项、省农科院1项、省教育厅1项、庆阳市科技局5项,学院3项。“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这是继去年在我院成立的“陇东冬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第二个技术研究中心,使我院在重点、难点科研项目上有创新突破。年内新增科研经费39.5万元,总经费178.2万元。各项科研项目在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都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科研成果成绩喜人 1.获奖成果
在全体教学、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共有6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冬小麦新品种陇育2号”和“优质牧草生产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引进示范”、“ 庆阳市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小杂粮引种试验示范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优质牧草生产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2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2.鉴定成果 我院今年有5项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其中,3项成果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2项成果通过庆阳市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成果中,3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陇育3号冬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3、专著、论文
我院全体科研人员在认真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勤于笔耕,今年编辑出版专著1部(现代农业新概念),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国家级6篇、中文核心3篇,省级11篇,对加快成果的应用、转化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学科建设初具规模
《陇东旱地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从作物高产抗逆遗传育种、作物品质性状遗传改良、特(饲)用作物育种及开发3个方向进行建设。历经2007年-2009年3年建设,已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实验室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学校验收评估,并获优秀等次,今年又进入下一轮建设。
四、学术活动丰富多彩
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我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2009年院内有7名专家在宁县、正宁、西峰等地开展了“苹果优质管理”等学术报告;有5人在校外学术机构中任职,有5人(次)在院内开展了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与学术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业务素质,更新了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五、学位评审成绩优异
按照学校要求,我院成立了以院长张成教授为主席的13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年初完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评审工作,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被评为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良好。
六、科研队伍稳步壮大
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是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我们依据“农科所科研工作五年规划”及“农业科学研究所学术梯队建设计划”,努力提高科研队伍的学历层次,通过引进高学历人员和资源整合,科研队伍稳步壮大。目前共有科研人员4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27人,讲师(助理研究员、农艺师)8人,初级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36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333人才工程”1人,省“555人才工程”3人。初步形成了高、中、初比例较为协调的科研队伍。
七、农技推广成效显著
依靠“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科技服务社”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和农业科技培训。我院9名科技特派员在所在公司、乡(镇)、村的配合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科技人员示范适宜我区栽植的各类作物、果树、牧草新品种共15个,其中苜蓿等牧草品种7个,李子、桃、油桃、枣、核桃、樱桃、杏新品种7个。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4大项,新品种,新技术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000多亩,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4800份,组织推广小麦良种218.75万公斤。新增产值285万多元。新品种推广范围辐射至庆阳、平凉市及宁夏固原地区。这些新品种,品质好,产量高,新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术素质。今年在庆阳市各县(区)共举办塑料大棚,塑料拱棚,草畜产业技术,果园管理及果树冬季修剪,无公害蔬菜、苹果、李子综合栽培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等科技培训51期(场次)、8829人次,发放科技培训资料5500多份。
八、研究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今年我院的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科技宣传与交流等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科研基础条件差、技术手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经济观念跟不上等,严重制约了我院的进一步发展。
1、科研缺少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农业科研项目田间工作量大,现有科研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少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致使科研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学院下年在科研力量方面能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适时走出去,到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交流学习,促进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引进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保证农业科研特色的加强。
2、学院科研基地急待建设。原校内科研基地、水泥晒场等在学院基建中已毁,种子晾晒、风干、考种、存放无场地,新的科研用地无围墙,试验田管理难度大,使农业科研受到极大限制。望学院加快科研基地的建设步伐。
3.科研管理机构急待健全。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应用型科研机构,有60年的历史积淀,科研项目相对多且涉及范围广,但其管理没有专设的科级机构及相应专职管理人员,靠学院办公室兼管严重限制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学校增设农业科学研究所业务科,或在学院办公室增设专职业务人员管理科研。
附件:1-10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农林科技学院2008年科研工作总结2008年农林科技学院在学校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搞科研,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
农林科技学院2007年科研工作总结2007年农林科技学院在学校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搞科研,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
固原农科所科研工作总结(2014年)2014年,在农科院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林业局,自治区科技厅、农牧厅,固原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各有关业务部门及科研......
由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小编辑收集整理的一篇关于市农科所工作总结,给您提供帮助!2011年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在娄底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行政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农科所上半年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