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上半年村扶贫工作总结”。
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
保康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严格按照省委8号文件和“三个确保”要求,着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以抓好全县2008至2010年度三批次128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工作为重点,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创新扶贫方式,抓好工作落实,使整村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克难奋进、全力攻坚,圆满完成第六批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任务并通过省检验收。今年伊始,我们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全县第六批20个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项目的建设刹尾和迎检验收上,为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完成,及时制定出台了《保康县第六批整村推进工作迎检实施方案》,并组织多个工作专班先后数次深入到村内现场办公,加强督办检查,力促工作落实。截止4月底,共计向第六批20个村整合投入各类扶持资金3448.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50.2万元、老区资金6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17.5万元、信贷资金62万元、整合部门帮扶资金2813.15万元。规划建设的168个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完成,并于5月底顺利通过了省政府考核组的检查验收。
(二)整合资源、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第七批重点村各项建设全面实施。今年是第七批53个重点村各项建设的全面实施年,也是全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的关键年,为将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与脱贫奔小康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全力推动第七批村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一方面,我们以各试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准,及时调整第七批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并积极与相关责任部门开展沟通和协调,发出《第七批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项目资金整合征求意见函》,认真征询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起草并报请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全县第七批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为第七批村顺利实施各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我们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和指导,多次组织办公室包保专班深入到第七批重点村开展督查和指导,督促各重点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此外,我们及时收集各重点村项目进展和扶持资金到位情况,通过县政府《政务督办》予以通报,有力推动了各乡镇和第七批重点村项目建设的有序实施。截止目前,规划建设的468个项目,已启动实施410个,在建140个,竣工270个,计划总投资9192.1万元,整合投入各类扶持资金4605.6407万元,已到位各类资金396.8万元,各项建设正在平衡推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53个村共新修塘堰8口,维修19口;新修水渠6.4公里、维修灌渠52.4公里,新修泵站7处,维修10处,打水井(窖)745口,建水塔和蓄水池272处,铺设引水管道1020千米,100%的农户解决了饮水难,90%的农户吃上了安全水;架设高低电压线路187公里,100%的组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实现了同网同价,建移动通讯基站1座,农户拥有电话(含手机)22160部,100%的农户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实现了电话和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是特色产业发展突飞猛进。53个村共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3559亩,其中茶叶3064亩、烟叶9574亩、核桃、板栗等林果21324亩、蔬菜7411亩、魔芋3824亩、药材335亩、“意杨”、杉树、桑园等其它经济林8027亩;发展袋料香菇301.95万袋,比推进前增加50万袋;发展畜禽养殖1471473头(只),比推进前增加88.8万头(只)。90%以上的农户有了一至两个稳定增收项目。三是贫困户帮扶效果明显。已扶持贫困户7283户人,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1423亩,其中发展林果8529亩、茶园1225亩、烟叶3830亩、蔬菜2964亩、魔芋1530亩、“意杨”、杉树、桑园等其他经济林3345亩;发展袋料食用菌120万袋,发展畜禽养殖56头(只)。四是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共扶持53个村新修、维修村小学校舍550平方米,救助贫困学生1350名,实现了适龄儿童100%入学;新建和改扩建村标准化卫生室15所1250平方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普及率达到98%,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开展科技培训53期10810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3万余份,90%的农户有了科技明白人;大力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6659人,使一大批贫困农户实现了增收脱贫。
(三)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有序启动第八批重点村项目规划和实施。今年也是第八批55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启动实施年,年初,我们结合脱贫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相关政策,认真指导各村编制了项目规划文本,在反复研究讨论,实地走访调查,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文本最后修订。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55个村支部书记参加了“全省千村书记培训班”,学习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政策形势和实施整村推进的有关政策,为搞好整村推进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55个村规划的574个项目,计划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605.6407万元,目前已先期下拨资金390余万元,用于各重点村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启动资金。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七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县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虽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整村推进任务艰巨,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按照国家“三个确保”的要求,我县207个重点贫困村要在2010年完成所有整村推进任务,然而,截止目前只有99个村完成了整村推进任务,正在实施和启动的还有108个村,工作任务可谓相当艰巨。另外,从省里分配到我县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上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按20%比例递增,但是,我县的实际是,每年实施整村推进规划的重点村的数量增加了30多个村,造成目前的扶贫资金总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县整村推进工作的需要。二是整合资金难度加大,扶持投入压力剧增。我县自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给与了大量的政策资金支持,并且逐年加大,近年来,捆绑投入的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及老区建设三项资金村平达到了40余万元,加上整合交通、水务、能源等其他各类涉农资金,村平投入已达到100万元以上。但由于重点贫困村条件差、底子薄,按新农村建设要求,整体推进,全面开发,要办的事情很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很大,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总体物价水平影响,目前的扶持标准愈来不能满足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需求。三是特色产业培植不够,农民缺乏稳定的增收渠道。农民增收脱贫是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我县自实施新世纪开发式扶贫以来,就结合自身特色,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开始走以烟、茶、蓄、菌、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努力,各类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发挥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受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所限,多数重点贫困村的产业虽有发展,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效益不高,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产业发展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缺乏引导和投入。前几年国家扶贫资金大量投放用于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扶贫搬迁等等国计民生类项目,投入到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或增收项目的扶持资金相对较少,加之小额信贷资金受金融管理制度等因素制约,使得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步伐显得异常缓慢。因此,狠抓村级特色产业培植力度,实施产业扶贫到户,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促使贫苦农民稳定长效增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当前我县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实际,今后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促进工作推向深入。2011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三个确保”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上汇报和政策争取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以满足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需要。紧扣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机遇及省扶贫办联系我县的良好契机,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汇报,力求更大的政策扶持,为顺利完成2011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二)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有效的优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保证扶持投入,确保贫困村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确保整村推进工作达到预期效果。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严格落实“五个一”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以扶贫开发工作统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对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为整村推进工作拥有充分的政策资金支持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充分提升和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用,协调各地各相关部门在县扶贫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贫困群众利益为重,以帮贫扶困为己任,切实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各自职能,积极争取并加大扶持投入,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联席会制度,结合整村推进工作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重点,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督察扶持任务落实情况,解决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分工协作,建立逐级负责的目标考核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县政府文件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资金管理,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个项目,逐个落实到位。
(三)拓展特色产业规模,确保贫困农民稳定增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村级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加大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和运用力度,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我县烟、茶、畜、菌、菜果等传统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因地制宜的引导各地农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等新兴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加粗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进一步加大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对农户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更多的产业扶贫政策,解决农民产业发展投入不足问题。要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突出体现“一村一品”,狠抓办点示范,搞好典型引路,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大力培育现代农民,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技能。
(四)发挥扶贫项目监管职责,确保贫困群众长久受益。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扶贫项目监督与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扶贫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是积极探索改进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立项、实施和后续管理的监督与指导,力求规范化;二是督导各乡镇、村高度重视扶贫项目监管,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制定奖惩措施,定期考核兑现。切实让扶贫项目建的好、管得久,让贫困群众长久受益;三是要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动员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实现村民自治。
(五)坚持扶贫到户,确保扶贫项目瞄得准、扶的好。按照鄂扶组发[2010]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在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全力抓好扶贫到户,着力加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使广大贫困群众真正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这一扶贫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总结总路咀镇上畈村我村位于总路咀镇南部,下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242户,总人口960人,村干部3人,党员36人,扶贫对象低保户69户,248人。版图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
xx镇xx村2017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情况xx镇xx村是我县2017年整村推进脱贫村,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贫困村,我村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切实抓好精准扶贫......
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一、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1、基本情况****位于南林桥镇西大门,西与崇阳县交界,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组,23个自然湾,1021户,4268人口......
淝政[2012]号关于报送《淝南乡2012年度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县扶贫办:为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扶贫规划 ,我乡 将《淝南乡2012年度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议书》编......
*******2012年建设扶贫工作计划为做好*******整村推进建整扶贫工作,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村位于*县西南部,距*县约8公里,距*******政府3公里。全村16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