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
定边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结
1、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同物异名 黄斑星天牛 A.nobilis)
一、分布:国内分布于除新疆、海南、澳门、香港、台湾外各地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美国、加拿大、越南。
二、危害:危害加杨、美杨、小叶杨、旱柳和垂柳、糖槭、元宝枫、榆、七叶树、悬铃木。在“三北”防护林及华北平原广泛发生。严重危害杨柳树,木质部被蛀空,导致树干风折或整株枯死。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形较星天牛小)体长14-40mm,体漆黑色,带(紫铜色)光泽。头部比前胸略小,自后头经头顶至唇基有1条纵沟,以头顶部分最为明显。触角鞭状,11(12)节,自第3节起各节基部呈灰蓝色。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3倍,最后1节末端为灰白色。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2.5倍,最后1节末端为黑色。前胸背板有皱纹和刻点,两侧各有1个刺状突起,翅鞘上各有约20个大小不一的白色或乳黄色斑纹。基部光滑,无瘤状颗粒。卵:长5.5 mm,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树皮下见到的卵粒多为淡黄褐色,略扁,近黄瓜子形。
幼虫:体长50-60 mm,乳白色,无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纹。
蛹:体长30 mm,裸蛹,黄白色。
四、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一代,或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卵或蛹越冬。成虫来年5月开始出现,羽化盛期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直到十月份都有个别成虫活动。六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七、八月间为产卵盛期,卵期16天左右。六月底开始出现幼虫,到十一月气温下降到摄氏6℃以下,开始越冬。
成虫白天活动,以8:00—12:00最为活跃。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飞翔力不强,白天多在树干上交尾。雌虫产卵前先将树皮啃一个小槽,在楷内凿一产卵孔,然后在每一槽内产一粒卵(也有两粒的),一头雌成虫一般产卵30粒左右。刻槽的部位多在3-6厘米粗的树干上,尤其是侧枝集中,分权很多的部位最多,树越大,刻槽的部位越高。初孵化幼虫先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取食,25-30天以后开始蛀入木质部;并且向上方蛀食。虫道一般长90毫米,最长的达150毫米。幼虫排褐色的粪便及蛀屑,危害木质部后排白色木屑。
天敌为斑啄木鸟,花绒坚甲。
2、青杨槭天牛 Saperda populnea
一、分布:国内分布于三北、山东、河南,国外分布于朝鲜、俄罗斯、欧洲、北非。
二、危害:危害杨柳科植物。以幼虫蛀食枝干,特别是枝梢部分,害处形成纺锤状瘿瘤,阻碍养分运输,使枝梢干枯。若幼树主干被危害,则使整株死亡。
三、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1—44 mm。体黑色,密被金黄色绒毛,间杂有黑色长绒毛。雄虫触角约与体长相等,雌虫触角较体短;柄节粗大,梗节最短,均为黑色,鞭节各节基部2/3为灰白色,端部1/3为黑色。前胸无侧刺突,背面平坦,两侧各具1条较宽的金黄色纵带。鞘翅满布黑色粗糙刻点,并着生有淡黄色绒毛。每个鞘翅各有金黄色绒毛圆斑4—5个。雄虫鞘翅上金黄色圆斑不明显。
幼虫 初孵时乳白色,中龄浅黄色,老熟时深黄色,体长10—15 mm。
四、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的虫瘿内越冬。北京3月下旬,沈阳4月初开始化蛹,蛹期20—34d。成虫在北京4月下旬、沈阳5月上旬开始出现。在北京5月上旬发现卵,5月中下旬相继孵化为幼虫,并侵入嫩枝危害,10月上旬开始越冬。成虫羽化时间多集中在白天中午前后。产卵前后先用上颚咬1个马蹄形刻槽,产卵其中。幼虫被害部形成椭圆形虫瘿。10月上旬幼虫老熟,开始越冬。
天敌为天牛蛀姬蜂、管氏肿腿蜂。
3、松褐天牛(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一、分布:我国南方各省广泛分布,北方以山东、河南、陕西为主。
二、危害:主要危害马尾松,北方主要危害雪松、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云杉、圆柏。成虫是传播松材线虫的媒介。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8 mm橙黄色至赤褐色。触角栗色,具稀疏灰白色绒毛。雄虫触角超体长1倍以上;雌虫触角超出体长1/3。前胸侧刺突较大。前胸背板有2条相当宽阔的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色纵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
四、生活史及习性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本质部坑道中越冬。3月下旬化蛹,四月中旬即有成虫羽化,5月为成虫活动盛期。幼虫共5龄。成虫喜光。天牛防治方法:
(1)加大检疫:天牛多为人为传播,对苗木、幼树、原木、木材实行检疫非常有必要。检验是否有产卵痕、侵入孔、羽化孔、虫瘿、①虫道和粪屑。
(2)林业措施:①适地适树,选用抗性树种,如毛白杨抗光肩星天牛,臭椿对桑天牛有驱避作用。糖槭对光肩星天牛有引诱作用。②避免营造人工纯林③加强抚育,施肥浇水,增强树势④两伐三净:冬季疏伐和夏季卫生伐。
(3)保护和利用天敌:①保护招引大斑啄木鸟,可控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②在天牛幼虫期释放管氏肿腿蜂,对双条杉天牛和青杨天牛有良好效果。③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松墨天牛有效控制④利用白僵菌、绿僵菌防治天牛幼虫,光肩星天牛气温需在20℃以上使用。
(4)人工物理防治:①对假死性的天牛可以震落捕杀②在树干2m以下,涂白或缠草绳,防止产卵,用清漆、沥青、涂剪口、锯口(涂白剂的配方:石灰5㎏,硫磺0.5㎏,食盐25g,水10㎏)(5)化学防治:①药剂喷涂树干。对在韧皮下危害尚未进入木质部的幼龄幼虫效果显著,常用药剂有:20%益果乳油、20%蔬果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50%杀螟松乳油,加入少量的煤油,食盐,或醋,效果更好。涂抹嫩枝虫道时应适当增大稀释倍数。有些涂于混合剂,如邻二氯苯乳剂:肥皂:水按12:1:3配置后稀释6倍使用。②注孔,堵孔法:已蛀入木质部,并有排粪孔的大幼虫,如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用磷化锌毒签,磷化铝(片、丸)等堵最新排粪孔,毒杀效果显著。也可用注射器注入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5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0-40倍液,或用药棉蘸2.5%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塞入虫孔,药效100%。③在成虫羽化期间使用常用药剂的500-1000倍液喷洒树冠和枝干,或40%氧化乐果乳油,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喷干。④虫害木处理:密封待处理的楞堆,大批量按每立方米木材投放硫酰氟或溴甲烷50-70g,熏杀5天;小批量按每立方米磷化铝或磷化锌10-20 g熏杀2-3天。药物防治方法
1、防止成虫:利用假死习性人工捕杀。用0.04%一零五九喷干;
2、防治卵及初孵幼虫:用锤击杀;向有虫处(蛀孔)涂抹敌敌畏(50倍液)或煤油;用50%杀螟松乳油100-200倍液、40%乐果乳油200-4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喷干,喷液量以树干流药液为止。
3、防治大幼虫:幼虫长大蛀入木质部深处时,用注射器向蛀道内注射氨水;向蛀孔内投放56%磷化铝片(1/6或1/3片);用磷化锌与草酸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毒签插入蛀道内熏杀;施用这些方法的蛀孔用粘泥封塞为好。
4、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一、分布:内蒙、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国外分布于土耳其、前苏联、阿富汗、蒙古。
二、危害:沙柳、踏郎、沙棘、毛乌柳、柠条,主要危害多年生沙柳,以生长在沙丘顶部主根或根茬外露的多年生沙棘受害最重。根被蛀空整株死亡。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6-32.5 mm 翅展43-63.2 mm,触角丝状,扁平。体灰黑色略带褐色,前胸背面有1个“八”字形黑色毛片带,与后缘“一”字形白色或黑色毛片带相连。前翅灰黑色,翅面布满许多黑色条纹,条纹形状在个体间有差异。前翅中室以及前缘基部2/3颜色较暗,中室下方1A脉之前有一较大浅色区,中室末端有一个较小的白斑。卵:椭圆形,长1.4-1.8 mm,宽1.1-1.3 mm,初产灰白色,孵化钱暗灰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9-59 mm 体黄白色。头小,黑褐色,冠缝及额的两侧为紫红色。前胸盾较硬,其上具长方形黄红色斑;中间的为长条形,两侧的为倒三角形。腹部每节背面有红色斑点组成的横带2条,前带宽长而色深,后带细而色浅,长度约为前带之半;腹部腹面黄白色,每节有浅紫色斑纹。胸足橙黄色,跗节和爪紫红色。蛹:长19-37.8 mm 深褐色。
四、生活史及习性
在陕西4年一代,跨5年,幼虫在蛀道内越冬。5月老熟幼虫入土化蛹,5月底、6月初成虫开始出现,中旬达盛期。幼虫6月底、7月上旬开始孵出,10月下旬越冬。
成虫阴天、气温低时羽化少,雨天不羽化。羽化及交尾多在18:00—21:30,卵呈块,排列紧密,多产在根皮裂缝和靠近沙土的根基处,卵期平均24天。幼虫孵化即蛀入皮层,并向下蛀食,第二年可蛀入心材危害。幼虫生活期长。
5、榆木蠹蛾(又名柳干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一、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除新疆外、江苏、安徽、云南。国外前苏联、朝鲜、日本、越南。
二、危害:主要危害白榆,此外还有刺槐、杨、麻栎、栎、柳、丁香、银杏、稠李、苹果、花椒、金银花。是榆树最常见的钻蛀性害虫。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粗壮,灰褐色,体长23-40 mm,翅展52-87 mm。触角丝状,下唇须伸达触角基部。头顶毛从领片和肩片暗褐灰色,中胸背板前缘及后半部毛从白色,小盾片毛从灰褐色,其前缘具1条黑色横带。前翅灰褐色,密布黑褐色条纹,后翅浅灰色,无明显条纹,其反面条纹褐色,中部褐色圆斑明显。
幼虫:扁筒形。老龄幼虫体长63-94 mm。体背鲜红色,腹面色稍淡,头黑色,前胸背板有一浅色“W”形斑痕,幼龄幼虫该斑黑褐色,5龄以后变浅。斑痕前方有一长方形浅色斑纹;后胸背板有2枚圆形斑纹。腹足深橘红色,趾钩三序环状,臀足双序横带。
四、生活史及习性
多为2年一代,少数为3年一代或者1年一代。1年一代者幼虫虫龄仅10龄,2年一代者18龄,3年一代者在20龄以上。
成虫见于6月上旬,盛期为6月下旬至七月中旬,8月中下旬结束。成虫以晚间羽化居多,趋光性强。卵成堆产于枝、干伤疤及树皮裂缝处,卵块外无覆盖物。卵期13-15d。6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期,初孵幼虫多群集取食卵壳及树皮,2-3龄时分散,发育到5龄时沿树干爬行到根部危害。10月中下旬,绝大部分幼虫在根颈韧皮部或老虫道内越冬,少数幼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至10月中下旬,末龄幼虫如入在3.0-11.2 cm深处结土质薄茧越冬。第3年重新作丝质土茧化蛹,预蛹期9-15d,蛹期26-61d。
6、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
全国广泛分布,主要危害杨、柳、榆、丁香、槐树、刺槐。成虫头顶毛从、顶片鲜黄色。幼虫前胸背板有 黑斑。
木蠹蛾类的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①喷雾防治初孵幼虫。可用50%倍硫磷乳油,5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3000-5000倍液喷雾毒杀。②药剂注射虫孔、毒杀干内幼虫。对已蛀入干内的中、老龄幼虫,可用50%久效磷乳油、80%敌敌畏100-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100-300倍液,40%乐果乳油40-60倍液注入虫孔。③树干基部钻孔灌药。开春树液流动时,在树干基部钻孔灌入50%久效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内吸剂原液。方法是先在树干基部距地面为30cm处交错打直径为10-16mm的斜孔1-3个,按每个1cm胸径用药1-1.5ml,将药液注入孔内后围薄农膜或外敷黏泥封口。
2、灯光诱杀成虫:木蠹蛾成虫具有不同程度的趋光性。人工捕杀羽化成虫。
3、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可以防治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顺-5-12碳烯醇乙酸酯)成虫羽化期间,采用纸板粘胶式诱捕器,每晚18:30-21:30 间距130-150cm悬挂在林间。
4、生物防治:①以1×10-8×10孢子/g白僵菌液喷杀榆木蠹蛾初孵幼虫。或将白僵菌粘膏涂在排粪孔,或用喷注器在蛀孔注入含孢量5×108-9
88孢子/ml白僵菌液。
②采用水悬液和泡沫塑料塞孔法,以浓度1000条/ml斯氏属线虫防治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幼虫。
6、春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us
一、分布:我国西北、华北、山东,国外分布于前苏联。
二、危害:沙枣、桑、榆、杨、柳、槐、核桃、苹果、梨、沙果。北方主要食叶害虫之一。
三、形态特征:
成虫:淡黄色至黑色,寄主不同体色,差异较大。雄虫翅展28-37mm,灰褐色,触角羽状。雌虫无翅,体长7-19mm,触角丝状,体灰褐色,腹部背面各节有数目不等的成排尖端圆钝黑刺,臀板有突起和黑刺。卵:椭圆形,长0.8-1mm,有珍珠光泽,卵壳刻纹整齐;灰白或赭色,孵化钱深紫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22-40mm,灰褐色。腹部第2节两侧各具1个瘤突,腹线白色,气门线淡黄色。
四、生活史及习性
1年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周围土壤中越夏、越冬。2月底、3月初当地表3-5cm处地温约达0℃时开始羽化出土,3月中上旬见卵,4月上旬至5月初孵化,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化蛹越夏、越冬。桑树芽膨大及杏花盛开为卵始孵期,雌蛾发生高峰与孵化高峰期距20-30d,预蛹期4-7d,蛹期9个月。
成虫多在19:00羽化出土,雄虫有趋光性,白天潜伏于树干缝隙及枝杈等处。夜间交尾、产卵;羽化率约89.1%,雌雄比1.1:1,卵成块状产于树皮缝隙枯枝处。卵期13-30d,幼虫5龄;初孵幼虫取食幼芽和花蕾,较大则食叶片;4-5龄耐饥能力最强;可吐丝借风漂移传播到附近林木危害,受惊吓后吐丝下坠,旋又收丝攀附上树。老熟后在树冠下尤其低洼处的土壤中分泌黏液硬化土壤作土室化蛹,入土深度1-60cm,16-30cm占65%。天敌蛀姬蜂,寄生率27%,春尺蠖NPV病毒对防治幼虫很有效。
五、防治方法:
1、诱杀:利用趋光性、性诱剂诱杀。
2、保护引入天敌蛀姬蜂
3、生物防治:用0.5×10-0.7×10孢子/ml的苏云金杆菌、1×10-2×10孢子/ml青虫菌乳剂、100×10孢子/g的白僵菌粉剂或1×10/ml的白僵菌液防治尺蛾。春尺蠖NPV防治春尺蠖。
4、化学防治:①2.5%溴氰菊酯乳油2500-5000倍液、30%增效氰戊菊酯6000-8000倍液、10%百树菊酯或5%高效氯氰菊酯5000-7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50%辛硫磷及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用2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000-3000倍液防治幼龄幼虫。也可用6kg/hm2 的50%杀虫净油剂与柴油1:1混配成超低容量喷雾。② 成、幼虫期密度大时可使用烟剂熏杀,15-23kg/hm 的敌敌畏插管烟雾剂。③用溴氰菊酯毒笔画双环或用毒环、毒纸、毒笔等阻杀群集上下树的幼虫。④在树干基打孔注射40%乐果或久效磷乳油原液,每株用量2-3ml、4-5ml、6-7ml。888
827、白杨透翅蛾
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一、分布:我国华北、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国外分布于蒙古、前苏联、欧洲。
二、危害:危害各种杨树和柳树,尤以加杨、银白杨、新疆杨、毛白杨、中东杨、河北杨、及旱柳受害严重;苗木和幼树枝干受害后形成瘤状虫瘿,造成枯萎、突梢、并极易风折。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20mm,翅展22-38mm。头半球形,下唇须基部黑色,密布黄色绒毛,头和胸之间有橙色鳞片围绕,头顶有1束黄色毛簇。雌蛾触角栉齿不明显、端部光秃,雄蛾触角具青黑色栉齿2列。胸部背面青黑色有光泽;中、后胸肩板各有2簇橙黄色鳞片。前翅狭长,黑褐色,中室与后缘略透明,后翅全部透明。腹部青黑色,有5条橙黄色环带。雌蛾腹末有黄褐色鳞毛1束,两侧各有1簇橙黄色鳞毛。
卵:椭圆形,黑色,有灰白色不规则的多角形刻纹。
幼虫:幼虫体长30mm—33mm。初龄幼虫淡红色、老熟时黄白色。臀节背面有2个深褐色略向上前方翘起的钩。趾钩单序两横带,臀足为单序横带。
蛹:体长12—23mm,纺锤形,褐色。第2—7腹节背面各有横列的刺2排,第9、10节各具刺1排。腹末具臀刺。
四、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虫道内越冬。在东北地区,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化蛹,下旬开始羽化,并交配产卵。初孵幼虫于6月上旬开始侵入茎干内蛀食,一直危害到10月中旬进入越冬。
成虫羽化都集中在午前。羽化期长,从5月末到7月下旬均有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下旬。成虫白天活动,性引诱力强,羽化当天即行交配、产卵。卵多产于叶腋、叶柄基部、孔口、树皮裂缝以及叶片等处。卵期8—17d。初孵幼虫多在嫩枝的叶腋、皮层及枝干伤口处或旧的虫孔蛀入,再钻入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围绕枝干钻蛀虫道,使被害处形成瘤状虫瘿:钻入木质部后沿髓部向上蛀食,蛀道长2-10cm,虫粪和蛀屑被推出孔外后常吐丝缀封排粪孔;幼虫蛀入树干后常不转移,只有当被害处无法生存时才另选适宜部位入侵。9月下旬,幼虫在坑道末端以蛀屑将坑道封闭,吐丝作薄茧越冬。化蛹前吐丝封闭坑道口,并在坑道末端蛀蛹室结茧化蛹。蛹期14—26d。成虫羽化后,蛹壳留在羽化孔处,经久不落。幼虫随苗木调运是其扩大危害范围的主要原因。
8、杨干透翅蛾 Sesia siningensis
一、分布:我国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辽宁、安徽、山东、云南。
二、危害:危害多种杨树和柳树,幼虫蛀食5年生以上大树的树干基部,也可反复蛀食已有虫道和伤口的衰弱木,造成风折或枯死,为国家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30mm,翅展40-50mm。头部淡黄色,复眼黑褐色。胸部黑褐色。前翅狭长,后翅扇形,均透明。腹部宽阔,有5条黄褐相间的环带。雌蛾触角棍棒状,端部尖而稍弯向后方;腹部肥大,末端尖而向下弯曲,产卵器淡黄色,稍伸出。雄蛾触角栉齿状,较平直,腹部瘦小,末端有1束褐色毛从。
卵:长圆形,褐色,光滑,无光泽。
幼虫:体长40mm—45mm。初孵幼虫头黑色、体灰白色,老熟幼虫头深紫色,体黄白色,被稀疏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条褐色浅斜沟,前缘近背中线处有2个并列褐斑。臀节背面有2个深褐色略向上前方翘起的钩。趾钩单序两横带式,臀足为单序横带,臀板后方具1个深褐色细刺。
蛹:体长21—35mm,纺锤形,褐色。第2—6腹节背面各有细刺2排,尾节具粗壮臀刺10根。
四、生活史及习性
2年一代,以当年孵化的幼虫在树干皮下或在木质部蛀道内越冬。翌春4月初活动危害,10月上旬停止取食再次越冬,第三年3月下旬继续危害,7月下旬化蛹,8月中旬成虫出现,8月末至9月初为羽化盛期。8月末新一代幼虫孵化,9月中旬为盛期。蛀入树干危害的幼虫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入越冬。幼虫有8龄,长达22个月;蛹期约为21d。
成虫多在9:00—10:00羽化,蛹壳的1/2留在羽化孔中。成虫羽化当晚即交尾,次日中午开始产卵。卵单粒或堆产于树基部或树干的树皮缝深处,每堆211—791粒,平均509粒。卵期9—17d,平均12.3d。幼虫孵化后再卵壳附近爬行,选择适宜场所蛀入树皮,蛀入孔多位于树皮裂缝的幼嫩组织处。老熟幼虫化蛹前停食3-4d,并于虫道顶端 下方咬开羽化孔,吐丝粘结木屑作蛹室化蛹。
透翅蛾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格检疫,及时剪除虫瘿,以防传播和扩散。(2)林业措施:选用抗虫品系,如小青杨*加杨,小叶杨*黑杨,小叶杨*欧美杨,沙兰杨等对白杨透翅蛾有较高抗性。(3)生物防治:可用白僵菌和绿僵菌棉球堵塞虫孔。
(4)化学防治:A 成虫羽化盛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B 幼虫越冬前及越冬后刚出蛰时,用40%氧化乐果:煤油的1:30倍液,或与柴油的1:20倍液涂刷虫斑或全面涂刷树干。C 幼虫孵化盛期在树干下部间隔7d喷洒2—3次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D 幼虫侵害期如发现枝干上有新虫粪立即用上述混合药液涂刷,或用50%杀螟松乳油与柴油液的1:5倍液滴入虫孔,或用50%杀螟松乳油、50%磷胺乳油20-60倍液在被害处1—2cm范围内涂刷药环。E 成虫羽化期用性信息素进行诱杀。
9、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 沟眶象E.chinensis
一、分布:二者为同一属的两个近缘种,前者又名椿小象,后者又名椿大象,往往混合发生,其分布、寄主、危害情况、生活习性等极为相似,故一起介绍。两者皆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
二、危害:千头椿、臭椿。
三、形态特征
成虫:臭椿沟眶象成虫体长约11.5mm,宽约4.6mm,额部窄,中间无凹陷,头部刻点小而浅,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密被粗大刻点。前胸背板几乎全部白色。鞘翅坚厚,左右紧密结合,肩部及端部1/4(翅瘤以后的部分)布有白色鳞片形成的大斑,其余部分则散生白色小点,稀疏地掺杂红黄色鳞片,鳞片叶状。鞘翅肩部略向外突出。沟眶象成虫体长约13.5-18mm,宽约6.6-9.3mm,额部较宽,中间有深窝。胸部背面、鞘翅基部及端部1/3处密被白色鳞片,并杂有较多红褐色鳞片,鳞片细长。鞘翅肩角特别向外突出,中部花纹似龟纹。
卵:长圆形,黄白色。
幼虫:乳白色,圆形,长约10-15mm,头部黄褐色,每节背面两侧多皱纹。
蛹:裸蛹,黄白色,体长10-12mm。
四、生物学特性:
陕西1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或以成虫在土内越冬。以幼虫过冬的,翌年5月越冬幼虫化蛹,6-7月成虫羽化,7月为羽化盛期;以成虫越冬的,成虫寿命可长达7个月。成虫有假死性,产卵前取食嫩梢、叶片和叶柄等补充营养,危害约1个月便开始产卵。产卵时雌虫先用口器咬破树皮,产卵于其中,然后用喙将卵推倒树皮内层,产卵处后期多有白色液体流出。卵期约8天,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咬食皮层,稍长大后即钻入木质部危害,老熟后先在树干上咬1个圆形羽化孔,然后以蛀屑堵塞侵入孔,以头向下在蛹室内化蛹,蛹期约12天。
两种象甲常混合发生,稀疏或林相残破的林分、人工林和行道树受害较重。
五、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
2、林业措施:及时伐除受害严重的植株,加强抚育,春季成虫出土阶段及时灌水。
3、人工捕杀:利用假死性,清晨震落捕杀。
4、化学防治:
初孵幼虫期可向被害处注入敌敌畏50倍液,并用药液与黄土和泥抹于被害处,成虫产卵前期在树干、树叶上取食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杀螟松乳油、50%磷胺乳油40-60倍液等喷雾(包括树叶、树干、地面),杀死成虫。利用成虫在树周围土中越冬的习性,在早春成虫出土前,每亩用75%辛硫磷1Kg+50 Kg细沙土拌匀,撒施树下,并浅锄或耧耙,以杀死成虫。
1.杨干象 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inne 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新疆。蛀干害虫,危害杨(主要黑杨组,如小黑杨、中东杨等)、柳、桤木、桦树。坑道部树皮形成一圈圈的横向刀砍状裂口,2.杨干透翅蛾Sesia siningensis(Hsu)Sphecia siningensis(Hsu)分布: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3.黄斑星天牛 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
分布:河北、辽宁、浙江、福建、河南、四川、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4.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分布:广东、台湾、香港、澳门。
5.日本松干蚧 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
分布: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6.湿地松粉蚧
Oracella acuta(Lobdell)Ferris
分布:广东。
7.落叶松种子小蜂 Eurytoma laricis Yano
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甘肃。13 8.泰加大树蜂 Urocerus gigas taiganus Beson
分布:辽宁、黑龙江、四川、甘肃、青海、新疆。9.大痣小蜂 Megastigmus spp.分布:黑龙江、浙江、云南、甘肃、青海。10.柳蝙蛾 Phaus excrescens Butler
分布: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湖南、广西。
11.双钩异翅长蠹 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
分布:广东、海南、云南、台湾。12.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
分布: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陕西。备注:对外保密。13.锈色粒肩天牛 Apriona swainsoni(Hope)
分布:江苏、山东、福建、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14.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
分布: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台湾。15.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
分布:天津、辽宁、江苏、山东、云南。16.苹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Linne)
分布:甘肃、新疆。
17.梨圆蚧 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
分布: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台湾。18.枣大球蚧 Eulecanium gigantean(Shinji)
分布:辽宁、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9.杏仁蜂 Eurytoma samsonovi Wa
分布:北京、河北、辽宁、河南、陕西、新疆。
20.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t Bu.)Nickle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台湾、香港。
备注:对外保密。
21.松疱锈病 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 ex Rabenhorst
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22.松针红斑病 Dothistroma pini Hulbary
分布: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23.松针褐斑病 Lecanosticta acicola(Thum.)Sydom
分布:河北、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
24.冠瘿病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and To.)Conn.分布: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浙江、福建、山东、河南、陕西、甘肃。
25.杨树花叶病毒病 Poplar Mosaic Virus(PMV)
分布: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
26.落叶松枯梢病 Guignardia laricina(Sawada)Yama.et K.Ito
分布: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湖北、陕西、甘肃、青海。
27.毛竹枯梢病 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分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28.杉木缩顶病 Pestalotiopsis guepinii(Desm)Stey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29.桉树焦枯病 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 Morgan
分布:广东、广西、海南。
30.猕猴桃溃疡病 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 Taki.福建、湖南、四川、陕西。备注:对外保密。
31.肉桂枝枯病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miff et Maubl
分布:广东、广西。
32.板栗疫病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Murr.)Barr.[Endothia parasitica(Murr.)And.et And.]
分布:北京、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33.香石竹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sp.dianthi
(Prill.et Del.)Snyd.et Hans.分布:上海、广东。
34.菊花叶枯线虫 Aphelenchiodes ritzema-bosi(Schwar.)Steiner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广东、贵州。35.柑桔溃疡病 Xanthomonas citri(Hae)Dowson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
附件2.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
一、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二、乔木、灌木、竹子等森林植物;
三、运出疫情发生县的松、柏、杉、杨、柳、榆、桐、桉、栎、16 桦、槭、槐、竹等森林植物的木材、竹材、根桩、枝条、树皮、藤条及其制品;
四、栗、枣、桑、茶、梨、桃、杏、柿、柑桔、柚、梅、核桃、油茶、山楂、苹果、银杏、石榴、荔枝、猕猴桃、枸杞、沙棘、芒果、肉桂、龙眼、橄榄、腰果、柠檬、八角、葡萄等森林植物的种子、苗木、接穗,以及运出疫情发生县的来源于上述森林植物的林产品;
五、花卉植物的种子、苗木、球茎、鳞茎、鲜切花、插花;
六、中药材;
七、可能被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污染的其它林产品、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森林病虫害防治标语,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森林病虫害防治报告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森林具有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
森林病虫害防治标语植树造林不防病,遭了病虫等于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标语,欢迎阅读!1、爱草爱花爱森林,防虫防病防危害。2、调运木质包装货物必须检疫。3、调运......
生物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生物农药。现就林业生产上常用的几类生物农药简介如下:1、昆虫病原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