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_信托产品风险如何分析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7 10:31: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托产品风险如何分析”。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

与分析报告

2015年底,在中国经济进入“L”型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方针,并出台了“债务置换”、适当增加政府部门赤字率等多项具体措施。2016年过去了,融资性信托类产品的风险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信托易通过对市场上可公开收集的融资性信托类产品(包括信托产品、基金资管产品、证券资管产品、期货资管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价与监测,撰写了此份报告,希望能对投资者、从业者和研究者起到参考作用。

一、评价对象

信托易的评价对象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信托类产品:

(1)可收集到产品的详细资料,即通过第三方渠道发行的产品;(2)有明确投向的融资性固定收益类产品,即通常意义上的信托类产品,不包括浮动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资金池产品。

按照上述标准,2016年,信托易一共收集并评价了432款信托类产品。与之对应,2015年,信托易一共收集并评价了591款产品。2016年收集到的产品比2015年减少了大约1/4。数量的变化与“资产荒”的背景下,融资性信托类产品减少的大环境比较相符。

二、评价方法

融资性信托类产品为非标准化金融产品,不同产品的交易结构、还款来源、增信措施等要素差别较大。因为对信托类产品风险的评价其实就是对还款的确定性程度的评价,所以为了便于评价和比较,我们以产品所包含的各种要素对还款所起到的保障作用作为尺度,对选定的要素进行打分,然后对各要素的得分按照同等原则进行加权求和,再考虑其他的调整性指标,得出产品的风险评分。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因为不同要素所包含的衡量指标不同,所以对不同要素打分的方法也不同,原则上会既考虑该要素对应的还款能力,也考虑该还款能力的排他性程度。

关于评价方法的更多细节,请见“信托易”网站。

产品的风险评分分布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风险越低。其中,不同的风险评分对应的风险级别如下表:

三、评价流程

基于第二部分所描述的“评级方法”,信托易于2014年研发了一套“信托类产品风险测评系统”。该系统在人工录入某个信托类产品所包含的要素指标后,由机器自动计算运行,最后给出风险评分并出具测评报告。信托易在2015年和2016年两个完整年度内,连续及时地收集市场上的产品信息,并用测评系统对每个具有详细资料的信托类产品进行风险评价。

关于测评系统的更多细节,请见“信托易”网站。

四、总体评价结果1、2016年总体评价结果

2016年,根据信托易风险测评系统的评价,所收集的432个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平均值为6.22分,总体对应的风险级别为“风险适中”。

其中,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的信托类产品数量为2个,占比0.46%;“风险较低”的产品数量为70个,占比16.20%;“风险中等”的产品数量为247个,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占比为57.18%;“风险较高”的产品数量为67个,占比为15.51%;“风险很高”的产品数量为46个,占比为10.65%。

详见下图: 2、2015年总体评价结果

2015年,根据信托易风险测评系统的评价,所收集的591个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平均值为6.65分,总体对应的风险级别为“风险适中”。

其中,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的信托类产品数量为32个,占比5.41%;“风险较低”的产品数量为173个,占比29.27%;“风险中等”的产品数量为288个,占比为48.73%;“风险较高”的产品数量为69个,占比为11.68%;“风险很高”的产品数量为29个,占比为4.91%。

详见下图: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3、2016年与2015年的结果对比 1)对比结果

与2015年相比,2016年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6.65分下降到6.22分,下降了0.43分,风险明显升高。

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产品占比从34.68%下降到了16.66%;“风险较高”和“风险很高”的产品占比从16.59%升高到了26.16%。

详见下图: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2)原因分析

(1)资金面相对宽松

2015年底开始,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央行和中央经济决策部门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加上大量资金从股市撤出,使得金融市场的资金面相对宽松。资金需求方一般会先通过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在银行和债券市场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才会通过信托渠道融资。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情形下,一部分资质较好的项目会从信托渠道转向银行和债券市场,从而使得信托产品的风险升高。

(2)房地产市场上行

2015年底开始,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始上涨,然后传递到二线城市。在房地产市场上行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向好。另外,部分三、四线城市为了房地产“去库存”,也采取了一些刺激政策,带动了房地产销售的增长。房地产销售的加快缓解了一部分房企的资金饥渴,减少了对信托融资的需求。

(3)政府债务置换

为了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财政部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的债务置换,即通过公开发行债券来置换原有的债务。并且,债务置换的力度非常大,2016年的规模估计为5万亿左右。此外,国家开发银行等原来的政策性银行也扩大了贷款投放量。因此,行政级别较高的地市级政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通过信托渠道融资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得信托产品的风险升高。

五、分类评价结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们按照资金投向,将评价范围内的信托类产品分为四类:基础设施类、房地产类、工商企业类和其他类。其中,“其他类”产品数量过少,不做进一步分析;另外3类产品我们进行了分类对比与分析。各类别产品的数量见下表: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在对基础设施类、房地产类和工商企业类产品进行对比与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最终的评价结果,也关注细分指标的变化。在信托易的风险测评系统中,我们将产品所包含的要素分为融资主体实力、还款来源、抵质押措施和担保措施4个指标类别,并计算出每个产品在细分指标类别上的评价得分。不同的产品类别,所关注的细分指标不同,详见下文。

1、基础设施类 1)评价结果的变化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基础设施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6.74分下降到6.50分,下降了0.24分,风险升高。

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基础设施类产品占比从35.19%下降到了20.42%,“风险很高”和“风险较高”的基础设施类产品占比从9.03%升高到了12.45%。

详见下图: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与所有信托类产品相比,基础设施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0.24分,而所有信托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0.43分。基础设施类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小于所有产品的整体升高幅度。

2)细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变化

对于基础设施类产品来说,最常见且重要的两个产品要素分别是融资主体实力和还款来源,抵质押措施和担保措施并不是常见和重要的要素。其中,融资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还款来源一般是对地方政府的应收账款。因此,我们比较了这两项产品要素所对应的细分指标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越好)。

详见下图: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我们发现,还款来源得分从5.85分下降到5.43分,融资主体实力得分从6.33分下降到6.14分,还款来源得分比融资主体实力得分下降更多。

原因分析:

还款来源得分受当地政府一般预算收入直接影响,而在地方政府级别下降和区域分布向中西部转移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预算收入下降较大。融资主体实力得分受融资主体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直接影响,而融资主体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可通过注入资产等措施来改善,与当地政府财政实力的关联并不直接。

2、房地产类 1)评价结果的变化

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房地产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6.33分下降到5.92分,下降了0.41分,风险升高。

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房地产类产品占比从30.85%下降到了14.71%,“风险很高”和“风险较高”的房地产类产品占比从41.49%升高到了48.53%。

详见下图: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与所有信托类产品相比,房地产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0.41分,而所有信托类产品的评分均值下降了0.43分。房地产类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略小于所有产品的整体升高幅度。但是,与基础设施类的产品相比,房地产类的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要相对更高。

2)细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变化

对于房地产类产品来说,担保措施并不是常见和重要的要素,最常见且重要的产品要素分别是融资主体实力、还款来源和抵质押措施。其中,融资主体实力既包括项目公司也包括处于实际控制地位的母公司,还款来源一般是房地产销售收入,抵质押措施一般是土地或在建工程的质押。因此,我们比较了这三项产品要素所对应的细分指标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越好)。

详见下图:

我们发现,融资主体实力的得分从3.73分下降到2.77分,下降幅度较大,还款来源和抵质押措施的得分变化都不大。

原因分析:

在资金面总体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可以通过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所以通过信托渠道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平均实力相对下滑。但是,信托公司在做房地产项目时,风控指标和尺度较为固定,还款来源和抵质押措施受到风控指标的限制,所以变化不大。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3、工商企业类 1)评价结果的变化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工商企业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从6.58分下降到5.41分,下降了1.17分,风险升高幅度很大。

从各风险级别的占比来看,风险级别为“风险很低”和“风险较低”的工商企业类产品占比从37.50%下降到了4.05%,“风险很高”和“风险较高”的工商企业类产品占比从30.35%升高到了58.11%。

详见下图:

与所有信托类产品相比,工商企业类产品的风险评分均值下降了1.17分,而所有信托类产品的评分均值只下降了0.43分。工商企业类产品风险升高的幅度远远大于所有产品的整体升高幅度。

根据前文的统计,在资金面整体宽松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我们收集的资金投向为工商企业的信托类项目却从2015年的56个增加到了2016年的74个,增加比例大约为1/4,占我们收集到的所有项目的比例从9.48%上升到17.13%。这可能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1)工商企业通过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渠道仍然不够通畅,所以才需要通过信托渠道融资。可以说,以工商企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此轮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好处。

(2)在资产荒的情况下,信托公司主动转向,开发以前不太重视的工商类企业融资项目。

在信托类产品数量下降和整体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工商企业类产品数量却上升,所以其平均风险水平上升幅度必然会高于整体。

2)细分指标的评价结果变化

对于工商企业类产品来说,最常见且重要的两个产品要素分别是融资主体实力和还款来源,抵质押措施和担保措施并不是常见的要素。其中,融资主体实力由融资主体和处于实际控制地位的母公司的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决定,还款来源一般由融资主体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决定。因此,我们比较了这两项产品要素所对应的细分指标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越好)。

详见下图:

我们发现,融资主体实力得分变化不大,还略有上升,但还款来源得分下降很多。

原因分析: 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通过信托渠道融资的工商企业多为发展不太顺利但实力较强的中型企业。企业发展不太顺利体现为营业收入和利润下降,实力仍然较强体现为净资产较高。

六、典型风险事件点评及建议

2015年和2016年,一些信托类产品出现无法按时兑付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钢铁煤炭价格下跌所引起的天钢、云南煤化等项目,东北经济衰退所引起的一些项目,以及非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天津宝马5S店等项目。

这些项目出现风险并非偶然,即使不考虑周期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融资主体的财务指标也已经非常不健康。这些风险项目爆出风险之前,信托易对其进行过风险测评,评价结果显示这些项目风险偏大。通过对测评结果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对投资者提出以下两个降低投资风险的建议:

1、区别对待融资平台企业和一般国有企业,区别对待融资平台企业的非盈利基础设施项目和一般国有企业的盈利性项目。

政府信用对降低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明晰。投资者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国有企业,就是有政府兜底的,就是没有风险的。

2、注重融资方的财务指标健康程度。

融资方的财务数据虽然比较死板,不能反应一些定性的因素,但是死板往往也代表着可靠。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投资者所获取的收益上限是确定的,所以应该坚持保守的原则,不应看重一些定性的利好因素。

七、展望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原有的以投资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继续的大背景下,通过对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结果的对比,我们做出以下展望:

1)信托类产品数量和收益率将呈下降趋势。

信托产品主要是为“投资”提供资金的。投资下降意味着对资金的需求下降。同时,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资金的可供给量在增加。所以,不仅信托产品的数量会下降,收益率也会下降。2015年-2016年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

2)中西部省份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信托类产品的发展将有决定性的影响。最近几年,中西部省份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还非常不完善,所以对投资资金的需求较大。而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即使需要资金,在愿意承受的融资成本上,也不一定能满足信托产品的要求。所以,一些信托公司从几乎不做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到中西部地区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与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结构不平衡紧密相关。

信托作为一种风险和收益都比债券高的投资产品,一直都是走在城市化的最前线。城市化的两大主题,即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是信托资金的主要投向。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人口的城市化必然不会只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和一线城市。所以,中西部地区信托项目占比提高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是信托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

然而,中西部省份的经济之所以发展相对更缓慢,自然有其客观原因,所以机会与风险并存。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否顺利,将对未来信托产品的风险状况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投资担保公司理财与信托理财法律风险分析

投资担保公司理财与信托理财法律风险分析来源:信托产品 http://www.daodoc.com虽然在信托公司工作时间不长,但却接触到不少具有理财需求,但又缺乏理财风险识别能力的客户,其中有......

概率风险分析评价

概率风险分析评价PRA又称为概率安全分析PSA,作为一种核安全评价方法,PSA近年来发展很快。作为一项评价技术,概率安全评价(PSA)用于找出复杂工程系统运行中所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

风险分析报告

风险分析报告本企业在一般液态单元和一般膏霜乳液单元的产品生产上会出现设备共用的现象。这样讲容易出现交叉污染等现象,破坏产品原有特性。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从生产的五要......

风险分析报告

风 险 分 析 报 告一、项目介绍:1.项目宗旨;2.项目定位与总体目标; 3.市场计划; 4.产品介绍;二、运行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2.资源(原材料/供应商)风险 ; 3.研发(技术)风险; 4.市场不确定性风......

信托计划风险警示

一、信托计划风险警示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应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依据信托文件规定管理信托财产所产生的风险,由信托财产承担;受托人因违背信托文件......

下载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托类产品风险评价总结与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