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园林史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西方园林史发展”。
西方园林史总结
三.中世纪西欧园林的特征 修道院(一.修道院(寺院)园林 修道院 寺院)基督教徒最初是利用罗马时代的一些公共建筑,如法院、市场、大会堂等作为活动场所;以 后效法被称为巴西利卡(Basilica)的长方形大会堂的形式来建造寺院,称为巴西利寺院。前庭(Attrium):有喷泉或水井,供人们用水净身。硬质铺装,上置盆花或瓶饰。中庭:为拱卷式,墙上有壁画,中庭由+字形路分为四块,种植草坪,点缀果树和树木。二.城堡园林 城堡园林 中世纪前期 便于防守,城堡建在山顶 带木栅栏土墙 内外干壕沟围绕 高耸、碉堡市中心建筑作为住宅 11 世纪后 诺曼人(Norsemen)征服英格兰,*减少 石造城墙 护城河 城堡中心有住宅 13 世纪之后的城堡 由于战乱逐渐平息和受东方的影响,享乐思想增强。城堡结构发生变化。变为开敞、适宜居住的宅邸结构。15 世纪后,则变为专用住宅。城堡内有宽敞的厩舍、仓库、供骑马射击的赛场、果园及装饰性花园等。四角带有塔楼建筑围合出方形或者矩形庭院。城堡外围仍有城墙与护城河,入口处架桥。庭园位于城墙之外。城堡庭园的构成 庭园布局简单,有栅栏或矮墙围护。除方形花台之外,主要为一三面开敞的龛座,上铺草皮,用作坐凳。有泉池,充满欢乐气氛。树木修建成几何形。较大庭园中,设有水池,放养鱼与天鹅。中世纪西欧园林特征 1.游乐园(Garden of Pleasure)园林:寺院园林与城堡园林都由实用→装饰性与娱乐性。2.迷园:用大理石或者草皮铺路,以修剪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3.开放型结园(Open Knot Garden)与封闭型结园:用低矮绿篱组成图案的花坛,空隙不种 植物者为开放型,种植物者为封闭型。4.小型猎园:在大片的土地上围以墙垣,内种树木,放养鹿、兔以及鸟类的小型动物供狩猎 游乐。中世纪(中世纪(5-15)伊斯兰园林)波斯伊斯兰园林 公元前 6 世纪到前 4 世纪,正是《旧约》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波斯的园林,除受埃及、美 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影响外,还受《创世纪》中„伊甸园‟的影响。以公元 6 世纪就已出现的波 斯地毯上描制的庭园为例。它是后来发展的波斯伊斯兰园、印度伊斯兰园的基础。地理气候,多贫瘠高原,气候严酷,水成为庭园中重要要素,水的设施支配了庭园构成.宗教古波斯拜火教,伊斯兰教,对宗教中天国的向往.国民性,绿荫树密集高大土墙内侧,独占感,防御外地.小庭园,矩形,两条垂直相交与庭园地面园路分为 4 个部分,交叉点,设置潜水池或凉亭.小庭园高燥酷似西欧修道院的回廊式中厅.波斯伊斯兰园林的影响要素 波斯的造园是在气候、宗教、国民性这三大影响下产生的。气候:地处风多荒瘠的高原,气候严寒酷暑,因而水成了庭园中的最重要因素,蓄水池、沟 气候 渠、喷泉在园林中起支配作用。宗教:拜火教认为:天国为一巨大无比的花园,有金壁辉煌的苑路、果树及盛开的鲜花,用 宗教 钻石与珍珠造成的凉亭等。因而,庭园中栽培果树与花卉,设置凉亭。国民性:喜好绿荫树,将绿荫树密植在高大的围墙内侧,获取独占感与防御外敌。国民性 波斯园林与伊甸园传说模式有关。1.十字形水系布局。如„伊甸园‟分出的四条河。2.有规则的种树,在周围种植遮荫树林。3.栽培大量香花。4.筑高围墙,四角有了望守卫塔。5.用地毯代替花园。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阿尔罕布拉(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该宫建于公元 1238-1358 年,位于格拉那拉(Granada)城北面的高地上。此宫建筑与庭园 结合的形式是典型的西班牙伊斯兰园,它是把阿拉伯伊斯兰的“天堂”花园和希腊、罗马式中 庭(Atrium)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西班牙式的伊斯兰园,西班牙称其为„Patio‟式。1.由四个 由四个„Patio‟和一个大庭园组成。四个为:桃金娘庭园,狮子院,林达拉杰花园,柏树庭 和一个大庭园组成。由四个 和一个大庭园组成 园与帕托花园。2.桃金娘庭园(Court of the Myrtle Trees)桃金娘庭园(桃金娘庭园)皇帝朝见大使举行仪式之处。3.狮子院(Court of Lions)狮子院(狮子院)后妃的住所。4.林达拉杰花园(Limdaraja Garden)林达拉杰花园(林达拉杰花园)后宫,中心放置伊斯兰圆盘水池喷泉的„Patio‟类型。5.帕托花园(Partle Garden)帕托花园(帕托花园)不属于„Patio‟园,属于一台地园。„Patio‟园林的特征 1.建筑位于四周,围成一个方形的庭园。建筑形式多为阿拉伯式拱廊。装修装饰十分精细。2.位于中庭的中轴线上,有一方形水池或条形水渠或水池喷泉。3.在水池、水渠与周围建筑之间,种以乔木、灌木,其搭配数量各不相同。4.周围建筑多为居住之所。有些地方将几个庭园组织在一起,形成„院套院‟,这一点与苏州 园林相似。特色:树高 2.6~3.0m 树下埋入地面下 1.6~2.4m 印度伊斯兰园林 4000 年前,古印度民族的雅利安人,印度河领域 →恒河领域,古印度文化之花-古印度美 术时期-佛教美术 古印度园林的主要要素: 古印度园林的主要要素: 1.水:装饰、沐浴、灌溉 2.凉亭:装饰与实用(夏季炎热)3.绿荫浓树与荷(莲)花:遮荫需要 印度伊斯兰园林的发展历程 1.巴布尔时代的园林 2.胡马雍时代的园林 3.亚克巴时代的园林 4.查罕杰时代的园林 5.沙·贾汉时代的园林 泰姬陵简介 沙·贾汉王为爱妃穆姆塔慈·马哈尔建造的泰姬陵是印度陵墓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为一座平 坦的园林。其主要建筑不位于庭园中心,而是偏向一侧,即在通向巨大的圆拱形天井大门之 处,开辟了与水渠垂直相交的大庭园,迎面而立的大理石陵墓的动人的形体倒映在一池碧水 之中。1.十字型水渠四分园。2.建筑屹立在退后的高台上,重点突出。3.做工精细,整体协调。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约公元 1400-1650 年)15 世纪,以佛罗伦萨为中心.欧洲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公元14、15 世纪是早期,16 世纪极盛,16 世纪末走向衰落。当时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有商船和北非、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黑海延岸进 行贸易。政权为大银行家、大商人、工场主等把持。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与发展其 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对教会精神、封建文化,开始提倡古典文化,研 究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利用其反映人肯定人生的倾向,来反对中世纪的 封建神学,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意大利城市一时学术繁荣,再现了古典文化,并借以发 挥,所以将此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克累森兹,阿尔伯蒂,但丁,薄咖丘.这正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兴起,而不是奴隶制文化的复活。文艺复兴的这种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与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思想相对立,它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发挥 人的才智,对现实生活取积极态度。这一指导思想反映在文学、科学、音乐、艺术、建筑、园林等各个方面。碦累吉奥别墅(碦累吉奥别墅(V.Careggio))方形庭园,用直线分为几个小区,每个小区做成草坪.圆路末端,放置凉亭.绿廊 阵列树.放置陶罐,花台,花园中拼主人名字.卡法鸠罗别墅(卡法鸠罗别墅(V.Cafaggiolo))费索勒的美第奇别墅(费索勒的美第奇别墅(V.Medici at Fiesole))波吉奥·阿 卡亚诺别墅 卡亚诺别墅(波吉奥 阿·卡亚诺别墅(Poggio a Cajano))萨尔维亚提别墅(萨尔维亚提别墅(V.Salviati))初期:模仿古罗马样式带有古代特征,细部及建筑物处理上可见到中世纪别墅特征(位置选择, 场地划分,技巧保持文艺复兴时期)独到之处.特征:人们不将植物作为造园材料来使用,而是从园艺的角度来观赏植物.特征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庄园(园林)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庄园(园林)特征 选址时注意周围环境,可以远眺前景→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多个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风格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建筑与庭园部分都比较简朴,大方,有很好的比例和尺度。喷泉、水池作为局部中心。绿丛植坛为常见的装饰,图案花纹简单。16 世纪以罗马为中心.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庭园特征 16 世纪后半叶庭园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构成若干台层,形成台地园。1.有中轴线贯穿全园 2.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 3.各台层上常以多种理水形式,或理水与雕像相结合作为局部的中心。4.建筑有时作为全园主景位于最高处。5.理水技术成熟,如水景与背景在明暗与色彩的对比,光影与音响效果(水风琴,水剧场),跌水,喷水等,秘密喷泉,惊愕喷泉等 6.植物造景日趋复杂 7.迷园,花坛,水渠,喷泉等日趋复杂。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时期)15 世纪初,人文主义运动兴起古代复兴活动,使别墅建筑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兴盛。16 世纪以来,文化中心移至罗马,意大利式别墅庭园成熟。庭园文化成熟时,建筑与雕塑向巴洛克(Baroque,奇异古怪)方向转化,半世纪后,即从 16 世纪末到 17 世纪庭园进入巴洛克时期。1.庭园洞窟 庭园洞窟 原为巴洛克式宫殿的一种壁龛形式,造成充满幻想的外观,后被引入庭园。庭园洞窟采 用天然岩石的风格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与英国风景园的模仿自然手法不同,前者在于标新立异,后者是真正来自 酷爱大自然的观念,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大自然之美的产物。2.新颖别致的水景设施。新颖别致的水景设施。新颖别致的水景设施 水魔术法(Water magic): 水剧场(Water theatre):用水力造成各种戏剧效果的一种设施。水风琴(Water organ):利用水力奏出风琴之声,安装在洞窟之内。惊愕喷水(Surprise fountain):平常滴水不漏,一有人来便从各个方向喷水。秘密喷水(Secret fountain):喷水口藏而不露。3.滥用整形树木。形态愈来愈不自然。利用整形树木做成的迷园,也是当时流行的烦杂无益 滥用整形树木。滥用整形树木 的游戏之物。4.线条复杂化。花园形状从正方形变为矩形,并在四角加上了各种形式的图案。花坛、水渠、线条复杂化。线条复杂化 喷泉及细部的线条少用直线多用曲线。意大利庭园的总特征 意大利庭园为台地建筑式园林。立面特征:台地由倾斜部分与平坦部分组成。一般来说,城市近郊别墅因坡度平缓而层数少 占地面积广;乡村的别墅相反。尽可能将建筑建在高处,但有时位于中部,有时位于低处。平面特征:以建筑物的轴线作为庭园的轴线。有时庭园的轴线垂直或平行于建筑物的轴线。有时会有副轴线。庭园的细部通过轴线对称的布局。以花坛、泉池、台地为面;园路、阶梯、瀑布等为线;小 水池、园亭、雕塑等为点。都强化了对称性。色彩:以常绿树为主色调,其间点缀了白色的各种石造建筑物、构筑物及雕塑。丛林与花坛 部分采用了明暗对比的巧妙处理。意大利庭园的总特征 1.园门:宽敞,安装铁花门扇,门柱顶上有装饰。2.台地:多为斜坡上建成,有时在平地上堆成。3.阶梯:阶梯各种各样。4.栏杆:台地边使用,有时为池泉与花坛周围。5.庭园植物:以树木为主,或地栽,或盆栽。6.喷泉:意大利庭园的象征。7.壁泉:设在当土墙上的喷水。8.阶式瀑布 9.池泉:水的静态美,有时设喷泉。10.雕塑与花瓶:非常重要的庭园小景物。11.铺地:16 世纪才出现,形式多样。12.庭园剧场:以草坪为舞台,以整形树木作背景,周边用整形树木围起来。13.卡西诺(casino):修养娱乐建筑,相当于现在的小型美术馆。对法国园林的影响 1495 年,查理八世到意大利“那波里远征”,军事上失败,但带回了意大利的艺术家、造园 家,改造了城堡园,后在布卢瓦建台地式庭园,但仍围厚墙围起的城堡式。从法兰西斯一世至路易十三(约 1500-1630),法国吸取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成就发展了法国 的文艺与园林,培养了法国造园家。帕西里/塞尔/莫勒/家族 刺绣花坛:是将黄杨一类的树木成行种植成刺绣图案一般,是最美丽的一种花坛.路易 13 时期 这种花坛中常种植花卉培植草坪.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勒.诺特尔 设计的花坛.水剧场:是一个半环形的建筑物,大多靠着土墙,有一列很深的岩洞,洞里立雕像,水以各种方式, 从各个角度在洞里喷,淋,溅,洒.在意大利巴洛克的建筑师喜好玩弄水.罗马 3 大别墅 法尔纳斯/埃斯特/兰特别墅.对荷兰的影响 荷兰式庭园 17 世纪法国园林 勒诺特尔 维康府邸(Vaux-Le-Vicomte)使勒诺特尔一举成名。该庭园是马扎然内阁财政部长富凯(Fouquet)所造壮丽宫殿的附属庭园,它采用了一种前 所未有的新庭园形式,使勒诺特尔一举成名。要素:长轴轴线,大镜面水池.刺绣花坛.园中园,尝试.1662-1663 年路易十四让勒诺特尔规划设计凡尔赛宫,他提出要建造出世界上未曾见过的花 园,要超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阿尔宫。110w m2.建筑 11wm2 园林 100w m2.轴线向后延伸,贯穿并且独占全局.该园位于巴黎西南 18km 处,共建设 20 余年,1689 年完成,1682 年路易十四把政府迁至如 此。1.大规模 2.突出纵向中轴线 3.采用超尺度的十字形大运河 4.均衡对称的布局 5.创造广场空间 6.丛林背景 7.以水贯穿全园 8.采用洞穴 9.遍布雕塑 10.建筑与花园相结合.造园特点: 1,花坛,六种花坛.刺绣/组合/英国式/分区/柑橘/水/ 2 丛林/3 树篱/4 花格墙/5 喷泉/6 水渠/7 雕塑.意大利园林与法国园林的对比 1.意大利庭园属于台地建筑式园林,而法国园林为平面图案式。2.二者全为规则式,但意大利庭园有立体的堆积感,法国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3.前者的选址大部分为高爽干燥的丘陵地带,后者为风景特别优美的场地,有的造在沼泽性 低湿地。4.前者须从高处俯瞰,后者利用宽阔的园路构成贯通的透视线,或设水渠,展现出意大利式 庭园中无法见到的恢宏的园景。中法园林.对立的形式体现不同的哲学 中法园林 对立的形式体现不同的哲学.对立的形式体现不同的哲学 1 一个自然,一个几何.2 建筑地位和作用不同.3 中国,抒情出世,法国,理性入世.4 维护的不同.明显特点: 明显特点 1 大 2 布局象建立在封建等级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3 主轴线大大的加强,不仅是集合对称轴,而且变成活动和艺术中心 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关系 1 高卢时期,法->罗马式,都是意大利式,多层平面布局几何构图.2 形成的特点.17 世纪下半叶.3 理论基础出源于意大利纯粹的唯心主义转化为宫廷文化的唯理主义.4 法古典主义,比意大利更几何化.前期法造园艺术: 前期法造园艺术 1 世纪到 4 世纪,罗马的高卢行者,罗马式庄园,建筑庄园.中世纪园林,修道院和王公贵族府邸,这个布局是前身 特征: 特征 1 修整过的树木流行.2 向游乐方向转化 3 机械技术使用 4 外向性园林 5 与园林森林发生关系,天然野趣.6 植物丰富,多观赏性类植物.文艺复兴对法国影响: 文艺复兴对法国影响 法国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得到触发,巴塞罗和杰罗姆,对法国造园艺术有发展贡献.表现在: 1 花园建筑由哥特式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式, 2 有雕塑做点缀.3 方格是绣花式植坛.成为法国园林一绝.4 岩洞,柱式,拱券,模仿山崖, 5 台地占主导.6 形成河流开阔水面.分台,无统一的轴线,没有以建筑为主的统帅格局.法国园林特点: 法国园林特点 1 没有摆脱实用的要求, 2 台地中间的观赏为主,内容为主,面积不大,种药,果园.3 江有围墙,无构图关系.4 缺少统筹作用.16 世纪中叶,花园纯粹观赏,少园林.17 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的道路/步阿依索 著作/古典风格主义.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 崇高理性精神,高贵伟大,(体现君主的.)力求 2 者统一.2 以规范化的柱式为建筑设计的基础,追求形式清晰,准确.3 等级体现主次分明.4 君主伟大.勒时期和意大利时期区别 1 尺度大/2 功能上的变化/3 水的处理,法,静水.面积大,水镜,意,动水./4 地形,平缓./5 植物,深 邃./6.意.全绿做铺.以砂石为底,法,引入.但流行用鲜花为底.17 世纪法国园林 一.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二.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 三.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在欧洲的影响 一.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 17 世纪后半叶左右,勒诺特尔(Le Notre Andre)的出现,标志着单纯模仿意大利造园形 式的结束。? 勒诺特尔是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造园家,才华横溢,后世称为„宫廷造园家之王‟。使法国 园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代了意大利园林而风靡整个欧洲。? 当时,德国发展受阻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英国因清教徒厌恶华美的思想作崇,发展十分缓慢,唯有法国步入高度发展的时期。勒诺特尔 ? 1613 年 3 月 12 日生于巴黎的园林世家,祖父是宫廷造园家,父亲是宫苑管理人。? 13 岁师从宫廷画家西门?沃韦特,受益匪浅,同其他艺术巨匠接触。? 与父亲一起工作,掌握了造园与园艺的实际技术。管理西班牙茉莉与桑树的树篱。? 与富家女子结婚,有机会接触到上层社会。勒诺特尔的成名 ? 维康府邸(Vaux-Le-Vicomte)使勒诺特尔一举成名。? 该庭园是马扎然内阁财政部长富凯(Fouquet)所造壮丽宫殿的附属庭园,它采用了一种前 所未有的新庭园形式,使勒诺特尔一举成名。维康府邸(Vaux-Le-Vicomte)? 位于巴黎市郊,始建于 1656 年,南北长 1200m,东西宽 600m。创造出体现权贵将自然变 化和规则严整相结合的设计手法。这个设计思想与手法为凡尔赛宫园林的设计奠定了基础。该园主要特点: 1.大轴线简洁突出 2.保留有城堡的痕迹 3.突出有变化有层次的整体 4.满足多功能要求 5.雕塑精美 6.树林茂密 凡尔赛(凡尔赛(Versailles)宫)? 1662-1663 年路易十四让勒诺特尔规划设计凡尔赛宫,他提出要建造出世界上未曾见过的 花园,要超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阿尔宫。? 该园位于巴黎西南 18km 处,共建设 20 余年,1689 年完成,1682 年路易十四把政府迁至 如此。凡尔赛(Versailles)宫 1.大规模 2.突出纵向中轴线 3.采用超尺度的十字形大运河 4.均衡对称的布局 5.创造广场空间 6.丛林背景 7.以水贯穿全园 8.采用洞穴 9.遍布雕塑 10.建筑与花园相结合 二.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 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 勒诺特尔在园林史上所起作用:勒诺特尔出现之前,意大利庭园已经渡过了它的辉煌时代,而表现出愈演愈烈的巴洛克式倾向。勒诺特尔将变化无常、装饰繁琐的巴洛克倾向一扫而空,给园林设计带来了一种优美高雅的形式。意大利园林与法国园林的对比 1.意大利庭园属于台地建筑式园林,而法国园林为平面图案式。2.二者全为规则式,但意大利庭园有立体的堆积感,法国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3.前者的选址大部分为高爽干燥的丘陵地带,后者为风景特别优美的场地,有的造在沼泽性 低湿地。4.前者须从高处俯瞰,后者利用宽阔的园路构成贯通的透视线,或设水渠,展现出意大利式 庭园中无法见到的恢宏的园景。勒诺特尔式法国园林的特征()勒诺特尔式法国园林的特征(1)1.花坛:(1)刺绣花坛:刺绣图案(2)组合花坛:(3)英国式花坛:一片草地或者修建成形的草地。(4)分区花坛:由对称形的造型黄杨树构成,这种花坛中丝毫不见草坪或刺绣图案的栽植。(5)柑桔花坛:花坛中种满了桔树及其它灌木。(6)水花坛:环抱在草坪、林荫树、画圃之中的泉水集中起来构成的花坛。2.丛林(bosco):一种方形的造型树木种植区。(1)滚木球戏场:树丛中央辟出一片草坪,在草坪中央设置喷泉等,这个草坪的周围只有树 木、栅栏、水盘。(2)组合丛林:设有圆形小空地。(3)星形丛林:附属在道路两侧,道路呈星形。(4)V 形丛林:在草坪上将树木按每组五棵地种植成 V 字形。勒诺特尔式法国园林的特征)勒诺特尔式法国园林的特征(3)3.树篱:花坛与丛林的分界线,厚度为 0.5-0.6 米,高而规则,且相互平行。树种有黄杨、紫杉、米心树、鹅耳枥等。4.花格墙: 5.喷泉与阶式喷泉:流水的动态实乃生机勃勃的庭园之魂。如凡尔赛宫中有:水花坛,金字 塔喷泉,拉托那喷泉,萨索利喷泉,阿波罗喷泉,尼普顿喷泉,水剧场等。勒诺特尔式法国园林的特征()勒诺特尔式法国园林的特征(4)6.水渠:维康府邸庭园中的水渠为横向的轴线;凡尔赛宫中的水渠呈十字相交。水渠使庭园 宽阔,并提供娱乐活动空间。7.雕塑:出现了不少与庭园的气氛相吻合的作品。法国园林对俄国园林的影响 彼得霍夫园(Peterhof)? 该园位于俄国圣?彼得堡市的西南郊区,建于 1715 年,是彼得大帝的夏宫,由勒?诺特尔 的弟子设计。? 宫殿建筑群位于 12m 高的台地上,沿建筑中心部位布置一条中轴线直伸向海边,建筑平台 下顺此轴线作一壮观的叠瀑。德国(海润豪森 Herrenhausen)宫苑 此宫殿建在汉诺威城近郊,其庭园部分由勒诺特尔设计,另外的法国人筑造而成。英国(圣?詹姆斯园 ST?James)查理二世很喜爱勒诺特尔式园林,曾写信给路易十四,邀请勒诺特尔来英国,1678 年勒诺 特尔访问了英国。他进行的第一个园林设计,就是改造圣?詹姆斯园。意大利(卡塞塔 Caserta 宫苑)该园建在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附近的卡塞塔小城。勒诺特尔曾访问过意大利,其影响波及 意大利的南北方,北部的园林都已荒废,唯此宫苑尚完整的保存在南方。法国园林明显特点: 规模宏大/总体布局建立在封建等级之上的君主专制整体的图解/主轴线大大加强不仅是几 何对称而且变成活动和艺术的中心.
西方园林史朱建宁课件“西方园林史”是高等院校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西方园林史朱建宁课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西方园林史朱建宁课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寺观 皇家园林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与离宫御园的区别:前者提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后者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
1.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居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2.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
1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造园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的场所2、台: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