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程总结_音乐鉴赏课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7 08:14: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音乐鉴赏课程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音乐鉴赏课总结”。

音乐鉴赏《课程总结》

音乐是反应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大致结构主要分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第三部分是华语流行音乐,第四部分是欧美的音乐,第五部分是不同时期的音乐,第六部分是器乐作品。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旋律,又叫做曲调,音乐的首要元素。它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被称为“音乐的灵魂”。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和声,是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构成和弦的进行结构的功能体系。具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节拍常用4/4拍,强弱拍交替给人以听觉上非同一般的享受。节奏虽然打破了音乐的节拍,但并不会打乱节奏。我们也欣赏了《饮酒歌》等作品来感受音乐的节拍与节奏。最早开始产生的调式是La,在小调式中,以La为中心音。大调式中,以Do为中心音,我们的国歌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调式。调性代表中心音的高低。不同的物体、材质、大小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的音色。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也应当仔细感受,而不能只是单纯的听,更要思考和感悟。

第二部分:中国古典民族音乐。民歌就是指人民的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即兴创编、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教育和传唱功用,人生礼仪功能,祭祀和驱邪作用。它带有强烈的地方热民族特色。汉族民歌又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例如湖北民歌《催咚催》,展现了欢快的劳动场面,同时也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小河淌水》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表现出少女的纯情与活力。少数民族的歌舞中,例如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据说其原曲是一首古老的酒歌,一般用于宗教的仪式;壮族的民歌非常发达,如《日落西山岗过岗》。就我个人理解,民歌不简单是歌谣,更是古人思想、情感和文化的传递,现在民歌在逐渐衰落的同学,也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将民歌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坚守在艺术的阵地,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我们的中国古典民族音乐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和”的精神中和、简约、适度;“虚”的境界有含蓄、空灵的美;“线”的形态从欧洲重立体感与独树一帜的中国“线”的艺术展开。我们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这节课主要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欣赏。鉴赏了《楚商》、《紫竹调》、《小刀会序曲》等等。

再说到戏曲,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全国性的剧种有昆曲和京剧。

第三部分:华语流行音乐。华语流行音乐泛指华语歌曲、国语歌曲、普通话歌曲,是泛指用华语、国语、普通话或其他北方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它是中文流行音乐中商业性中文音乐类型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其他通用华语的社区,且在华人社区外如韩国、日本等地也有一定影响力。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地出现流行音乐,1949年以后转到港台地区发展。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港台流行音乐开始进入内地,并逐渐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核心。21世纪形成了港、台、东南亚和内地的华语流行音乐呈现一种融合、渗透、互相影响的状态。流行音乐是一种商业化的歌曲。它的历史沿革主要有三个阶段:港台东南亚的独立发展、中国大陆的重新发展、华语乐坛的全面融合。中国内地音乐代表人主要有李谷

一、毛阿敏、杨钰莹等等。香港乐坛有许冠杰(《浪子心声》)、罗文张国荣等。上世纪末期台湾音乐代表人物有邓丽君、罗大佑、齐豫,现代台湾音乐代表人有周杰伦,杨丞琳等。新马乐坛:林俊杰、孙燕姿、梁静茹、蔡健雅等人。

第四部分:欧美音乐。索尔音乐和说唱音乐。索尔音乐,为英文Soul的音译,又译“灵敢灵魂乐”。是一种自由的,讲究即兴的黑人流行音乐。1969年,“公告牌”用索尔”来代替原来对“节奏布鲁斯”的称呼。它是由布鲁斯、摇滚乐与黑人福音歌混合而成的一种黑人流行音乐,演唱时较少演奏乐器。说唱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黑人音乐根源中吟咏的段落中,到了70年代说唱乐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其中最主要的功劳要归根于当时流行的迪斯科舞厅中的DJ们,他们将黑人当时正在风行的FUNK节奏混入流行的迪斯科节奏中,并且在唱片机上反复重复同一张的唱片的内容,做自己的LOOPS,随着那些在现在广为人知和DJ们普遍应用的“打碟”法出现,说唱开始被街头黑人文化所流传,并且街生出相当丰富的分支。

第五部分:各个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1600年-1750年)。这个时期文艺复兴带动了艺术的发展。此时正是社会转型时期,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大协奏只存在于这个时期。此时音乐特点为:构思宏大、结构严谨,感情表现单一而强烈。旋律流畅、气息宽广、乐句长度不一,音量宏大,强弱及音乐对比鲜明,有许多装饰音和模进音型。此时的乐队人数按照从少到多排列依次为:双管制乐队;中型乐队(三管型乐队);四管制乐队(19C中后期——20C初出现的最大型的乐队)。这节课我们欣赏了《G弦上的咏叹调》、《哈利路亚》等名作。古典主义时代(18C中叶的欧洲)。此时音乐的风格特点为:语言朴素、精炼、亲切,形式结构严明清晰、严谨、匀称,节奏、速度灵活多变,优美动人。我们听了海顿的《告别交响曲》,它讲述了一个和伯爵的爱情故事,还有《惊愕交响曲》,给人一种焦急不安的感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19C中期为全盛时期)。欣赏的时候要让自己的性格与音乐相融合,相互补,往相反的方向去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舒伯特的《小夜曲》、《军队进行曲》等,其抒情性较强。门德尔松17岁时创作的《婚礼进行曲》。舒曼的《梦幻曲》以及肖邦根据自己的情绪去演绎的《夜曲》。晚期(19C末)我们主要欣赏了一些作品:马勒的《第一交响曲》(个人的悲剧因素较多)、《第八交响曲》(较恢弘、博爱、欢乐和幸福);理查斯特劳斯的《堂吉诃德》等。

第六部分:器乐作品。器乐曲的体裁形式,分为舞曲、特殊乐曲、大型器乐曲及器乐套曲。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一开始就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舞曲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舞曲是乐曲体裁之一,是以舞蹈节奏为基础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舞曲皆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还具有各自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舞曲种类、形式多样,流行于欧洲16、17世纪,特色鲜明,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无论时代怎么变换,但艺术是永恒的,无论经过多少年的岁月沉淀,依旧熠熠生辉。大型器乐曲及器乐套曲包括交响诗、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交响诗的代表作品有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电影《加勒比海盗》、《星球大战》、《阿甘正传》中那些动人心弦的配乐都是有音乐家创作的交响乐,如同写一本书,富有情感与生命。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音乐鉴赏这门课程所获得的感悟。

音乐鉴赏课程论文

南 阳 理 工 学 院 音 乐 鉴 赏 论 文浅谈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学 院(系): 软件学院 专 业: 软件工程 学 生 姓 名: 段世昌 学 号: 105150240038 指 导 教 师(职称): 刘昕 评 阅 教 师:......

《音乐鉴赏》课程信息

《音乐鉴赏》课程信息一、课程简介我校于2006年4月被批准建立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根据我校大学生文化层次虽然较高,但音乐素质差异较大,同时音乐公共选修课课时较......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纲要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授课教师: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 林改峰一、课程要求:高中音乐......

音乐鉴赏课程心得体会(原创)

音乐鉴赏课程心得体会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作为选修课。本来我只是想完成学校规定的必须选一门艺术类的规定,但是后来我就不这么想了,我发现音乐的真正的魅力了。我......

音乐鉴赏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音乐教学总结时光飞逝,转眼间这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自我反思、弥补......

下载音乐鉴赏课程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鉴赏课程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