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政务公开调研报告

工作报告 时间:2020-02-27 14:08: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工作报告】

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务公开调研报告”。

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按照《2006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五条工作意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政务公开工作。目前,我市政务公开推行面已达到100%,公开形式日趋多样,内容日趋完整,程序日趋完善,公开的氛围越来越浓,影响越来越大,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

一、我市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

概括地说,我市推行政务公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形象”工程牢牢抓住不放。今年以来,先后三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还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制度,对全市政务公开开展情况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并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了人员,明确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其分工,加强了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也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充实了领导和办事机构,调整落实了人员。由于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形成了我市抓好政务公开的整体合力。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程序,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今年以来,我们认真按照《枣庄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枣办发[2005]23号)要求,积极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公开责任、预审、评议、追究、考核等相关制度,如实编制了政务公开目录。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市直部门和4个区(市)已经完成了政务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为了确保公开的质量和效果,我市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政务公开基本程序,即:制定公开方案(明确提出公开时间、内容和形式)——依照保密规定送交有关单位进行保密审查——提交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公开单位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检查和评议——对检查和评议结果进行反馈——公开单位整改——年底进行全面考核、公开考核结果、兑现奖惩。通过制定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并严格按程序操作,确保了政务公开规范运行。

三是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奖惩,推动了各项公开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市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对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市和区(市)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政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单位)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本地区、本部门(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按照市政务公开考核奖惩办法的规定,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于今年6月份和11月份两次对各区(市)、各部门(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在今年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我们把政务公开列为评议工作的重要内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代表性的职工群众代表对各级各部门政务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了评议,通过以评促纠,以评促建,既评出了干劲、也评出了新的风貌,为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全面推开民主评议政务公开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是创新形式,充实完善内容,为推动政务公开搭建平台,提升看点。为了保障公众知情权,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办事,我市在公开栏、公开电话、政府公报、文件等传统政务公开形式基础上,在公开载体上力求创新,广泛采用新闻发布会、专家咨询论证会、听证会等创新方式,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我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有59个部门进驻大厅,办理市级全部279个行政许可事项。“中心”采取设立资料索取点、信

息公告栏、网站、触摸屏、电子屏幕等形式,将审批项目、审批类别、审批依据、审批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全部对外公开。另外,还将窗口工作人员的身份、职责、服务和监督电话向群众公开,便于群众监督。截至12月4日,“中心”(不含交警车管和房产交易两个分厅)2006年以来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65840件,办结165508件,即时办结率为84%,按期办结率为100%。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我市投入大量经费和人员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专网。目前,我市市级和5个区(市)都开通了专门的政府门户网站,把政府有关事项、政策规定、服务承诺、工作情况通过网络向群众和社会公开。另外,我市五十多个市直党政部门连接到市电子政务专网,正采取措施实现与区级的纵向连接,以逐步建立市内各级党政机关互联互通、公文交换、资源共享、协同办公的基础网络平台。五是抓好典型培育,及时总结推广,推动了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等部门对全市公开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督导,及时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探索以政务公开促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带动党务公开的新模式。政务公开方面,在市直选择了8个有代表性的部门作为政务公开联系点进行重点培育,并将这8个部门政务公开方面的经验以政务公开简报的形式进行刊发,供各级各部门学习借鉴。在推行办事公开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市建设和供电、供气、供水、医院、学校、社会保障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上,今年选了部分医院和学校为典型,召开了3次现场会,通过播放电视录像片,典型经验介绍等形式,及时进行了总结推广。与此同时,我们把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结合起来,把政务公开基础好、党务工作透明度高的山亭区作为党务公开示范点,积极稳妥地抓好党务公开试点工作,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党务公开工作稳步开展。

二、我市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多层次、全方位的政务公开建设,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群众满意率逐年上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级各部门对政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公开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各部门普遍认识到,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带头增强政务公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了解和熟悉政务公开的有关政策措施,调动其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全市各级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等文件的贯彻落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逐步健全监督保障措施,努力提高公开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推动了政府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减少了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通过推行政务公开,我市绝大多数单位都能按要求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通过事前公告广泛征求专家或群众意见,通过公开程序决策,决策结果向社会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如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枣庄新城建设问题,我市设置了新城规划展示栏,在会展中心制作了大型规划模型;市建委还多次在光明广场进行规划公示,收集、归纳、梳理市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对土地违法问题,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了行政处罚听证会,通过充分举证、质证,公开公正处理土地违法问题,给利害关系人和其他群众上了一堂依法申请、使用土地的法制教育课,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宣传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三是增强了政务工作透明度,促进了政府系统廉政建设。通过推行政务公开,逐步建立了一套有约束力的权力运行规范和运行机制,提高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为广大群众直接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开通了一条渠道,为防止“暗箱操作”,防止滥用权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目前,我市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能按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把重大工程项目、政府大额

采购推向市场,政府采购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发生政府采购支出为4.4192亿元,节约资金9078万元,节支率为17.04%。另外,我市尤其注重乡镇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在涉农价格收费公示、粮农直补资金发放及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等方面都严格进行公开操作,通过公开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促进了廉政建设。

四是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密切了政群、干群关系。通过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增强了服务意识,较好改变了部分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绝大多数群众都认为现在到政府部门办事方便多了。同时,通过政务公开更好地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广大群众普遍反映,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是一项“阳光工程”,拆掉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畅通无阻,干群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三、政务公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近年来,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仍有少数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有抵触情绪。对有关文件不学习,不了解、不熟悉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二是公开的内容方面,个别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如对于领导班子决策重大事项的公开,人财物管理方面的公开还须加强。三是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突出。区(市)、乡镇、部门之间做得好的与做得差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四是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大都是兼职,经费也没有保障,限制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的发挥,制约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想认识上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本单位办事很公平、公正,没有什么需要公开的东西,对政务公开心理上有戒心,担心政务公开在单位内外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担心削弱自己的权力和领导威望而不愿公开。第二,公开制度执行不力,缺乏硬性监督,随意性大。单位公开什么,公开到什么范围往往由个别主要领导或承办人自行决定,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未能认真履行职责。

四、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巩固政务公开已取得的成果,在政务公开的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性上下功夫,促进我市政务公开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对今后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应采取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督促各级各部门站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政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务公开干部队伍,尽快配备充实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并及时搞好人员培训,使他们熟悉有关政策和规定,提高做好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公开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和程序。政务公开的健康稳定开展最终还是要靠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严密的程序,建议上级尽快出台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加紧建立和完善本级本部门(单位)的个性化的政务公开目录,逐步从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上对政务公开加以规范,着力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加强政务公开的保障措施研究,逐步建立政务公开的行政保障制度、司法保障制度、人大监督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和监督措施,建立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对政务公开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明察暗访,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在政务公开方面存

在严重问题的单位“一把手”,要进行诫勉谈话,谈话内容装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要加强政务公开考核和评议,及时兑现奖惩,建议把政务公开开展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在提拔任用干部时作为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政务公开调研报告

学习科学发展观促进政务公开调研报告区纪委 苏国锋政务公开是建立民主、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

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为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着力构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在区纪委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为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着力构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在区纪委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市政务公开工作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近年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

*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近年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

下载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