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技术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设备维修总结”。
一、机械磨损
(一)机械磨损的理论? 两相互接触产生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将产生组织机件运动的摩擦阻力,因其机械能量的消耗并转化而放出热量,使机械产生磨损。
(二)机械磨损的类型?
1、黏着磨损?
也称咬合(胶合)磨损或摩擦磨损。黏着磨损是在法向加载下,两物体接触表
面相对滑动时产生的磨损。
磨损产物通常呈小颗粒状,从一物体表面黏附到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然后在继续的摩擦过程中,表面层发生断裂,有时还发生反黏附,即被黏附到另一个表面上的材料又回到原来的表面上,这种黏附反黏附往往使材料以自由磨屑状脱落下来。黏着磨损产物可以在任意的循环中形成,黏着以后的断裂分离,并不一定在最初的接触表面产生。
2、磨料磨损?
由于一个表面硬的凸起部分和另一个表面接触,或者在两个摩擦表面之间存在着硬的颗粒,或者这个颗粒嵌入两个摩擦面的一个面里,在发生相对运动后,使两个表面中某一个面的材料发生位移而造成的。
3、表面疲劳磨损?
两接触面做滚动和滑动的复合摩擦时,在循环接触应力的作用下,使材料表面疲劳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
4、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使腐蚀和擦而导致零件表面物质损失的现象。
(三)机械磨顺的一般规律?
机件的正常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跑合”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开始由于零件表面存在着加工后的不平度,在接触点上引起高接触应力,磨损速度很快,随着机械运转的时间延长.不平度凸峰被逐渐磨损,使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逐渐增大,磨损速度逐渐减慢.二:“稳定”磨损阶段 在这个时期内,由于机械已经过“跑合”,摩擦表面加工硬化,微观几何形状改变.从而建立了弹性接触的条件。同时在正常运转时,摩擦表面处于液体摩擦状态,只是在启动和停车过程中,才出现边界摩擦和半干摩擦情况,因此,磨损速度降低而且基本稳定,磨损量与时间成正比增加,问隙缓慢增大到坑川。三:“急剧”磨损阶段,由于摩擦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温度急剧增加,金属组织发生变化),产生过大的间隙,增加厂冲击,润滑油膜易破坏。磨损速度急剧增加,致使机械效率下降,精度降低,出现异常的噪声和振动,最后导致发生意外事故。
(四)、机械磨损的影响
影响机械磨损的主要因素有零件材料、工作载荷、运动速度、温度、润滑、表面加工质量、装配和安装质量、机件结构特点及运动性质等。
二、密封润滑
(一)、机械密封概述(原理)机械密封是靠一对或几对垂直于轴作相对滑动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的弹力
(或磁力)作用下保持接合并配以辅助密封而达到的阻漏的轴封装置。机械密封的主要部件有静环和动环等端面密封副压紧元件。机械密封多用于离心泵、离心机、反应釜和压缩机等设备。
常见的机械密封泄露原因有动作性损坏、密封面平面度损坏、密封面润滑性破损及
多因素叠加作用引起的泄漏等。
(二)、密封装置的作用防止润滑剂的泄漏并防止外部杂质、灰尘、空气和水分等浸入润滑部位。密封不仅能大量节约润滑剂,保证机器正常工作,提高机器寿命,同时防止污染,改善环境。
(三)、密封装置的分类 静密封和动密封,动密封又可以按照运动分为移动密封及旋转密封两类,按接触形式分为非接触密封和接触密封两类,按密封位置分为端面密封和圆周密封两类。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结合面之间的密封称为动密封。两个相对静止的结合面之间的密封称为静密封。泄漏包括两方面原因――密封面上有间隙及密封两侧有压力差。所有的静密封和大部分动密封都是借助密封力使密封面互相靠近或嵌入以减少或消除间隙,达到密封的目的,这类密封方式称为接触式密封。密封面间预留固定间隙,依靠各种方法减少密封间隙两侧的压力差而阻漏的密封方式,称为非接触式密封。
(四)、机械润滑的概述
机械中的可动零、部件,在压力下接触而作相对运动时,其接触表面间就会产生摩擦,造成能量损耗和机械磨损,影响机械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机械设计中,考虑降低摩擦,减轻磨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其措施之一就是采用润滑。
(五)、润滑的作用
1、减少摩擦、减轻磨损(润滑剂,形成一层膜);
2、降温冷却(润滑剂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3、清洗作用(带走表面磨削下金属磨削或污物);
4、防止腐蚀(润滑剂中含防腐、防锈剂);
5、缓冲减振作用(油膜有一定的刚度);密封作用(半固体润滑剂,防止水分、杂质侵入)。
(六)、润滑剂的分类
生产中常用的润滑剂包括润滑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及添加剂等几大类。其中矿物油和皂基润滑脂性能稳定、成本低,应用最广。固体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等耐高温、高压能力强,常用在高压、低速、高温处或不允许有油、脂污染的场合,也可以作为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添加剂使用。气体润滑剂包括空气、氢气及一些惰性气体,其摩擦因数很小,在轻载高速时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当一般润滑剂不能满足某些特殊要求时,往往有针对性地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来改善润滑剂的粘度、油性、抗氧化、抗锈、抗泡沫等性能。
(七)、润滑的方式
润滑方法有分散润滑和集中润滑两大类。分散润滑是各个润滑点用独立的分散的润滑装置来润滑,这种润滑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有压的或无压的;集中润滑则是一台机器或一个车间的许多润滑点由一个润滑系统来同时润滑。
三、事故模式理论
(一)、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事故模式理论有:因果连锁模型、多米诺骨牌模型、综合模型、系统理论模型、轨迹交叉模型、人为失误模型、生物节律模型、事故突变模型、能量意外释放论、能量转移理论等。
能量转移论 :基本思想: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能量按其形式可分为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辐射能(包括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
在能量转移论中,把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而产生的。人体各部分对每一种能量都有一个损伤阈值。当施加于人体的能量超过该阈值时,就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大多数伤害均属于此类伤害。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譬如因机械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窒息(如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伤害及事故,主要取决于:人所接触的能量的大小,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力的集中程度,受伤的部位及屏障设置的早晚等。
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及伤害的可能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不正常或不期望转移的方法。
四、焊接维修技术
一、焊接修复技术概述
利用焊接方法进行机械零件的修补或在机械零件表面制备抗磨,防蚀等涂敷层。
二、焊接方法及特点
补焊:修复零件使其恢复尺寸与形状或修复裂纹与断裂。堆焊: 恢复零件尺寸、形状,并赋予零件表面以某些特殊性能的熔敷金属。
一、什么是钎焊?钎焊是如何分类的?钎焊的接头形式有何特点?
钎焊是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金属作为钎料,加热后,钎料熔化,焊件不熔化,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将焊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将钎焊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1)软钎焊:软钎焊的钎料熔点低于450°C,接
头强度较低(小于70 MPa)。(2)硬钎焊:硬钎焊的钎料熔点高于450°C,接头强度较高(大于200 MPa)。钎焊接头的承载能力与接头连接面大小有关。因此,钎焊一般采用搭接接头和套件镶接,以弥补钎焊强度的不足。
二、电弧焊的分类有哪些,有什么优点?
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熔焊方法,称为电弧焊。可分为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气体保护焊等三种。手工自动焊的最大优点是设备简单,应用灵活、方便,适用面广,可焊接各种焊接位置和直缝、环缝及各种曲线焊缝。尤其适用于操作不变的场合和短小焊缝的焊接;埋弧自动焊具有生产率高、焊缝质量好、劳动条件好等特点;气体保护焊具有保护效果好、电弧稳定、热量集中等特点。
三、什么是电阻焊?电阻焊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用于何种场合?
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工件及焊接接触面间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加热至塑性或局部熔化状态,再施加压力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电阻焊分为点焊、缝焊和对焊3种形式。
(1)点焊:将焊件压紧在两个柱状电极之间,通电加热,使焊件在接触处熔化形成熔核,然后断电,并在压力下凝固结晶,形成组织致密的焊点。点焊适用于焊接4 mm以下的薄板(搭接)和钢筋,广泛用于汽车、飞机、电子、仪表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2)缝焊:缝焊与点焊相似,所不同的是用旋转的盘状电极代替柱状电极。叠合的工件在圆盘间受压通电,并随圆盘的转动而送进,形成连续焊缝。缝焊适宜于焊接厚度在3 mm以下的薄板搭接,主要应用于生产密封性容器和管道等。(3)对焊:根据焊接工艺过程不同,对焊可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
四、激光焊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及用途?
激光焊利用聚焦的激光束作为能源轰击工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激光焊具有如下特点:
1)激光束能量密度大,加热过程极短,焊点小,热影响区窄,焊接变形小,焊件尺寸精度高; 2)可以焊接常规焊接方法难以焊接的材料,如焊接钨、钼、钽、锆等难熔金属;
3)可以在空气中焊接有色金属,而不需外加保护气体; 4)激光焊设备较复杂,成本高。激光焊可以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及铜、镍、钛合金等;异种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有机玻璃等);目前主要用于电子仪表、航空、航天、原子核反应堆等领域。
五、电子束焊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及用途?
电子束焊利用在真空中利用聚焦的高速电子束轰击焊接表面,使之瞬间熔化并形成焊接接头。电子束焊具有以下特点: 1)能量密度大,电子穿透力强; 2)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取消,焊接变形小; 3)真空保护好,焊缝质量高,特别适用于活波金属的焊接。
电子束焊用于焊接低合金钢、有色金属、难熔金属、复合材料、异种材料等,薄板、厚板均可。特别适用于焊接厚件及要求变形很小的焊件、真空中使用器件、精密微型器件等。
五、维修新技术
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技术
一、概述
摩擦磨损是装备部件失效的三种最主要形式之一而磨损一般起始于早期的轻度表面微损伤,因此,对磨损表面的微损伤进行原位修复一直是维修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技术则是一种集润滑与修复功能于一体,有效降低摩擦、减小磨损、避免表面微损伤的动态自修复技术。
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技术不仅可以对装备表面微损伤(如发动机、齿轮、轴承等磨损表面的微损伤)进行自修复,预防装备部件的失效,极大地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还将通过影响和改进传统的润滑方式而可以进行原位动态自修复预防或抑制部件的失效不需要拆卸部件修复。
二、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
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技术是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通过在润滑油中加入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添加剂,不但达到降低设备运动部件的摩擦磨损和对设备部件表面微损伤(如发动机、齿轮、轴承等磨损表面的微损伤)进行原位动态自修复的目的,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三、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添加剂的性能
1.纳米减摩添加剂在不同油品中的摩擦学性能:耐磨性:M2在液体石蜡、16#油和15W/30油中磨斑直径(mm)分别降低了42%、56%和19%。
2.修复性能:M2在摩擦试验后,试块重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出现了增重现象,其他3个配方的失重也非常小,这说明所研制的配方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
3.高温摩擦学性能:高温抗磨性:M6和M4在120oC下具有很好的抗磨性能。与16#油比较,M6和M4的磨损分别降低了56%和55%。高温减摩性能:从图可以看出,4个配方的减摩性均较16#油的减摩性有所改善,其减摩性顺序为M2>M6>M3>M4。
4.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添加剂的台架试验:对自行研制的纳米减摩与自修复添加剂M6与其他添加剂M3和MJ进行300摩托小时的加速强化发动机台架试验.图中给出了16#机油和三种不同添加剂作用下主轴颈、铜套、汽缸等部件的磨损与试验时间的关系。
设备维修管理技术高级课程开课信息: 开课日期(天数) 2014/9/20-21上课地区 湖北-武汉市 课程编号:KC7358 费用 3580更多: 无招生对象---------------------------------运作经理、设备经理、工程经理、生产经理、......
设备修理技术协议定作人:承揽人:承揽人为定作人大修设备名称 :型号:承揽人负责做好以下工作一、修前准备。1.做好修前预检工作:了解设备技术状况,存在问题并做好记录。2.技术准备:......
2017年设备维修总结2017年已经过完,机修车间在公司领导层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与指导下,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一、维修费用机修车间全年维修费用207万比较2016年3......
设备维修总结在为期两周的设备维修实习中,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按时交货。不过在设备组装和维修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本人此次设备维修负责的是铣床,所以在......
夏店初中现 代 教 育 技 术 设 备 维 修 管 理 制 度 为了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环节中所使用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也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