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自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循环经济评估报告”。
2011年度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节能自查报告
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03月18日
企业名称(盖章):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报告编写人员(名单):
鲍家齐
王泽锋
陈鹏举
王国梁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字):
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企业概况.......................................2 第一节 企业基本情况...................................2 第二节 企业能源管理概况...............................5 第三节 企业用能概况...................................8 第四节 节能目标.....................................10 第二章 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12 第一节 年度节能量完成情况............................12 第二节 节能量详细计算过程............................13 第三章 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17 第一节 企业节能领导小组组成情况......................17 第二节 企业节能领导小组研究部署节能工作情况..........19 第三节 企业设立节能专门机构情况......................20 第四章 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22 第一节 企业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基本情况..................22 第二节 企业开展节能目标考评情况......................22 第三节 企业开展节能奖惩情况..........................24 第五章 节能技术进步和技改实施情况.....................29 第一节 主要产品单耗变动及在同行业的水平变动情况..........29 第二节 企业开展节能技术研发情况......................29 第三节 企业开展节能技改项目情况......................30 第四节 节能改造项目推进计划的落实情况................31 第五节 淘汰落后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情况..............31 第六章 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32 第一节 企业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情况.........32 第二节 企业执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情况.............33 第三节 企业实施主要耗能设备能耗定额管理制度...........34 第四节 新、改、扩建项目执行节能设计规范、用能标准情况,以
及节能评估报告的审核情况.............................35 第七章 节能管理工作执行情况...........................37 第一节 企业实行能源审计和监测情况....................37 第二节 企业开展能源统计情况..........................37 第三节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38 第四节 节能宣传培训情况..............................39 第八章 企业自查情况小结...............................41 第九章 整改措施......................................44 第十章 2011年企业节能技改项目........................45 第十一章 预计“十二五”的节能目标......................46 附件:能源管理制度
自查打分表
前 言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要求,为了全面了解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的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2011年,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以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推广为重点,以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公司对2011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完成节能自查报告。1篇二:《节能监察自检自查报告》(模板)节能监察自检
自查报告
××××有限公司
二○一一 年 月 日
自检自查人员:
报告编写人员:
能源管理负责人:
批准人:
年 年 月 日月 日
目录
一、企业概况
二、自检自查情况
(一)节能目标责任制等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二)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聘任备案情况
(三)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情况
(四)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执行淘汰制度情况
(五)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执行情况
(七)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和主要用能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情况
(八)能源计量管理、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九)主要用能设备管理情况
三、自检自查结论和意见
(一)总体评价
(二)存在问题
(三)节能建议 附件1 基本情况表
附件2 能源消费情况表
附件3 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表
附件4 能源管理负责人聘任备案情况表
附件5 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情况表
附件6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监察情况汇总表
附件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情况表 附件8 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和主要用能设备操作人员节能培训情况表 附件9 主要用能设备(装置)管理情况汇总表
附件10 企业主要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
一、企业概况
第一段,企业基本情况。应包含的内容有:企业名称、地址、成立时间、员工及构成;主要产品、主要生产工艺及产能。
主要生产工艺可以以框图形式进行描述。
第二段,能耗情况。上年度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年度节能量以及完成情况, 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源种类、上年度产品单耗情况。
××钢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集团子公司,位于××市××县经济开发区××路××号,现有员工4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0人。主导产品为螺纹钢。主要生产工艺是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50万吨螺纹钢,目前已形成350万吨铁、钢、材综合配套的生产能力。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产品 2010年,我公司实际生产铁237万吨、钢223万吨、钢材226万吨,工业总产值202.32亿元,工业增加值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上缴税金5.3亿元。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 150.33 万吨标准煤,综合能耗为150.33万吨标准煤,其中:消耗原煤2.93万吨标准煤,占总量的1.95%;消耗洗精煤37.01万吨标准煤,占总量的24.63%;消耗焦炭94.49万吨标准煤,占总量的62.85%;消耗焦粉7.92万吨标准煤,占总量的5.27%;消耗电力62563万千瓦时,占总量的5.12%。能源消耗品种以洗精煤和焦炭为主。主要产品吨钢综合能耗(当量值)683.61千克标准煤/吨,吨钢可比能耗(当量值)664.16千克标准煤/吨。{注:单位产品能耗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国内平均水平比较;企业内部与上年相比变化情况} 公司2010年完成节能量8.25万吨标准煤。{注:环比,(2010年单
耗-2009年单耗)2010年产量}
二、自检自查情况
注:以下九部分内容,应包含自检自查结果、现状分析和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按照附表所列内容,客观全面地叙述自检自查结果,客观真实地分析原因并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一)节能目标责任制等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主要包括: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奖惩、节能计划、节能技术措施等节能法律、法规规定的节能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在车间班组得到贯彻落实。
对以上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描述
我公司制定了2010年节能目标责任制,又将节能目标按公司各主要生产工序在公司能耗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分解到四个主要生产分厂,并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各分厂再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明确责任,逐级考核,强化节能目标管理。
公司制定了《××钢铁有限公司2010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钢铁有限公司2010年能源管理考核办法》{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写},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签订节能目标,将各分厂主要领导年终工资和职工工资与节能量完成情况挂钩。同时还制定能耗限额考核制度,对完不成限额指标的实行分段加价考核,达到鼓励节能、惩处浪费目的。
能源管理办公室每季对各分厂各项能耗指标及节能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节奖超罚,并在公司《能源简报》上予以公布。
通过查阅《能源简报》、《2010年1季度节能奖惩表》等相关资料对节能奖励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核实,分别对能源管理办公室×××、炼钢厂机动科×××、炼铁厂生产技术科××、烧结厂综合办公室××篇三:2013年度企业节能自查报告 2013年度河南建森钙业有限公司
企业节能自查报告
河南建森钙业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2013年度河南建森钙业有限公司企业节能自查报告
报告编写人员:林世健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字): 2014 年 02 月 20日
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2014 年 02 月 20日
目 录 1、2013年河南建森钙业有限公司节能自查报告
2、《万家节能企业节能目标评价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自查评分表
二0一三年河南建森钙业有限公司节能自查报告
(一)十二五”节能目标及进度
平顶山市政府给河南建森钙业有限公司下达“十二五”
节能目标为10000吨标准煤。根据这个目标,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本公司确定2013年度节能目标为2000吨标准煤。
(二)、本企业2013年度节能工作自查总结
1、企业基本情况
河南建森钙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钙镁
循环产业园区,是我镇的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拥有一条年产20万吨活性灰生产线。
该公司紧邻洛界公路(洛阳至界首),交通十分便利。
企业先后获得 “重质量、守诚信示范单位”、“河南省节能减排显著单位”称号。2011年6月,企业顺利通过gb/t19001— 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认证。
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定性,耐磨性、可塑性、均匀性优良,色泽美观、含碱量低等特点,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建筑、钢铁、冶金、化工行业轻质碳酸钙、电石氯碱等行业。
2、企业能源管理概况
企业成立了能源管理工作机构—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常务副总任副组长,各部室部长为成员。能源小组常设机构在安全环保办公室,安全环保副主任负责节能工作。公司制订了能源管
理制度,建立了公司、管理部室、工段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形成了能源、统计考核等管理制度。公司主要用能是煤、电。在加强煤、电管理管理的同时,并对能源采购、使用过程进行监管,更注重生产工艺改革,技术改造、新技术应用,从本质上获得能源的节约。
公司对涉及能源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及时给员工做培训,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3企业用能管理概况
公司对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指标层层分解并进行考核。针对水泥行业的电耗、煤耗、耐磨材料、耐火材料耗,结合产品产量测算出单耗建立数据库进行总结、做好趋势分析,为公司节能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量化指标,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设备运行管理、原材料采购、设备配件的采购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施行节奖超罚制度,已激励为主,营造节能工作人人积极参与的氛围。(1)电能管理
加强一级电能计量,电能是水泥企业的主要能源,主要是加 强计量管理,尤其是进厂电量的计量,每月在供电单位抄表的同时本公司也要抄表确认,防止出现太大的偏差。二级电能计量考核关系到各部门的能耗情况,因此要定期维护计量仪表,确保计量的准确度。三级电能计量是对大的耗能设备的运行质量的考核,其是对生产线系统的正常开机、调试、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行状况的一种约束,因此,考核部门必须做到对整个生产系统和各工篇四:2013年节能自查报告 2013年*****有限公司
节
能
自
查
报
告
*****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1、企业名称(盖章):
2、报告编写人员(名单):
3、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字):
4、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目 录
第1章 企业概况...................................................4 1.1 企业基本情况........................................................................................................................................................4 1.2生产能力和产品.....................................................................................................................................................4 1.3 生产工艺流程........................................................................................................................................................4 1.4 企业能源管理概况...............................................................................................................................................6 1.5 企业用能管理概况................................................................................................................................................6 1.6 企业从2006到2013年产销量及利润对照图...................................................................................................9 1.7 企业2007 年到2013年公司综合能耗对比....................................................................................................11 第2章 省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自查)计分表................12 第3章 2013年公司节能量计算说明.................................14 3.1 节能目标完成情况..............................................................................................................................................14 3.2 节能量计算说明.................................................................................................................................................15 3.3 本章自评得分.....................................................................................................................................................16 第4章 节能制度建设情况..........................................17 4.1 企业节能协调工作机制实际运作情况...............................................................................................................17 4.2、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及能源管理岗位设置情况............................................................................................20 4.3、企业年度节能目标分解落实情况....................................................................................................................21 4.4节能目标落实的考评方案及考评结果证明.......................................................................................................24 4.5企业落实节能奖惩制度及实施文件...................................................................................................................26 第5章 节能管理工作执行情况......................................31 5.1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情况...............................................................................................................................31 5.2企业组织参加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情况...........................................................................................................32 5.3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35 5.4 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中心,实现能耗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情况...........................................................49 5.5企业能源统计制度落实情况...............................................................................................................................49 5.6 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落实情况...............................................................................................................53 5.7 企业实行能源审计、监测和节能规划情况.......................................................................................................54 5.8编制实施“十二五”节能规划和完成年度计划情况.......................................................................................55 5.9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情况...................................................................................58 5.10 企业建立健全节能激励约束机制情况.............................................................................................................60 5.11 企业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情况........................................................................................................................62 第6章 节能技术进步实施情况......................................65 6.1企业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节能技术进步情况.......................................................................................................65 6.2 企业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情况.......................................................................................................65 6.3 企业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和工艺情况...................................................................................................66 6.4 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69 6.5 企业开展重点节能工程技改情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情况...........................................70 第7章 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71 7.1 执行节能法律法规..............................................................................................................................................71 7.2企业执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情况...............................................................................................71 7.3新、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情况...................................................................75 第8章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76 8.1 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76 8.2 p201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及p201-1表............................................................................77 第1章 企业概况 1.1 企业基本情况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位于****。******* 公司成立以来,强调内部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公司于2007年11月同时通过了管理体系iso9001,环境体系iso14001和食品安全体系22000,三个体系的认证;同年通过了qs认证;2008年8月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关于食品生产的验收,率先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1.2生产能力和产品
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鲜啤各纯生啤酒。目前拥有五条具世界先进水平的纯啤酒,年产量达50万吨。
1.3 生产工艺流程
公司整个啤酒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1-4所示。
工艺流程说明:
①.糊化:原料大米汽车运至厂内,经机械输送至原料筒仓储存。筒仓内大米机械输送经除铁、去石后送到计量仓,然后经湿粉碎机粉碎送到糊化锅。
大米浆由湿粉碎机输送至糊化锅,温度控制在55℃,进锅后升温至70℃,保温一定时间,最后升温至100℃,送至糖化。
②.糖化:原料麦芽经汽车运至厂内,经机械输送至原料筒仓储存。筒仓内的麦芽机械输送经过除铁、清选后到计量仓,然后经湿式粉碎机粉碎后送到糖化锅。麦芽浆由湿粉碎机输送至糖化锅,温度控制在35℃,保温一定的时间,按糖化曲线分别升温至50℃、64℃、68℃、78℃。
③.过滤:糖化完成后,将糖化醪泵入过滤槽进行麦汁过滤,过滤开始时,麦汁篇五:市人大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汇报提纲
市人大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汇报提纲
尊敬的贺明海副主任、张重阳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市贯彻执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取得的积极成效
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循环经济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总抓手,全民动员,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强化措施,全面推进。自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更是把循环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投资、保增长的重大举措,积极贯彻执行《循环经济促进法》,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经济质效得到提升。不断加大循环经济项目实施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打造企业内部小循环和产业中循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从工业经济发展看,200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7%,比“十五”末提高6.1个百分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后,综合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如荆门热电厂积极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先后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烟气脱硫改造除尘工程、电机变频改造和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企业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大大降低,年可节电近9000万千瓦时,节省资金2000万元,单位水耗降幅达到60%,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从项目投资看,近两年我市共实施260个循环经济项目,完成投资200亿元,有效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5亿元,增长51%,高于全省9.4个百分点,居全省
第4位。从科技进步成效看,多数企业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企业技术革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1亿元,增加值达到36.4亿元。
2、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长期以来,尤其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以来,我们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09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为204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6.3%;万元gdp能耗达到1.5684吨标煤,比2005年下降1 7.94%,完成“十一五”目标进度的85%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3.115万吨、4.861万吨,比2005年各削减7%和17.6%。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通过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检查验收,城市(区域)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连续两年均在315天以上,达标率均在90%以上。
3、发展方式得到优化。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形成的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已成为荆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抓产业链条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了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效益型转变。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之比由“十五”末的25.2、36.2、38.6调整为2009年的22.4、43.2、34.4,形成了以一产业为基础、二产业为主导、三产业为支撑的“二、三、一”的新格局。在打造产业链条方面,初步形成了工业固体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内部废弃资源再利用、工农业结合的循环产业链、林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磷化工产业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等6大循环产业链条。同时,不断加大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目前全市资源综合利用
各类废弃资源的企业已达到近百家,全年可利用工、农业各类废弃物近300万吨,仅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就为企业增效60亿元以上,利用废弃物总量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比上年提高11.2%和42.8%。截止2009年,全市资源产出率和能源产出率分别为1.79元/吨和6042.4元/吨,较2005年分别提高了48.6%和6.4%。
4、发展理念得到转变。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社会对循环经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思想认识误区,例如有的地方、企业和个人将循环经济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重眼前、轻长远,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等等。全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手段,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印发宣传品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促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和家庭。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组织能力不断提高,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谋划农业、发展服务业,企业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的业务能力得到加强,广大市民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和参与能力普通提高,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新风尚逐步形成。
二、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做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荆门特色、湖北一流、国家示范”的目标,大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荆门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1、抓宣传教育,营造发展氛围。《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们将宣传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注重营造发展循环经济良好氛围。一是在集中宣传中注重树立典型。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了以“节约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循环经济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创建活动,涌现出了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市妇联等一大批循环经济创建先进典型,为循环经济“四进”活动树立了榜样。二是在重点宣传中注重丰富内容。结合《循环经济促进法》宣传和“节能宣传周”活动,我们成功开展了中国〃荆门循环经济论坛、循环经济科技展、电子废弃物回收超市等活动,提出了每周绿色出行、3层以下停用电梯、按规定设臵空调温度等多项倡议,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市民的节能环保热情。三是在常态宣传中注重创新载体。全市各地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条幅、宣传栏、内部刊物、网络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市委、市政府市内主要媒体、《循环经济工作简报》开辟专版专栏及时报道典型经验和作法,在广大市民中形成了较大反响,增强了市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2、抓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构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平台,为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建立工作平台。成立了荆门市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建立相应机构,并做到落实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任务。编制了高规格的《荆门市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和全市46家示范试点单位也编制完成了本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或规划)。二是出台政策措施。按照国家的要求,我市及 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荆门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各县市区相应制定了支持本地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坚持把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检验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的重要标准,建立了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循环经济发展办公室、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四室联动制度,强化对循环经济工作责任目标的检查督办、考核结账。近两年,市政府对全市循环经济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5个县市区、20个示范试点单位、7个市直部门和10个先进个人进行了奖励。
3、抓项目实施,夯实发展基础。项目实施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近两年来,全市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260个,完成投资200亿元,目前已有近170个项目竣工投入运行,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可为企业带来效益600亿元以上。如格林美公司,投入数亿元实施了含锡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目前已形成年处理2.5万吨电子废弃物的能力,仅2009年就实现销售收入达3.59亿元。二是抓好项目调研储备。项目调研储备过去一直是项目建设的薄弱环节。近两年来,我们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以及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循环经济项目调研储备范畴,对原先只有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简单循环经济项目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循环经济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储备项目已达312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三是搞好项目协调服务。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
解释1: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和自适应功能去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的简称,是一类融自生、共生和竞争经济为一体、具有高效的资......
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循环经济推介材料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设立于2005年,2008年被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2010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同年10月,省开发区建设领导小......
问题:我国经济虽然增长较快,但经营方式粗放,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污染物排放大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