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玉先进事迹(精选4篇)_陈山红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1-26 07:21: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先进事迹材料】

陈道玉先进事迹(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陈山红先进事迹”。

第1篇:陈玉霄先进事迹

陈玉霄先进事迹

追记魂系黑土地的村党支部书记陈玉霄

他,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一身难辨蓝灰的中山装,一双胶底条绒棉布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却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托起了一片天。他“走”的那天,2000多人自发为他送行,兴胜村的乡亲们更是长跪叩头送他最后一程。那一天,晨曦之中,雨水和着泪水,为他平凡的伟大流淌;那一天,哀乐声里,水花和着泪花,为他朴实的崇高纷飞!他,就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西城镇兴胜村原党支部书记——陈玉霄!

他是“有事找我”的陈二哥

1979年,36岁的陈玉霄在父老乡亲的期待中走上了村支书的岗位。直到2009年10月15日去世,他一干就是三十年。“有事找我!”这是陈玉霄的口头禅。三十年如一日,他为全村700多户村民奔波操劳,乡里乡亲都亲切地叫他“陈二哥”。“二哥看俺们不论亲疏、不分穷富!谁家有事儿他都管,谁家有难他都帮!”村民黄万方这样描述他心中的陈二哥。

陈二哥是闲不住的人,除了忙村里的事,就是走家串户。哪家有了大事小情,他就像一家之主似的拿主意、紧张罗。他的衣兜里总是揣一个小本本,每逢到县里开会、办事,他都要先到村里走上十家八家,把各家要办的事一件件记在小本上。无论是孩子落户口、申请困难救济、办宅基地批文,还是报销医疗费,都由他来“包办”。

1992年,兴盛村有了件大喜事。村民曹正礼的儿子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可曹正礼捧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却愁眉不展。老两口多年生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8000元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得出两个结果:一是重读一年,来年选个学费少的学校和专业;二是放弃上大学,外出打工。陈二哥闻讯赶来:“老哥,可不能犯糊涂耽误孩子一辈子啊!就是贷款也要让孩子上学!”第二天,就由陈二哥担保办理了贷款手续,老曹的儿子顺利上了大学。

2002年春节前夕,一把火将村民王守义的家烧成了废墟。陈玉霄安顿他们一家住下后,第二天就送来了大米、白面和年货,又帮他筹了两万元建房钱。开春后,王守义家很快就建起了崭新的三间砖瓦房。

2008年的一天,年近80岁的村民路池一病了,孩子不在身边的老路着了急。陈二哥一边安慰老路,一边张罗看病钱。第二天一早,陈玉霄就带老路去了医院。等楼上楼下地陪老路做完各项检查,陈玉霄累得满头虚汗,气喘吁吁,险些晕倒。一位医生见到他吓了一跳:“老陈,你这是咋了?你这病就怕累呀!”这时,老路才知道陈玉霄也是来医院化疗的。

他是农村政策的“百事通”

“政策是党的生命,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陈玉霄却有一股钻劲。除了忙村里的事,一有空闲他就拿出新出台的政策一句一句地读,一条一条地抠,弄不懂的就找机会问镇里、县里 2 的领导。提起陈玉霄对农村政策的精通,西城镇镇长薄海方钦佩不已:“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陈二哥来电话呀,一来电话十有八九是询问政策问题。他要是不知咋弄,多数我也不知道。刚开始觉得挺难为情,后来就是敬佩了,因为我们有些事问到他,他都给说得一清二楚。”时间久了,老陈得了一个新名号——农村政策的“百事通”。

2004年4月,农村落实“一免两补”。镇长薄海方找到陈玉霄:“二哥,原来收这费那费挺难,现在要补贴了也不容易呀,这一村一屯,一家一户,这么多年情况千变万化,咋才能把这事落实好呢?”“农民的事,说到底是在土地上,只要咱把这些年生老病死、婚出婚入、外出打工、个人转包、人口变化的情况都理清了,分出类,订出统一的办法就不难了。”当晚,陈玉霄就整理出16条应对办法。薄海方说:“就因为他想得周全,镇里„一免两补‟以他们村为试点,进行得顺顺当当,没有一户有意见。”

2006年,当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很多村民想不通,认为一年拿20元钱,要是不得病就白拿了。村民张志堂开始不想参加,陈玉霄来到他家苦口婆心地说:“你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好,保不齐有个病,那时自己犯难不说,还不得给孩子们添负担吗?”老张终于下决心参加了新农合。不久,张志堂被诊断为直肠癌,住院手术花了3万多元。因为参加了新农合,一下报销了2万多元。就这样,陈玉霄走屯串户一家一家去讲解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又决定由村集体出钱为孤寡老人、五保户都参了保。镇里想让陈玉霄介绍经验,陈玉霄说:“咱农民最信服的是事实。让我讲不如让受益大的村民上去讲 3 有说服力。”果然,当受益的农民在会上讲了亲身经历后,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大幅增加。2009年,西城镇农民参保投入37万多元,报销医药费276万元,成了全县参保人数最多、受益最多的模范。

他是远近闻名的“陈小抠”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干部;村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陈玉霄一上任就与村委会干部约法三章:“要跟我干就三条:活得干到头里,苦得吃到头里,占便宜得好处的事想都别想!”在陈玉霄看来,管理一个村,跟居家过日子一个理: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准受穷。

翻开兴胜村的账本,从1992年到2009年,十八年来,除了2005年,他们陪客人到省里办事花了几百元的招待费外,另外那十七年的账上,招待费这项都是零。

1992年,陈玉霄取消了让村民们非议不断的村小食堂,而且规定村干部外出一律不准雇车、不准下饭店。上级来人,他带头领回自家招待,不用村里一分钱。时间长了,乡里、县里的领导尽量不在饭时去兴胜村,怕给陈玉霄家添麻烦。

2002年,刚上任的镇党委书记梁达要带陈玉霄去县里办农村合作医疗的事。临行前,薄海方说:“梁书记,你带点儿钱吧。”梁达很是疑惑。“带点吧,到时候你就明白了……”薄海方笑着说。办完事,梁达对陈玉霄说:“二哥,你不请我吃点饭?”陈玉霄满口答应。他带着梁达走了一条街又一条街,好半天才找了一个小饭店,要了两碗米饭一盘豆腐。吃完饭,梁达抢先结了账,笑着对陈玉霄说:“好个„陈 4 小抠‟哇,到城里请我吃顿饭,连个肉丁也没吃着!”这一次,陈玉霄给梁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全镇党员干部大会上讲了陈玉霄“请客”的事,对他的“抠”大加赞赏。

陈玉霄不仅对领导抠,对自己更抠。他一生没穿过西服,没穿过皮鞋,没一件超过百元的衣裳。一身中山装穿了十几年,洗得已经变了色。小女儿看爸爸的衣服实在太旧了,就花了200元钱在镇里给他买了一套西服,谁知陈玉霄试都没试就一通发火:“赶紧退了,咱就是一个农民,整天穿得溜光水滑还能干活吗?”

这几年农村富裕了,每逢到县城开会办事,很多人都是打车去,可陈玉霄从来都是坐公共汽车。上镇里办事或去其他屯子,他也是骑着自行车去。别人跟他说,别这么寒碜自己,打一回车还能咋地?他嘿嘿一笑:“骑车习惯了。”三十年来,陈玉霄自行车就骑坏了四辆,直到2006年肝癌手术后,实在骑不动了,才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

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家称为“陈小抠”的村官,却靠着精打细算和勤俭节约,使兴胜村的村民一家一家地盖上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富裕。有了钱,陈二哥更懂得钱要花在刀刃上。

过去,因为水质问题,当地人普遍患有“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得病的人不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的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让村里人喝上健康水就成了陈玉霄的一大心愿。1992年,他请来技术人员指导施工,领着村里一班人打深水井,很快家家喝上了洁净甘甜的自来水。“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拧开水龙头,喝上自来 5 水的情景。当时那心里,真是敞亮,觉得可幸福了!”一个村民回忆说。这一次改水花了18万元钱,可陈玉霄说:“这钱该花,花得值!”

1994年,在陈玉霄的倡导下兴盛村在全镇第一个组建了农机作业合作社,花14万元买了2台拖拉机,配备了各种耕、种、收割配套农机具。每到春种秋收,拖拉机就轮流给村民们出工。机械化水平提高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007年,陈玉霄争取到50万元资金,引进了10台喷灌设备,打了5眼机电井,修建了3个大型蓄水池,解决了全村一半农田靠天吃饭的问题。

三十年来,村里几乎每年都有计划地办一两件让村民受益的大事。改造了电网,盖了新学校,通了电话,安装了有线电视,修了沼气池、村民活动室、图书室……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他是“绿色银行”行长

黑龙江虽然土地肥沃,可在十年九旱、一年到头风沙漫天、水土严重流失、土地不断沙化的克山县,经常是辛苦一春撒下的种子,一场大风刮过,苗儿都不剩几根,没灾没祸的寻常年景,粮食亩产也只有100多斤。

陈玉霄懂得,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在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他就说:“老天爷没给咱一块风水宝地,咱们只有多种树才能防风、治沙。只要坚持,十年八载咱就能把沙地变成良田!” 6 每次植树,陈玉霄都冲在前面。从那时起,大家就一门心思跟着陈玉霄种起了树。

最初,村里没钱买树苗,陈玉霄就东拼西凑借了1000元钱,从外地买回一批小树苗,他像养育孩子一样,先铺上肥土培育,等小树苗长成大树苗,再往山坡上移。一般移栽树木要挖60厘米直径、60厘米深的坑,可陈玉霄要求挖80厘米直径、80厘米深的坑。久而久之,他总结出了“挖大坑,放当中,浇满水,踩实成,不透风”15字造林法。

“树木活不活,三分种,七分管,只要把树木当成自己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它就没个不活!”陈玉霄种树的标准高,不管什么地,他都要求成活率百分之百。有一次,在巡查林带时,根据株距仔细测算,他发现一块林带树木不够数,找来村干部核实无误后,当即要罚负责这片林带管护的村民,而这个村民就是他的小女婿。小女婿委屈地说:“这片地原来是一片垃圾堆,不是种啥能都活的呀。”陈玉霄虎着脸:“用心种,什么树都能种活,多罚才能长记性,才能服人!”最终,小女婿补种了全部树苗,还一分不少交上了900元罚款。

三十年来,陈玉霄领着乡亲们在兴胜村的荒沟、荒坡、沙石地里造林2600亩!如今,这个“绿色银行”价值上千万,并且每年增值26万多元。森林挡住了风沙,改善了水土,兴胜村粮食产量也大幅度上升。陈玉霄种树出了名,慕名而来找他种树、请他搞绿化的单位接连不断,他因势利导成立了一个营林劳务公司,年年利用农闲时带着村民出去种树挣钱。几年下来,一片片绿荫美化了克山县的山水,也点亮了陈玉霄带领村民致富的希望……县里的自来水厂、烈士陵 7 园、爱民湖、惠民湖、乐民广场、县委门前广场等县里能说得出的绿化工程,都凝结着他和兴胜村村民们的汗水。有人说,凭陈玉霄的造林技术和名望,如果自己注册一家造林公司早就发了。可陈玉霄却不这样想,他觉得种树能让自己心劲十足、意气风发,甚至能忘却病痛。

2009年10月15日,陈玉霄走完了人生第六十六个寒暑。三十年尽忠职守,三十年情系百姓。陈玉霄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浸润了黑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将自己的躯体与灵魂与这辽阔的黑土地紧紧相连。

第2篇:陈玉芳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陈玉芳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陈玉芳同志是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代表,现任临晋镇代村妇代会主任、临晋华禹制衣厂厂长、临晋博达学校董事长。20多年来,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和人民,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扶弱助残,矢志不移,先后义务收养孤残儿童56人,她以超越亲情的大爱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母爱之歌,以朴实无华的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无怨无悔的奉献展现了优秀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

学习陈玉芳精神,就要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扶危济困、团结互助、和谐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玉芳的善举,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爱心的路,又用她的善激发了每个人的善,让行善行为蔚然成风,汇成了越来越大的力量,这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础和不竭动力。人在社会就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并以此作为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做好服务,为社会和谐尽一分义务、添一分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名正直

1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时代的人。学习陈玉芳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崇高的政治信念,学习她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就是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对待名利,积极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官,努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懈奋斗,力争做一个领导满意、群众满意、个人满意的优秀公务员。

陈玉芳同志在报告会上说的一段话对我感触很深,“我图什么?图的就是把这些缺乏教育的孩子培养成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我要什么?要的就是把这些无人抚养的孩子教育成有理想的人;我想什么?想我是个党员,就要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她博大的情怀给了我一次灵魂的洗礼!这份真诚朴实的母爱,是绽放在人间永不凋谢的最纯洁、最美丽的花朵!这份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陈玉芳同志用自身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陈玉芳精神是大德、大善、大爱、大正。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学习陈玉芳,就是要学习陈玉芳的博爱、大爱,把这种博爱和大爱的精神,2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身心投入到服务“三农”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致富而努力奋斗。3

第3篇: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陈瑞玉

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陈瑞玉

他——文化水平不高,却热衷于钻研业务;没有大的官职,却尽心为群众服务;没有任何名利,却甘心于无私奉献,所有这一切,用他自己的话概括,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因为我是一名班长”。他,就是路天矿业公司风选厂维修班班长——陈瑞玉。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憨厚、质朴的不善言辞,在参加工作的30年中,他时刻树立着榜样。不事声张,勤勉工作,以他自己出色的业务水平、心系群众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称赞。由于他出色的工作成绩,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标兵等,他所带领的班组也多次评为公司先进班组。

“我是班长,就得要钻研业务,要比别人懂的多、会的多”,1986 年,年轻的他参加了工作,成为普通的一名学徒工。工作中,憨厚、朴实的他一方面积极向老同志虚心请教,一方面利用休息时间对拆换下来的零件进行研究、维修,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之中。艰苦的努力,务实的工作,不仅很快使他成为了单位业务骨干,也极大的降低了单位的维修费用,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决不可以没有知识”,这是十分欣赏的一句话,为此,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业务上,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吃透,干好。随着单位维修量的增加,工作难度也在加大,原来作为设备维修主力的矸石主选系统,常因矸石块大造成设备堵塞停机,既影响生产进度又是事故隐患,暗下决心,一定要对原有机器进行技术改造,啃下这块硬骨头。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一方面虚心向设备厂家请教,一方面自己刻苦钻研,认真研究矸石主选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其间,有的同志开玩笑的说: “咱就是一个维修工,操那份闲心干啥呀?”每逢这时,他总是淡淡一笑,心里说:“因为我是班长,就得要钻研业务,就得负起责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终于解决了设备卡阻的技术难题,改革投入使用后,不仅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机器使用寿命,还为单位节省设备购置和维修费用。近年来,因我矿井下排水量增大,风选厂的储水池明显在超负荷使用,这不仅加大了储水池排水系统维修的工作量,更危及到风选设备的安全运行。几经调研,他提出了利用单位洒水车来减少储水池的压力,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推广,如今在储水池上增设了一台专为洒水车供水水泵,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利用率,也有效的解决了储水池面临的压力。

风选厂处于四采区广阔之处,每逢刮风的时候,精煤皮带的落煤就会随着风流四处流失,若在落煤点安设挡风墙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挡风墙成本过高,又影响调煤车的运作,这时,陈瑞玉提出在落煤之前对煤喷雾洒水,加重煤炭自身重量,从而不易被风吹走,经过一番调查研究,陈瑞玉带领着他的维修班展开了自制洒水系统工作,洒水系统投入到生产中后,效果显著,很好的解决了落煤时的煤炭损失。

干一行,钻一行。如今,他凭着这股钻劲,使原本的学徒工、岗位工成为了现在设备维修改造的全能人才。

许多年过去了,他的足迹踏遍了风选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地方,维修了大大小小的机器设备,更换了无数个皮带托辊、接头。就是以脚踏实地地做事,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每年的年终考评他都是全部优秀,几乎每年工会评先都有他的名字。

陈瑞玉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守本职岗位,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的努力。在他所面对的煤炭事业中,在默默的奉献中,他无悔地追求着、实践着自己的理想,用自己实际行动和精益求精的信念,不断攀登着生命里新的高峰。

第4篇:陈玉芳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陈玉芳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陈玉芳同志是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代表,现任临晋镇代村妇代会主任、临晋华禹制衣厂厂长、临晋博达学校董事长。20多年来,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和人民,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扶弱助残,矢志不移,先后义务收养孤残儿童56人,用无言的大爱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进取之歌、奉献之歌。陈玉芳同志用自身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与信仰对话,牢记党的宗旨;与价值追求对话,立足平凡岗位;与党性修养对话,努力做好人民满意的公仆。

陈玉芳精神是大德、大善、大爱、大正。他的高尚行动,感染着我们;他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残疾孩子,因他而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他的爱心和感召力,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增强了人们对奉献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表现为当代公民浓烈的人文关爱、国家情怀与自觉担当。这种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与良好的公民素质;外铸成社会力量,就是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

学习陈玉芳精神,就要学习他崇高的政治信念。陈玉芳同志从1990年开始,22年时间累计义务收养孤残儿童56人,解决500余个贫困家庭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帮助24名孤残儿童就业、成才。我们从他身上看到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他从不计个人得失,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情怀。我们要向陈芳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崇高的政治信念,学习他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就是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对待名利,积极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努力为职教事业不懈奋斗,争创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学院。

学习陈玉芳精神,就要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扶危济困、团结互助、和谐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玉芳的善举,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爱心的路,又用他的善激发了每个人的善,让行善行为蔚然成风,汇成了越来越大的力量,这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础和不竭动力。人在社会就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并以此作为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做好服务,为社会和谐尽一分义务、添一分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名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时代的人。

学习陈玉芳精神,就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从2009年开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陈玉芳同志的服装厂效益开始下滑,对学校补贴减少,加之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学校生源锐减,所收学杂费入不敷出,办学举步维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没有气馁,没有被困难压倒,依然坚定信仰,坚持义务收养孤残儿童,资助贫困学生。我们要把陈玉芳作为内心的一面镜子,把弘扬陈玉芳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把工作当事业,把职责当使命,爱岗敬业,在严峻的职业教育挑战与良好机遇面前,党政齐心、干群协力,加强规范化管理,立足岗位亮职责,亮承诺,比学习,比业绩,比作风,比奉献,争当创先争优服务标兵。在本职岗位上积极主动的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件事一件事做起,以扎实的工作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玉霄先进事迹

陈玉霄先进事迹追记魂系黑土地的村党支部书记陈玉霄他,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一身难辨蓝灰的中山装,一双胶底条绒棉布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却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托......

陈玉芳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陈玉芳先进事迹学习体会陈玉芳同志是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代表,现任临晋镇代村妇代会主任、临晋华禹制衣厂厂长、临晋博达学校董事长。20多年来,她始终坚定理想......

陈玉芳先进事迹有感

听陈玉芳先进事迹有感秘书科毛主席说过“做一个好人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人”。近日,听了《陈玉芳先进事迹报告会》,我被陈玉芳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陈玉芳是一名普通的共......

学习陈玉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陈玉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陈玉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爱心筑成的丰碑 今天学习了陈玉芳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无私,学习陈玉芳先进事迹心......

陈玉芳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陈玉芳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陈玉芳同志是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代表,现任临晋镇代村妇代会主任、临晋华禹制衣厂厂长、临晋博达学校董事长。20多年来,她始终坚定......

下载陈道玉先进事迹(精选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道玉先进事迹(精选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