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廖俊波先进事迹(精选8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廖俊波先进事迹教案”。
第1篇:廖俊波先进事迹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查找党支部自身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认真学习“两学一做”的内涵,对照《纪律》、《准则》以及“六大纪律”的要求,党支部还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全面、深入、系统。学习抓而不紧,感悟不深,满足于一般了解,被动学的多,主动学的少,存在急用先学、现学现用等现象,没有真正入脑入心。
二是服务群众不到位。站在职务想问题、干工作的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少,没有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上有差距。
三是大局意识不强。对不属于自己分管的事情,很少过问,不愿多说,缺乏从全局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要树立在学习中放松的思想,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理念,解读学习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终生学习是我们最好的发展形式之一。
2、要做到时刻关注细节。从“自我”做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
3、树立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党性是每个的党员的立身之本,要坚持党性,加大事业观念,自律观念,要做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励。
总之,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深处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决心以这一次生活会为契机,提倡“从我做起”的精神,不去强调客观,高标准,严要求地口号主义。要从眼前做起,从自身做起,真抓实干,改进工作,努力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2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下面就来看看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吧。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一
3月18日晚,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正赶往武夷新区公务,因雨天路滑,小车在服务区出口处发生侧滑并撞到防护栏。廖俊波经福建省、市医疗专家抢救无效后死亡。
廖俊波同志是位好干部,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用短暂的49岁人生谱写了赤子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两学一做”。新时期基层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认真践行“两学一做”。
2015年6月,廖俊波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仅用两时间就带领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而且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在政和县任职期间,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苦干实干。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立足本职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懈怠情绪、自满情绪、畏难情绪,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多“务实”少“务虚”,敢于“破难题”,多“思考”少“埋怨”,善于“出点子”,在办好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周末不周末,关键看有没有事,有事就没有周末”,这是他常挂着嘴边上的一句话。廖俊波同志从来没有过周末,他的周末,都用在了基层上。当地有一句话这样流传“廖俊波不是这基层,就是在到基层的路上”。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始终把基层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做,用一生心血去做。在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恒,以自己的可贵品质,做好群众“小事”。敢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对各种危机,开拓进取,夯实基础,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做到坚持走入基层一线,“身”入谋发展,“深”入干实事,用心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尽力解决关乎民生的困惑难题,在“望、闻、问、切”的近距离接触中解党员群众之难,助基层发展之力。
3月18日晚,又是一个难得的周末,天上还下着雨,难道他就不知道休息和危险?为了公务,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前行。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在面对人生抉择之时,始终做到选择责任和奉献。有荣誉感,有责任感,有成就感,有危机感。在面临个人选择的时候,不讲得失,不怕苦、不叫累,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让工作成为人生的事业,永远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廖俊波同志用生命践行了“两学一做”,值得广大基层干部学习。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有责任和担当意识,争做对得起群众的好干部。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二
2017年3月19日凌晨1时44分,福建省南平市官方新闻网站大武夷新闻网公布,3月18日傍晚,该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他却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无私的付出,最无畏的牺牲,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点亮前进的“灯塔”,是践行“两学一做”最生动的实践。
以忠诚为魂,做心中有爱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见证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以民生为本,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集思广义,召开三天社会发展会议;他带头深入基层,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他废寝忘食,天天工作至深夜;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而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才会如此忘我工作、鞠躬尽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
以担当为要,做心中有责的好干部。发展等不起,唯有大担当。廖俊波同志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主政县的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正是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政和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源动力”,树起了实干的丰碑,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人民群众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以廉洁为根,做心中有戒的好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不论是在现场会上“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的质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的“严要求”,还是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的“细心关怀”,亲抓亲管亲落实的“当家人”风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取得了“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的傲人成绩。而正是这样“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凝聚起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正能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镜,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筑造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奠基石”。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三
廖俊波,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担任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历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党委书记,邵武市副市长,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正处级),政和县委书记,南平市副市长。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
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为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和激励全省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实践中建功立业,经研究,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入党25年来,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好干部。
学习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政和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到市里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保障住房、城市管理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学习他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廖俊波同志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面对政和落后状况,克难前行,精心打造政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深入一线抓落实,新引进创办60多家规模企业,群众都说“园区是书记一脚一脚踩出来的”。2013年起,位于贫困地区的政和县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工作中,他总是鼓励干部只要为了发展和群众利益,就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大胆作为。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立足岗位、担当负责,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学习他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廖俊波同志勤奋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孜孜以求,舍小家、顾大家,夙夜在公,废寝忘食,从不叫苦叫累,一直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开发等工作一线,曾经3天跑4个城市、会见6批客商。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勤勉敬业、忘我工作,始终保持无私奉献、实干拼闯的工作激情。
学习他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廖俊波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坚持廉洁从政用权、修身齐家,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参加工作以来,他从不利用权力、地位的便利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他经常叮嘱家人,不能搞特殊,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付出、多奉献,踏实做事,干净做人。他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赞誉。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严于律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四讲四有”,做到“四个合格”,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把学习活动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践行党的宗旨,弘扬担当精神,锐意开拓进取,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3篇:廖俊波先进事迹读后感
廖俊波先进事迹读后感
廖俊波先进事迹读后感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党的好干部,一个人民的公仆就此离去,带给人们无限的悲痛。走近廖俊波,我们可以看到,他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会见和表彰。在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感动和敬佩。
“扛”字显担当。廖俊波的优秀在于他的责任与担当。政和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是为数不多的贫困县。11年担任政和县县委书记,他实地调研,主动带头,扑下身去,真抓实干,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电商产业。短短几年,政和山乡巨变,不仅摆脱了贫困的帽子,20xx年,政和县首次进入全省发展十佳。他用实干的精神诠释了“人民公仆”的内涵,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人民公仆”的感人篇章,他用责任和担当站好了人民公仆最后一班岗。
“民”字显情怀。廖俊波的优秀在于他对工作的尽职,对百姓的大爱。上任伊始,身兼重任,集思广益,绘发展蓝图。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能让工作欠账。一年到头,廖俊波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人民安居乐业。不仅如此,他深入群众,他到乡镇考察,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与老百姓一起沟通,帮助找原因、想办法、定措施,解决问题。在他的工作当中,始终贯穿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他用自己一颗炽热的心与老百姓结下鱼水情深的党群、干群关系,他用“一生心系群众”的情怀留给百姓温馨。
“廉”字显作风。廖俊波的优秀还在于他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纪律面前没有例外”,狠抓廉政建设。4年来,不仅经济加足马力,更拧紧了党员思想上的“开关”,该县无一例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廉”字当头,以身作则,他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大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留下清白在人间。
逝者已逝,俱已往已。廖俊波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我们不能忘。痛苦和不舍不应该是生活的主旋律,应该化悲伤为力量,他所留下的精神也将勉励更多的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热情,让我们带着遗憾和感动,沿着廖俊波同志的足迹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他未完成的梦想等待我们去实现。
廖俊波先进事迹读后感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xx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XX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今天,我们一起怀念这位县委书记,缅怀这位优秀县委书记身体力行筑牢的扶贫精神高地。
廖俊波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党的嘱托。他是一名党员,他也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时常用入党誓词警醒自己,走上领导岗位不是权力的彰显,而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重大。20xx年廖俊波到政和时,政和还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贫困村,经过2年的努力,他带领着政和百姓走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十佳,从贫困村到十佳,这背后的辛勤付出可想而知。但廖俊波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人民的“好儿子”。原本是教师的他,从走上仕途开始,就转变观念:从教书育人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形式变了,他却从未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
廖俊波廉洁奉公、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xx年入党,已有24年党龄的廖俊波,用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入党誓词。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他从未做过违反党纪党规的事情,不仅管住自己,还管得住身边人,在担任县委书记的4年里,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廖俊波带头作为,管住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脱贫的刀刃上,用清正廉洁的作风保一方政风清明。
廖俊波无私奉献、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从“当官”以来,廖俊波几乎没有睡过安稳觉,天天工作到深夜,他的心里总是牵挂着那些困难群众,总是在思虑如何才能让他们脱贫。他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但他从未埋怨过苦和累,相反,他觉得很快乐,扑下身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和困难群众同劳作、共耕耘。他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廖俊波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保一方安宁、富一方百姓,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把党的扶贫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身体力行筑牢扶贫精神高地,将引领我们的党和干部在扶贫攻坚路上勇敢前行,真真正正的为人民造福。
第4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廖俊波同志1968年8月出生于浦城县,1990年8月在邵武市大埠岗中学任教;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任邵武市大埠岗镇文化技术学校教导主任、党办主任(其间,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5年12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1996年7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1998年4月任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11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2年8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8月至2002年10月在浙江省衢州市挂职锻炼);2003年10月任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年2月任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0月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处级)(其间,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学习);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11月任南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任政和县委书记;2016年7月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16年10月至去世前任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同志立场坚定,用毕生心血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入党25年来,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牢记党性原则,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百姓福祉任劳任怨。他顾全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与班子同志精诚团结,合作共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邵武拿口、在荣华山组团、在政和、在武夷新区担任一把手,他是好班长、好带头人;在南平市委、市政府任职后,他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好参谋、好助手。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从政心语: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廖俊波同志担当尽责,用毕生心血书写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经历市、县、乡多个重要岗位,经验丰富,思路清晰,组织领导能力强,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勤学善思、视野开阔,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担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党委书记期间,谋划“强化工业园区建设,致力打造工业重镇”的新思路,规划建成千亩工业园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拿口镇创业竞赛、绩效考评始终保持在邵武前列,他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乡镇长”。担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善于抓核心、抓关键、抓要害,围绕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金运作五条主线,组团式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建成首期工业平台,签约项目50余个,总投资28亿余元,全面推进荣华山组团开发建设。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他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造福一方百姓作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县23万干部群众,勇于拼创,担当作为,创造了“政和速度”,硬是在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掀起一场改写农业历史的“工业革命”。短短四年,政和在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苏区中山乡巨变,2010—2014年,政和财政总收入从1.6亿元增加到4.9亿元,GDP、固投、规模工业总产值翻番,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提升35位,2013年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在市里任职以来,致力于提高群众归属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推进生态创建,宜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有力支撑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期间,紧紧围绕新区开发建设,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呕心沥血,带领新区党员干部投入到“新区建设攻坚战”,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留下了他不辞辛劳的身影,办公室那盏灯在深夜里亮了一晚又一晚,工作协调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工地现场,曾经3天跑了4个省份、会见了6批客商,用69天拿下了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有拿下的项目,创造了“新区速度”,2016年武夷新区固投增幅跃居全市第二。为了加快新区建设,他一刻都舍不得停歇,一直奔波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廖俊波同志心系群众,用毕生心血展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为民情怀。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一心装着百姓,坚持执政为民、心系群众,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实打实地给群众一个又一个惊喜,把群众的满意当作最大的政绩。在政和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落实精准扶贫,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三年多时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在市委、市政府工作期间,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时常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群众征询意见建议,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宜居环境建设、保障房建设、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利益,真真切切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涉及的大量征地拆迁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先安后迁”,选择条件好的区域用于被征迁群众的安置,切实解决好被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廖俊波同志律己从严,用一言一行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他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为政清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对部下、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严要求、不搞特殊,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工作中,他恪守原则,带头正风肃纪,下乡出差轻车简从,绝不允许超标准接待;在武夷新区他曾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并带头说到做到;生活中,他时常叮嘱家人,要多付出、多奉献,不仅不能搞特殊,还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廖俊波同志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秀政治品质、优良道德风范、勤学善思作风、担当实干精神、亲民爱民情怀。我们要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机电安装公司的转型和发展,更加出色地完成好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5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廖俊波同志1968年8月出生于浦城县,1990年8月在邵武市大埠岗中学任教;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任邵武市大埠岗镇文化技术学校教导主任、党办主任(其间,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5年12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1996年7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1998年4月任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11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2年8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8月至2002年10月在浙江省衢州市挂职锻炼);2003年10月任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年2月任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0月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处级)(其间,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学习);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11月任南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任政和县委书记;2016年7月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16年10月至去世前任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同志立场坚定,用毕生心血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入党25年来,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牢记党性原则,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百姓福祉任劳任怨。他顾全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与班子同志精诚团结,合作共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邵武拿口、在荣华山组团、在政和、在武夷新区担任一把手,他是好班长、好带头人;在南平市委、市政府任职后,他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好参谋、好助手。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从政心语: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廖俊波同志担当尽责,用毕生心血书写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经历市、县、乡多个重要岗位,经验丰富,思路清晰,组织领导能力强,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勤学善思、视野开阔,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担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党委书记期间,谋划“强化工业园区建设,致力打造工业重镇”的新思路,规划建成千亩工业园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拿口镇创业竞赛、绩效考评始终保持在邵武前列,他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乡镇长”。担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善于抓核心、抓关键、抓要害,围绕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金运作五条主线,组团式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建成首期工业平台,签约项目50余个,总投资28亿余元,全面推进荣华山组团开发建设。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他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造福一方百姓作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县23万干部群众,勇于拼创,担当作为,创造了“政和速度”,硬是在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掀起一场改写农业历史的“工业革命”。短短四年,政和在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苏区中山乡巨变,2010—2014年,政和财政总收入从1.6亿元增加到4.9亿元,GDP、固投、规模工业总产值翻番,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提升35位,2013年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在市里任职以来,致力于提高群众归属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推进生态创建,宜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有力支撑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期间,紧紧围绕新区开发建设,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呕心沥血,带领新区党员干部投入到“新区建设攻坚战”,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留下了他不辞辛劳的身影,办公室那盏灯在深夜里亮了一晚又一晚,工作协调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工地现场,曾经3天跑了4个省份、会见了6批客商,用69天拿下了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有拿下的项目,创造了“新区速度”,2016年武夷新区固投增幅跃居全市第二。为了加快新区建设,他一刻都舍不得停歇,一直奔波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廖俊波同志心系群众,用毕生心血展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为民情怀。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一心装着百姓,坚持执政为民、心系群众,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实打实地给群众一个又一个惊喜,把群众的满意当作最大的政绩。在政和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落实精准扶贫,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三年多时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在市委、市政府工作期间,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时常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群众征询意见建议,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宜居环境建设、保障房建设、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利益,真真切切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涉及的大量征地拆迁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先安后迁”,选择条件好的区域用于被征迁群众的安置,切实解决好被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廖俊波同志律己从严,用一言一行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他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为政清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对部下、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严要求、不搞特殊,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工作中,他恪守原则,带头正风肃纪,下乡出差轻车简从,绝不允许超标准接待;在武夷新区他曾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并带头说到做到;生活中,他时常叮嘱家人,要多付出、多奉献,不仅不能搞特殊,还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廖俊波同志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一生对党忠诚,不忘初心,夙夜在公。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英年早逝,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战友、好领导。青山永在,英名长留。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优秀政治品质、优良道德风范、勤学善思作风、担当实干精神、亲民爱民情怀,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全力投入“百日攻坚战”,更加出色地完成好各项任务,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而努力奋斗!
廖俊波同志永垂不朽!
第6篇: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
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在于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为滋养我们成长的社会奉献出多少价值。从“灵魂工程师”到“十佳县城缔造师”,从基层干部到政和一把手,廖俊波对党员干部操守一以贯之,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言谈举止间无不在彰显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入党25年来,廖俊波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忠职守、忠心不二,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严于律己,自觉践行一名党务工作者应有的革命本色。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政和县,闻名贫困艰苦老革命区,廖俊波对待工作甘之如饴,他有一名共产党人坚定地信仰,知任重道远,他深入群众听民声知民意,心里始终揣着群众、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问计于民,及时了解群众的难点重点问题,为解决基层难题打下基础,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能在现场就坚决不在会场”为了找到基层群众的贫困症结,他深入基层调研,风里来雨里去,用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真心实意为百姓解决问题;身体力行,带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他用自己的行动做成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他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一线总指挥”的担当精神。
他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只为对得起党和群众的信任,只为尽快谋划发展新导向引领群众过上好日子,他把大家的利益永远看的比自己的健康重要,以忙为荣、以苦为乐,扎扎实实为政和县成千上百万的群众解决了发展难题,脱了贫困的帽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和党的事业发展需要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的基层一线更需要这样的领导干部为我们党在基层的建设保驾护航。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廖俊波式”好干部在党的发展道路上奋步疾蹄、勇往直前、不懈努力,我们也要相信我们党的干部有信心、有能力、有担当做好“廖金波式”好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第7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1968年8月出生于浦城县,1990年8月在邵武市大埠岗中学任教;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任邵武市大埠岗镇文化技术学校教导主任、党办主任(其间,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5年12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1996年7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1998年4月任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11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2年8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8月至2002年10月在浙江省衢州市挂职锻炼);2003年10月任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年2月任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0月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处级)(其间,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学习);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11月任南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任政和县委书记;2016年7月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16年10月至去世前任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一
3月18日晚,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正赶往武夷新区公务,廖俊波同志是位好干部,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用短暂的49岁人生谱写了赤子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两学一做”。新时期基层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认真践行“两学一做”。
2015年6月,廖俊波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仅用两时间就带领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而且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在政和县任职期间,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苦干实干。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立足本职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懈怠情绪、自满情绪、畏难情绪,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多“务实”少“务虚”,敢于“破难题”,多“思考”少“埋怨”,善于“出点子”,在办好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周末不周末,关键看有没有事,有事就没有周末”,这是他常挂着嘴边上的一句话。廖俊波同志从来没有过周末,他的周末,都用在了基层上。当地有一句话这样流传“廖俊波不是这基层,就是在到基层的路上”。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始终把基层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做,用一生心血去做。在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恒,以自己的可贵品质,做好群众“小事”。敢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对各种危机,开拓进取,夯实基础,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做到坚持走入基层一线,“身”入谋发展,“深”入干实事,用心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尽力解决关乎民生的困惑难题,在“望、闻、问、切”的近距离接触中解党员群众之难,助基层发展之力。
3月18日晚,又是一个难得的周末,天上还下着雨,难道他就不知道休息和危险?为了公务,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前行。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在面对人生抉择之时,始终做到选择责任和奉献。有荣誉感,有责任感,有成就感,有危机感。在面临个人选择的时候,不讲得失,不怕苦、不叫累,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让工作成为人生的事业,永远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廖俊波同志用生命践行了“两学一做”,值得广大基层干部学习。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有责任和担当意识,争做对得起群众的好干部。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二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他却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无私的付出,最无畏的牺牲,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点亮前进的“灯塔”,是践行“两学一做”最生动的实践。
以忠诚为魂,做心中有爱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见证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以民生为本,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集思广义,召开三天社会发展会议;他带头深入基层,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他废寝忘食,天天工作至深夜;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而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才会如此忘我工作、鞠躬尽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
以担当为要,做心中有责的好干部。发展等不起,唯有大担当。廖俊波同志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主政县的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正是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政和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源动力”,树起了实干的丰碑,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人民群众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以廉洁为根,做心中有戒的好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不论是在现场会上“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的质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的“严要求”,还是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的“细心关怀”,亲抓亲管亲落实的“当家人”风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取得了“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的傲人成绩。而正是这样“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凝聚起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正能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镜,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筑造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奠基石”。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三
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为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和激励全省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实践中建功立业,经研究,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入党25年来,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好干部。
学习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政和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到市里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保障住房、城市管理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学习他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廖俊波同志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面对政和落后状况,克难前行,精心打造政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深入一线抓落实,新引进创办60多家规模企业,群众都说“园区是书记一脚一脚踩出来的”。2013年起,位于贫困地区的政和县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工作中,他总是鼓励干部只要为了发展和群众利益,就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大胆作为。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立足岗位、担当负责,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学习他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廖俊波同志勤奋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孜孜以求,舍小家、顾大家,夙夜在公,废寝忘食,从不叫苦叫累,一直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开发等工作一线,曾经3天跑4个城市、会见6批客商。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勤勉敬业、忘我工作,始终保持无私奉献、实干拼闯的工作激情。
学习他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廖俊波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坚持廉洁从政用权、修身齐家,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参加工作以来,他从不利用权力、地位的便利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他经常叮嘱家人,不能搞特殊,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付出、多奉献,踏实做事,干净做人。他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赞誉。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严于律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当前,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四讲四有”,做到“四个合格”,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把学习活动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践行党的宗旨,弘扬担当精神,锐意开拓进取,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8篇:廖俊波先进事迹感悟
廖俊波先进事迹感悟
廖俊波先进事迹感悟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他却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无私的付出,最无畏的牺牲,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点亮前进的“灯塔”,是践行“两学一做”最生动的实践。
以忠诚为魂,做心中有爱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见证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以民生为本,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集思广义,召开三天社会发展会议;他带头深入基层,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他废寝忘食,天天工作至深夜;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而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才会如此忘我工作、鞠躬尽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
以担当为要,做心中有责的好干部。发展等不起,唯有大担当。廖俊波同志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主政县的工业园区从20xx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正是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政和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源动力”,树起了实干的丰碑,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人民群众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以廉洁为根,做心中有戒的好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不论是在现场会上“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的质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的“严要求”,还是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的“细心关怀”,亲抓亲管亲落实的“当家人”风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取得了“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的傲人成绩。而正是这样“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凝聚起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正能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镜,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筑造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奠基石”。
廖俊波先进事迹感悟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就这样无情地带走了。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学习廖俊波同志,争做人民好公仆。
争做“勤政为民”的好公仆。政和,原是福建为数不多的贫困县。20xx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县委书记,主动带头,扑下身去,为了工作,常常夜以继日;为了发展,常常废寝忘食;为了政和百姓,常与群众促膝长谈,共商发展大计……天道酬勤,不久,政和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0xx年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20xx年经济发展进入福建十佳。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勤政为民,主动作为,勤于作为,做到为官有为,而且大有作为,造福一方百姓。
争做“勇于担当”的好公仆。政和地处山区,发展长期滞后。上任伊始,廖俊波敢于担当,肩负重任,砥砺前行,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集思广益,绘就发展蓝图;披挂上阵,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电商产业。大刀阔斧,率先推行项目并审联批制度,分类推进精准扶贫,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人民安居乐业。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敢于创新,深化改革,发展一方经济。
争做“清正廉明”的好公仆。“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始终廉洁自律、敬畏权力、忠诚事业,肝胆干事,干净做人,谨慎用权,经常教育干部,坚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感染大家。4年来,政和县既在经济发展上脱了贫,还在政治生态上“解了困”,该县无一例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做到清正廉明,崇尚官德、纯洁党性、恪守清廉,自觉抵挡诱惑、斩断贪欲、拒绝腐蚀,留下清白在人间,弘扬一方正气。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廖俊波虽死犹生。党员干部都要见贤思齐,学习其先进事迹,学习其崇高品质,争做人民好公仆,以“勤政为民”换取“政通人和”,以“勇于担当”换取“安居乐业”,以“清正廉明”换取“风清气正”,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无限的人生价值,绽放无穷的人性光辉。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查找党支部自身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通过认真学习“两学一做”的内涵,对照《纪律》、《准则》以及“六大纪律”的要求,党支部还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不足......
XX学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XX学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
廖俊波先进事迹体会廖俊波先进事迹体会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中争相传颂,笔者认为,尽管廖俊波同志因公牺牲,但是他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谋发展、用抓铁有痕的干......
廖俊波先进事迹读后感廖俊波先进事迹读后感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党的好干部,一个人民的公仆就此离去,带给人们无限的悲痛。走近廖俊波,我们可以看到,他曾荣获全......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