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良根先进事迹[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秀青年人先进事迹”。
卢良根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卢良根基本情况
卢良根,男,松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1951年8月出生,1985年4月入党,大专化。卢良根同志从事茶叶科普工作30多年,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在茶叶品种研制、良种培育、品牌推广和种植技术普及上不遗余力,以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引领8万农民科学种茶,为松阳县茶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丽水市劳动模范、丽水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卢良根:三十年别样茶情
【先锋档案】
卢良根,男,1951年8月出生,1985年4月入党,松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先后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丽水市劳动模范和丽水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等荣誉。
【感悟】
这次被评为“之江先锋”既感意外又觉荣幸,我只是做了一名基层农技干部应该做的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我从一个山区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这是党组织对我多年培养的结果。我很感激党组织对我平凡工作的认可,这既是荣誉,更是动力与压力,对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85年,我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此,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党的指引教导下,在入党后的20多年里,我更加踏实工作,努力为松阳的茶叶发展出谋划策,扎根农村,服务基层。今年是党90岁生日,作为一名基层的老党员,重温党的历史,回顾自己的成长史,更觉党的光荣和伟大,更添爱党之情,感恩之心。
【新闻回放】
卢良根197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从此与茶叶、茶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80年代初,“卖茶难”席卷各茶叶产区,松阳也未能幸免。卢良根不分昼夜地走农户、跑市场、找资料、访专家,经过科学分析,提出了调整茶叶品种结构的工作思路。经过不懈努力,以“银猴”茶为主的名茶系列产品终于研制成功,彻底改变松阳县单一茶类品种的被动局面,使松阳茶产业发展获得转机。
1990年初,卢良根积极探索、推广大田种茶,大田茶园面积短期内迅速扩大,奠定了茶产业成为松阳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之后,卢良根又在全市率先建立良种茶繁育基地,并主动挑起全县茶叶品牌整合的重任,主持制定《松阳银猴茶地方标准》,使其成为全县茶叶公共知名品牌。
如今,松阳县已建立茶园面积11万亩,茶树良种覆盖率达93.6%,2010年实现产值6亿元,“松阳银猴”品牌价值达12.78亿元,8万农民受惠于茶产业,每3个松阳人中就有1名茶农或茶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茶叶。松阳县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称号。
30多年来,卢良根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辅导农民种茶做茶,累计举办各类茶叶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培训茶农1.5万多人次。
【愿景】
我将永远牢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用自己所学知识继续为茶农提供各类服务。同时,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针对目前松阳的茶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索生态环保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迎合21世纪人类绿色生态消费理念,加强对茶文化的研究与挖掘,不断弘扬松阳茶文化,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党旗添光彩。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松阳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到如今的全国产茶大县,茶产业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松阳县茶产业能有今天的辉煌,与一位30多年来一直默默致力于茶叶科普工作的茶人密不可分,他就是松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卢良根。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丽水地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等多项称号,2005年当选丽水市二届人大代表,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授予松阳县劳动模范,2008年荣获松阳县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2010年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一、大胆改革,发展名茶茶香飘
卢良根197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从此与茶叶、茶农结下了不解之缘。80年代初,“卖茶难”席卷各茶叶产区,松阳县也未能幸免。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促使他不分昼夜地走农户、跑市场、找资料、访专家,经过科学分析,最终提出了调整茶叶品种结构的工作思路。经过不懈努力,以“银猴”茶为主的名茶系列产品终于研制成功,从而彻底改变了松阳县茶叶产品单一的局面,使松阳茶产业发展获得了新生力量。
过去,松阳无性良种茶园面积不多,多数是普通茶园,而普通茶园的生产效益低。为改变这一状况,卢良根带领技术人员,选择枫坪茶场作为突破口,深入茶场一线,帮助指导改造茶园,试创名茶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以他为主研制的“松阳玉峰”连续三届获得“浙江名茶”称号,成为继“松阳银猴”之后第二只获得“浙江名茶”的品牌。
1990年初,卢良根又积极致力于探索、推广大田种茶,实现大田种茶“一年种,两年收,三年四年出高效”的巨大经济效益,深受广大茶农的认同,使大田茶园面积在短期内迅猛扩大,奠定了茶产业成为松阳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如今,全县已建立茶园面积11万亩,2010年实现产值6亿元,8万农民受惠于茶产业,三个松阳人中就有一名茶农或茶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茶叶。松阳县先后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绿茶集散地和浙江省优势产业茶叶强县等荣誉称号。
二、不断进取,提升品质树品牌
在名优茶研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卢良根立足长远,把目光瞄准了茶树良种发展,从外地引进10多个茶树良种在本县推广,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浙西南良种茶繁育基地。为了加快良种苗繁育进度,他在繁育中创新地推广以苗育苗、夏插、遮阳网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技术,取得了巨大成效。在他的推动下,如今松阳县已成为全省重点的良种茶繁育基地,年繁育茶树苗木1亿株以上,并在全县全面推广双条密植良种茶园,使茶树良种覆盖率达93.6%,良种茶面积居全省首位,荣获“浙江省良种茶之乡”称号。
为了打造“松阳银猴”茶叶品牌,卢良根在全县积极推选精品名茶参加各类茶叶博览会,同时主动挑起全县茶叶品牌整合的重任。经过反复调研,以使用多年的地方品牌“松阳银猴”商标为重点,进行品牌重组盘活,主持制定了《松阳银猴茶地方标准》,对该品牌进行重新包装,使其成为全县茶叶公共知名品牌。“松阳银猴”蝉联第一、二届“浙江十大名茶”称号,荣膺“中国文化名茶”、“华东十大名茶”称号,成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之列,品牌价值达12.78亿元,成为国务院会议、外事指定用茶。
近年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先机,卢良根又着手推广实施茶叶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和生态化治理技术。他牵头制定了《松阳银猴系列茶》、《松阳香茶》地方农业标准,建立10个标准化优质高效示范基地,从茶叶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领域全面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带动全县10万余亩茶园实行标准化生产。在此基础上,他又和县植保土肥站协作,引进和推广灯光诱杀、昆虫信息素诱捕、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茶叶生产,在全市率先引进茶叶农残降解技术,推广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茶园黑刺粉虱面积1000余亩,建立全国首个绿茶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关键技术示范基地1.05万亩,2008年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基地农残合格率达100%。
此外,他先后主持实施《茶叶五优化技术研究》、《松阳县万亩无性良种茶园高效示范推广》、《松阳县香茶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机制名优茶工艺》等10多个茶叶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撰写了《松阳县茶叶区划》、《松阳县茶叶发展规划》、《松阳玉峰工艺技术探讨》等茶叶发展规划和技术研究文章,为松阳县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资料。2007年,他又主编了《松阳茶文化》一书,为挖掘、弘扬松阳茶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以诚为先,服务茶农享赞誉
想茶农所想、解茶农之急、为茶农服务,是卢良根最乐意做的事。茶农不懂良种茶的种植、采摘、管理和加工,他骑着那辆破旧的电动车,主动上门讲解,手把手地教会为止。上安村刘晓高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忙到头也没有多少积蓄,卢良根引导他种茶、办茶叶加工厂。如今,刘晓高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茶和加工能手,不仅拥有10多亩茶园,办了2个茶叶加工厂,年收入7-8万元,而且还带动了全村近100户农民发展茶叶种植、加工。类似这样无私帮助茶农走上致富路的例子在卢良根身上不胜枚举,多年来,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辅导农民种茶做茶,累计举办各类茶叶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培训茶农15000多人次。
30多年,卢良根一直没有离开过他所热爱的茶业,他甚至拒绝组织提任的“好事”。在松阳茶产业发展这个大舞台中,他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引领松阳8万农民科学种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30年坚守,只为心中那一抹绿色
春日的松州大地,茶香弥漫,绿意盎然。
行走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人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起那11万亩茶园和蓬勃发展的茶产业。回望松阳茶叶产业的兴衰,人们又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为了松阳茶叶发展而默默坚守了30多年的人。
他,就是松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卢良根。
在一个茶香四溢的暮春午后,记者相约在老卢简陋的办公室,静静地品着茶,和他聊起了他的茶叶往事……
茶缘:与茶相依
1976年,老卢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毕业。这个出生、成长在板桥乡大毛科村的热血青年,满怀着改变家乡面貌的激情与壮志,毅然踏上了回乡之路,从此将自己的人生和茶叶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
“我的一生注定是要与茶结缘。”谈起松阳茶叶的发展,一直少语的老卢却突然打开了话匣子,“30多年前,松阳还只是以生产大宗茶为主,茶叶品种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经济效益低。如何搞活市场,创建品牌,改良品种是当时极为重要的几件事情。”
上世纪80年代初,“卖茶难”席卷各茶叶产区,眼看着茶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茶叶无人问津,老卢心急如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老卢不分昼夜地走农户、跑市场、找资料、访专家,有时甚至自掏腰包乘坐密不透风的铁皮火车上南京、下广州,只为推销松阳茶叶、调查市场状况。
那时候,老卢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坚持。他明白了解市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推进全县名优茶研制开发、引领茶园业主改造普通茶园、推广大田种茶、打造“松阳银猴”等茶叶品牌、提升茶叶质量、拓展茶叶市场、研究茶叶文化……每一件事情对于松阳茶叶的发展都显得至关重要。
30多年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让老卢也让我们看见了松阳茶业“漂亮的转身”:全县建立茶园面积11.02万亩,2010年茶叶产量实现9050吨,产值达4.22亿元,茶产业对全年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9.4%。
“年轻的时候只想着多干点事,没想到松阳的茶叶可以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看着日益富裕起来的茶农、茶商,老卢的心里乐开了花。
茶业:与农相伴
与其说老卢是技术干部,茶农更愿意把他当做可亲可敬的师傅。他家的电话、手机就是热线电话,只要茶农打来电话,他都会热心、细致地讲解,要是电话里说不清楚的或是需要现场指导的,他更是立马出动。
有一天傍晚,老卢接到了一个茶厂业主的电话,说厂里的机器坏了,想让老卢过去帮忙修
一下。从老卢家到茶厂需要走过一段长长的山路,加之天色渐暗,原本就不平坦的道路更加崎岖难行。然而老卢却没有考虑这些,放下电话,拿起零配件就往茶厂方向赶去。
那条他已经走过无数遍,近一个半小时路程的山路上再一次出现了他的身影,到达目的地时候,老卢早已是气喘吁吁,可他却没有休息一会,立刻当起了“机修工”,直到机器正常运转。当老卢收拾行装准备回家时,那位业主拉着老卢的手不放,哽咽着说:“谢谢你,老卢,谢谢你,老卢……”
“过去我主要种植水稻,一年忙到头也没有多少收益。在老卢的启发帮助下我才开始种茶和办茶叶加工厂。”提起老卢,上安村的茶叶加工大户刘晓高甚是感激。那时候,在农村经常是白天采茶,晚上加工茶叶,由于当时茶厂规模较大,师傅却只有老卢一个,为此老卢时常得熬夜加班手把手指导雇来的小工们如何制茶,有时实在累了困了,就只能和衣躺在草堆中、灶台旁,甚至是躺在泥地上眯一会眼,然后继续当好“师傅”。
风风雨雨三十余载,老卢的足迹早已踏遍了松阳的山山水水:自然灾害后的茶园里有老卢的身影,恶劣天气后的茶园有老卢的身影,新老品种交替时的茶园仍然有老卢的身影。茶愿:人生如茶
对于过往岁月中遇到的诸多选择与难题,老卢总是回应淡然的微笑,不愿多说,更不愿说自己的好,仿佛这些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他身上,在他看来他不过只是将一份普通的工作坚持了30年,实在没什么好提。
职位的升迁是许多人所追求的,但老卢却相反。为了潜心钻研茶叶,他曾多次婉拒组织的“重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组织决定任命年仅三十五六岁的老卢为乡镇企业局局长,老卢得知消息后,赶到县委书记办公室,力陈自己不适合当领导,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研发茶叶技术;上世纪九十年代,组织再次意图让老卢出任农业局副局长,他再一次拒绝了。
老卢无意仕途的发展,也不计较钱财的得失。1985年,为了打响“松阳银猴”品牌,老卢决定要为其注册商标,但当时经费紧张,为了节省开支,老卢只好亲自设计商标,并自掏腰包支付注册费。而今,全民共享的“松阳银猴”品牌价值已达10多个亿,憨直的老卢却没有再向别人提起这件事情。
他的梦想和坚持成就了松阳茶产业。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他总是付之于淡然:“人生就像一杯茶,需要慢慢地品,在茶香渐远的时候,我却在回味中收获快乐。”
如今,松阳茶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可老卢却依然忙碌。他说,现在茶业发展虽然已经上了规模,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生产模式,茶文化的挖掘和建设,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等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任凭青丝染上白霜,任凭韶华悄然流逝,年过六十的老卢依然深深地眷恋那一片片葱翠的茶园,依然坚持守候着心中那一抹绿色„„
学习卢良根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最近,学习了卢良根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我感触很深。卢良根同志从事茶叶科普工作30多年,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在茶叶品种研制、良种培育、品牌......
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
第1篇: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崔根良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他是新时期的时代楷模,更是我们身边值得学习的偶像。”昨天下午,参加或收听收看崔......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们都是平凡人,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但总有人能将自己的平凡贡献给国家。小编整理了关于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欢迎参考分享。卢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