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xx”。
群众认为敢于“两拍”的村党支部书记
巴彦塔拉苏木电报局村党支部书记——孙义
“像孙书记这样真正为咱们老百姓办实事的村干部不多了”,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电报局村71岁的村民潘子峰这样说,这不但是这一位村民想要说的心里话,的的确确也是电报局村全村老百姓的心声。
孙义,男,汉族,今年59岁,1953年12月16日出生在贫困的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电报局村,中共党员,初中文化,农民身份。1969年7月6日在巴彦塔拉苏木中学毕业后,看到村里落后的面貌,就立志要为改变家乡现状做一翻贡献,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1985年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可以说彻夜难眠,每天为村里发展冥思苦想。
群众有困难“拍胸脯”
“跟着孙书记干,准没错”,这是采访时村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80年代的电报局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十分微薄,村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孙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88年,孙书记看到种植甜菜效益较好,村里的土地又十分适宜甜菜种植,于是孙书记就自费去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考察,回来后动员村民种植甜
菜。部分村民担心种植甜菜会没有销路,孙书记拍着胸脯保证销售包在他身上。第一年种植甜菜,孙书记忙前忙后,技术指导,联系销路,秋收后村民惊喜的发现,种植甜菜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好的太多了。那一年,电报局村人均收入仅甜菜一项就比往年提高了300元,村民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孙书记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群众不敢做的事“拍脑门”做担保
室外寒意浓浓,棚内春意盎然。这是现在电报局村设施农业蔬菜温室大棚的真实写照。以前的电报局村生态脆弱,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农业种植观念传统保守。孙书记不等不靠,多方协调,争取到退耕还林还草,设施农业等多个项目。建设温室大棚需要贷款,部分村民没有担保人,找到孙书记,孙书记拍着胸脯说“放心,我担保”。就这样,2009年电报局村建设温室大棚70座,占地面积140亩,引导大棚农户种植油桃、香瓜等高产值瓜果、蔬菜,仅此一项,当年就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2012年5月,电报局村党支部换届选举,59岁的孙书记以党员全票、户代表全票通过又一次的当选为电报局村党支部书记,孙书记感慨的说:“既然老百姓这么信任我,我
就再干一届”。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孙书记的带领下,如今的电报局村,已经是设施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机械化,村民生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富裕、文明、和谐”成为了描述现在电报局村最恰当的词语,但是孙书记并不满足,他将继续带领父老乡亲在致富路上前行,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着新农村建设的壮丽诗篇。
办群众事解百家忧—记贵定县云雾镇平伐村支部书记柯庆贤柯庆贤,现年49岁,1960年10月生。现任贵定县云雾镇平伐村党支部书记。平伐村辖20个村民小组,共1025户4385人,耕地面积2835......
新农村环保创建路上的一杆旗——记优秀共产党员林某某同志先进事迹林某某同志2007年当选为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农村“两委”班子的领头人,牢固树......
X同志于1993年至1997年6月任村妇代会主任,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在村委班子换届村民直选中以绝对优势票数当选村委会主任,2002年4月经“两推一选”兼任村党总支部......
信念如磐情似火 丹心一片写忠诚——x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xxx先进事迹新疆东天山脚下的伊吾县xxx镇xxx村,一个数年前还是哈密地区名不见经传的空壳村、贫困村,如今新颜尽展。......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村是乡的一个偏远山村,位于乡政府东南方向,坐落在海拔750米的半山腰。早在20世纪80年代,“老、少、边、远、穷”一直是该村的真实写照。1986年,xx被推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