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村党支部三十里铺村党支部典型事迹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先进村党支部三十里铺村党支部
典型事迹材料
(2011年1月12日)
三十里铺村位于安定镇政府西南15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24户879人,其中党员23名,有耕地面积3780亩。多年来,该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致力于发展村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逐渐使该村成为全镇的先进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养殖示范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村党组织,多次被授予“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的团结协作、奋发进取,也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他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就是加强班子建设,通过不断学习增强班子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
支部班子建设直接关乎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近年来由于注重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在支部书记李世林的带领下恪尽职守,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领头雁”。由于注重平时理论学习和素质教育,该村 “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在换届选举中连续八届获得了连任,成为全镇远近闻名的“和谐村”,这是全镇乃至全县都是少有-1-的。
在班子建设工作中,党支部重点抓了理论学习,不论是去年的科学发展观,还是今年的创先争优,总是把学习放在首要位臵。只有学习搞好了,其它工作才能搞好,所以该村特别注重搞好班子队伍、党员,甚至部分群众的学习教育工作。由支部书记亲自带头学,规定各参学学员无特别重要的事绝不充许请假,必须参加学习会议,而且实行各学员论授课制,谁讲的不好,或是谁的学习笔记记写的不好,就要重新补课,直到好了为止。
通过学习,不仅使党员群众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使每名村级党员干部拥有1至2门致富技术和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同时,将有能力的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组织起来,建立包抓责任制,为每人划分了工作片,具体负责本工作片内群众思想上教育、产业上帮扶的工作,按季度制定详细目标任务,实行“一周一报告、半月一考评、一月一通报”的工作制度,使他们逐渐树立发展意识,祛除“等、靠、要、阻”等不良现象,最终建立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到该村来。
其次就是要多办实事好事,改善村上的基础设施条件。“群众是水,干部是鱼,有水无鱼是一潭死水,有鱼无水是条死鱼”。该村党支部坚持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投资环境得到好转后,他们就想方设法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一
是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工程。涉及全村全部168户775孔窑洞。其中挽窑沿花栏775孔,涂窑面775孔,整治院落168户,新建双瓮漏斗式无公害厕所19座,新建“三位一体”式沼气池50座,硬化主侧巷道3条310米,铺设排污排水管道150米,堰畔120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卫生意识、健康意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水塔1座,铺设引水管道1.6万米,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难问题;修补党员活动阵地1处;柏油硬化了刘家湾至吴家圪堵段道路和“三老”路,其中新修大桥2座、涵洞1个,堰畔500多米;完成了集市改造120米的堰畔工程,做好了新建104间二层门面房的前期规划;三是建成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累计培训党员干部95人次;投资2万余元建成“农家书屋”,其中配备档案柜5个,配备各类图书2000余本;投资1.2万,开通了“农信通”,拓宽了农民索取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当前,村支部一班人正在以争创文明新村为契机,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的扶持,改造集市,建垃圾池、垃圾箱等,力争把三十里铺村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就是坚定发展产业的信念,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
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村党支部一班人敢为人先,探索科技致富的新路子。2007年,县上和
镇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养殖业的优惠政策,以书记李世林为首的村党支部看中了三十里铺村有传统养猪这一优势,毅然决定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养猪产业。先后组织有养猪积极性的群众到宜川县、史家畔乡赵雪红养猪厂和本镇廖公桥村张宏养猪场现场参观,学习他们先进的养猪技术,引导群众发展标准化养猪。回来后,他们就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1万元,建成高标准猪棚15个,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再为13户养猪大户共奖励资金10.5万元。同时,全面推广“品种良种化、圈舍建设科学化、饲草饲料配合化、防疫治病程序化、畜产品无害化”的标准化养殖技术,使养猪业在该村迅速壮大起来。当年全村发展养猪专业户97户,其中发展百头以上大户12户,50头以上大户15户,20头以上大户40户,5头以上30户。存栏猪2200头,出栏2000头,实现牧业产值280万元,仅养猪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接近3000元。养猪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龙头产业,三十里铺村也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养猪示范村。
在成功发展养殖业的同时,村党支部还注重发展洋芋、玉米种植和运输等配套型产业。通过农信通、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教育农民不断学习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地膜洋芋、垄沟洋芋,地膜玉米等科学种植模式,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作业率。今年全村种植洋芋1400多亩,品种主要以克新一号为主,并配有一定浇灌设施;种
植玉米700多亩。主导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该村收入大大增加,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9070元,是全镇的2位还多。
总之,三十里铺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目标,以班子建设着手,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结合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群众正一步一步走向新的辉煌!
“新化变了,旧貌换新颜,新化发展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到过嫩江县伊拉哈镇新化村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确,新化村的发展日新月异,走进新化村,你感觉不到是在农村,一栋栋装修......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申报县乡村现有农户户,人,名党员。全村共有集体耕地面积15000亩,集体固定资产150万元,全村共有小四轮185台,大型农机具18台套,联合收割机16台,全村农民住房砖瓦化......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申报材料县乡村现有农户户,人,名党员。全村共有集体耕地面积15000亩,集体固定资产150万元,全村共有小四轮185台,大型农机具18台套,联合收割机16台,全村农民住房砖......
以文明户评比为载体¥¥¥乡风文明建设见实效近年来,¥¥¥党总支部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着力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以文明家庭评比为载体......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材料————泾川镇巧峰村党支部巧峰村位于泾县城东郊11公里处,205国道穿境而过。巧峰村隶属泾川镇,全村475户1751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145亩,村办林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