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行医事迹典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廉洁行医事迹”。
“廉洁行医”典型 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玲
从医30年,拒收红包上千次,金额数十万元„„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玲博士被省直工委树为“廉洁行医”典型。王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轻言淡语地说:“我只不过是发自内心地关心我的病人,没什么特别的。”
自费打的回医院抢救病人
王玲是山东人,现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原解放军第一七七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她从卫生员到护士、从医师到血液科主任,已经在医疗行业奋斗了三十多个春秋。
在研制人造皮肤的过程中,王玲为寻找一种止痛较好的中草药,数十次用刀割自己的大腿。她的一个同事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这样试验的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和想象的,每次试验都痛得她大汗淋漓,好几次几乎休克。”现在她大腿上一块块的伤痕,正是当年试验留下的见证。
为了病人,王玲经常在休息时间因需抢救危重病人而自费打的到医院,每年光这样的打的费就有上千元,但她从没有要公家报销过一次。
她说:“我选择医生这个职业,那我的上下班时间就是由病人来决定。”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科室有事,只要病人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她的时间表上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没有节假日。
拒收红包还资助困难病人
到过该院血液科治疗过的病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说:“王主任不仅关心病人,还从不吃请和收受红包”。
1997年3月,江西一名农民带着他14岁患白血病的儿子慕名来到医院血液科。他偷偷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500元红包塞到了王玲的口袋。看着老人憨厚的样子和充满期待的目光,王玲不忍心当面将红包退回。安顿好病人后,她把那500元钱代病人交了住院押金。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出院时还差800元钱,而且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王玲于是主动给了1000元病人。
同行评职称送红包也被退回
去年的广东省高级职称评审会召开之前,5名从未谋面的医疗同行先后拜访了王玲。他们希望在职称评审时王玲能高抬贵手让其通过,走时还无一例外地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信封,信封里多者三五千元,最少的也有1000元。
职称评审完后,王玲按照5位同行名片上的地址将钱如数退回,而他们中有4人被评审委员会顺利通过。收到退款者除表示感谢,无不惊奇地表示不解。
王玲解释说:“评上了高级职称的,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没评上的是条件还不够,作为高级职称的评委成员,我敢肯定地说,想用金钱在评委身上做文章是绝对行不通的。”
据统计,王玲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拒收红包上千次,金额数十万元。王玲廉洁行医的先进事迹,被广东省直工委作为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事迹选编收录,供省直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而王玲则被树为廉洁行医典型。
同事眼中至今独身的她:事业是她终身伴侣
据王玲的同事说,她为了工作,为了病人,废寝忘食到饿得两眼发花、两腿发软才知道要吃东西是常有的事,有两次竟还饿昏在地。
因忙于医疗工作,她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今年53岁了,一直未能成家,但她无怨无悔。一名和她共事多年的同事说:“在她因求学而错过了组建家庭的最佳年龄后,事业就成了她的伴侣,科室就成了她的家”。
在王玲的《三十年工作回顾》中有这样一段记叙:“那是在165医院,因抢救一位大面积烧伤病人,有一个月没离开过病房,除了喝些开水、吃点面包外,居然吃了一斤大米,如今回想起来,那真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奇迹”。
廉洁行医一名合格的医生应是廉洁自律的医生。清廉行医,方为高尚医德。心系患者干实事,一身正气赢民心。行医一生,泽及一方,无私奉献,无愧于白衣天使称号,无愧于身上这一身“白大褂......
廉洁行医承诺书为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按照省卫计委关于在全省卫计系统开展廉洁医院创建活动的要求,本人郑重向组织承诺:一、自觉遵守救死扶伤、全心全意......
廉洁行医心得体会韩向梅通过开展“十个一”集中警示教育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廉洁行医在自己的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和学习,真正地打牢了......
廉洁行医心得体会廉洁,难免被许多“用心良苦者”备加“关注”,因此时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礼遇”:有敬送礼金的,有恭请赴宴的,有精心关照的,有曲意奉承的,还有鞍前马后的“辛苦效力......
廉洁行医、爱岗敬业大家好!我是来自内科的护士**,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畅享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时代话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廉洁行医、爱岗敬业》。党的十七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