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事迹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抗洪抢险事迹”。
平凡岗位尽职守
抗洪一线铸丰碑
——记前进农场第十五管理区 谭成亮
谭成亮同志生于1974年10月,现年39岁,2007年3月至2012年5月任第十五管理区治安员,2012年6月至今担任十五管理区农业技术员。谭成亮同志将大量心血倾注在管理区的和谐稳定与水稻种植标准化上,工作成绩屡攀新高。2013年8月黑龙江流域青龙山莲花河段水位告急,在危难之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了党的宗旨,彰显出农垦人保家卫国的豪迈大气。
出道保安员,心藏大志向
十五管理区位于前进农场东南方向,共200多户居民。这个管理区外地人口居多,属于流动人口较大的管理区,管理不便。谭成亮仔细思考创新工作,首次提出网格化分组管理模式,让群众直选栋长,管理区领导干部分栋到户,形成了领导班子+栋长+栋户的综治维稳网络。在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和服务方面。他及时对外来人口情况及外来人口租赁房屋等做了详细登记,把散居在管理区的外来人口纳入居民区管理,与其签订计生、治安等方面协议,为其办理相关证照,积极鼓励暂居人群参加管理区活动,把外来人口的某些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用真心诚心换取他们的信任,用形象、风气留住他们的脚步。他曾经承诺:在任一天,就要为百姓保平安一日。五年来,小谭的身影日夜穿梭,不辞辛苦累计
完成入户走访千余次,调解各类纠纷百余件。出色的工作业绩使管理区多次被评为“平安管理区”的称号,谭成亮本人也在2011年被评为“先进治安员”的光荣称号。
虽为治安员有着鸿鹄之志,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从不妄自菲薄。在他走访入户的时候,发现依然有很多困难户,跟不上农场发展的大步伐。他同管理区领导一道,积极思考深入研究,琢磨出了一条富民强区好路子,那就是带领群众开展蔬菜种植和规模化养猪,大力发展自营经济。种菜养猪他是外行,他就边学边指导。管理区职工陈远章如今腰板挺着倍儿直,是远近闻名的猪倌,现养殖规模达到200多头。谈起他的创业路还常常念叨谭成亮。“开始养猪的时候,我顾忌很多,是小谭跟我一起抓猪苗,看书学习,遇到问题还带我去农场请畜牧专家,真是把我扶上马还送我一程”。那时候,一个大小伙子整天研究瓜果梨桃,不怕脏累的在猪舍里进进出出。就是这份和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让这个普通的治安员愈发光彩。
谭成亮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似乎超出了治安员的身份。工作需要使得他的爱人时常抱怨他不顾家,说他对自家人不上心,就对外人热心肠。她常年家里外里、田间地头的让她少了很多婀娜。媳妇起初的不解和唠叨慢慢被这个工作狂人所融化。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称赞也让她内心美滋滋的。谭成亮的爱人笑着说:“他真把自己当成警察、当成公仆了,时间长了我也觉得自己是警嫂啦!
投身大农业,同铸致富路
2012年,谭成亮顺利通过农场技术员准聘考试,走上了管理岗位。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的热情有增无减。他本人2003年开始旱改水种植水稻,从开始的外行到今天的水稻专家,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工作之时他奔波在田间地头,常常是油泥一身汗。
“致富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谭成亮说。第十五管理区职工王洪瑞因车祸致残,由于家中劳动力短缺,加上先进技术应用不得法,使得产量不高,连年都是管理区的低收入户。根据王洪瑞家的实际情况,谭成亮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并帮他协调贷款10万元,解决了种地所需资金。插秧的时候,王洪瑞家没有插秧机,谭成亮就帮他联系,缺少人手,帮他雇人,看到整齐的秧苗插在田间,王洪瑞笑了,谭成亮也长出了一口气。农忙时节王洪瑞家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谭成亮的身影,指导他如何提高整地标准,合理用肥,合理施药,抓住农时,落实农场质量效益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洪瑞种的150亩水田,纯收入达6万元。当年迈出了低收入户的行列。王洪瑞感激地说:“多亏了有小谭的帮助,来年我一定把地种得更好。”
坚守莲花河,大爱谱赞歌
因连续降雨和俄罗斯水库泄洪的影响,2013年8月12日青龙山农场莲花河水位不断上涨,超过警戒线,为确保莲花河延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前进农场全力助青龙山农场
抗洪抢险。面对严峻的雨情、灾情,在农场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按照农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谭成亮作为抗洪抢险突击队队员,他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救险情,他是管理区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8月18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莲花河汛情危急。农场武装部要求每个单位必须留守值班人员,作为曾经是治安员的管理人员,谭成亮接到通知后主动要求前往莲花河,这一去就是十几个日夜,他们组成抗洪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为使职工群众受灾损失达到最低,他时刻关心汛情,每当命令一下,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抗沙袋、打桩子,顾不上个人安危。因为打桩固堤河水一天的浸泡,他的脚指浮肿,脚底泡囊,早上醒来不敢着地,但当突击队接到新的命令时,他又穿起潮湿的胶鞋,奔赴了新的战场。在护堤巡堤时期他经常是半夜起来,提着手电就着微弱的月光,仔细查看堤坝状况,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在长堤上留下一串串坚定的脚印。作为一名积极分子的他,在这次抢险抗洪中始终保持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论精神,他是管理区的一面旗帜。青龙山莲花池大坝离
前进镇约70 公里,莲花池大坝一旦垮塌,万亩良田耕地将瞬间被淹没,后果十分严重。在大灾面前,谭成亮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当先、顽强拼搏,他高强度连续工作十几个个小时,仍然坚持。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突击队所有队员。由于连续工作,谭成亮身体状况明显招架不住,硬是被管理区领导从前线拉了回来。妻子见到瘦了10斤的谭成亮泣不成声。因连续降雨,农场7、9、11排干水位上涨,水田倒灌,严重危机管理区的农业生产。不安分的谭成亮回场的第二天就来到受灾地号,同种植户们一道抢排积水,力保秋收。
谭成亮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兑现了一名非党积极分子的承诺: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谭成亮是基层岗位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用自己的胸怀贴近群众,用自己的热心温暖群众,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树展英姿。
市场办抗洪事迹简介一、7月30日,按照市防总统一部署,我局全体人员均投入到松江东路护堤防汛一线,大概11点20分左右,市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淼、刘占宇两名同志巡堤至市肛肠......
魏远贵同志参评全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事 迹 材 料魏远贵,男,汉族,196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第二大队党支部书记,负责二大队负责大队的党务、队伍建设、纪检、共......
进入汛期松花江水位持续上涨,地处松花江段的乌鸦泡地区内河堤水情形势严峻,已超过警戒水位100余厘米,林业局所属各单位驻堤巡查,各主要险工堤段已进入紧张的防备状态,第二中学在......
演讲稿的篇幅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但一般要注意言简意赅。演讲稿的写作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和生动性,以吸引听众的关注。通过阅读这些演讲稿范文,你可以学习到如何......
防汛抗洪先进个人事迹2016年7月29日,一场特大暴雨突如其来,这对于地处中条山腹地的我镇来说,是一个考验。面对严峻汛情,在镇党委书记黄运生的领导协调下,党委副书记、镇长韩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