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院长事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
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记驻操营敬老院院长龚治宇
抚宁县驻操营敬老院院长龚治宇是一位这样的共产党员,他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他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敬老院变成了一所高标准化敬老院,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1999年,龚治宇服从组织的安排,走上了驻操营敬老院院长的岗位。面对几间破旧而年久失修的瓦房和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没有退却。他说:人都有年老的时候,残疾孤老们没有子女照顾,更需要社会的关心,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以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的具体行动让他们看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开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一日三顿能吃上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吃好。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龚治宇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使敬老院很快实现了粮、肉、菜自给有余,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新路子。敬老院的规模大了,残疾老人也多了,事情也更加繁杂了。可不管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他对老年事业的热情却没有减退。他不断改善老人的膳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在他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人的生活水准连年提高,从当初的每人每年平均1000元提高到如今的3000多元。经他多方面努力,筹措资金,敬老院瓦房全部翻新,如今敬老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室内阳光充足,窗明几净,睡的是木床,每人还有自己的大橱、床头柜、暖瓶、茶具等日用品,夏天,有电风扇,有蚊帐;冬天,床上双铺双盖,电褥子。敬老院里还建起了浴室、电视室、康复室、活动室、食堂等。
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他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敬老院里有一块闲置地,他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种上蔬菜和花草,老人们给蔬菜施施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滋有味。
院里的老人大多年岁已高,体弱多病。2008年,81岁的老人何广有,患肺心病、心衰住院治疗,院里缺乏人手,龚志宇白天晚上一直看护着,为老人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一直陪护到老人出院。王明宽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迷路。龚治宇不由得对他多了几分关心,有几次到吃饭时,发现老人不在,他顾不上吃饭,就急忙出门寻找。到附近,到老人的侄儿家,常去的地方,甚至到野外,有时找到深夜,才把王明宽老人找回来。他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他既当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厨师,在每一位老人身上,他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
一、心存大爱舍小家为大家2008年,**乡敬老院建成了,因敬老院地处偏僻乡村,离乡政府一二十来里路,路经一遍坟场,谁愿意放弃手头轻松的工作去护理那些孤寡老人呢?正待领导为难之时,在......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乡敬老院院长事迹公文 “有这样的好闺女俺们知足了”--记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敬老院院长纪玉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的得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乡敬老院院长事迹“有这样的好闺女俺们知足了”--记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敬老院院长纪玉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的得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敬老院岁的......
乡敬老院院长事迹一个“特殊家庭”的当家人——记德安县吴山乡敬老院院长吴宗礼中共德安县委组织部“共产党员吴宗礼,平凡人生了不起。新安江边一好汉,中年别离桑梓地。六旬来......
老人们的“好女儿”走进某某敬老院,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们的“好女儿”,这位老人们口中的“好女儿”,就是某某镇敬老院的院长沈照琴。1999年5月,51岁的沈照琴从某某镇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