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新)_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实施方案 时间:2020-02-28 16:18: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实施方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与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12(理论教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各专业的职业能力课程,在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属于必修课程,对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心理理论知识、指导高职学生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科学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树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情绪,正确地面对大学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学习与成才、人格发展、未来的择业与就业,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与人格的健全,以全面推进我们的素质教育。

(三)课程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体讲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大学生的环境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自我意识、人格、爱情与性心理、挫折与危机干预、心理防碍与心理咨询等内容。认识心理科学,消除对心理学的误解,培养科学的心理观;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让大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学会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与困难,增强心理承受力。

二、课程内容标准

(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 教学学时(2学时)课堂教学实践教 学习情境名称 学习任务 时数 学时数 1.1健康的新概念 1.2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健康与心理健康 2 1.3当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1 2.1掌握学习的首要条件 2.2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2.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 2.3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化解 3.1大学生人际交往内涵,积极的人际交往 3.2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因素 3.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2 3.3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误区及调适方法、3.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4.1大学生的性心理发展及其特征 4.大学生的爱情与性心理健康 4.2大学生的性心理困扰及其调适 2 4.3大学生的爱情与婚恋观 5.1人的个性的结构 5.2健全人格的标准,5.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5.3人格障碍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5.4自我调适,培养与健全自己的人格 5.1挫折和危机的基本概念、内涵 5.2大学生的挫折表现,挫折反应 2 6.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与危机干预 5.3和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以及应对挫折的策略 小计 12

(二)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1 健康与心理健康 教学时间 2 1.理解健康、心理健康的内涵,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学习目标 3.了解亚心理健康的信号与调适方法; 4.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调试。【知识点】 1.1健康的新概念 教学内容 1.2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3当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室内教学:专业教师、教室、多媒体设备; 教学条件 考核评价 即时评价(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出勤情况)。学生的知识 掌握健康的新概念、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分析当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能力要求 及存在的原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自己的心理健康并能加以调试 教师的知识 有专业教学一年及以上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熟 2

和能力要求 悉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 学习情境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学时间 2 掌握学习的首要条件、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学习目标 理问题及调适化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知识点】 【技能点】 1.理解学习的含义,了解学习的分1.分析学习能力的技能 类; 2.找出学习中出现问题原因的能力 2.了解掌握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教学内容 3.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点; 3.理解并掌握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室内教学:专业教师、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学条件 考核评价 即时评价(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出勤情况)学生的知识 掌握学习的首要条件、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和能力要求 理问题及调适化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知识 有专业教学一年及以上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熟和能力要求 悉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 学习情境3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教学时间 2 通过学习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内涵、明白什么是积极的人际交往?哪些因素有利于学习目标 人际交往?从而端正人际交往的态度,认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误区及调适方法、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与技巧。【知识点】 【技能点】 1.人际吸引的规律; 1.运用人际交往理论于实践的能力 教学内容 2.人际交往中的影响效应; 2.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3.交往技巧;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4.交往模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条件 室内教学:专业教师、教室、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即时评价(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出勤情况);完成课后作业 学生的知识 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及意义;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心理效应;让学生理解掌和能力要求 握人际交往的技巧;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所提高。教师的知识 有专业教学一年及以上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熟和能力要求 悉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 学习情境4 大学生的爱情与性心理健康 教学时间 2 1.知道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及其表现; 学习目标 2.理解大学生恋爱的动因,了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 3.掌握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3

【知识点】 1.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 【技能点】 2.大学生性心理活动的表现; 1.建立正确的性心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 3.大学生的爱情与婚恋观; 2.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点能力 4.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 3.调节自我感情的能力 5.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条件 1.室内教学:专业教师、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即时评价(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出勤情况)学生的知识 了解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心理活动的表现,培养自身正确的婚姻恋爱观并能对自我的和能力要求 感情进行调试。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有专业教学一年及以上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熟要求 悉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 学习情境5 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教学时间 2 1.理解人格的概念、人格特征,明确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2.理解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学习目标 3.掌握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4.了解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其矫正措施。【知识点】 【技能点】 1.人的个性的结构; 1.分析自我个性结构的能力; 教学内容 2.健全人格的标准; 2.建立健全人格的能力; 3.人格障碍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3.对自我人格进行调试和培养的能力; 4.自我调适,培养与健全自己的人格;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教学条件 室内教学:专业教师、教室、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即时评价(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出勤情况);完成课后作业。了解和掌握人的个性结构及健全人格的标准、人格障碍的类型和特点,能对自我的学生的知识 和能力要求 人格进行调试和培养。教师的知识 有专业教学一年及以上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熟和能力要求 悉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 学习情境6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与危机干预 教学时间 2 了解大学生心理挫折的类型、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挫折的基本理论;能应用学习目标 理论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并能培养自己的挫折承受力。【知识点】 【技能点】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心理挫折的类型; 1.分析自我的心理挫折类型及挫折后的行2.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为反应的能力; 4

3.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2.提高自我挫折承受力的能力。4.大学生挫折的应对。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条件 室内教学:专业教师、多媒体设备 考核评价 即时评价(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出勤情况)。了解大学生心理挫折的类型、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学生的知识 能分析自我的心理挫折类型及挫折后的行为反应的能力并有培养和提高自我挫折承和能力要求 受力的能力。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有专业教学一年及以上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熟要求 悉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改变课程教学模式 1.以体验学习为教学模式 在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应善于创设活动的情境,以体验学习为教学模式,促使师生、生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唤醒学生内心己有的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2.扩展课堂外学习。给学生开出大学期间的必读书目,在学生课堂体验的同时,让学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和思考。增强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书目分年级推荐。大一时推荐:《大学到底怎么读》、《二十几岁决定男人一生》、《老板要你在大学里学的10件事》、《释梦》;大二时推荐:《做最好的自己》、《冲突与解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性的弱点》;大三时推荐:《现在,发现你的优势》、《2.0时代的赢利模式》。3.以中小班开展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使学生通过自身的阅历实现感悟,以促进心理的反思与构建。而体验与活动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学手段实施的体验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活动中的体验。只有借助于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进而促使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现在学院的心理健康课是必修课,但因为教师和教室的限制多为大课。最少的一个教学班是3个班合班上课。多的甚至达到4个班合为一个教学班,人数90人至120人不等。根本无法开展情境教学。教学班级建议最多两个班合并教学,这样有利于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的开展。过大的班级教学效果较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建议最多两个班合上,但不超过80人为宜,且安排教室时应是活动课桌椅的教室,以便于情景教学、活动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开展。5

(二)课程开设时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是侧重在对学生智力心理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只要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学习心态的形成,情绪的合理调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内容就决定了应该在学生一入校的第一学期就开设,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心理问题才有所启发和指导。而我院的心理健康课均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开设。那时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已经弱化了。建议本课程在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分系开设,这样可以加强本课程对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缓解教师不足的现状。

(三)教学方法 1.针对本课程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针对性的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2.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3.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的能力。4.给学生开出必读书目,读后完成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考、写作的能力。

(四)教学条件 1.标准与规范(1)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必读书目推荐(2)师资队伍 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及师资配置情况科学合理,全体教师都能够保持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是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2.教学设施 学院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

(五)课程考评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课后理论作业、出勤情况)20%+期末考核成绩80%构成。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 前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2014版)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湾附属学校目录第一部分 前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实施方案

滨州学院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滨州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

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先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一个较为完美的方案应该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并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方案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实现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通用18篇)

方案的设计应考虑到问题的背景和需求,以及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写一个较为完美的方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强调科学性和创造性的结合。方案的实施需要领导者的指导和全员......

下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