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中语文所要求之阅读书目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40: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香港高中语文所要求之阅读书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阅读书目:(一)

语文知识类(必须在以下三本中选读一本)吕叔湘《语文常谈》

康家珑《中国语文趣话》

张斌《汉语语法修辞常识》

(二)散文类(在以下七本中选读一本、或选读书目以外的同类书籍)* 思果《香港之秋》

梁漱溟、牟宗

三、唐君毅、徐复观《生命的奋进》

蒋梦麟《西潮》

余秋雨《文化苦旅》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小思《承教小记》

(三)小说类(在以下七本中选读一本、或选读书目以外的同类书籍)* 鲁迅《呐喊》

白先勇《台北人》

张系国《棋王》

金庸《射雕英雄传》

施耐庵《水浒传》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鹿桥《未央歌》

(四)报告文学类(在以下两本中选读一本、或选读书目以外的同类书籍)* 钱钢《唐山大地震》

徐刚《沉沦的国土》

专题篇章:

(一)唐君毅《与青年谈中国文化》(节录)(二)

吴森《情与中国文化》(节录)(三)刘君灿《传统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连附录)*(四)

赵永新《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五)金耀基《中国的传统社会》(节录)(六)

殷海光《人生的意义》

* 第(三)篇附录:

「难成完整的逻辑系统」

「关联式的思考」

「类比论证」[节录]

(以上三则选自刘君灿《中国传统科学思考特色初探》)

「整体合一的自然观」[节录]

(以上一则选自刘君灿《传统文化、科技与现代科学》)

文化常识书籍:

(以下三本选读一本)

马重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趣谈》

王尔龄《中国文化常识》

苏赓哲、马桂绵《中国文化常识》

阅读书目:

(1)诗歌

古典诗歌

1《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2《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3《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4《唐宋词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现当代诗歌

1《现代中国诗选:1917-1949》(张曼仪等编)2《中国新诗选》(尹肇池编)3《现代中国诗选》(杨牧、郑树森编)4《香港近五十年新诗创作选》(胡国贤编)

(2)散文

古典散文

1《唐宋八大家古文》(沈德潜选编、宋晶如注释)

2《古文名著串讲评析(杂文编、论说编、书信编、史传编)》(周振甫、张中行主编)3《中国历代散文选(上、下)》(刘盼遂、郭预衡主编)4《古文精读举隅》(吴小如著)现当代散文

1《雅舍小品》(梁实秋著)2《旅美小简》(陈之藩著)3《干校六记》(杨绛著)4《现代中国散文选》(杨牧编)5《丰子恺漫画选绎》(明川著)6《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张晓风著)7《周作人美文选》(钟叔河编)8《放风》(王仁逵著)

(3)小说

古典小说

1《三国演义》(罗贯中著)2《水浒传》(施耐庵著)3《西游记》(吴承恩著)4《聊斋志异》(蒲松龄著)5《儒林外史》(吴敬梓著)6《红楼梦》(曹雪芹著)现当代小说

1《彷徨》(鲁迅著)2《子夜》(茅盾著)3《边城》(沈从文著)4《骆驼祥子》(老舍著)5《围城》(钱钟书著)6《寒夜》(巴金著)7《酒徒》(刘以鬯著)8《半生缘》(张爱玲著)9《尹县长》(陈若曦著)10《我城》(西西著)11《星云组曲》(张系国著)12《芙蓉镇》(古华著)13《红高粱》(莫言著)

(4)戏剧

古典戏剧

1《西厢记》(王实甫著)2《牡丹亭》(汤显祖著)3《桃花扇》(孔尚任著)

4《中国戏曲选》(上册)(王起主编)现当代戏剧

1《日出》(曹禺著)2《茶馆》(老舍著)3《狗儿爷涅盘》(锦云著)4《南海十三郎》(杜国威著)5《香港话剧选》(方梓勋、田本相编)

看内地香港台湾高考题 析高中语文课程新改革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梁捷

2007年,已经有包括北京在内的15个省(市、自治区)进入高中课程新改革实验。其实,新来新去,“新”是要靠教师去呈现的!千改万改,改的首先是教师的观念!

例如,大家十分关注语文新课标教材,应该是基于对高中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当然也是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语文素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我们都关注高考,其实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殊途同归。同是炎黄子孙,内地、香港、台湾根脉相应,同中见异,异中求同,同样在摸索一条有益于我们中华民族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命题思路。请看——

湖北省2007年一道高考语文题: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徽。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徽,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徽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合节徽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字。

这样一道题,岂是死记硬背能够应付的?又岂是靠僵化训练能够得高分的?——这不仅仅是拟一副对联,还包含着历史知识、地域文化、分析思考及具体的语言表达,包含着继承与创新。此题参考答案是:祥云朵朵楚韵荆风迎宾客,编钟声声高山流水觅知音。笔者也试拟一副为:云梦泽祥云缭绕凤凰高唱,楚编钟雅韵氤氲菡萏飘香。

香港2007年高中会考,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给考生四则资料:①“第三十届中国文化青年大使计划”宣传海报,②报纸发布的“中国文化节隆重揭幕”的消息,③黄炜明个人活动简历表,④章忻忻个人活动简历表。题目是:试以黄炜明或章忻忻的名义撰写自荐信(个人活动简历表,不必另写),报名参加“中国文化青年大使计划”,全文不得少于400字。

这道题考查高中学生语言的实际表达能力,综合分析概括能力,还引导学生建立起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努力服务社会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考卷中还有占相当比重的聆听考试,进一步突出了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体现了对全面语文素养的考查。

香港拟于2009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在编写教材中我们发现,他们非常重视实用文的写作要求,如启事、章则、会议记录,投诉信、宣传文字,通告、新闻稿、公函,私人书信、专题介绍,求职信、报告、建议书等,都在教材中有具体的写作指导与训练安排。

台湾2007年高考语文题,文言文占到66%,可见对

传统文化的重视。再看一道2001年的台湾高考题,会有更多的发现: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台湾高考语文题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也看重时代对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考查形式十分灵活。这样的一道题,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教材,甚或是背诵教材,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它说明语文学习包含着“领会”教材内容,把握人物个性,需要联系答题者自身的学习“体验”。此题答案应该是D。

以上三例考题,都启发我们当老师的,必须实现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只有自己明白,才能把握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化,也才能推动新一轮课改的健康发展。

全面语文素养中,知识、思维、文化、个性、情感、道德缺一不可,传统与创新也必须和谐共融。全面的语文素养,绝不是什么“写作九大秘诀”、“诗词鉴赏十八式”、“现代文阅读十大方略”、“古文断句十二法”等能够培养出来的。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割裂语言与时代、语言与生活、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个性的倾向;脱离语文教学本质、脱离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脱离民族文化的传统、脱离社会发展带来的语言创新要求等现实,都昭示着教师必须摆脱片面追求高考成绩的功利束缚,代之以“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课改意识。

“布政宜敦本,当春乃劝农”,又一个教育的春天来了!竹笋拔节,惠风和畅。农人们应该紧随雨泽滋新稼,还必须细耘细耔莫迟延!

一份香港中学生(中七)的语文考卷

佛教马锦灿纪念英文中学-一九九九至二零零零年度 毕业考试入卜 中国语文及文化科 试卷二 文化问题

级别:中七考试时间:一小时三十分鐘总分:40分 日期:18-2-2000 拟卷老师:*SKL 考生注意:

(一)全卷试题纸四页,方格答题纸一本。

(二)本卷共有三题,任答两题完卷,各题分数相同。

(三)答案应写在答题簿内,不用抄写题目,惟须书明题号。

(四)须注意答案的组织及表达,字体端正。

(五)每本答题簿均须填写班别、姓名、班号、科目/卷别及试题号数。

(六)考试完毕,祇须交回答题簿。文化问题 选答两题(40分)

一、细阅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所附问题:

「一天,陈老师在下课后被校长召见。一进校长室,她才发觉被传召的原来包括学生辅导主任钟老师等几位老师,而五甲班主任则站在桌前。

校长一见她进门就开腔道:『陈老师,这次请你来是因为你班的王小娟和五甲班的张大勇出了一些问题……』

陈老师听见校长提起这两个学生,顿时大惑不解,因为他们都是老师公认的好学生。校长接著说:『钟老师是这件事的目击者,就麻烦钟老师将所见到的事对陈老师说一遍。』钟老师於是便将他在前几天晚上十时左右,如何亲眼目睹那两位学生在尖沙嘴闹市穿著校服手拖手的情况绘影绘声地再说一遍。陈老师一听原来是这麼一回事,心中不觉舒了一口气,心想:『不用那麼紧张吧!』

校长好像看透她的心态一样。『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呢!可知道学生在求学时期,自然要以学业为重,而他们更是穿著校服在街上招摇,这成何体统?况且他们尚年轻,心智未成熟,要是一时血气方刚的搞出个甚麼来,做成丑闻时,那时手尾便长了。他们这样做,对身心的发展也会造成莫大的影响,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校长决定马上制止他们继续交往。可惜那两个学生却不受教,并坚称拍拖是他们二人的事,与学校无关,亦不会因此影响学业。校长见这方法不成功,於是决定同时约见社工和两位学生的家长,以求解决问题。最后,那一对小恋人在社工、家长等各方面的多番强迫及劝导之下,泪流满面,承诺结束这段「爱情」。可是当陈老师一想到王小娟在几个大人面前和张大勇分手时的悲慟,总是难以释怀,并不禁自问:『这样做,对吗?』」,(甲)试阐述陈老师、校长及一对小恋人对学生谈恋爱的观点及态度。(8分)

(乙)试谈谈吴森在《「情」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提到「情」的特点。有人认为校 方处理上述事件的手法,是重情的表现;又有人认为是不重情的表现。试分 别阐述两者的观点。而你又会如何处理此事呢?(2分、7分、3分

二、阅读以下四段文字,并回答所附问题:

(1)唐君毅《与青年谈中国文化》(节录)

「中国儒家特重孝悌,以孝悌为人与禽兽之异之所在。......由弟而敬兄以及於一切同族之长兄,以融凝一宗族中一切兄弟以为一。......悌之扩充,为视四海之内之人皆兄弟。......友爱之道之扩充,即横面的啟发民胞物与天下一家之意识。」(2)金耀基《中国的传统社会》(节录)

「中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说,中国社会是以原级团体为主的。在原级团体中,人与人的关係是基於身分的,亦即是特殊取向地,这种关係与心态可一层一层的向外推,但人际之关係总是特殊地,即或无血缘或亲属关连者,亦皆是人际间的关係,而可以亲属身分类之。如中国人之彼此称呼,不以名字,亦不曰先生,年长於己者称『老兄』,年高一辈者称『伯父』等,女性则称『大姊』,『伯母』等。凡中国人活动范围接触所及,他都会不知不觉间以『亲人』目之,因此亦以『亲人』相待,而显出慇懃与关怀,乃充满一片人情味。」

(3)本港教育署署长罗范椒芬给教育工作者的一封公开信(节录)

上月中的一个晚上、一位勤奋好学的女孩子--林婕,毅然结束了宝贵的生命,拋下相依为命的母亲,放弃了未完的宏愿!我反覆阅读了林婕的两篇文章--《我在香港的日子》和《廿一世纪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伏。香港是不少内地同胞「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林婕笔下的香港却是冷漠得令人心寒--「好的学校不肯收我......」,「同学们都看不起我,爱以『大陆妹』称呼我......取笑我『老』......同学的白眼、冷嘲热讽,就像一把锋利的刺刀,戳向我的心窝......」。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感到十分羞愧;对於林婕和她的母亲,我有无限的歉意;作为教育署署长,我难以想像林婕所遭受的歧视,竟然发生在教育界、在学校裡。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意,令他们学会尊重和包容别人。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不能单著眼於经济发展,还要顾及人的素质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必须言传身教,培育下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爱心、有灵魂的的人。环顾当前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可以想像品德教育是何等艰巨的工作。

(4)特区首长董建华在本年一月十四日的答问大会上就去年十二月一名中四 级女学生林婕自杀死亡一事发表的言论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我觉得整个社会、学校、政府都有责任,事实上家长也有责任

「我想许多香港人都是移民。就以我来说吧,十岁那年来了香港,身分正是一个移民。因此我深深体会到新移民到了香港之后,是要经过一段适应期。在适应期的阶段,我相信大多数香港人都会伸出友谊之手去帮助他们。

(甲)试据以上引文析述唐君毅、金耀基二人观点的异同(4分)。并结合香港人 对待大陆同胞的情况,阐述二人的观点(4分)。(乙)林婕自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人歧视她,她无法承受这种压力。此事表 现出香港人具有哪些中国人格特徵(2分)?这些人格特徵的成因是其麼(4分)?

(丙)教育署署长罗范椒芬和特区首长董建华对林婕之死一事的观点分别为何(3分)?你是否赞同他们的观点?试抒己见(3分)。!/ c& G2 G3 y9 k

三、本港让外国输入基因改造食物,包括豆类、粟米、朱古力等;本港亦有学者正 在运用基因改造工程研究改造菜心、蕃茄、水稻。以下是一些环保组织(绿色 和平、绿田园)及学者(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王仕中、「光纤之父」高 錕)对运用基因改造工程改造食物的意见:

绿色和平:

这些新的大豆含有外来基因,大豆原来的基因排列已经改变。严格来说,这些是新的生物。这些新的生物是大自然以往无法自行產生出来的,同时将来亦不可能透过自然的方法產生出来。对全世界的自然环境来说,这些含有外来基因的新品种是人为科学製造出来的怪物。绿田园

基因生物对环境所產生的影响,不单只巨大,而且深远,因为它们可以在大自然裡不断自我繁殖,可以永远继续存在下去,而不容易收回。

抗虫作物最终会製造出抗药害虫来,在此之前,又会因为害虫在 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而令它的天敌及其他相关生物的平衡受影响。耐杀草水的作物,会鼓励农民多用农药,而令地下水更受污染。同时若果基因作物与近亲野草交配,则可出现不受杀草水控制的超级野草来。长远来说,基因改造食物将为人类带来无穷祸害。

有机耕种没有化学浓药、没有化学肥料,对环境以友善的方法种植,我们的农业应该朝有机耕种的方向发展。,王仕中:

基因改造食物不会有害。我们每天把不同的食物吃进肚子里,根本就是吃进了许多不同的基因;现在祇是在食物吃进肚子里之前,把不同品种的基因放在一起而已,同样是那一堆基因,怎会有害?运用基因工程改造食物,可以防止各种病虫害,提高食物的產量和品质,令食物的味道更佳、更有营养。我看不到基因改造食物有甚麼问题,亦没有具体个案显示基因改造食物有问题。说到基因改造食物会影响自然生态,我认为这是难以避免的,用基因改造技术改良任何一种生物品种,这种人为的干预,长远来说,自然会改变环境的生态。不过,用基因改造食物却可解决人类一个现在最重要的粮食不足问题。高錕:

我想,是不是可以让大自然来处理未来人口增加,粮食不足的问题。我最近去过南非的一个动物保护园。我看到那里的树,树龄最多是三四十年,所有的树都不能生存超过三十多年,因为大象常常把树弄坏。所有动物都受保护,树木生存会受到动物繁殖的影响。所以,我想「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大自然来处理我们将来的事情」。因为人口的增加,甚麼东西都受到影响。我们怎样去设计一个美好的将来,是不是可以用工程学的知识去处理?我希望我们做工程的人,应该承担我们的责任去尝试探索,为我们的将来作出指示方向,这可能是有帮助的。

(甲)以上环保组织及科学研究学者对大自然的感情和态度怎样不同?试据吴森 《「情」与中国文化》一文的观点分别阐述之(3分、3分)。你赞同科学研究学者继续研究基因改造技术吗?试述之(4分)。

(乙)有谓环保组织及科学研究学者同样具有重人的精神,你同意吗?试述之(4分)。(丙)对於我们的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以上两位学者与刘君灿的观点如何?试据 以上引文及刘君灿《传统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文,分别阐述之(3分、3分)。

“全卷完”

高中语文必读书目

高中语文必读书目(一)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种类比例表 书籍类型29·3% 经典名著16·1% 传记类14·6% 科学文化类39% 其他(二)高中生课外阅读时间分配 阅读时间 寒暑假周日 100% 睡......

高中语文必读书目

高中语文必读书目中国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 外国小说: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

高中语文必读书目

《论语通译》 《孟子选注》 《庄子选译》 《孙子兵法直解》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厢记》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鲁迅小说选.呐喊》......

高中语文阅读书目

(*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书目)一、文化经典(4部)1.《老子》/[春秋]老子: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2.*《论语》/[春秋]孔子:东方人的“圣经”,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3.*《......

高中语文推荐书目

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诗歌类1、《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2、《楚辞选》3、《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编4、《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 编著 (或《宋词选》 胡云翼,《宋词三百首》......

下载香港高中语文所要求之阅读书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香港高中语文所要求之阅读书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