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生交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加强师生互动”。
加强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一堂成功的课程是教与学完美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关注自己的学生,时刻不忘通过情感、语言、目光、动作等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师生交流;情感;语言;目光;动作
怎样上好一堂课,这是每一个教师一生的追求,这其中既关系到教师的教,又关系到学生的学,是教与学完美结合的过程,所以一堂成功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则积极思维,勇于接受新知识,两者相配合则相得益彰,达到教学相长。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关注自己的学生,时刻不忘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营造一个教与学的和谐、良好的氛围。教师上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没有这种交流,教师纵然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水平再高,也只能是孤掌难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1.情感的交流
教师是“人师”,是教育人的人。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和热爱自己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只有高尚的人格能赢得学生信任,博学多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言谈举止才能博得学生的喜爱。“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当你站在讲台上,学生对你敬意就会油然而生,也就非常乐意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当一个老师具备了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时,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倾注满腔热情,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满爱心的面对每一个学生,用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感召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情是教育的根,唐·白居易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交流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一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的的老师,所教的课,所讲的道理,就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产生强烈的感染和震撼,从而使师生心心相印,做到以情动人,以情叩开学生心扉。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老师传授的新的知识信息,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应。很难想象,一个毫无激情,没有感情的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清,调好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
2.语言的交流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主要基本功,是教育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介。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殿堂。语言是连接师生的桥梁,也是师生交流的工具。一个有良好语言素养的教师,说出去的话就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常常是让教学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教师的语言应该科学而准确,条理而有逻辑,浅显而易懂,含蓄而有启迪,生动而有趣味,机智而灵活,抑扬顿挫而有节奏。作为一名教师,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问题,要将书本语言变成口头语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表达问题要力求准确、规则、精练、不说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废话,做到言不烦,少而精。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讲课时力求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教师的语言,是上课前准备好、设计好的,但是上课时老是不能像背台词义演,一字不变的讲下去,要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灵活机动的运用针对性的语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每讲完一个问题,可以随时通过语言的交流,直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同样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提出疑问和难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师生共同学习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解决了学生的难题,可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3.目光的交流
眉目善传情,眼睛会说话。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应该神采奕奕,端庄大方,两目正视学生,借助目光对流,沟通师生情感,同时也能把握信息反馈,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作为教师面对全班同学,使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到自己是在老师的关爱下学习,增强了师生交流。上课时千万不能看天花板、看地板、看窗外、看讲稿,或者只看班上某一二个学生,会让学生手足无措,分散注意力;也不能东张西望,弄的学生一起跟你左顾右盼,总以为外面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效果。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目光又有多
层含义,不同的眼神表示不同的含义,有信赖、欣赏、赞扬、关心、鼓励、批评、肯定、制止、命令等,当你圆满地回答了老师问题,老师给你的赞扬、肯定的眼神;当你开小差做小动作时,老师会给你命令、制止的眼神;当你遇到了难题,老师会给你关心、鼓励的眼神;„„同样老师能从学生眼神中了解到你掌握知识的情况。当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可以随时从学生的眼神里得到信息反馈,如果你露出心神领会的眼神,老师会接着讲下一个问题;如果你露出迷茫不解的眼神,老师会重新讲解,知道你露出欣喜的目光。所以目光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多,它同样能够增强师生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动作的交流
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的耕耘之地,也是教师向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思想、学识、素养、才华乃至风度和仪表的“亮相”之处。教师站在讲台上应该“立如松”,切忌站不稳,歪着斜着,或者撑讲台,趴讲台,或者老师站在一处,纹丝不动,这些不良习惯既有损于老师的形象又显得呆板不灵活,要知道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映像。在教学过程中,为拉进师生距离,促进师生交流,必要时可以走进学生中去。在讲重点难点时,为提醒学生注意,可以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加强师生接触和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学生开小差,同样可以走进学生,给学生以暗示,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调整了教学秩序;对于一些要求掌握的内容,则可以利用手势加强映像,例如用手指黑板,要求学生掌握板书的内容;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做记号,画上重点。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动作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点头摇头的动作,都能让教师心领神会。如果遇到有同学生病,老师一个关怀的抚摸,会给学生带去极大的温暖和感动,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关怀,就能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愿意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愈是感到老师的关心,就愈加信任教师,教师的教导以及所传授的指示,也就愈能被他们所接受,在他们心中扎根。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成功也不违此道,加强师生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是促成教育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不断通过情感、语言、目光、动作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会 议 纪 要会议纪要单位:文学院09级8班 会议名称:师生交流大会 会议地点:文学院班2楼阶梯教室会议时间:2011年4月26日19点至21点出席人员:张绍辉老师 秦沛鑫老师 焦凡老师 8班全......
师生目光交流技巧一、眼睛变化与心理活动(一)眼睛变化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变化目光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人的注视方向。其实,目光是心灵的窗口,或者说是心灵的外在形态。眼神在一送、......
高密四中师生交流谈心制度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喜忧,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知心朋友,增强师生间......
师生面对面交流会建议主持词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本学期时间过半,教学进程过半,前段时间老师们、同学们围绕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紧张地工作和学习。今天,我们召......
师生交流的纽带—作文批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已经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