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_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26: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亲爱的同学,在九年的语文之旅中,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能力等都在你探究的旅途中得到了充实,你在旅行中收获了很多。现在,把你的才智展示出来吧,为你今后新的旅程铺垫出一路鲜花!相信你,一定行!

一、(4分)全卷书写

二、(22分)完成1—7题

1、给加点字注音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2、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_____________

备选词语:①拘谨 ②晦暗 ③滋润 ④笨拙 ⑤酸楚 ⑥终身受益

⑦心旷神怡 ⑧郑重其事 ⑨振翅高飞 ⑩豁然开朗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一本好书,可以你的心田;一篇美文可以让你在失意烦恼时感到;即使是一则短小的寓言,也可以让你在迷惘时眼前一亮,心中。亲爱的朋友,莫观望,莫等待,赶快,飞向书籍的太空尽情遨游吧!

3、仿照下列句式,写一段话。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人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主会场朝阳公园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北京青少年集体长跑活动鸣枪。“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用一句概括材料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本报讯2008奥运在即,央视经济频道推出的“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继杭州市、南京市、拉萨市、成都市、深圳市、大连市、吉林市、洛阳市、南昌市(排名不分先后)等首批9大城市揭晓后,第二批举行“城市日”的9个城市,日前在京也正式敲定,它们为:青岛、贵阳、银川、武汉、普洱、福州、石家庄、桂林和芜湖(排名不分先后),并将陆续录制“城市日”活动,节目在央视2套每周六晚6点至7点半的《倾国倾城》节目中播出。请你为其中二个“‘城市日’晚会”各拟写一条主题语。主题语要能反映该城的特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词赏析: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 全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复杂感情。

② 请揣摩“霜满地”的在表达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言诗文默写: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优哉游哉,________________。

②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欲问行人去哪边?________________。

③ 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④ 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有位伊人,________________。

三、(8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8—11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形貌昳丽②暮寝而思之.

③王之蔽甚矣④时时而间进..

9、我知道下面加点的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为:为天下唱自以为不如

B.于:欲有求于我皆朝于齐

C.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闻寡人之耳者

D.者:吾妻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

10、.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我能明白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我的理解:

四、(12分)阅读《同情的眼神》,完成12至17题。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12.第②段中“打量”一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谁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⑥段“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一句中“触动”的是什么?

五、(12分)阅读《人类水资源现状》,完成18至23题。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8.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0.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那条河流》,完成24至29题:

那条河流

(1)我怀念那条河。

(2)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3)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4)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5)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6)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7)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浮汁。

(8)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9)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10)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11)我多想,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12)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13)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14)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15)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24.本文描写“河流”从“我”儿时的“温柔碧波”到后来“干涸的遗体”的过程,旨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25.第(4)段“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句中“漂浮的梦”怎么理解。

26.第(14)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7.联系全文理解题目“那条河流”的含义,并说说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8.有人认为第(4)段中“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这句中“成功”换成“愿望”好。你同意吗?为什么?

29.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但读书又要注意方法,根据你的经验,向大家推荐几种好的读书方法。(不少于3种)

七、作文:半命题作文。

请以“奥运年里,我渴望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细心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选择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008年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1、shēxiāo2、3 7 10 93、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什么?

4、(1)为语言概括能力,可以概括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及其目的;(2)为语言创新使用能力,示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

5、示例:杭州城市日晚会主题语:“我的杭州,世界的杭州”; 南昌城市日晚会主题语:“英雄城市,动感都会”;佳木斯城市日晚会主题语:“华夏东极·生态天堂”;芜湖城市日晚会主题语:“徽风皖韵,千湖之城” ;普洱城市日晚会主题语:“建设普洱新家园”。

6、①慨叹功业未立;思念家乡(或壮志难酬、有家难归;或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等)

②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7、略

8.①光艳美丽;②睡觉;③因受蒙蔽而不明;④间或,偶然。

9、A

10.①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②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令初下” “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说明齐王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不断改进了方法;“期年之后” “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思,国家大治。《同情的眼神》12.写出老人在寻找一个肯帮助自己的人 13.为什么放过其他骑手,而单单只找我 14.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15.(1)仁慈与同情,肯帮助别人(2)凭眼睛里流露出来的仁慈和同情之状 16.因为老人能从那人的眼睛中看出仁慈和同情 17.以前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以后我要多多做这方面的事。

《人类水资源现状》

18、自我调节能力差。

19、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20、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21、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2、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2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那条河流》24.表达了人类要懂得珍惜大自然的赐予(2分)。

25.“漂浮的梦”意思是儿时的“我”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2分)

26.许多河流枯竭了,被污染了(1分);心中的爱枯竭了,心灵被污染了(1分)。

27.含义指“家乡的那条河”;指“我心灵中的河”;还指“记忆中美好景象和童心童趣”(1分)。在全文中的作用:“那条河流”是作者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和感情线索。(1分)

28.例,我认为用“愿望”比用“成功”好(0.5分)。成功说明事实证明已经实避免了“过分的伤害”。而文章告诉我们螃蟹最终并没有逃脱“过分的伤害”,因此,只能是螃蟹的意愿,所以,用“愿望”比用“成功”更准确。(1.5分)

29.“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学学牛吃草”;“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等。

30、作文评分标准:中心突出,语言流畅,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富有创意。

分五个类别:一类卷基准评分43至50分;二类卷基准评分37至42分;三类卷基准评分31至36分;四类卷基准评分20至30分;五类卷基准评分5至19分。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荆州市2013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2分) l.(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愧怍(zà) 中流砥柱(dǐ) 怏怏不乐(yāng) ....B.惬意(qiâ) 骊歌(lí) 相形......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详尽参考答案

2009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详尽参考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将准考证号、姓名清晰地填写在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第2......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选评

201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选评【真题回放】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荆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史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题卡分离,其中试题卷6页,共32小题,满分1OO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为试题卷,不能答题,答题必......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高分作文:哇,好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高分作文:哇,好香,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