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问题_城市化农民就业途径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24: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市化农民就业途径”。

论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公共管理学院 李琴 0744013060

摘要:在中国农村,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方政府征地范围的扩大,农民不断从土地剥离出来。没有特殊技能,没有高等教育的被征地农民面对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失去了基本的长期生活保障。要促进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农民本身要转变观念,加强技能学习,积极就业。政府要对被征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组织就业培训,建立充分就业的机制。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 就业 社会保障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在此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日趋庞大。地方政府在GDP 诱惑下大力推进土地非农转用,许多被征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成为新的弱势群体。1987—2001 年,全国征占耕地160 万hm2,有3400 万农民因此失去或减少了土地,而以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2010—2030 年期间占用的耕地将达到5450 万亩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 万人[1,2]。

改革初期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还是采取“谁征地、谁用工”、以就业为先导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农转非”一揽子保障计划,因而不存在失地农民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镇劳动用工制度由计划走向市场,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也随之由就业保障转变为货币补偿安置。

近年来,企业与个人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形成,农民由于自身素质和技能不高,很难再就业市场找到满意的工作。被征地农民面临着收入下降、就业困难和长远生计缺乏保障的问题[3],其中就业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4]。

二、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难的原因

1、被征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就业空间狭小。

农民在征地前主要靠从事农业劳动生存。农民不重视教育,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而且农民除了务农,没有其他技能,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征地后的农民,没有较好的教育和学历,没有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薪酬高的工作。被征地农民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消费型服务业这类对文化和技术要求比较低的工作。在其他就业领域,农民的就业机会相对小的多。

2、被征地农民对职业薪酬期望较高。

被征地农民的身份比较微妙,一方面他们在征地后面临着就业的转型,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生活方式也逐渐向市民转变;另一方面,他们的许多内在特征,如学历水平、思想观念、人际关系网络等等还仍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这种矛盾的表现也出现在对就业的态度上。

将被征地农民与外来劳动力(农民工)进行比较,发现被征地农民与外来劳动力对于收入水平的参照物有所不同。对于被征地农民而言,他们的参照物通常是自己原来的收入以及周围本地人的收入状况;而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参照物则是其家乡普遍的收入水平。因此面对相同工资水平的工作时,二者的选择会有较大的差别。另外,被征地农民的心理适应过程与农民工相比也是不同的。被征地农民的工作热情往往来自于未来的压力,而并不是现实的压力。被征地农民在工作经历上与外来农民工的差别不大,同样需要知识、技能、心态、价值观等全面的转变。外来农民工由于巨大的现实生存压力可以较快滑过这一过程;而被征地农民由于身份的转变,产生了更高的生活目标,从而使这一转变过程显得比较漫长。

被征地农民虽然知道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愿意选择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对于就业的种类要求不高,但是他们对于薪酬的要求比农民工高。被征地农民已经脱离了土地和农业户口,有些拿到了城镇户口,从心理上说,被征地农民希望融入城市生活方式,也就相应的希望有更高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3、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不佳。

从经济环境上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与就业结构、就业形态的失衡,以及各地区多种经济成分发育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转移。乡镇企业曾经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关、停、并、转与改制中的货币化处理,以及征地过程中村办乡镇企业被迫撤、停、转,都使一度对农村劳动力流转做出巨大贡献的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作用减弱。有数据显示,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为13000多万人,但是,直到2002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始终没有到达1996年的水平。

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和被征地农民争夺就业岗位,更增加了被征地农民就业的难度。

从社会环境上讲,被征地农民的社会环境在征地前后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表现在其社会关系网络仍然以亲戚、朋友为主,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仍然十分狭窄。与外来农民工相比,被征地农民呈离散状态,组织化程度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力量来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

从制度环境上讲,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费用并不高且大多数是一次发放,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自己创业,也没有足够的理财知识用安置费用进行投资。失业农民缺乏足够的生活保障,缺乏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网络。

三、改善被征地农民就业的若干对策

1、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体系,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把被征地农民就业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对于已就业的农民,与城镇职工一样,由用人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后享受城镇职工失业保险金同等待遇。对于年龄较大,缺少就业机会的人群,发放失业生活补贴。

2、政府积极构建被征地农民就业平台,拓宽被征地农民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关部门要为失地农民提供职业介绍场所,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失地农民招聘专场,畅通择业信息。建立政府协调的被征地农民就业通道。由政府进行主导协调,大力鼓励用地单位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明确社区保安、道路保洁、绿化管理、河道保洁、交通协管等采用公开招聘形式,优先录用被征地农民。还通过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设招聘专场的形式,帮助被征地农民求职就业开发社区工作岗位,用足用好政策。政府倡导被征地农民积极就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鼓励失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倡导农民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化就业方式,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政府要建立社会参与的全员培训机制,提高被征地农民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政府要着力构建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训基地和服务平台。展开农民素质教育、择业指[5]

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培训。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这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关键。其次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失地农民技能教育。关注转移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根据本地多数农民外出就业的需要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信息的交流和获得信息的技能。尤其是要加强他们的能力开发。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同时还要引导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观念关键是理念问题。要重点加强对失地青年的教育,把转变就业观念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变失地青年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使其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化就业方式。

4、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服务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受到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但在农村因物质条件和社区特点等因素的限制,社区服务尚处于空白状态。然而农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如孤寡老人供养、军烈属优抚、婚丧服务、失足者帮教等,实际上比城市更为迫切。所以在农村更应加快社区服务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要因地制宜在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娱乐、社区医疗保健、社区心理咨询等方面逐步建立起非赢利社区服务组织。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社会发展,而且可以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发农村社区服务。是解决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社区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未来就业机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应大力推进。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对于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促进未来农村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 李剑阁,韩俊.解决我国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J].改革,2004,(4): 56.[3] 张晓玲,卢海元,米红.被征地农民贫困风险及安置措施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1): 245.[5] 洪睿.被征地农民生计问题研究 [ J ].经济论坛,2009,(10)

[6] 张瑛.完善被征地农民就业保障对策 [ J ].江苏农村经济,2008,(12)

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刍议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刍议作者:邢姝媛【摘 要】 本文分析了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的......

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再就业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再就业问题作者:王德仁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摘 要:本文从现实出发,对促进农村再就业的主要思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

论城市化问题

论城市化问题为了响应祖国“学习地理,建设祖国“的号召,我针对我国的城市化问题作出一番认真研究„„城市化,是20世纪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人口向城市集中......

论征地过程中频发暴力事件的问题

论征地过程中频发暴力事件的问题人口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地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 [摘要]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和改造拆迁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对关于现行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底......

下载论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