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材料)_青春期自我保护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19: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春期自我保护”。

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

◎ 学生王国 ∥ 学生王国 更新时间:2004年6月30日 调整字体:大 中 小

一、提出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的背景

1、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与学校教育程式化,造成学生在自卫认识和能力方面的严重欠缺。总体上说,社会制度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光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但是,毋庸讳言,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阴暗角落、污秽潜流、颓废思想、丑恶现象。转型时期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冷漠心态渗透到社会各层面,社会道德的滑坡提醒着教育者,学生的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必须加强,可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内容,特别是德育内容明显落后于发展变化的现实,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有明显脱节的地方,老师讲的和学生看的不对号。因此,造成学生在自卫能力方面的真空状态。

女学生放学,走出校门会发现有专门等侯的社会男青年上前攀谈交朋友;小男孩上学途中会有小痞子缠住勒索钱物;营业性舞厅和电子游戏厅吞噬少年们宝贵时间;很可能某陌生人递过来的冰激凌,就改变了好奇贪嘴的孩子行路方向;当姑娘因期中成绩不佳不敢回家,会在街心绿地的石凳上发呆,一位“善于微笑”的人走来开导她,居心叵测的微笑扭转了姑娘生活的轨道;瘦弱的小男孩走在僻静的胡同,突然遭遇坏人的暴力,他有足够的镇静和智谋应付吗?如果同学间暗自传阅黄色手抄本小说,如果同学相约到谁家欣赏一盘“特刺激”的录相带对于这类诱惑,学生们自觉抵制吗?--这些教育内容,生活中可能遇到,而课本上恰恰没有讲到。

2、孩子们性发育的提前与社会化的滞后,形成了他们即好奇又幼稚的一组危险的矛盾。

近年北京中学生里的青春期发育状况调查问卷结果是:男孩首次遗精平均年龄14.37岁,女孩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09岁。和二十年前比,性发育呈提前趋势,性心理发展也有前倾,性的种种尝试也在悄悄进行。他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却仍旧保留着依赖成人的习惯;有明显的成人感,还处在小孩的身分;有着闭锁的内心世界,渴望着人们的理解他们纵向人际关系渐渐松解,力图摆脱成人束缚,而横向人际关系渐渐密切,同龄人交往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好说好动,精力充沛,又因认识水平低,常常违反常规,做出错事蠢事,他们渴求友谊,又不会择友,常被哥们义气所左右;特别是青春萌动,产生了性的冲动,人们形容十三四岁的孩子是“十字路口的勇士”。这样一群力图摆脱成人束缚却又缺少必要社会经验的“勇士”,是极其容易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中误入歧途的。

3、家庭的过度照顾过度保护与孩子们的行为依赖心理脆弱,是当前尚未解决的家庭教育误区。

中国传统子嗣文化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和特有的独生子女现实,造成千万家庭顽固地无微不至地照料这些独苗。幼儿阶段,家长们总是悬着心,生怕出现意外,要用筷子吗?太危险,会扎着喉咙;要去阳台吗?来,先栓根绳子在腰上;要玩棍子吗?那奶奶会吓昏的;要吃鱼吗?好,让爷爷先挑完刺。孩子到了青春期,想和同学去春游?行,就是不允许骑自行车;想自己做饭?好是好,用火不安全怎么办?想去夏令营吗?爸爸也要去,晚上给你盖被子;想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好,妈妈陪你上街万一碰到坏人,妈来抵挡。

过度照顾过度保护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笨、懒、软、娇。行为的依赖养成笨和懒,而心理的脆弱形成软和娇。在家长的两个“过渡”的背后是过高期望和过多干预,这些滚烫的期望和含着泪水的粗暴干预成为一种精神虐待,终于可能把孩子赶出家门。如此一代人,如何立足于未来竞争的社会!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坎坷!如何应付生活中偶发、意外?

4、中国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制订《中国少年儿童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即《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计划》,要求当代少年儿童学会“五自”,其中就有“自护”。

“自护”,要求初步了解一些法律常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同伴的正当权益,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敢于同不良行为及坏人坏事作斗争,了解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知道一些在紧急情况下基本的处理方法和救护常识。

对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主动积极而又谨慎地交友,尤其在“性”的问题上学习自尊、自爱、自理、自律和自护,这是中学生不可回避的生活课题,也是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必须正视的教育课题。

二、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

1、敏锐的识别(全局观察和疑点的再观察);

2、清醒的判断(是非、真伪、表里、安危、合法非法的总判断,对事件性质的分析,对疑点细节的分析,对当时处境的分析,对事态发展的几种预测);

3、理智的自制(对意外钱物的警惕,对诱惑的拒绝的勇气,对摆脱困境的信心,对威胁暴力抗拒的决心,对慌乱情绪和鲁莽行为的自我暗示,对自己体力和能力的客观估计);

4、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自尊、自爱、自律);

5、灵活的自卫方式(利用环境保护自己,借用他人保护自己,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孤军奋战时策略的选择,其他应变机智的手段);

6、受害受骗后的自我救护和自我心理疏导。

三、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的方法

1、明理。不断加深学生的以下四方面认识:对社会转型时期生活环境的认识;对青春期自我(生理的我、心理的我、道德的我)的认识,对人际交往学习的认识,尤其是异性交往和校外人际交往;对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的认识。

观察社会要用两分法,既不要把社会看成“一片净土”到处是阳光鲜花,也不要把社会看成“一团漆黑”,到处是尔虞我诈。现实生活不是孩子幼年的童话世界。如果一味灌输“牧歌教育”,学生停留在天真幼稚阶段,对环境缺乏必要警惕,一旦遇上险情,即大惊失色,束手待擒。相反,总是用“拍花子教育”恫吓也不好,孩子们容易对周围产生草木皆兵的错觉,多疑胆怯,不敢主动接触社会。一个面对现实的中学生,应当积极谨慎地和周围的人和事接触,学习交往,学习自我保护,增强心理承受力。学校的牧歌教育与家庭的拍花子教育唱对台戏,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未来社会有激烈竞争,既需要敢闯敢冒险的勇气,也需要审时度势的清醒;既 需要“百舸争流”单兵作战智慧,也需要各行业的集体合作;既需要对人信任,也需要对人警惕;对恶人恶事,手中应用予;对险情隐患,手中有盾。

2、导行。男生五要:要理解女生心理一般特点;要主动关心帮助女生;要有保护女生的责任;要自觉抵制黄色诱惑;要有道德规范自制能力。

女生五要;要举止端庄行体;要理智谢绝异性爱慕和追求;要拒绝任何金钱物质的引诱;要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要分辨学生适宜和不适宜的场所。

3、示范。在各种意外中,家长和教师表现出的观察的敏锐、判断的清醒处理的果断、方式的灵活,都会给孩子以鼓舞、启迪。同龄人的机智、勇敢、镇定、坚毅等英雄行为,更会引起学生的羡慕和仿效。所以,示范包括三方面的身教,即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小英雄的身教。需要指出的是,“自我保护”中的“自我”,既是个人“小我”,也是学生群体的“大我”。自我保护含有青少年群体的相互保护。所以,我们提倡敢于向坏人坏事作头争,在相互救护中,要有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要有相互救护的常识、能力和训练。

4、设景。顺境中的学生怎么能体验逆境?幸福中的孩子怎么能从容应对磨难?惯于父母翅膀庇护的孩子怎么能迎接危险?生活中的偶发是可遇不求的,教育者若假设某种危险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境来体验,以此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下面,笔者编写的故事,都在紧要关头嘎然而止,向学生征求“假如是你,怎么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和道德观念以及自己的气质性格,想象可能出现的事件结局。答案是开放的,只要符合情理,只要趋安避危,只要符合性格,只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有操作性,都被认可。

女生青春期和自我保护教育讲座.定稿

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做幸福女生——女生青春期和自我保护教育讲座亲爱的女同学们:大家好!从你们的表情,我看到了好奇、羞涩,也看到了期待,想必聪明的你们一定猜到了今天讲座的内......

女生青春期和自我保护讲稿

女生青春期和自我保护讲稿亲爱的同学们: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你们欢聚一堂,老师对你们即喜欢又羡慕:因为你们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 拥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怀有远大宏伟的理想,......

孩子怎样进行青春期的自我保护?

孩子怎样进行青春期的自我保护? 来源: 武汉青少年维权网 孩子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由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自己的生长发育感到好奇......

青春期教育

青 春 期 教 育 2012年9月时间:目录1、王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2、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3、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4、青春期影视教育5、个别学生单独思想教育6、中学生健康教......

青春期教育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春期自我保护教育(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