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目前小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学生之间矛盾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自卑。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使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己、家长或老师常常将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学的优点相比较,而忽略了他们的长处。时间一长,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自己天生笨,努力也是徒劳,这种想法更要不得。因此,教师首先应转换评价角度,睁大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其次,教师应以各种方式,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再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正视自己,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别人有你羡慕的长处,你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教师指导学生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教师可让学生讲出自己最为难的事,帮助其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传授方法,促进交往
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小学生的交往具有获得信息的功能,并且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通过交往,他们不仅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对别人也有所了解,既不惟我独尊,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又不自暴自弃,懂得相互学习,合作交流。有的小学生常常遭遇交往失败,有时他们的言行并无恶意,但却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而产生矛盾和误会。渐惭地,他们变得自卑、敏感、胆怯。因此,指导学生认识交往的意义,掌握交往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交往,对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告诉学生,与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对人有礼貌,其次态度要真诚谦逊,豁达大度,懂得克制忍让,并注意聆听他人的意见,不搞恶作剧,不挖苦取笑别人。还有的小学生性格孤僻,抑郁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把自己圈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或孤芳自赏,或自渐形秽,其实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选择话题,多启发诱导,使他们敞开心靡,愿意与人交谈。同时,要创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用集体的爱感染他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并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三、善于疏导,培养情感
成长中的小学生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丰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情感体验逐渐丰富。但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矛盾交织,他们的情绪情感还不平衡,不稳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绪、情感。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经常和学生沟
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关注。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情绪、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绪、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现象,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教师应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让他们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能容事,情感丰富。
改善学生不合群的几点思考
合群的学生往往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不封闭自己,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理世界;同时,合群的学生往往是善解人意的、热情友好的。合群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具有既能够接受别人,同时也能被人接受的社会适应性特点。但是,生活中也确实常有些学生不好交往;有些学生过于自卑,缺乏积极从事交往和活动的勇气,总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孤僻内向,离群索居。这不仅有碍于学生成人后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而且还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退缩感和孤独感,从而也有碍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性格孤僻的孩子基本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较孤僻,不合群。常常喜欢独自呆在家里一个人玩;出去玩时要求家长陪伴;班上开展集体活动时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平时大人问他们话时,他们总是低头不出声。
性格孤僻的孩子,会因为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向父母、老师及同学关闭心灵之窗。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而任其发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呢?
一、争取家长的配合。
来自家庭的影响也应受重视。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了家长们的溺爱、迁就。当上学读书后,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又受不了一点委屈,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过分的溺爱造就了一个“自我中心”的孩子。有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错误时不注意方式,动不动就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用所谓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不然就“关怀备至,和蔼可亲”,丝毫不追究孩子的错误,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家长要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使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更好地感受家庭的温暖,让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父母要积极改善与孩子的关系,不要用伤害的语言或消极的语言来批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每天抽时间与孩子游戏、散步、交谈、使孩子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心中得到爱的满足,建立安全感。
二、为孩子创造与外界交往的机会。
创造条件让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父母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同伴多交往。比如: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到公共场合玩或常带孩子走亲戚、访朋友;也可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中来和孩子一起玩。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加孩子与人交谈的机会,让他(她)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让孩子常常有与人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取得情感的认同。学校可为学生组织同伴辅导组,让他们互相夸夸别人。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际互助的乐趣。
三、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水平。
使孩子懂得,孤僻、不合群会影响自身的进步。一个好孩子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特别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会自觉运用积极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去克服困难,去学习他人的优点。
四、老师要多关心、体贴。
父母可将孩子孤僻的情况告诉老师,可以请老师平时多注意自己的孩子,多关心他(她),多与他(她)交谈,多让他(她)参加集体活动,多给他(她)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她)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五、发挥同伴的作用。
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恒爱之”。你假如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的。帮助孩子选定一个活泼、开朗,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好朋友,让孩子在自己好朋友的影响下,积极地改变其性格的特点
六、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孩子孤僻、不合群,有时是由于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缺少合作意识造成的。因此,要帮助孩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学会听取小朋友的意见,分清是非。如:家长可以经常询问孩子是否玩的开心,了解他们做游戏的情况,肯定孩子的正确方法,提出孩子的不当行为,如果小伙伴做错了什么,要学会谅解别人。
七、要多多鼓励孩子的进步
平时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一些同学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向同龄伙伴学习;也可以介绍孩子多看一些英雄模范小时侯的故事,增强孩子走向社会、与人合作的意识。一旦当孩子由此表现出某种进步,即使是点点滴滴的微小进步,就要充分肯定,使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再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心理教育,采取的教育形式多样,如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等。
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八、学会关心别人
假如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总之,这类孩子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以前可能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被遗弃的人,缺乏爱与重视等等,我们每个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不断优化学生个性发展所需要的整体心理环境。今后一定要多注意他们,让他们随时随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增强自信心,远离孤独、改善不合群,使之感觉到融入集体的快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2、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什么是马虎?不认真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大好的季节,希望同学们把健康、快乐的种子播下。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物质条件逐渐丰裕,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自我表现欲过强,造成很多小学生的心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