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制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_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16: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以机制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机制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刘少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三年来,开局良好、成效初显,但在探索和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反思,并进行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不松懈、不走样”和长期健康推进。

一、优化典型示范机制,着力克服“垒大户”和形式主义的扭曲。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通过典型示范机制加以推进是符合农村实际的合理选择。简而言之,就是采取重点突破,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循序推进,形成“以点带面”、“抓点促面”的氛围和格局。

两年多来,各地在实践中对典型示范机制开展了多种有益探索,典型村、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明显。但与此同时,典型示范机制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扭曲。

一是存在着盲目“垒大户”的倾向。各类项目、资金密集于基础条件好的村庄用以树立典型,这种“锦上添花”的做法,造成了本身就不太充足的公共资源过度集中甚至浪费,挫伤了落后村、后进村的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是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在典型的打造中,过分畸重于见效快的村容村貌整治,使得新农村建设被简单片面化为新村庄建设,典型村也大多成为看着好、学不成的“盆景式”政绩亮点。

可见,优化典型示范机制是有效衔接新农村建设“点”与“面”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转变的关键。具体而言,一是要选好典型。典型村不能简单等同于富裕村、先进村,当前应更多地从代表和反映着农村总体状况的贫困村、落后村中选取典型,在此基础上的经验推广才更有代表性和普适性;二是要建好典型。在提升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硬环境”的同时,应更多地注重典型村的主导产业开发、新型农民培训、文明乡风培育等“软实力”建设,如此的典型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才是“有血有肉”的范本,也才真正有比头、有学头、有干头。

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保障机制,大力减轻村级组织的债务包袱。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各级财政投入“三农”的力度持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农村公共设施严重欠账、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有所好转。但在水、电、路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过程中,却暴露出村级组织的债务包袱越来越重的问题。农业税取消后,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村提留”款也退出历史舞台,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便随之陷入薄弱、亏空的境地。再加之政府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财政投入又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所需,于是为了弥补建设资金的缺口,村级组织便只得欠债搞建设、举债上项目,使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基础设施越建越好、村级债务越垒越高的现象,一些村干部竟以变卖宅基地和村集体财产等方式来消解债务,激化了干群矛盾,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健康推进。

因而,如何完善农村公共品保障机制,以实现新农村建设步伐不减和村级债务不增,便成为当前亟待破解之题。从实践而言,一是要优化财政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机制。在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应根据农村实际,进一步明确投入的重点和细化投入的标准,加强项目的整合与配套,提高资金的整体利用效率等。二是要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加强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尊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和农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权,使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方式能更好地做到体现民愿和量力而行,以纠正和避免当前建设中存在的“强迫命令”和“大而无当”等问题。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创新社会参与支持机制,探索采取政策支持、舆论引导、荣誉激励等形式,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

三、健全环境治理保护机制,努力遏制农村污染加剧的势头。

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地区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但随着化工型农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日趋加重,呈现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特点。

当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农民群众的公共空间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其自觉参与村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并没有真正采取和落实专门的应对环境污染的措施,化肥农药过量不当施用、生活污水乱流乱排、生活垃圾乱扔乱堆等现象极为普遍,农村人居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因而,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便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一是要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安排和投入力度,尽快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积极探索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方式解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问题。二是要建立农村社区动员机制。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农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使农民群众自觉成为村庄环境治理保护的主体力量。

作者系宝鸡市陈仓区钓渭镇镇长助理

扎根基层 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扎根基层 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贵定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驻村工作发言提纲尊敬的各位领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被贵定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选派到盘江镇清定桥村挂任......

创新机制科学开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创新机制科学开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罗志宏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自1989年正式实施以来,始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完......

061020纪检监察典型创新案件查处机制 助推新农村建设

创新案件查处机制 助推新农村建设——关于胶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一案三结合”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进一步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建五大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建五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二十八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专题讲座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

发挥侨务优势倾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挥侨务优势 倾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调查报告作者:本刊记者 王安琪 盛 玮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大局服务,是侨务工作最鲜明的时代特......

下载以机制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机制创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