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类的老师评课稿”。
类的老师 孝昌县实验小学 杨彩霞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提仿生学相对来说比较深奥,不必花很多时间来讲解仿生学。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上充分交流资料,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搜集整理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什么是仿生学,从而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机翼,惨祸,关键”等词语。2.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材料、直观图片,通过质疑问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教学。
2、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大自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兴趣,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人类从生物身上得到 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吧!2.播放视频: 《鲁班造锯》。3.欣赏完了故事,说说你的想法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你们想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吗?那就请同学们赶紧打开课本,带 着好奇心去读课文 吧!
2、出示自读要求: 我要这样读:
(1)读读拼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文中的字词:机翼 惨祸 关键 略重 机毁人亡 鲸 轻而易举(2)自由读,指名读,抽读。(3)辨别:“翼”与“冀”;“键”与“健”。
翼 冀 键 健 希()机()()康 关()(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重点研读,披文入情。
1、课文学习到这里,同学们一定知道了人类的老师是谁吧?你是怎 么知道的?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老师教给了人类什么?人类学习的结果如何呢?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批注。
3、学生交流重点句子。(1)出示句子: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
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 有一块比 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早知道这一 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A.说感受。B.情感朗读。
C.体会“才”的作用,女生齐读。D.文中“略”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 E.师小结:在说明文中类似于这样的词还有“大概”“左右”“一部分” 等。这些词看似不确定,相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出示句子: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 “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收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设 计船体时模仿鲸的形体,大 大 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A.说感受。B.鲸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C.理解“流线型“。
D.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流型线“的设计? E.师小结,学生情感朗读。(3)出示句子: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 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A. 说感受,并情感朗读。
B. 师 生共同完成板书: 师(板书)启示 ——发明 创造 生(板书)C.学生自由情感朗读,指名读,评价读,比赛读,齐读。四 展示资料,提升情感。
1.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赶快 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吧!2.学生展示资料。
3.师借机告诉学生什么是仿生学(简而言之,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 科学。)。4.师出示人类发明创造的图片,学生解说。5.师生回读中心句,提升情感。(1)师:古时候的鲁班从一根茅草上获得启示,发明了锯,我们称赞 道——
生齐诵: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师: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 造,我们赞叹道—— 生齐诵: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师:或许以后同学们也会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创造,我们 骄傲地说——
生齐诵: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五 奇思妙想,展示自我。1.你们平时一定观察过许多动植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一些启 示?大胆地对你身边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奇思妙想。2.小组里说。3.推荐代表全班交流。4.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六 拓展文本,扩张思维。1.学生自由阅读。2.交流收获。七 提出希望,总结全文。
同学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中的生物为师,相 信在走进自然界的同时,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启示,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板书设计: 人 类 的 老 师 师: 启示→发明 创造 生:
教学反思: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绍有关仿生学方面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章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
本文字词较少,引导学生认读、积累。并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着重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并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因此,我在教学时并未作过多的分析,而是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等形式,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而且有利学生“会学” 的好办法。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预习的能力,所以,自主预习时,我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便小组交流。精读课文时,主要抓住重点句子,反复研读,讨论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教学中,安排《走近科学》、“奇思秒想”、“拓展阅读”这些教学环节,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不足的是,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我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加强。应该更贴近学生,倾听学生们的讨论话题,及时给予指导。
人类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其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了我们多少启示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自然的启示》。2.回顾《“打扫”森林》的主要内容。
二、检测课前的自主学习情况 1.展示组汇报自学课文的情况。
(1)汇报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或是段落,并说说自己的体会。预设:
① “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②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③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鲸、流线型等)。(2)汇报时让阅读组的同学在书上做记录。2.阅读组补充感兴趣的知识点。3.展示组可以向阅读组提问。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出示青蛙、响尾蛇、云杉等资料
① 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自己从资料中得到的启示。② 联系科学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③ 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3.文中那句话与题目相照应“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4.做练习题(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5.总结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6.回顾全文想想这两篇短文带给你什么启示?
四、板书设计
12* 大自然的启示 《人类的老师》
蜻蜓:防止机翼颤动
鲸:提高轮船的航行速度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课题:小学语文新疆专用版下册课文《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
二、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是总分总结构,第三、四、五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地强烈愿望。
三、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能力目标: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五、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我以复习导入,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老师就是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然后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例子朗读感悟,使学生读懂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然后展开交流。抓住重点,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第三自然段,其余两段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读悟便会学得轻松、顺利、快乐、高效。读懂课文内容后练习自述,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资料,充分交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最后总结本课,鼓励创造。作业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六、设计思路:
1、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2、精读指导,理解感悟。
3、练写自述,内化语言。
4、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5、总结课文。
6、布置作业。教具准备:课件、鸡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简介
学生初读了课文,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复习词语。
2.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学习了《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不知道你们学得好不好。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课文中人类的“老师”是谁?
二、精读指导,理解感悟
1.大家的回答都不够完整,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好这个问题吗?打开书本,从课文中找一找,看谁先找到?(指名回答,板书:自然界的种种生物)(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交流:(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 老师”很多。)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 老师”很多吗?(2)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 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3)第二自然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a.男生齐读。b.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 老师”。)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 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1)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2)指名交流。(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3)齐读第一自然段。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 老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3-5自然段,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多读几遍,注意要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4、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专心、十分投入。那么,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 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2)课件出示: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飞机设计。
(4)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5)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6)指读句子。(7)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8)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9)课件出示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10)出示句子: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11)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12)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13)学习写法
这一节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这一小节,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交流(先写了科学家从鸟儿身上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接着写了提高飞机的速度后的问题,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最后是科学家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创优了飞机。)
(14)小结:课文第三自然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15)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学习四-六自然段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自然段,收获真大!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例子。*第四自然段
(1)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引导学生说好:我对人类模仿……)(2)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画,老师想请你看着图画来介绍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例子,行吗?(课件出示图片)
(3)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评议)
(4)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5)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6)喜欢这个例子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7)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呢?(先在下面小声说,再指名说)(板书:轮船设计)*第五自然段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对第五段感兴趣?(1)做一个实验:请学生代表上台捏鸡蛋。(三个人)
(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课件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出示词语:薄壳结构 读好!)(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5)课件出示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著名建筑还有许多。(图片欣赏,教师稍作讲解)就连我们学校的风雨活动教室也是采用这种“薄壳结构”建造的,其实这样的建筑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不妨去调查一下。(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第六自然段
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一说。)
1.出示第六自然段,一起读读。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对呀!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简单列举
三、练写自述,内化语言
下面,请大家来编一个童话故事。选文中的一个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或其他事例,可以用第一人称,即自述的形式介绍“我”的特点,夸夸自己,当然啦,要实事求是地写清人
类以你为师的原因,不要吹牛!(学生写自述,教师巡视)交流,评议。
四、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1.从刚才你们的自述中,大家了解到:是你们让人类受到了启发,并有了许多发明创造。课文主要讲述清楚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2.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在这里说明什么?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除了刚才大家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大家搜集到的资料很丰富,看来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还真不少。正是由于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了启发,所以才有了很多发明创造,他们成为人类的“老师”真是名不虚传啊!让我们来赞美一下他们!
(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生读 他们身上的特点给人以启迪,给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依据,我们必须真诚地感谢他们!我们带着感激之情再来夸夸他们!
五、总结课文
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生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在走进自然的同时,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启示,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六、布置作业: 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并讲给爸爸妈妈或 同学听。板书设计:
7、人类的“老师”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 具体介绍 建筑设计 汽车设计 简单列举 坦克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8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其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了我们多少启示啊,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警示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蝙蝠和雷达》让我们知道,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开篇激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利用本组前几篇学过的文章,从启示这个角度总结一下,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并顺利地过渡到本文的学习。)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不折不扣、异想天开、生态平衡等。)4.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你是怎样归纳出来的? 《“打扫”森林》可采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类的老师》可直接引用原文(即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精读研讨,质疑交流 1.学习第一篇文章《“打扫”森林》。(1)默读《“打扫”森林》,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并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2)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流受到的启示。“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① 结合上下文,用画“生物链示意图”的方式理解这句话。
② 联系科学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③ 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文本。)2.学习第二篇文章《人类的老师》。
(1)默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下感受。重点感受下面两个句子:
① “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②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第一句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举例谈谈这些“优良性能”和前面几种昆虫飞行的联系。
第二句让学生打开思路: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2)这篇文章带给你什么启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
2.写一段话介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特性中受到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 12* 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类的老师》——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 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告诉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前面已学习过内容或主题相似的课文,并正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因而要善于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人类的“老师”优秀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人类的老师》优秀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人类的“老师”优秀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人类的老师》,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说说我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类的......
人类的老师优秀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人类的老师优秀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