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爱因斯坦与艺术1”。
爱因斯坦与艺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抓文本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
2、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筛选关键句把握文本阐述的脉络,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和意义。
调动课外积累,通过旁征博引将“科学和艺术互补、统一”的抽象关系做具体化诠释。
难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 酌情落实。)
三、教学课时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爱因斯坦!
(二)从三个方面简介爱因斯坦
1、国籍:生于德国,并入瑞士籍。后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入美国籍。
2、科学成就:狭义相对论,光量子论、光电效应„„
3、价值: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其他两位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79年和平奖得主德兰修女。)
(三)梳理文章结构
1、知识点介绍:关键句
关键句: 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
A、从内容看,中心句(文章中心句、段落中心句)是关键句。B、从结构看,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是关键句。C、从思路看,体现文章发展脉络的语句是关键句。
2、整体阅读文本,在文中圈画出关键句。①关键句(第三自然段):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成了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作用:a、对上文内容加以小结,指出三者在爱因斯坦生命中的不可或缺。艺术(第一自然段):六岁起跟人学小提琴;十三岁爱上莫扎特奏鸣曲。科学(第二自然段):欧几里得几何的清晰性和可靠性使他激赏不已。哲学(第二自然段):读完《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成为他最喜欢的哲学家。b、引出下文对于为什么只谈“爱因斯坦与艺术”话题的解释。“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少提到,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没有触及、发掘。这不论对美术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②关键句(第四自然段):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作用: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中心句、总领句)。
③关键句:a、在所有的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第五自然段)
b、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琴。(第六自然段)
c、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第七自然段)
d、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第八自然段)
归纳:a、b、c都表现了爱因斯坦对音乐的痴迷;而d表现了爱因斯坦对文学的热爱。所有事例充分证明了观点——科学和艺术可以相通互补。④关键句(第八自然段):爱因斯坦如此重视文学艺术的作用,对我们搞教育和自然科学的人来说,不是可以引发深思吗? 作用:在介绍、再现爱因斯坦重视文学艺术事例的基础上,将思考的触角向更深处延伸,探求热爱文学艺术的原因所在(过渡句)。⑤关键句:a、“他对于艺术的执著追求„„乃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出于一种”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的必要性。(第九自然段)
b、此外,他极力推崇文学艺术,也是因为他深深懂得它们的伦理价值。(第十二自然段)
c、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第十五自然段)
d、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还在于两者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第十六自然段)
这组关键句的共性:a、位置一致:都置于段首醒目位置。
b、句式相似。
c、功能相似:都是段的中心句、总领句。d、有表次序的词:此外,也,还„„
e、内容相关: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同一个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热爱文学艺术。可以据此快速捕捉关键句。⑥关键句(第十八自然段):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作用:指出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卒章显志——针对“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一个爱因斯坦”的问题,指出造就人才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3、梳理关键句间所体现的逻辑关系,划分段落。
1——4:揭示文章基本内容。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和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5——16: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
17——18:揭示主题,表明写作意图。
(四)理解文章观点
1、你是否认同爱因斯坦对艺术功能的四点看法?如若认同,请再举出新的例子证明其看法的正确性。
①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不断地追求
例1: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 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例2: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对人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大约有2000项发明创造,平均约15天一项,为人类的文明和幸福作出巨大贡献。
例3:阿基米德75岁时,一天,他正蹲着,专心致志地研究着画在地上的几何图形,忽然,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他的房间,但是,阿基米德一点也没注意到。罗马士兵拔出剑,指着阿基米德的鼻尖,这时,他才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事情。课时,阿基米德一点也没有惧色,他坦然地对罗马士兵说:“等一下杀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功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啊!”残暴的罗马士兵狞笑着,举起手中的宝剑就向阿基米德砍去,阿基米德大叫一声:“我还没有做完。”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例4:布鲁诺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宗教神学。天主教会把他囚禁在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但是,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这样被烧死了。例5: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是他在由“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苦生活中写成的。②伦理价值
例1:中国古代儒家认为文艺可以“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例2:鲁迅:把文学艺术与焕发民族精神和中国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把艺术教育与改造人性,启示人生联系来,并亲自实践。③体现绝对和谐的美 例1√11-2=3,√1111-22=33,√111111-222=333,√11111111-2222=3333……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
例2:黄金分割:在分割时,在长度为全长的约0.618处进行分割,就叫作黄金分割。
古埃及金字塔、伦敦西敏寺、巴黎圣母院等建筑亦是遵循了黄金分割律。
东方明珠:设计师有意将上球体选在295米之间的位置,这个位置恰好在塔身5比8的地方,这0.618的比值,使塔身显得非常协调、美观。
人们所熟悉的“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像和海姑娘——阿曼等一些名垂千古的雕像,都可以找到0.618的比值,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笔下温和、俊秀的圣母像,也利用这一黄金分割的比例,形成有风格的画派。例3: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这是一首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美的作品,无论顺读还是倒读都生动地描绘出金山寺外破晓与月夜的江上优美景色,它的对称性使人叹息不止。倒读则为如下诗句: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④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例1: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著名书籍。凡尔纳被人们称赞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超前几十年想象出了潜水艇——小说中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在那时,还没有发明电报。在凡尔纳的笔下,却不仅有电报,还有“有声传真”——电视了。
凡尔纳在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之前几十年,便已在他的作品中写到直升飞机。
凡尔纳还用饱蘸幻想的妙笔,写出了3位探险家坐在一颗大的炮弹里,用巨炮把他们射到月球上去了——这就是那本描述宇航生活的《从地球到月球》。
2、本文谈的是爱因斯坦与艺术,但事实上,不止爱因斯坦,很多杰出的科学家都热爱艺术,并极有艺术造诣;很多的艺术家也热爱科学,并极有科学素养,大家能各举一些实例吗?
例1:美国生物化学家罗伯特·鲁德·伯恩斯坦对古今150位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传记进行研究后,竟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大家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作家,业余画家。如:伽利略这位物理学大师,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文笔犀利的文学评论家;科普勒是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他同时又是一名音乐家,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决不亚于在科学上的成就;我国汉代发明地动仪的大科学家张衡,又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二京赋》的作者。
例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是集画家、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于一身的多才多艺的大师,他既是个“科学化”的艺术家,又是个“艺术化”的科学家。
例3:北宋的沈括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3、本文着眼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但是,哲学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1:贝多芬、瓦格纳的音乐成为纳粹德国战争狂魔大肆屠戮的背景音乐。每当纳粹集会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总是成为鼓噪煽动这些罪恶者的号角。而这首旋律雄浑激越的曲子也是爱因斯坦在思考宇宙奥秘思路受梗阻时经常会想到的音乐。一位遗臭万年,一位为千秋万代所景仰。原因何在?
例2:墨索里尼也是音乐的爱好者,他崇拜瓦格纳,也擅长小提琴的演奏,与希特勒当画家的初衷相仿,墨索里尼想成为音乐家。
(五)借题发挥,感悟本文对今天培养人才的启示。
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有成为未来的爱因斯坦的热望,那么从他们对待科学与艺术的态度中,作为学生的你有何触动呢?
分别请偏文、偏理、文理兼重的同学代表畅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六)作业
完成“科学与艺术”的专题摘抄,包括五句名言、四个事例、三个片段和一段200字以上的感想。
执教:年级 课题 日期高二(上) 爱因斯坦与艺术二课时2010.7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2、认识议论文语言的多样化,赏析本文语言。 过程与方法 1、......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爱因斯坦与艺术》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二语文指导教学书(兼最小作业量) 课题:爱因斯坦与艺术科目:语文课型:精读 备课人:苏明芳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 日 目标: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
《爱因斯坦与艺术》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因斯坦与艺术》读后感,仅供参......
《爱因斯坦与艺术》执教人:海大附中 陈思源教学目标:1.通过抓关键词句,提高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的能力,感受文章内在的逻辑之美;2.懂得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体会造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