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心动不如行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数的再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心动”不如行动
甘井中心小学
安小艾
“心动”不如行动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正在学生分享“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时,陈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能不能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改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因为这三个感叹句同样也能把漓江水的特点写清楚啊。”我听了之后连忙引导学生质疑:陈萍同学说的这句和原句到底哪句更好呢?这时,同学们自读自悟,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来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老师,我知道了。书上写的好!”调皮、捣蛋又爱动脑筋的陈阳站起来说。“不,老师,我同意陈萍同学的意见。她所说的三个感叹句更能体现漓江水的特点。”学习委员杨阳站起来紧接着说。望着两位同学充满自信的目光,我说:别急,现在让我们大家同作者一起乘着木船去感受一下漓江水的特点,体会一下哪种说法更合适。!(我出示漓江水的投影,并播放第二段录音)寂静的教师里没有一点动静,52双眼睛注视着幻灯片,认真的听着。之后我又引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通过对漓江水 “一听、二读”的感悟,班长李超站起来说:老师,原句好。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描写了漓江水的特点,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刚坐下,全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其中杨阳和陈萍也在使劲的鼓掌呢!待掌声平息后,我补充说,李超同学讲的非常好。所以我们在以后描写景物时,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样才能让人记忆深刻。达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另外他刚才说了一个比喻句,大家能不能找到?“能”大家齐声回答,并读了起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我继续追问。“把漓江水的绿比作无暇的翡翠。”大家回答。我接着问:那“无瑕的翡翠”中的“瑕”指什么?“指斑点”李杰同学站起来说。我听了之后并没有急着回答对与错,而是指着自己身上的一件白衣服说:“照你这么说我穿的就是一件无瑕的衬衫啦!”课堂上同学们都笑了。这时,预习过课文的张亚楠站起来说:“瑕—指玉上面的斑点。”没有预习的同学也顿时茅塞顿开,领悟了似的点点头,并连忙批注在旁边。我相信“瑕”的意思大家都会记住的。
在这节课的拓展环节,我又设计了“小导游”的活动。我呢,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来桂林游山玩水的游客,学生们成了我的导游。活泼、大方的李辉马上进入了角色,为我热情的介绍桂林山水的特点,在向我介绍漓江水的时候,还叫来两位手拉手的女生,让我乘着“小船”来欣赏漓江水的独特之美。优美的演说词、动情的表演,真让我心动。最后,李辉还说:心动不如行动,还希望你能多介绍一些亲朋好友来我们这里玩。听了他的话,教师里又传来一阵朗朗的笑声。
40分钟很快过去了,一堂生动、活泼、充满热情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既畅游了桂林山水的美景,也创造性的运用了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
我无言、我激动,我为学生的想象之奇、思维之独特而欢喜!学生们通过用心去品味语言,使自己同作者一起畅游了“的美景,感受了那奇丽秀美的山水风光。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并以主人翁的身份站在了课堂上,达到了“我心在书中”的最高境界。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书本上一些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一种富有灵性的个性感悟,一种自我挑战。
心动不如行动在现实生活中,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人:一是喜欢幻想,但怯于行动,不能把想法付诸实际的人;二是及时把想法付诸行动,成为一个敢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有句话叫:“心想事......
心动不如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啊!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引用这句谚语吗?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中还含有大道理呢!微风细雨下,一片生机勃勃,风雨......
心动不如行动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动不如行动》。你是否每天都有一些目标?或是背会一篇高难度的课文,或是解出一道困扰人的数学题,还或是让自己受到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