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_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2:09: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

中考总复习七上文言文

《童趣》

一、解释粗体字

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项为之强()()

3、徐喷以烟()()

4、果如鹤唳云端()

5、以丛草为林()

6、盖一癞虾蟆()

7、方出神()

8、鞭数十()

9、二虫尽为所吞()

10、果如鹤唳云端()

11、作青云白鹤观()

12、又留蚊于素帐中()

13、明察秋毫()

二、翻译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5、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7、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三、简答

1、概括出文中描绘的三件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短语是:

。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

3、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4、‚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5、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写出三个

6、全文围绕一个‚趣‛字,第一段总写‚有物外之趣‛,第二、三段与‚趣‛字相应的表示作者感受的短语分别是、。

7、从文中你感到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8、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很多趣事,请你学着运用记叙、描写的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说出自己童年的一件趣事。

《〈论语〉十则》

一、解释粗体字

1、人不知而不愠()

2、吾日三省吾身()()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传不习乎()

5、温故而知新()

6、可以为师矣()

7、罔()

8、殆()

10、仁以为已任()

11、死而后已()

1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士不可以不弘毅()

15、择其善者而从之()

16、诲女知之乎()

17、可以为师矣()

1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通()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________

3、诲女知之乎()通()________

三、写出三个出自本文的成语:、、格言警句两句:

四、对下列‚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人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为人谋而不忠乎

5、学而不思则罔

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任重而道远

8、死而后已

表顺接:

表转接:

表并列:

五、翻译下面句子。

5、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六、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写)

2、重表现在哪些地方?远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_

3、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5、结合自已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文中第七则内容的理解

七、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1)与‚举一反三是智慧的摇篮‛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4)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有关内容连接起来。

A.求知态度()B.学习方法()C.修身做人()①学而时习之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温故而知新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 言 文 知 识 测 试 题 童

趣(38分)(见课文)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5分)

稚()

藐()

拟()项为之强()

唳()

怡然()土砾()

壑()庞然大物()

癞虾蟆()2.填空。(5分)

(1)选自,作者是

代的。

(2)全文紧紧围绕一个‚

‛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3)‚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

和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1分)

(1)以丛草为林()

(2)徐喷以烟()4.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2分)

(1)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3)为之怡然称快()

(4)驱之别院()5.解释下列带点的词。(7分)怡然称快()驱之别院()凹者为壑()

故时有物外之趣()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故时有物处之趣。译文:

(1)所以经常有超脱于世外的乐趣。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把草丛当做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者当做山丘,凹陷者当做山谷。(3)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5)蹲其身,使与合齐,定目细视。

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齐,定睛仔细地看。

7.问答题。(8分)

(1)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第一段总述物外之趣,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2)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3)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将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从而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另外,此‚庞然大物‛也是相对于‚二虫斗草间‛之‚二虫‛而言。

(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2、常识填空。(6分)

孔子名, 字,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是

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及其门徒的,与《

》 合称‚四书‛.(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大学》《中庸》)

3、注音。(4分)

愠()

自省()

论()语

罔()诲女()()

殆()

弘()

3、理解填空。(21分)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答案: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3,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4,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8.鼓励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9.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并阐述为,5、翻译下列句子。(14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⑵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⑸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⑹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⑺(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七年级上册(中考复习)一.基础 第一单元

一瞬(shùn)间

嶙(lín)峋(xún)

眩(xuàn)

啜(chuò)泣

小憩(qì)

擎(qíng)

天撼(hàn)地

忍俊不禁(jīn)

唳(lì)第二单元

濯(zhuó)

行(xíng)道树

十姊(zǐ)妹

窖(jiào)

泯(mǐn)

厄(è)运

猝(cù)然 陬(Zōu)邑(yì)不亦说(yuè)乎? 愠(yùn)曾参(shē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 第三单元

酝(yùn)酿(niàng)黄晕(yùn)髻(jì)栀子(zhī)唱和(hè)丁丁(zhēng)肥硕(shuò)鳊(biān)鱼

乌桕(jiù)

寥(liáo)阔(或‚寥(liáo)廓‛)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

碣(jié)石

澹澹(dàn)

竦(sǒng)峙(zhì)二.理解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诗人取象于大海忽然群山,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2、《走一步,再走一步》蕴含的哲理:在人生 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

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诊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洋器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4、《紫藤萝瀑布》告诉我们: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所 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第二单元

6、《理想》告诉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全文:理想的意义(1)---理想的历史意义(2、3)---理想的人格意义(4、5、6、7)---理想的人生意义(8、9、10、11)---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12)。

7、《行道树》行道树的形象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高贵精神。

8、《人生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处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王子。寓意:厄运能上使性格脆弱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环境、宗旨、工作

第三单元

12、《济南的冬天》

(1)济南冬天的特点:没有风声,响晴、温晴(1)

(2)济南冬天的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2-3-4)(3)济南冬天的水色(5)

(4)总结全文(6)

七年级上(人教版)基础知识综合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瞬间(shùn)

嶙峋(líng)B、眩目(xuàn)

啜泣(chuò)C、小憩(qì)

擎天(qíng)

D、撼地(hàn)

鹤唳(lì)

2、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

A、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擎天憾地

B、坚忍不拨

问心无愧

肃然起敬 C、理所当然

专心致志

天灾人祸

D、多愁善感

温故知新

见贤思全 3.下面与‚封闭、短促、紧张、温和‛构成反义词的一项是()

A.开放

漫长

松驰

寒冷

B.解放

短暂

紧急

寒冷 C.关闭

短暂

慌张

温暖

D.开航

持久

轻松

温暖

4、下列成语感情色彩不完全相同的是()

A、诚心诚意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柳暗花明

B、大模大样 张牙舞爪 不可一世 无法无天 C、诲人不倦 不可救药 熟能生巧 扑朔迷离

D、骇人听闻 洋洋自得 讳疾忌医 骄兵必败

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期行(日期)

B、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熬过(忍受)C、至爱(极、十分)

无端(端详)

D、匿笑(偷偷地笑)去后乃至(于是,就)

6、为下列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释义()

获益匪浅

猝然长逝

理所当然

执著

A、很,非常

突然

这样

施行

B、很,非常

突然

……的样子

坚持 C、非,不

这样

施行

D、非,不

突然

这样

坚持 7.选出括号里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

我想,他要说了,我(既、即)刻便受了宽

(怒、恕),我的心从此宽松了罢。8.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字要

(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课文要

(仔仔细细、踏踏实实)的读,练习要

(踏踏实实、规规矩矩)的做,作文要

(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完成。9.选出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B、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通过设臵大量假目标,迷惑了多国部队的飞机和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最终使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C、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因而辛弃疾的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西江月》便选自此。B、《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C、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或五字,绝句则每首只有四句,《钱塘湖春行》便是五律。D、《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1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A)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C、暮而果大亡其财。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13、选出下列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A、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

B、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

C、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4、对李清照《如梦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亭‛,溪边的亭子;‚日暮‛即黄昏时分,‚暮‛,太阳落山。B、‚ 沉醉‛,犹言大醉,即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归‛,回去。C、‚兴‛,兴奋,因喝酒而兴奋,故‚晚回舟‛;‚藕花‛,即‚荷花‛。D、‚争‛通‚怎‛,‚怎么‛的意思;‚争渡‛即‚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

15.如果把‚煤产量由每天一百吨变成两百吨‛改成下列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达到一倍。B.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增加了一倍。

C.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达到原来的两倍。D.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翻了一番。

16、下列句子中描写清晨景色最贴切的一句是()

A、天边是雾茫茫的,渐渐的黑影是金山的塔尖。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B、在芦苇上微微发光,犹如沾着眼泪。

C、万缕的金辉,将一条大路、一大群放牧归来的羊,幻化成一片不可通视的微光。D、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平野,顷刻间,红色的霞光又弥漫着大地。

17、找出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就凭这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18、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C、谈到怎样教育下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1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段话,语序最恰当的是()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的海面。、、、,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①现出一片片火焰

②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 ③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

④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20、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处()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

A、尊严就是勇猛

B、尊严就是自己

C、尊严就是飞翔

D、尊严就是盘旋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象‚大闹天空’更是妇孺皆知。请写出《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

人物名字:;

。故事名称:,7年级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1、用横线画出每组中字形或注音有错的一项,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A、洗濯(zhuó)

厄(è)运

嬉(xī)戏

蜕(tuō)变

()B、风韵(yùn)

扒(pā)窃

庸(yōng)人

姊(jiě)妹

()C、蹂躏(lìn)

奢(shē)望

金窖(jiào)

湛篮(lán)

()D、寂寥(liǎo)

猝(cù)然

点辍(zhuì)

堕(zhuì)落

()

2、下面成语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B、具体而微:因为整个形体非常细致,所以显得很微小 C、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D、获益匪浅:得到的益处很多。

3、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不超过20字)(3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请你也给理想打两个比方,仿照诗句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的格式写两句话。

5、请你说说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2分)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2)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

6、古诗词填空:(2分)

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但余钟磬音。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

7、本单元我们学了不少生词,请你设计一个语境,使用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小段连贯的话。(3分)

(倔强

诅咒

怨恨

自豪

多姿多彩)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12题。(20分)《论语》十则

8、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1)不亦说乎

()(2)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9.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A、学而时习之

B、诲女知之乎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驱之别院 10.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12、文中的许多话都成了后人教育他人或警戒自己的名言,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的理解或理由。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9小题(20分)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 b.收藏 c.珍藏 d.放臵)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

B(a.惊叹 b.惊讶 c.惊奇 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

C(a.爱好 b.喜爱 c.酷爱 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 的 细 的,高 的 矮 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

D(a.孕藏 b.凝聚 c.凝结 d.浸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镶()

收敛()

14、给画横线的A、B、C、D四处选适当的词语填空,依次应是:、、、。(填字母)

15、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流传千古的名诗,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你能默写出诗的后两句吗?(2分)。

16、本文的线索是,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

。(3分)

17、本文第③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18、本文第④段中加点的‚一种精神‛是指的精神。(2分)

19、有人说,文章中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这个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是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 杜郎口导学案 (2011-04-05 20:35:02)转载标签:分类: 教学案例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 杜郎口导学案鲁教版《风 筝》导学案学生版一、初读\速读,形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我本期担任初一两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会考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我们这个招生区的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莫怀戚 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1994......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沙河二中王春生一、学生情况分析:这些同学从小学六年级刚升入中学,基本都是私立中学挑剩下的,所以大多数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未养成,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男生......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材分析一、第一单元: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下载七年级上册(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上册(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