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口语交际”。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是以培养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在口语交际上存在或这或那、或多或少的缺陷。因此重视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培养农村学生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在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上作一番探索与革新。
【关键词】:现状、对策、情境、沟通、训练
口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小学阶段是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然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倾向根深蒂固,听说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为了充分了解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寻求提高口语交际实效的策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现将自己的思考和收获阐述如下:
一、调查现状,剖析原因
笔者通过调查、访问、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农村小学各年段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出当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话题缺乏真实性。口语交际内容远离农村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许多口语交际内容的选择偏离学生生活,只注重趣味性,忽视了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把口语交际变成普通的看图说话,丧失了课堂的生机和灵气。有的教师虽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可事先没有引导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的语言缺乏真诚,显得空洞、虚假。事实上,没有真实的说话情境,就不能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没有说话意愿,口语交际就失去了基础,犹如无米之炊。
(二)认识缺乏重要性。学生对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完成当时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在考试时能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就行了。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在复习时干脆给出一个自认为“标准”的答案让学生背,忽视交际的指导。学生就理所当然地不重视,谈不上有交际的兴趣,更谈不上从交际的角度去提高语文素养了。
(三)交际缺乏互动性。口语交际的方向性处于单向活动,缺乏交互性,造成口语交际课有很浓的说话训练课的色彩。特别是说动物的口语交际课,其操作程序基本分如下三个阶段:
1、录像导入,形象感知。
2、回忆图像,口语表达。
3、选择几种动物,创编故事。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双向的交流,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人说一句,那人说一句等,由于没有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都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口语交际就丧失了它的本质属性。
(四)参与缺乏全体性。口语交际的范围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在口语交际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传统教学长期偏重书面语言培养,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很多学生说话不规范,或根本就不会说话。(2)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不敢说。(3)教师的调控技巧不够,让部分学生牵着走,有些学生一连发言好几次,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参与的全体性,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二、不断探究、寻找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我们的调查访问,目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通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笔者就自己的收获谈一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广大同仁商榷。
(一)营造情境, 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要营造和谐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我们首先应从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入手。这是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一旦对交际话题产生了兴趣,交际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就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
1、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
农村小学的学生的见识面远不及城市的学生。所以,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教师应在各年级段教材中,除了利用好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还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①从课文的对话入手。课文中常有不少的对话段落出现,让学生模拟对话的过程,久而久之,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②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生发出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
2、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
①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如苏教版教材中有一则口语交际——《购物讲价》,在交际之前可让学生提前去逛集镇上的商店及农贸市场,了解物品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并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流,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交际课上,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员”进行表演、交际。教师的工作着重在引导学生说话有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方面。比比看,谁买的最便宜,再说说购物所得。这样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在农村缺乏课件的情况下,模拟社会生活实例不失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应多做课前准备,多花费一些心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②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一次,笔者在准备上课时,语文课代表说,上午的课堂作业还有4位同学没完成。我来了灵感,以“面对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你会说点什么”为话题,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分三个小话题进行:A.对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说点什么?B.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对大家说点什么?C.对痛心的老师说点什么?结果学生说得相当精彩,简直出乎我的意料。所以,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项令人惊叹的成果,都会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沟通冲动。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二)学会沟通,实施口语交际的互动。
《课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
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致使说话时磕磕碰碰,词不达意。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师生互动,重在引指、规范语言。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介绍健康的小常识》中,教师先介绍预防秋噪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必须说清楚要预防什么,治疗什么,用什么药(方法),注意把药名、药量介绍清楚。
2、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扩大互动,重在检验,巩固口语语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他个有长效性。短短的40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如上完《购物讲价》后,我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与爸爸、妈妈一起上集镇农贸市场,注意观察大人们在购买中的讨价还价,甚至自己出购买一件小物品。这样长期训练,扩大互动范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拓展训练,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不仅仅局限在口语交际课,要渗透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还应渗透于各学科、学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动态的、生活化、实用化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训练空间,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1、挖掘资源,渗透训练。
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在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将口语交际的训练融入阅读课、作文课,将口语交际训练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让听讲、朗读、复述、背诵、发言,时时体现口语交际。特别要挖掘蕴藏在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材料,渗透训练。比如学了《水》这篇课文后,可以巧妙抛出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来谈谈节约用水的意义。这样既深刻领悟了课文的内涵,又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口语训练。
2、巧抓时机,随机训练。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比如,在拔河冠亚军决赛中,我班选手面对强劲的对手,僵持了58秒,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只差2秒,要是能再坚持2秒,我们就与对手打成平局,就有冠军的希望。”当学生得知实情后,纷纷吐露心扉,形成了一种很强的交际心理场。于是,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地展开了“只差2秒……”口语交际,我随机引导点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学科互动,整合训练。
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课程资源,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训练,不失为一条好的经验。这里的资源当然不仅仅指语文课程资源,还包括其他学科:如音乐课、美术课、科学课、体育课等。其实,一节精彩的科学实验课,一场激烈的体育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一段优美的舞蹈音乐……都是口语交际的好话题,实验室、运动场……都是口语交际的好场所。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科间的互动,把口语交际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努力构建网络式的,多向互动的交际舞台,让交际充满活力。
4、融入社会,实地训练。
口语交际是一项时间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所以口语交际的训练要走向多样,打通教学和生活的隔阂,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训练引向课外,引向社会,拓展交际渠道,积累更多的交际技巧。比如模仿《小鬼当家》电视节目,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资源,每周有意识地布置非常任务,像调查农村街道居民,采访乡镇工厂企业,走进超市购物,到菜市场买菜,去邮局寄信、汇款,去银行存款、取款等等,学生在完成这些非常任务中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学会和各种人进行交际,这些体验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丰富空间及展示交际才华的多彩舞台。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广大的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不断探究,在平常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一定能张显出它的勃勃生机。
口语交际教学文山小学张翠平一、什么是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
语文即生活——口语交际《让花草树木好好过冬》教学反思《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小学口语交际阶段性小结王二华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本学期通过......
二年级口语交际活动总结大鳌镇特沙小学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也成为了每个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需求......
《这样做不好》口语交际教学案例《这样做不好》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本文教学目标是: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