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
抒真情 写自我——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
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已的真情,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对学生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写作技巧,课堂上积极倡导“合作”,注重实效,多多鼓励学生在作文中书写真情,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一种积极作文、快乐作文、情趣作文的良好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作文与生活相联系,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写出学生个性化作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写出自我的个性作文呢?下面是我教学多年的一些经验。
一、感受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必须到生活中去找素材,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作文内容向生活索取。许多学生认为,他们生活在“四角的天空”里,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四步曲:上学——放学——做功课——睡觉,无从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学生的生活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么枯燥,在他们的身边,随时都在发生着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因心不在焉而熟视无睹,使得这些有丰富内涵的平凡小事从他们眼前悄然而逝。因
此,我经常提醒学生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他们积累生动的写作素材,多写随笔,坚持写日记、周记,把生活中对自己有所感触的小事随时记录下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时表达出来。大至国家大事,小到针头线脑,可以是使自己高兴或沮丧的一件小事,同学间一段有趣的对话,自己感兴趣的一堂课,与老师的一次谈心,学校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外出欣赏到的一种美丽的自然景物„„
由校内到校外,由家里到社会,只要学生觉得印象深刻,值得一写,就鼓励他们随时记下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任何拘泥限制,这样以“每日一记”的形式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整理出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本内容丰富、真实的生活札记。它记录了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就在记这种随笔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懂得了如何积累写作材料。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淡中找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二、加强训练,培养技巧
有了可写的生活素材之后,要想写出洋溢着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关键还在于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写作技巧。
第一,注重选取材料。要合理地运用事件,去粗取精,选择事例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环节作为重点来详写,次要一点的环节略写,与中心无关的干脆不写。文字的功夫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不能随意地堆砌材料,所以要大胆取舍,无用而多余的笔墨要删之毫不留情。
第二,要适当地铺垫和渲染。一件相同的事如果发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写作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为事件创设必要的前提或环境。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买橘子的情节之所以催人泪下,是因为作者把这一细节放在家里连遭不幸的背景之下来刻画的,父亲那深深的舐犊之情便跃然纸上。在成功铺垫的同时,别忘记了恰当的景物描写往往能渲染气氛,巧妙地烘托人物的心理。
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体,要让他自己在读者面前充分的展示。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诸多方面,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血肉丰满的形象。当然,描写时要力求抓住人物的特征,表现其鲜明的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力。
三、倡导“合作”,注重实效
注重课堂实效,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我特别重视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在作文课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例如,我在给学生布置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时,首先给学生几个问题:(1)你身边的环境受污染了么?你有什么感受?(2)如果环境被污染我们的生活会受影响吗?有什么影响?(3)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在这里,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说,自由地说,生与师、生与生的交流,让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保留自己的个性,又不闭门造车,实现了优势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遨游,从而激发潜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四、多多鼓励,书写真情
素材和技巧都具备后,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们也应该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即便是同学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热爱生活,观察生
活,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禁锢学生的思维,而应逐步引导学生“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写作理应是对学生自我感悟、自主表达、自我展现等愿望的满足,只有让学生融入自由、开放、宽松的写作氛围之中,才能够指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材料,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送来的是乐观的阳光,而另一个人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的却是悲观的乌云。这两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在作文中表达心中情感时出现的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真实”。后一种“真实”是一种消极的真实,是我们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真实”。因为作文是一种有责任的行为,它不仅要对我们自己的心灵成长负责,也更要对别人的心灵愉悦负责。
在作文课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大胆表现自我。大家在作文中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学生写出了“我是超人”的趣事,写出了“恼人的家长会”的憾事,也写出了“我要自由”的真情,写出了“假如可以不
做作业”的实感。学生不断地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观察、体验、感受,不断地用自己的心写出了自己的童趣,用自己的文笔写出了自己的心灵,写出了许许多多真实感人的好作文。
五、体验成功,快乐作文
每个学生都喜欢成功,都想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和无限的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表”的机遇。在作文教学中,我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其途径与方法主要有:(1)在评语和作文讲评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学生作文有一点长处,一点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2)把好作文录音后放给学生听或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3)办手抄报,刊登好作文向全校发行。(4)把优秀作文推荐给报刊,争取发表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班里学生的作文时有在市级、区级比赛中获奖。即使是后进生,我也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一丝一毫的“闪光点”。这样,全班就会形成一种积极作文、快乐作文、情趣作文的良好氛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嘴去问、用脑去想,在生活这个大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丰富学生的作文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态度和作文习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予学生写作心灵的自由,肯定他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提倡有创意的表达,强调写作习惯、提高写作素养,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热爱写作,并且写出真实感人的个性化文章。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方案一: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
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探索内容摘要:本文在教学实践探索与教学理论探究的基础上,希望从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从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上,寻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途径。要走出......
【摘 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行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自主的情绪化氛围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