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的折纸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教育”。
主题背景下的折纸教学
刘顺海
淄川实验幼儿园 E-mail:l6sh6h6@sina.com 内容提要:
随着幼儿园主题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幼儿教育中的折纸教学越来越少,孩子的动手能力、注意力越来越差。折纸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传统手工活动,它通过折、剪、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意活动。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能促进幼儿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折纸必须遵守从前至后的折叠步骤,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调理性。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数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劳动的观念、创造意识和环保意识。
关键词:主题教育、折纸、网络化 正文
一、为什么要重视幼儿折纸教学
1、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人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发明了造纸。一纸在手,自然会将其折叠,由此我们推断中国人是最早从事折纸活动的,它主要被用于一些祭礼活动中,目前也流传下来一些经典的折纸作品,比如:元宝、方鼎、宝塔、官帽、纸船等等。现在就连折纸是发源于中国的说法,我们也找不到相关的更早期的文字与出土实物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了。但是在日本,他们早就在1797年就出版有《千羽鹤折形》及《冬之窗户》等折纸专著了。这不能不怪罪于我们的先人们没有把文化传承好啊。在日本,折纸被作为小学必修课,他们有最具影响的折纸组织,有专门发行的会刊、杂志,还有折纸博物馆,有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折纸比赛,他们把现代折纸艺术家吉泽章先生称为“折纸之父”。可以说,日本人已经把折纸开始象漫画、电玩一样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发展了。我想我们再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而成为别国的国粹了。
2.相对其他的艺术门类,在幼儿园开展折纸教学,显得更具优势
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我校美术工作的开展也曾经艰辛,但自从2005年我们把折纸活动引进课堂后,立即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兴趣。因其材料简单、经济、易收集、收效快等特点,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门课程,目前它已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
3、折纸能让儿童多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1)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我教授折纸,一向反对全程示范,这种以死记硬背方式进行的教学法是缺乏教育作用和意义的。学生们除了机械性地追随教师的动作外,好像并未吸收到任何知识,并未培养到任何技能。向同学们解释各种折纸符号的含义,让他们从符号及图样的指示中学习基本折叠技巧,在按图学习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同学们去尽量运用自己独立的“判断思维”—— 一种去“分析、归纳、从而作出结论”的学习能力。这样一种能力我想是可以被运用来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的。
(2)进行跨越课程教育。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让同学们创作一个名为“丝绸之路”的折纸景观,他们会搜集有关资料,会从研究中学习到两千年前中国与中东各国通商的情况,以及当时中亚各国的生活状况等知识;为这个折纸景观撰写解说文字时,他们增进了写作技巧;在展出期间与参观者交谈时,训练了交际能力;把作品照片发布上网时,训练了同学们的电脑技巧。显而易见,折纸已不再是一门单学科的活动了。
(3)进行合作教育。很多的复合折纸作品单靠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只有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在材料与工序上做好分工,环环相扣,才能把作品更好地表现出来。
(4)训练儿童阅读图样的能力。初学折纸是根据图表来完成的,所以训练学生学会阅读图表,对他们学好统计学、微积分、地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科都有好处。随着科技的进展,知识的传播已不单止于依赖阅读文字,也要求阅读大量的图表。他们必须要适应从小阅读图表,这样有助于孩子们将来在自然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提高。
有句格言:“人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讲的就是多动手对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折纸就是这样一项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重新认识折纸,享受折纸。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对某种事情发生了兴趣,他们往往比成人更具有执著的精神,幼儿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成功了一半。我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精选折纸内容,通过内容本身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以形象性、趣味性为标准,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可以游戏玩耍的物体作为教学内容,如小猴上房、猪八戒吃西瓜、茶壶、茶碗、飞机、风车等。经过尝试实践,孩子们对折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孩子们眼里,一张纸成了他们手中的宝物,他们一有时间就向我要纸,一张彩纸对幼儿来说成了最好的奖品。有的幼儿还将自己折的作品放在家里的相框内保存着。冬冬的妈妈对我说,“刘老师,冬冬在家折了那么多东西,他奶奶没有一件不满意的。”
2、让孩子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日本的铃木镇一教授认为,孩子对什么都会感兴趣,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将兴趣保持下去,这就要看他们能否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的愉悦不仅可以强化兴趣的持久性,而且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我班有一个孩子叫星星,他的注意力极不集中,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从不主动和老师交流,只喜欢一个人摆弄玩具。有一天,他主动跑到我跟前,说:“刘老师,看,我折的盒子。”“这么漂亮,是你自己折的吗?能不能再折一个给我看一看。”我给了他一张正方形的纸,还别说,他不仅会折,而且折的很整齐,我当着全班幼儿的面,表扬了他。以后,他对折纸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折纸时特认真,折的也非常好。
二、如何进行折纸教学 折纸内容系统化、网络化
教育离不开内容。传统折纸大多以动物、植物、容器等类别分类,它们的折法关联性不强,难易程度不一,教起来效率很低。我按纸型和基本折法对他们进行了重新分类,以正方形为例,基本折法分为对边折、对角折、对中线折、单菱形、双菱形、双正方形、双三角形等。在此基础上,由易到难,将同类折法的物体归类。如双三角形,我选择了热带鱼、仓库、桃子、气球、兔子、宝塔、花篮、火箭等。再对折纸内容重新分类的基础上,我将折纸内容系统化、网络化,具体如下: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科学化
(一)折纸教学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1、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孩子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内容的编排上,小班,我只选择了对边折、对角折和集中一角对边折三种折纸基本形,而将难度较大的双菱形放到了大班。另外,同属于一种折纸基本形,但难度也不一样,如对中心折,东西南北、上衣、房子、灯笼的难度较小,放在了中班,而将难度较大的飞机、裤子、炮船、青蛙、向日葵放在了大班。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不至于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
2、分类归纳,提高效率
我将折纸内容按折纸基本形进行分类以后,折法相近的内容放在一块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中线折,将平顶房、风车、帆船、双槽船放在一起教,他们的折法相似,学会一种,其它的也不成问题。如图:
3、举一反三,激发创新
创新素质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我在教会幼儿基本折法和有代表性的物体后,激发幼儿尝试创新,鼓励幼儿将学会折的物体变成老师从未教过的物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幼儿不断的动手操作尝试,有的幼儿将炮船变成了高跟鞋,有的在双三角形的基础上折出了蝙蝠„„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小班幼儿手指动作能力较差,还不能协调地动作。根据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可以采取分步骤示范的方法,让孩子和老师一起用纸进行简单的折叠,如边对边折、对角折等。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只有10分钟。因此,我经常变换折纸的方式方法,可以让孩子折好头两步,后面几步由老师折好,将折好的玩具给孩子玩,可增强孩子对纸工的兴趣。教孩子折纸时,可采用游戏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时,说成是“中心妈妈”亲吻“4个宝宝”。孩子在亲切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
2、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折纸经验。已会用简单的技能折出一些简单的纸制品。喜欢反复折叠自己学会的物体形象。这时,老师应教幼儿掌握系列的折纸名称与折法,并培养幼儿良好的折纸习惯。首先让孩子记住角、边、中心线、中心点、对角线等基本名称,同时,教幼儿以下几种基本折法:集中一角对边折、对中心折、单菱形和双三角形。在教法上,简单的用整体示范,难度较大的用分步示范法。在折的过程中,让幼儿尽量折得整齐,压得平整。
3、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创作意向,试图用纸折出与别人不同的物体。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让他们多欣赏、多观察一些成人的作品,从而激发孩子折纸的欲望。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折纸基础,我采用逆向论证和看图折纸的方法。逆向论证即先折好样品,让幼儿自己看看、想想,仔细观察后,再动手拆样品。拆的过程中,让孩子记住第一、二、三的步骤。拆完后,把步骤倒过来,又变成了折的顺序。这样,孩子既感兴趣,又加深了印象。另外,我还将折纸的步骤示意图画出来,通过幻灯片,让幼儿学会看一些简单的折纸步骤示意图,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有的幼儿自己买了《宠物小精灵——益智折纸绘本》一书,自己能看着书上的图折出许多小宠物,实在折不出来的才向我求援。最后折好的玩具,我和孩子共同布置环境,或者作为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小朋友,使孩子时时体验制作玩具的喜悦。
在改革创新的今天,我觉得,幼儿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开拓视野,引发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题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思考幼儿园主题活动内容的生成到实施,来自于老师的预设或来自于幼儿中产生的许多热点问题,从而老师与幼儿一起共建整个主题,老师则思考哪些可以作为主题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一、课前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学校折纸课外小组的两个作品(教师出示百合花,同样是百合花,为什么大小不同呢?生1:纸的份数......
人类正在走向信息社会,网络社会,重视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未来社会需要体格健壮,心智健全,情趣高雅,充满合作精神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
结合“太谷学习”谈一些自己对新课改教学的体会谈到新课改,我已接触它有五个年头,一直处在模仿、探索当中,一直边教边思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具体应该怎么做。这学期学校又指派我......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梅山镇船冲中心小学 赵兴琼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