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初始能源评审的实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初始能源评审的实施
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 江兴华 闻洪春 段淼 韩硕祥 摘要:为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组织应进行初始能源评审,为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信息,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指标等的确立也都基于能源评审的信息,本文详细介绍了能源评审的流程、实施步骤及能源评审所用的方法。关键词: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评审 评审方法 0引言
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及由其所引发的能源成本增加,使得能源管理变得史无前例的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能源管理不仅可以避免污染,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同时助力企业节约成本,提高能效,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实现永续发展。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12年12月31日发布GB/T 23331:2012新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新版标准将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标准修订最重要的变化是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ISO50001:2011的要求,此前的GB/T 23331是中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新版标准跟国际标准进行接轨。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对环境、能源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可以帮助企业以更加持续和高效的方式使用能源,提高其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1初始能源评审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主要有如下步骤:
进行前期准备,人员资源的准备以后,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对企业进行初始能源评审,什么是初始能源评审?初始能源评审的作用?如何进行初始能源评审?能源评审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些讨论,初始能源评审是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初期,对组织用能情况的全面识别及分析,并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识别能源使用的种类和来源;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识别对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及为组织工作和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并评估未来能源使用和能源誚耗。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
初始能源评审为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基准,能源目标及指标的提供必要的信息。2初始能源评审的策划
为了准确、详细的了解组织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应该进行详细的能源评审策划,一般来说,初始能源评审遵循以下的步骤进行:
3初始能源评审的实施 3.1组成能源评审小组
初始能源评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评审人员须有一定的工业生产专业知识,会使用常规的能源测量仪表以及能量平衡计算和技术分析,因此,在人员构成方面,能源评审小组成员须是组织经验丰富和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还有重点能耗部门的代表:规模较小的组织,若缺乏技术力量,可聘请外部咨询专家指导参与。3.2确定评审的边界和范围
如果组织为了在某一范围内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则初始能源评审的范围至少应该覆盖拟定体系的范围。确定体系的范围时,地理上应该相对独立:如果是组织的一部分,其用能行为应该可独立的进行评价,并具有明确的结算边界。
能源评审的应覆盖系统边界内各个层次的能源使用情况,包括:设备、设施、系统、过程和部门等。例如,某工厂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为:位于XX雀XX市XX路XXXX号XXXX公司范围内的XX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相关的能源使用及管理活动。因此,其初始能源评审范围应该覆盖体系的范围,并可进行具体的细化。
3.3评审前的准备
准备阶段,评审小组应收集必要信息: 1.能源评审的范围及边界(包括地理位臵等);
2.现有计量器具的配备情况(包括配备率、准确度等级、检定及校准情况等);
3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车间类型、工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器具及配臵情况、过程控制技术与参数、产品及副产品品种,使用原材料及能源种类;
4主要设备参数,大型主设备的设备型号、容量、生产能力、设计参数,生产效率、配套设备、各项能耗指标、已采用的节能技术。5锅炉系统炉渣、飞灰可燃物含量月度分析。
6〃消耗的各种能源成分分析及监测数据,以及日消耗数量表; 7各种原料(气)成分分析,或来源(外购或自产,外购需注明成本及总量)及日消耗量数槲表 8.厂区平面图,车间布臵平面图;
9.组织电力、热力、及供水系统概况及系统图: 10企业能源加工转化系统情况
11国家明令淘汰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的节能监测情况; 12节能减排目标及完成情况说明;
13组织环保情况,主要安装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
14组织现有能源管理制度情况。3.4确定初始能源评审的方法
初始能源评审的方法有很多,组织可根据用能规模及复杂程度选释不同方法。
初始能源评价的方法有:现场巡视考察、专家法、能耗数据统计分析及能量平衡分析、能流图分析法,文件查阅、数据对比、法律法规对照、分析汇总资料等。(1)现场巡视考察
评审小组成员依据实地考察核查表,沿着能流图,从能源(如电、汽、煤、石油、天然气等)采购开始,仔细检查能源流转的各工序是否有能源采购、能源的加工转换、能源分配、能源输送、能源利用的作业文件?文件是如何规定的?规定的是否合理? a)调查内容. ——生产制造部门:原辅材料、零部件,能源资源,产品过程、污染物排放等.
——设备动力部门:水、蒸汽、油、天然气、煤、机械、基建等. ——技术部门: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工艺、工程改造等; ——供应储运部门:采购、验证、运输、仓储、原材料、供方、承包方等;
——销售服务部门:市场、用户、产品使用、维护、运输、相关方等; ——后勤行政部门:食堂、浴室、医院、人事、培训、管理制度等。b)调查对象
——最高管理者.能源方针、资源配臵,战略规划等:
——中层管理者.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培训等. ——专业人员和工人:法律、法规、标准、程序、职责、节能意识和技能、原料、能源、排放、废弃物、工艺文件等。
该方法可以详细了解各部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能源管理情况,但同时时间较长,需投入很大的精力,(2)专家法
利用节能领域相关方面的专家,通过现场巡视,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很容易的得出具有重点节能改造的机会。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针对性强,如何结合数据分析、现场监测手段等可得出具有更准确和可行的结论。专家法一般可和现场巡视法同时使用。(3)能耗数据统计及能量平衡分析法 能源消耗结构图 某工厂能源消费结构图如下:
根据能源结构数据,可绘制能源消费结构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图表,可分析看出此工厂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原煤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72.28,因此,原煤为主要能源使用。 能量平衡表
针对组织使用的各种能源(通常有电、煤、天然气、油以及耗能工质等),研究各类能源的收入与支出、消耗与有效利用及损失之司的数量平衡,进行能量平衡分析,目的主要是发现损耗有多少,损耗所占能源总量的比率,是否需要整改。任何组织用能系统都可以简化成这样一种标准形式:系统从能源供应企业,按照能源流向以此经过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
购入存储:能源的购入存储是组织能源的入口,是了解企业消耗总量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时,需要从组织购入总量中扣除外销量、库存增量,计算直接消费能源总量,余热利用并不计入外部购入的能量消耗中。
加工转换:加工转换是组织工艺所需的直接消耗能源的转换环节,包括一次转换和二次转换,加工转换的各种转换效率需要特别关注。
输送分配:输送分配是组织将用能送到各终端部冂的重要环节,如各种输送管道线路、管网等。对于电力输送线路的优化以及蒸汽等热输送的保温需要格外关注,这往往是节能机会。
最终使用:最终使用是组织用能系统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环节,不同的组织可能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企业最终使用环节可划分为: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采暖(制冷)、照明、运输、生活及其他。当然,还可根实际工艺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根据以上标准形式,收集组织用能数据,绘制能量平衡图如下.绘制方法参考《GB/T28751-2012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示例表1,某组织能量平衡表。
根据以上能量平衡表,可以看出在加工转换环节,空压站的能源利用率为41%,输送分配效率为93.85%,输送分配中的损失为6.15%,有可改进的空间,另外,最终使用中,平均能源利用率为60%之间,特别是在熟料烧制环节,总能源利用率仅为51.05%,在水泥熟料烧制环节中,回转窑用到大量的原煤,其效率较低,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根据能量平衡表,可分析找出节能机会。(4)数据对比评估法
可参照使用PMIF绩效评估方法
PMIF为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mprovementand Financing的缩写,即绩效评估、改进与融资,综合继承了绩效管理工具、环境管理工具和商业工具,是一种将环境管理有机地与企业商业核心过程相融合的管理工具包。
PMIF的数据分析方法之E-P图 E为Energy,标识能源消耗,P为Production的首字母,表示产量。E-P图描绘的是能源消耗量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E-P图分析得出能耗消耗和生产的函数关系。
如上图根据组织上一年度每个月产品产量和电耗数据,绘删E-P图,其中R2表示产量和电耗数据与趋势线的离散程度,该数值越接近1,表示数据组越接近理想状态,该数值越接近0,表示该项能耗越背离趋势线而波动较大,应加强数据统计的精度,同时分析可能存在的能源管理漏洞导致的异常损耗。
方程式y=54.189x+667.76就是产品产量与电耗的函数关系,趋势线可以作为单位产品电耗的基准线。根据这一基准线,可以判断某一时间段内单位产品电耗的优劣,也可以预测生产一定产品数量的电耗。而趋势线与Y轴的截距为固定能源消耗,因此,维持产量的稳定是组织降低能耗的一个重要方面。(5)能源管理人员及法律法规的对比评价 围绕主要能源使用区域、设备、设施,识别出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岗位及人员,例如,图1中原煤使用为主要能源使用,而在此工厂中,原煤主要用于水泥回转窑,则水泥回转窑操作工人为其主要能源岗位,应对进行评审,是否具有上岗证?是否定期进行培训等。
对照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进行合规性评价.
对照《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目前工信部发布共两批,与工厂设备清单进行对比,若存在淘汰设备,应制定淘汰计划及限期执行,满足国家相关要求。
另外,还可通过计算工厂单位产品能耗值,与现有的22项能耗限额国家标准或地方能耗限额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差距。4初始能源评审报告的编写
评审小组在评审内容完成以后,分析汇总资料,编制能源初始评审报告。报告内容要对输入的所有信息内容进行阐述,在能源初始评审报告中,要特别强调存在的能源问题及优先控制項。(1)评审的目的、范围、组织概况;
(2)背景材料,如,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能源消耗情况(种类和数量)、温室气体排放、产品单耗或万元产值能耗、主要耗能设备、现有管理(体系)要素等:
(3)信息处理后的结果(如主要能源使用、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岗位及人员、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4)初始能源评审的重要信息概述(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
(5)问题的发现及其结论(改过能源绩效的机会、预测将来能源使用)
(6)可根露评审结果删定能源基准:(7)完善能源方针和体系的建议:
(8)能源目标及指标的制定,以及能源方针的提纲:
(9)急需解决的优先项问题(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进行排序)。
参考文献:
[1] 周湘梅,刘立波.能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6-1.
[2] ZoranK.Morvay,DusanD.Gvozdenac.工业能源与环境适用管理方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环境无害化技术转移中心企业.企业绩效评估、改进与融资规划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1.[4]杨丽萍.企业在建立能源能源管理体系时如何做好能源初始评审工作[J].卓越管理,2010,06:80-81.
能源管理体系俗语与定义能源: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类似介质。 PDCA管理模式:即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持续改进模式。策划:实施能源评审,明确能......
1.宝钢能源数据和能源指标的统计范围包含38种能源介质,其中一次能源________种,二次能源________种。5;332.能源的单位最基本的换算式是1Kg标准煤=________。7000Kcal3.能源管理......
附件:能源初始评审报告编制说明为规范能源初始评审报告的格式,制订编制说明。该编制说明是一个通用性规定,适用于任何行业,但使用部门可根据行业特点选择使用。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步骤Step1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准备工作 Step1.1获得最高层认可和支持Step1.2确定能源方针和范围Step1.3组织建立团队Step1.4部门职责划分Step1.5体系建设......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为以下对象提供实施指南: a)应用DB37/T1013-2009的工业企业。 b)其他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