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型的教师[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做芦淞教育坚实的基石
南方三小刘清风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今天教师的职责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爱岗、敬业、爱学生的人,只有努力去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但任何产品都有保质期,教师呢?在21世纪——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以前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时代的脚步已经跨入了21世纪,教育观念的转变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定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以每个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几年的教书生涯中,通过思考和学习,我个人的教育观有过很多重要的转变。比如,由刚踏上讲台时的重成绩到重能力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我认识到未来最大的财富是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基本要素。高分低能不行,高分高能而心理素质不好也不行。我们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直面现实,正视逆境,积极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乐观、豁达的健全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等。在注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更注意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不好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心理素质好的学生。
又比如一开始,作为班主任,我把注意力绝大部分都放在两头——“优等生”和“差生”身上。这种做法有偏差。通过思考和学习,我认识到在教师自己的心里,千万不能把学生分成等,不应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更不应“三岁看到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教师的天职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学生。
过去我以为老师“板着面孔”才有威望,学生犯了错误时老师要严厉批评。逐渐地,我发现这种做法收效甚微,而且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学生,尽管本意是“为了学生好”,但学生的心灵一旦受伤,便很难弥补。怎样才能让学生因“心服”而“口服”呢?常言说,“正人先正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具有美好心灵、健全人格,教师就必须从正己开始,一切以自己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在工作方法上“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可能比“雷霆万钧”的暴风骤雨效果更好。我正在尝试以一个母亲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母亲的眼光有关注,有欣赏,有爱,也有宽容。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宽容。有人说: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超脱、飞跃,是一种升华。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当然,爱不等于溺爱,宽容不等于纵容。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启迪。自制力有限的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宽容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积极的处理态度,让学生在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同时,进行反思,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21世纪,是人性文明的世纪。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尊重、欣赏、关爱来培养学生成为有着良好的价值取向、热爱生命、充满自信心、上进心和爱心的人。当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时,当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学生时,当把爱的情感注入孩子心田时,当宽容地对待有过失的学生时,我真的发现了自我的价值。
二、要终身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
在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的来源很多,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作基础。有道是,“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一名教师的知识如果储备不足,教学中必定捉襟见肘;反之,如果教师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课上举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课堂将是学生有效充电的场所。于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于永正的《教海漫记》,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都成了我的最爱。因为我知道,不再充电,不再学习,那只会误人子弟,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作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平常要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总之,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时时处处采摘知识的花粉,酿出合时的蜂蜜。
三、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教,为了什么?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教,是为了学生自己学习。在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来源的今天,一个好的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应该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是也。学会学习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呢?以往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几年学习和摸索下来,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其一,培养学生选择、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习惯。教师不能仅仅从自己的“一桶水”里倒出“一杯水”喂给学生,而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在哪里可以找到水,学会分辨哪些是可以饮用的水,学会怎样才能以最快速度喝到自己所需要的水,学会怎样储备和保存自己以后会需要的水等。
其二,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创新是学生今后发展、人类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创新的起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出卷。我这样做了几次,效果不错。
其三,培养学生联想的习惯。学习需要拓展思维的时空,学习需要联想。会联想,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会联想,就会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在课堂上,教师讲到那些可以联想的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联想的习惯。
其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学习是一种智能化活动,既需要动脑,也需要动手。尤其在学生进入了职业学习阶段以后,动手实践可以检验和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还要身体力行,多指导学生。
其五,培养学生判断、评价和批判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帮助学生学会肯定,帮助学生学会在批判中继承,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说“不”,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提出异议,鼓励学生敢于不墨守成规,对不合时宜的权威定论提出挑战,鼓励学生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争论。
要做到以上五个方面,自己应该首先做到。同时,还应该具有民主、平等、公正、创新的思想意识,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些年,科技的进步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使得教与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我们应该注意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在教学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相信合格的教师塑造合格的学生。只有终身学习,只有具备栉风沐雨,探幽发微的求索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
究竟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我想我会用一生去思考,用一生去回答。
与时俱进 做学习型教师——云空间带给我的收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于凤艳,今年53岁,现任教于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中心学校。2014年国家大力推广教师信息技术应......
做学习型教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信息时代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具备什么素质的教师才能顺应时代步伐,不被淘汰,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深思考的问题。经过......
终生学习,打造自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我想不外乎两点:一是改变观念。1、思想决定行动,教育也不例外。比之于知识的老化,观念的老化更为......
做学习型教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心得体会民乐县洪水小学教师何自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为此,全党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这是党的建设的一项......
努力做学习型教师故事分享:来自几个国家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话题聊到各自国家的文化,纷纷吹嘘自己悠久的历史,以致久久争执不休。于是有人提议:何不把代表各自国家文化的东西拿出来......